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2246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修改完 防水方案.docx

修改完防水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1.1施工图纸2

1.2主要规范、标准2

1.3主要法律、法规2

二、工程简介2

2.1现场概况2

2.2地下防水设计概况2

2.3工程特点2

三、施工安排3

3.1施工进度安排3

3.2材料运输安排3

3.3组织安排3

四、施工准备3

4.1技术准备3

4.2材料准备4

4.3机具准备4

4.4施工段的划分4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4

5.1基础底板防水施工4

5.2基础外墙立面防水施工:

6

5.3人防顶板防水施工7

5.4防水混凝土施工8

六、质量保证措施10

七、成品保护措施11

八、施工管理措施12

一、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室内网球馆

建筑专业图纸

Sj0909-0902

2

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室内网球馆

结构专业图纸

Sj0909-0902

1.2主要规范、标准

序号

名称

编号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预拌混凝土

GB14902-94

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5

北京市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01-26-96

6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地下防水工程

08BJ6—1

7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规程

DB11/367-2006

8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主要法律、法规

序号

名称

1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2000]211号

2

其它法律、法规

二、工程简介

2.1现场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赵公口桥南100米光彩路西侧,场地东临光彩路,西临邓村部分居民住宅,北临光彩体育馆,南临红线外拟建道路。

拟建工程具体位置在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院内西南角。

现场已完成道路和场地硬化,在基坑东侧搭设有人行马道,卷材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分批进场,直接倒运至施工作业面。

2.2地下防水设计概况

本工程地下工程采用一级防水,二道设防,一道为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和外墙采用抗渗混凝土浇筑,抗渗等级S8;第二道设防为卷材防水层,采用4+3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人防顶板采用防水砼结构+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3工程特点

地下防水施工量较大,作业面比较广,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防水砼相结合的防水做法,施工质量要求高,工期短,施工难度比较大。

三、施工安排

3.1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地下室底板防水从2010年8月5日至2010年8月20日,地下室外墙、顶板防水从2010年8月21日至2010年10月20日,其他零星防水依照工程进度插入,具体详见总施工进度计划。

3.2材料运输安排

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和机械选用情况,地下室底板防水材料主要采用塔吊加人力车运输;地下室外墙、顶板防水材料采用人力加小推车水平运输。

3.3组织安排

3.3.1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组织落实,管理到位,人员分工明确,对劳务队做详尽通俗的技术交底。

3.3.2选定有生产资质的合格厂家的合格产品,查验各种证件齐全有效后签订严谨而详细的经济技术合同。

3.3.3组织人员培训,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3.3.4加强交接检查力度,劳务队自己干完的项目自己先检查,合格后交工长检查,工长查后交技术部门检查,技术部门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检查。

3.3.5加强防水成品的保护,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它工种作业造成已施工完毕的防水成品的损坏。

3.3.6物尽其用,注意节约,降低成本。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施工工艺规程。

施工验收规范,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图集等。

4.1.2施工人员手续齐全,备齐相应的上岗证及培训证书。

4.1.3进行逐级技术交底。

专业工长以书面形式向各班组进行交底。

班组长向工人进行交底。

交底要有重点,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班组和个人的技能特点,针对关键部位和质量控制点,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

4.1.4做好材料复试工作,根据施工用量和分批进程材料,由试验员配合监理做好见证取样工作。

4.2材料准备

此工程防水使用材料为4+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场材料分类码放,由于分为3mm和4mm两种规格卷材,使用时要分清;必须请总包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撤去包装物,进行施工。

4.3机具准备

喷灯、小平铲、扫帚、水桶、灭火器等施工用材料均为易燃品,因而要准备好相应的消防器材。

4.4施工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地下部分按照后浇带分为四个流水段,由北向南进行施工,流水段分段图如下: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1基础底板防水施工

5.1.1防水保护砖墙施工:

在基础垫层施工完毕弹出基础外墙边线,经验收合格后砌永久性保护墙550mm高,临时性保护墙100mm高,临时保护墙采用石灰砂浆砌筑,内表面采用水泥砂浆做找平层。

卷材与临时保护墙接触部分临时粘附。

基础底板防水保护砖墙如图:

