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1748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第4单元

2018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

第4单元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2015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保持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停止用力,运动物体就会停止下来

D.物体受到力才会运动

2、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3、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4、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5题图6题图

5、如图所示,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是由于()

A.物体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C.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D.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6、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静止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

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P甲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

7、下列关于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提着水桶站在地上不动,水桶受提力作用,水桶对地面又有距离,提力做了功

B.重10N的木箱,用3N的水平拉力拉它移动了2m,所以重力做了功

C.手提皮箱上楼,提力对皮箱做了功

D.拨河运动中,双方运动员相持不动时,既有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存在距离,所以双方运动员做功相等

8、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

A.两汽车具有的动能一定相同

B.两汽车具有的机械能一定相同

C.甲汽车的动能一定不会小于乙汽车的动能

D.两汽车可能具有相同的机械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9、利用一根直棒可以做许多实验。

若在直棒的一端装上铁质锥形套,就成了一个标枪,当标枪在空中飞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枪脱手后仍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推力的缘故

B.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标枪的飞行速度会越来越小

C.标枪在空中做曲线运动,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标枪在空中匀速飞行,它将不受到力的作用

10、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1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巨大损失。

关于次生灾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震中心芦山的主要道路发生山体滑坡,泥石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B.芦山县玉溪河和金鸡峡已形成堰塞湖,水的势能增大

C.堰塞湖水面上的漂浮物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流动的洪水具有巨大的动能

12、小阳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阳对排球做功

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势能变小

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3、2013多彩贵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第30届传统龙舟节于今年6月12日在县城区舞阳河举行。

传统文化浓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如图所示是龙舟赛精彩场面。

运动员手中的船桨是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如果龙舟和运动员总质量为4t.龙舟体积为6m3,则比赛中龙舟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N(g=10N/kg)。

13题图14题图15题图

14、2013年5月,象征和平、友爱和快乐的巨大黄鸭在香港与游客见面,图为大黄鸭浮在海面上的情景。

它的质量约为600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它浸在水中的体积约为________m3。

15、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_________;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_________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6、在台金高速公路上曾经发生过一起两车相撞事故,其中一辆小车上一名未系安全带的乘客向前飞出,撞穿前挡风玻璃。

汽车碰撞时,乘客由于具有,直接从座位上向前飞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汽车具有的能越大,危险性就增大,因此汽车行驶要限速。

17、2002年12月30日凌晨,随着指挥员点火一声令下,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将神州四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

在刚离地上升的过程中,神州四号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2013年长沙体育中考,男生新设引体向上项目。

如下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

己知小云的质量为60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0.4m,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_______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W。

(g取10N/kg)

18题图

四、作图题(每图3分,共9分)

1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在F=4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物体同时受到3牛的阻力,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力的示意图.

20、一装有水的烧杯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将一实心小木球A轻轻放人水中。

静止时如图所示。

请面出小木球A受力的示意图。

21、如图,一根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画出力F的力臂LF、重力G的力臂LG.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3分)

22、小明利用如图

(1)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

22题

(1)图

(1)上述四种情况,___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3)做_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如图

(2)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__.(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

22题

(2)图

2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

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

23题图

(l)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24、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