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1728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docx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大海边信息窗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估算的方法。

2.经历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3.体验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

那肯定喜欢到海边去玩。

对吧?

海边还有可爱的小虾和小螃蟹呢,想不想去看看它们?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天空中有多少海鸥?

他们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沙滩上有多少只小螃蟹?

他们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螃蟹?

他们捉的虾多还是螃蟹多?

螃蟹和虾一共捉了多少只?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师:

你能用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一共有多少只螃蟹?

”这个问题吗?

自己试试看?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关注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各小组选代表发言,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一:

先算26+10=36,再算36+2=38。

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

方法二:

计数器

方法三:

用竖式计算,板书:

26

+12

38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自主探索“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

”的算法。

师:

刚才我们解决了“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的问题,那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吗?

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并将课本上的竖式填写完整,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法用竖式来计算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小亮和洋洋搭积木,小亮搭了25块,洋洋搭了34块,你能算出他俩一共搭了多少块积木吗?

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帮助小壁虎。

(自主练习第3题)小朋友再动物医院了看见几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你能帮助他们接上自己的尾巴吗?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到展示台前展示。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学习内容。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26+12=38(只)

口算:

26+10=3636+2=38

20+10=30

6+2=8

30+8=38

用竖式计算:

26

+12

38

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后札记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练习课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算法。

2.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选择,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算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选择,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大海边的信息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看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用到我们学过的知识,好吗?

二、自主练习。

1.第5、6、7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法,交流时,说一说自己用了哪种方法计算的。

2.第8题是引导学生编数学故事的题目,先让学生看图编一个包含数学信息的小故事,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3.第9题是一道开放题,可充分利用图中的物品让学生任选两种自己喜欢的东西,算算需要多少钱。

然后学生进行交流自己买东西的情况。

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的数学游戏。

4.聪明小屋引导学生找规律填空。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不作为统一要求。

第一组的规律是每一横行两边的数之和等于中间的数;第二组的规律是修改补充内容从第二行起,每一个数(每行两边的1除外)等于上一行左上方和右上方两数之和。

在探索规律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教后札记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大海边信息窗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情境图让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大海边我们已经知道小朋友捡了许多小虾和小螃蟹,想不想再到大海边去玩?

恰好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海边玩呢,你们看,他们玩的多开心!

二、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图上有哪些信息?

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

2.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

修改补充内容

3.摆海鸥比轮船少用几个贝壳?

4.摆轮船和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

5.摆海鸥和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

有些问题可直接口答,有些教难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中,以后解决,与两位数减法有关的知识师生共同关注。

三、解决问题

1.解决“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的问题。

学生列式为:

47-32=合作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间交流,可能出现以下算法;

(1)口算;47—30=17 17—2=15

(2)列竖式。

47

-32

15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师: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算法,你们真爱动脑筋,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呢?

为什么?

2.学生独立解决“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

”的问题。

交流自己的算法。

3.引出课题。

师:

咱们今天学的减法的计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

四、拓展应用

自主练习的第3题,帮小鸟找家,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爱心。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谈谈自己的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

47—32=15(个)

口算:

 47—30=17 17—2=15

笔算:

 47

-32

15

教后札记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大海边信息窗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课时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巩固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海边玩贝壳的时候,我们又学了哪些本领?

今天咱们在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更努力,学的本领更大。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选择自己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

2.小鸟送信、连一连、让学生先计算后连一连。

3.自主练习第4题讲数学故事根据大小象吃香蕉的连环画编一个数学故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编出有趣的数学故事,提出问题并解决。

对学生的评价注意多角度,既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得当,也要关注到学生的表达是否生动完整等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第5题这是一个包含着乌龟、小螃蟹等多个信息的综合情景图。

练习时,要先让学生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修改补充内容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引导学生选择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螃蟹,首先让学生观察信息图提出问题,并解决。

5.填一填:

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加减互逆解决问题。

6.“聪明小屋”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

本题可让学生先写一写,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本题的答案是“15个”。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教后札记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窗3参观水族馆

——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笔算)

课时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经历100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水族馆吗?

老师也去过,真是太有趣了!

我还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想看吗?

(出示课件)。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你发现了什么?

(左边的鱼缸有红鱼和黄鱼),你还发现了什么?

(右边的鱼缸有黄鱼和蓝鱼)。

2.出示统计表格,提出问题。

我分别把两部分鱼作了一下统计(出示左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生答,师板书:

左边鱼缸有多少条金鱼?

右边鱼缸有多少条鱼?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谁来列算式?

(生答师板书算式)14+28=()(条)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算出得数?