 

 

5.1.2底板防水施工:

5.1.2.1本工程底板垫层砼平面部分和永久性保护墙立面部分的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满粘法施工。

5.1.2.2施工流程:

清理基层经验收合格→涂刷基层处理剂经验收合格→卷材附加层铺贴经验收合格→弹线铺贴第一层SBS卷材→热熔封边第一层卷材→验收第一层卷材→弹线铺贴第二层SBS卷材→热熔封边第二层卷材→验收交接→做保护层

5.1.2.3垫层施工一次成活压平,待垫层表面及防水保护墙面干燥符合要求后对基层进行检查处理。

基层表面采用铲刀和笤帚将突出物砂浆疙瘩等异物清除,并将尘土杂物清理干净,如有油污迹等要用有机溶剂、钢丝刷等清除,如有渗漏水情况,应对渗漏部位凿U槽用速凝材料堵漏后,方可做基层处理;对所有阴阳角抹成圆弧,圆弧半径要求R≥50mm。

干燥率小于9%。

基层表面要求干燥、干净、平整、坚固,无起砂、起皮掉灰现象。

5.1.2.4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阴阳角、积水坑、排水井周围及其它作业面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要均匀,无漏刷斑点等现象存在,冷油涂刷后不可进人踩动,要晾干4小时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5.1.2.5附加层施工:

对所有阴阳角及凸出基层部分结构做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宽度500mm。

附加层采用热熔满粘法施工。

5.1.2.6大面铺贴

①大面铺贴前在找平层表面弹线,按线铺卷材;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第一层防水卷材采用满粘,热熔封边,卷材与卷材间必须粘接紧密;卷材接缝封严,铺贴时避免过火烤坏卷材。

②卷材长短向搭接均不小于100mm,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铺贴时,其搭接边应错开1500mm以上,且上、下两层卷材禁止互相垂直铺贴。

③上、下两层卷材铺贴应错缝,错缝宽度大于1/3幅宽。

卷材与卷材之间必须粘接紧密。

④在立面与平面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小于600mm。

5.1.2.7第二层防水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及时交接做防水保护层,保护层采用5cm厚C20细石砼。

5.1.2.8基础底板及底板后浇带处防水做法:

后浇带做成平直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沿后浇带居中布置。

5.2基础外墙立面防水施工:

5.2.1本部位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满粘法施工。

待地下室外墙防水卷材铺贴完毕后进行肥槽。

5.2.2施工流程:

临时保护墙剔除清理、预留搭接卷材清理检查、基层处理经验收合格→涂刷基层处理剂经验收合格→卷材附加层铺贴经验收合格→弹线铺贴第一层SBS卷材、热熔封边→验收第一层卷材→弹线铺贴第二层SBS卷材、热熔封边→验收交接→50mm厚模塑聚苯板→回填土

5.2.3对临时保护墙剔除清理要到位,对预留搭接卷材进行检查若有破损处先处理,预留错缝搭接长度若由于破损不能满足要求采用加150宽封口条的方法加强。

5.2.4基层处理:

要求基层无杂物、尘土或滞留砂浆。

不平处用水泥腻子找平或打磨。

用2m长直尺检查,基层与直尺之间的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mm;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且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

5.2.5基层处理完毕后,涂刷冷底子油基层处理剂,要求满涂均匀无漏刷斑点等。

涂刷完毕必须经4h以上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卷材施工。

5.2.6对结构墙体转角及其它阴阳角处做500mm宽卷材附加层。

5.2.7铺贴大面卷材要求层层满粘。

5.2.8基础外墙水平施工缝防水做法,底板上外墙水平施工缝采用止水钢板。

5.2.9基础外墙穿墙管道防水做法。

 

5.3人防顶板防水施工

本工程人防顶板防水为防水砼与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相结合方式。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5.3.1本部位防水卷材使用热熔满粘法施工。

5.3.2施工流程:

顶板找平层做完及基层清理经验收合格→涂刷基层处理剂经验收合格→细部卷材附加层铺贴经验收合格→弹线铺贴SBS卷材、热熔封边→验收交接→保护层施工

5.3.3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已经处理好的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用长柄滚刷涂刷,要求涂