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

我们是用小棒摆出来的。

(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4根加8根得到12根,把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3捆加在一起。

生:

我们是列竖式来计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并详细讲解4加8的进位在竖式中的表示方法,有学生可能从个位加起,也可能有学生从十位加起,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下从哪边开始好一些,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总结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那么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解决第二个问题:

右边鱼缸有多少条鱼?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师:

谁愿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使学生经历算法优化的过程)

(4)老师也喜欢用列竖式的方法。

运用竖式加法的时候要注意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自主练习。

1.课本73页自主练习第1题。

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2.课本73页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自己解决。

3.用竖式计算45+28=27+19=25+66=9+73=

36+24=23+57=46+38=85+14=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笔算)

左边鱼缸有多少条金鱼?

15+28=42(条)

15

+28

43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教后札记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窗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课时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算法多样化,算法自优化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算法多样化,算法自优化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去了水族馆,我们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巩固一下。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前两道题可以找两生到黑板上做题,后四道让学生独立做题,注意要在横式下面列出竖式做笔算,最后还要把得数写在横式的等号后面。

2.自主练习第6题。

小军和小丽学生跳绳比赛

3.自主练习第7题是连线题,呈现的是大章鱼捉小章鱼的画面。

练习时,除让学生了解题意并正确的解答外,还可以介绍有关章鱼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4.自主练习第8题呈现的是给希望小学捐书的数量统计表。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会正确地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

如:

一班捐了多少本书?

二班捐了多少本书?

等。

要以变换不同的方式,如可以同桌两人合作,我提问题你来做,再交换进行,最后看两人共提出并解决了多少问题。

总之,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

如果学生提出了有关退位减法和混合运算的问题,可以放在问题口袋里,待学习了之后再解决。

表中渗透了统计的思想,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教育。

5.方方书社大减价,教学过程让学生认真分析减价前及减价后情况,注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后札记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窗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课时

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观察情境图,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到了水族馆,这里可大了,今天我们到它的标本馆看一下好吗?

看看在这里你能发现什么?

能提出什么问题?

能解决什么问题?

整理信息师:

谁来做解说员给大家介绍下这些海洋生物标本好吗?

提出问题师:

通过解说员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海洋生物标本,那么根据你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1)水族馆里的鱼类标本比虾类多几种?

(2)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种?

(3)虾类和鱼类共有多少种?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师:

同学们真是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水族馆里的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几种?

谁来列出算式?

(根据生答,教师板书:

42-26=(种))师:

到底多多少种呢?

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觉这个问题呢?

小组合作开始吧!

2.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

我们是口算的…………生:

我们是用小棒摆出来的。

(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2个减6个不够减,要把1捆解开变成10根,再和原来的2根加在一起12根从这里面去掉6,注意原来的4捆要变成3捆,)生:

我们是列竖式来计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修改补充内容并详细讲解2减6的退位减在竖式中的计算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总结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那么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解决第二个问题:

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几种?

(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及其道理。

(3)师:

谁愿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使学生经历算法优化的过程)

(4)老师也喜欢用列竖式的方法。

不过在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个位不够减速,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第3题,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再一次让学生经历算法自我优化的过程)42+1950-3864-4655-26

91-6270-3534+1229+8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42—26=16(种)

口算:

42—20=2222—6=16

笔算:

42

-26

16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

教后札记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窗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

课时

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的笔算方法。

2.经历算法自优化的过程。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师:

上一节我们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火眼金睛辩对错。

2.用竖式计算42-19=50-38=64-46=

55-26=91-62=70-35=

3.自主练习第6题。

花儿笑了。

将得数相同的算式进行连线的题。

通过水滴浇花的有趣的练习形,进行笔算和口算的综合练习。

练习时要将每个算式的得数算出来。

师:

风儿送来了小水滴,小水滴飘向美丽花朋友,你能帮小水滴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4.自主练习第7题。

比寿命。

引导学生根据其中的数据提出“大象的寿命比骆驼长多少”等类问题,列出算式并注意交流算法。

如果有的学生提出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明求两种动物的寿命和是没有意义的。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其它动物的有关信息,提出比较寿命长短的问题,进行拓展练习,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又巩固所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后札记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窗4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进、退位)的混合练习课

课时

第9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练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笔算方法。

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自主练习第8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退位)的混合练习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题目。

题中呈现了折纸鹤和送幸运星两个情境。

练习时要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各种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问题,在学生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同时,可结合这一题目对常常生过进行爱护幼小的教育。

二、9题以公交车载人,练习时要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各种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笔算

24+65=8989-24=65

98-42=5642+56=98

教后札记

曹王镇第三小学电子备课稿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黎云

执教人

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4.27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窗5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

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法式题的计算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4.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小括号,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师:

小红和妈妈在青岛玩了好几天,明天就要回家了。

小红想买一些纪念品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她和妈妈来到了海边……(出示信息窗5)

师:

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信息窗,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

妈妈让小明用50元钱去买海螺和珊瑚,你能帮她算算还剩多少钱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试着算一算。

师:

谁想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小明解决问题的?

(大多数学生会运用以前学习的知识,列出连减的算式,用连减的学生可能会写两个竖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把两个竖式合写成一个竖式)。

在探索出正确的连写竖式后,引导学生讨论:

竖式分开写和连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