刷均匀,不得漏刷或露底。

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须经4h以上达到干燥程度方可施行热熔施工。

5.3.4细部附加层增强处理:

对阴阳角、管道根部以及变形缝等部位均做增强处理。

先按细部形状将卷材剪好,不要加热在细部贴一下,视尺寸、形状合适后,再将卷材的底面(有热熔胶的一面)用汽油喷灯烘烤,待其底面呈熔融状态即可立即粘贴在已涂刷一道基层处理剂的基层上,附加层要求无空鼓,粘接率为100%,并压实铺牢。

5.3.5弹粉线:

在已处理好并干燥的基层表面,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以便按此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

5.3.6热熔铺贴卷材:

大面积满粘以“滚铺法”施工,先铺粘大面,后粘接搭接缝,滚铺法施工要求如下:

5.3.6.1熔粘端部卷材

将整卷卷材置于铺贴起始端,对准基层上已弹好的粉线滚展卷材约1m。

由一人站在卷材正面将这1m卷材拉起,另一人站在卷材底面,手持汽油喷灯,待卷材底面胶呈熔融状即进行粘铺。

将端部卷材铺牢压实。

5.3.6.2滚粘大面卷材

起始端卷材粘牢后,持火焰喷灯的人应站在滚铺前方对着待铺的整卷卷材,使喷灯距卷材及基层加热处0.3-0.5m施行往复移动烘烤(不得将火焰停留在一处火烧烤时间过长,否则易产生胎基外露或胎体与改性沥青基料瞬间分离),至卷材底面胶层呈黑色光泽并拌有微泡(不得出现大量大泡)即及时推滚卷材进行粘铺,后随一人施行排气压实工序。

5.3.6.3卷材搭接缝施工

搭接缝及收头的卷材必须100%烘烤,粘铺时必须有熔融沥青从边端挤出,用刮刀将挤出的热熔胶刮平,沿边端封严。

顶板防水卷材与地下室侧墙的防水卷材在结构顶板底面下20㎝处热熔搭接。

5.3.7卷材长短向搭接均不小于100mm,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铺贴时,其搭接边应错开1500mm以上,且上、下两层卷材禁止互相垂直铺贴;上、下两层卷材铺贴应错缝,错缝宽度大于1/3幅宽。

卷材与卷材之间必须粘接紧密。

5.4防水混凝土施工

5.4.1材料要求

商品混凝土进场后,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资进场资料。

经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方可开始浇筑。

每车混凝土要进行坍落度测试,和易性要满足施工需要,不满足要求的予以退场。

商品混凝土的随车小票要经验收后归档保存。

5.4.2预拌防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5.4.2.1原材料

水泥:

P.O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砂子:

中砂,含泥量小于3%,泥块含量小于1.0%;石子:

粒径5-25mm,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0.5%;掺合料:

Ⅰ级或Ⅱ级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水泥重量的20%;外加剂:

膨胀剂、减水剂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5.4.2.2总碱量小于3kg/m3

5.4.2.3氯离子含量:

对处在潮湿而不含有氯离子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06%;

5.4.2.4混凝土配合比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砂率宜为45%-48%;灰砂比宜为1:

1.5-1:

2.5;水灰比不得大于0.55;坍落度:

入泵前宜控制在墙体160±10mm,板140±1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缓凝时间:

宜为6-8h。

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含气量的限值见下表:

粗骨料最大粒径(mm)

混凝土含气量(%)

25

5.0

5.4.3施工要求

5.4.3.1防水砼拌和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5.4.3.2防水砼必须使用高频振捣棒进行振捣,浇筑时应使用标尺杆控制分层厚度不大于450mm,间距10m~15m一根,也可在模板内侧做标记配合标尺杆来控制分层浇筑高度;振捣时振捣棒要下插到下一层砼50mm左右,以保证两层砼结合密实。

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砼表面泛出浮浆并且不再冒出气泡为准,必须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5.4.3.3防水砼在浇筑底板时须一次浇筑完成,层间留置水平及竖向施工缝,使用BW膨胀止水条。

施工缝浇筑前应填5~10cm厚的与砼同配合比的减石子砂浆详细构造如下图所示:

 

 

5.4.3.4地下室外墙穿小钢模螺栓需要具备止水功能,外墙使用Ф14穿墙螺栓,中部焊接止水片,要求焊缝严密饱满,穿墙螺栓两端安装成品圆台形橡胶垫,拆模后起掉橡胶垫,烧断螺栓杆,在端部涂刷防锈漆,然后用膨胀水泥砂浆补平凹坑,见下图。

 

5.4.3.5水平施工缝浇筑砼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灌砼。

垂直施工缝浇灌砼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浆,及时浇灌砼。

5.4.3.6止水条性能符合要求,必须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且止水条应牢固地固定在墙体中部以避免在砼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严格按照国家地方相关规程及本防水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材料及做法等,若需调整必须按报批制度执行。

6.2针对不同部位对操作工人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

6.3对进入工地的材料,严格按要求抽检,经复试合格及时上报监理经审批后方可用于工程,严禁不合格产品用本工程。

6.4精心组织现场施工,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达到要求经验收认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6.5选择具有防水施工经验的作业人员。

对进入工地的防水施工人员由雨虹公司再次进行岗前技术纪律培训,所有施工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6.6完善施工组织分级制度,现场施工员必须跟班作业;严格执行三检制。

6.7强化验收

6.7.1基层验收:

进行防水施工之前对基层进行验收,验收由总包组织,业主、监理,进行现场交接并经共同签证认可;无交接记录,防水队伍不得进行防水施工。

6.7.2防水层施工,按照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附加层铺贴→铺贴第一层SBS卷材→铺贴第

二层SBS卷材的工序分项验收;在前一工序未验收并签证之前,不得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由于底板防水面积大,工期紧,防水分项的验收签证分区分段进行。

6.7.3工程验收文件:

6.7.3.1材料方面:

进场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进场检查记录、复试报告单及物资报验单;

6.7.3.2工程方面:

隐检记录、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及分部/分项工程报验单;

6.7.3.3防水工程的使用、管理维护说明书,防水工程的保证期证件。

七、成品保护措施

7.1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监理、总包及防水队伍共同验收并交给土建队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

尽量减少在裸露防水层上面踩踏。

7.2卷材防水层交接后,防水队伍还应派人进行维护,以防止在保护层的施工当中损坏防水层。

7.3在保护层的施工中,操作人员均穿软底鞋,严禁穿带钉子鞋进入现场,以免损坏防水层;如发现卷材有破洞应及时修复。

7.4平面防水层施工保护层用的手推车要求轮胎充足气,铁脚用布包裹,防止轧伤防水层。

7.5基础底板外侧永久性保护墙上卷材防水层,及时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7.6基础外墙立面防水层施工完后及时贴聚苯板防护并回填土,在土方下料及夯实过程中避免碰坏防水层,若有损坏及时由防水队伍修补。

八、施工管理措施

8.1安全消防及文明施工

8.1.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规程、制度、条例,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8.1.2做好新工人入场教育、调动工作岗位工人的上岗安全教育。

严抓岗前培训,认真仔细学习并严格遵守甲方及总包施工现场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8.1.3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现场禁止吸烟,施工现场内严禁随地大小便。

8.1.4在外墙防水施工时必须先按要求搭好架子及做好防护方可施工。

8.1.5签定消防责任协议书。

执行用火申请审批制度。

8.1.6严格按照防水操作规程所规定的程序、要点和要求进行操作。

8.1.7抓硬件配套管理,作业面配备相关安全防火设施(如灭火器等),任何人不准挪用。

8.1.8切实做到工完料净场清,及时清理现场,保持施工工地整洁。

8.1.9原材料分规格码放整齐,做到一头齐、一条线、不超高、不混放。

8.2工期保证措施

在施工中将统一协调,合理穿插,精心部署。

各个施工班组要紧密配合,并根据土建进度计划、现场施工条件组织好材料、劳动力进场,充分利用平面、空间和时间组织交叉作业,分阶段验收以便及时插入保护层施工,做到均衡施工,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