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2484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徐州市宁睢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质量检测

郭伟

总分:

160分时间:

15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5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当代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        ,凭借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成为了长篇小说中的经典。

(2)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        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3)历史其实无处不在。

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        的活的史书。

A.不负众望 耳闻目睹 触手可及  B.不孚众望  耳闻目睹  触手可及

C.不负众望 耳濡目染 唾手可得  D.不孚众望  耳濡目染  唾手可得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B.兹介绍我校傅岷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C.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D.三年同窗,朝夕相处,今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笑纳!

3.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者、喜结良缘者、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

一组是(3分)()

甲:

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乙:

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

丙:

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

A.甲—金榜题名乙—喜结良缘丙—乔迁新居

B.甲—乔迁新居乙—金榜题名丙—喜结良缘

C.甲—乔迁新居乙—喜结良缘丙—金榜题名

D.甲—喜结良缘乙—乔迁新居丙—金榜题名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两会”期间,收入分配、食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教育改革、住房等民生热点问题成为媒体、报刊和网络热切关注的焦点。

B.电影《鸟人》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原创剧本4项奥斯卡金像奖,成为第87届奥斯卡奖的最大赢家。

C.医学专家经过分析论证认为,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发生病变直接造成的。

D.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①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②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③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④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

⑤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

⑥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A.④⑤③①②⑥B.②⑥①④⑤③C.④①⑤②⑥③D.②④①③⑥⑤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率,自信,无少矫厉。

师河南穆伯长。

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

挺之事先生益谨。

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②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

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

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

康节谨再拜,悉受业。

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③挺之器大,难乎识者。

栖迟久不调。

或惜之,则曰:

“宜少贬之荣进。

”友人石曼卿独曰:

“时不足以容君,君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

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

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

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曰:

“故事也。

”居顷之,忠献谪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

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

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④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

“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

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

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

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

知之者当共成之。

”曼卿报师鲁曰:

“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

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

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

”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有保任五人,改大理寺丞。

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

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

远出古今。

在泽,转殿中丞,丁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

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

挺之葬青社。

(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

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能受《易》受:

传授B.因石曼卿致之曰因:

通过

C.曼卿报师鲁曰报:

上报D.丁母忧丁:

遭逢

7.下面与李挺之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李挺之恭敬地侍奉经常怒斥他的师长河南穆伯长。

B.李挺之被邵尧夫成功劝说学习关于万物的“性命之学”。

C.范忠献被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一人赶到洛阳见他。

D.刘仲更的历法远出古今,跟李挺之传授有密切关系。

8.第④段中,尹师鲁、石曼卿竭力推荐李挺之的原因是什么?

请概括。

(3分)

▲▲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3分)

▲▲

(2)或病之,谢曰:

“故事也。

”(3分)

▲▲

(3)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

(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成都书事(其二)

陆游

大城少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

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

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

樽中酒满身强健,未恨飘零过此生。

【注】这首诗作于陆游50岁左右,当时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陆游在他幕下任参议官,住在成都,身居闲职。

(1)律诗受格律制约,常常变动词的位置,打破常规句法。

请按常规语法,写出颔联句序。

(2分)

 

(2)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怎样的自然景象?

请简要分析。

(4分)

 

(3)如何理解尾联中的“未恨”的情感?

请加以分析。

(4分)

 

四、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11、

1.且尔言过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朝搴阰之木兰兮,。

5、西当太白有鸟道,。

6、飞湍瀑流争喧豗,。

7、,蓝田日暖玉生烟。

8、扪参历井仰胁息,。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转角照相馆

[香港]东瑞

晨风刮着,落叶在地面上滚动着,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这一区都是五十年以上的唐楼。

前面一条大马路,行人稀少,大半天不见一个人影。

大约在中段,有一条横街,密集并排着一列都是五六层高的唐楼。

唐楼窗外,架满横七竖八的晾衣长竹竿。

横街偶然有一两只流浪狗走过,对空乱吠几声,之后,就静得犹如死寂的墓地。

照相馆就在大马路和横街交界处的转弯。

木门很残破,除了馆主上班。

每天发出悉悉索索锁匙钻锁孔、然后“咿呀"的一声的开门声,到了一天将尽再次重复之外,不再有任何其它声音了。

最令人魂销的是傍晚时分,太阳的余辉照在照相馆外面的橱窗,反射出残黄的余辉,与橱窗内泛黄的、四角卷起的旧照片相得益彰,构成一种天然的怀旧色彩,也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野了。

照相馆的丘老板今年已六十岁。

老伴在十几年前离世时,他失去了一个好帮手,加上生意清淡,本来就要把照相馆结束掉,但他舍不得。

尽管已几乎没有什么生意,他还是准时每天早上九点就到照相馆上班。

储蓄的老本快要吃光了,一年前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唐楼上的居屋卖掉了。

过几天就是交楼的日子。

他就要搬到照相馆来住了。

新儿不久就要三十岁了,在厨艺学院学做厨师,还没毕业。

丘老板想,这家照相馆留传给儿子不现实也不合适,何况十几年前儿子就已多次激烈地劝老爸将它结束,他就是不肯。

儿子的话如今还在耳际响着:

爸,照相技术大革命,数码机越出越新。

如今人人玩自拍,连做证件的相片、全家福的照片都是自己拍了……谁还上我们照相馆照相!

……在事实面前,他无法和儿子辩论,是的,早就该结束了。

只是四十年来的感情,这儿的每一件过时的工具,包括那些老爷摄影器材,什么蒙头摄影机啦,打光伞啦,老爷椅子啦……都像有生命似的,令他不忍遗弃。

记得六十年代末期,他从父亲手中接棒时,父亲就跟他说起转角照相馆的“威水史”①——照相馆拍得最多的是全家福。

但有一次,一位父亲牵着一个十一二岁的漂亮女孩来此拍合照,他将洗出的相片贴在橱窗里,大约一年后,一个电影公司的老板走过,看中了女孩,联络上父亲,从此,女孩被发掘出来做明星还频频获奖,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还有一次,也是一个女孩,不过这次是由母亲带着,年龄更小,约是八九岁光景,拍的是个人照,父亲拍得很满意,见女孩天真可爱,将她的大头像贴在橱窗内,一个著名导演走过,被女孩的笑容吸引住?

也走进了照相馆。

从此,小女孩成了著名的童星,演戏一直演到成年。

父亲说,他仍记得,母女家庭经济不好,取像付款时还要求优惠些呢。

两件新闻在报纸上刊登后,非常轰动,一时间,不知多少做明星梦的少女争先恐后到与“明星”有缘的转角照相馆拍照,并要求父亲相片洗好贴在橱窗内。

那几年,照相馆的生意如日中天,不知有多少人跟风,也开起照相馆。

“什么生意、行业都是有起有落的……你要坚守着。

”这是父亲的最后一句话。

完全没想到从父亲那里接过手,竞也四十年过去了。

他苦苦支撑到现在,已没有退路了,连住屋都卖掉来贴生活费了。

儿子的学费他仍在负担呢。

看报纸看到一半,丘老板打起盹,想的竞都是这些不堪回首的陈年旧事。

中午,他叫外卖,一盒饭不过二十元,他也分两餐吃,留一半给晚餐。

他将二十元纸钞交到送饭的小伙子手中时,还多给了一只二元硬币。

小伙子将二元搁在台面上不取,反而问:

“什么时候搬下来?

要帮忙吗?

”他答:

“后天,家具基本上都不要了。

一个小衣柜,较重,帮帮我。

其它我一个人就行了。

”小伙子问:

“阿新毕业了吗?

听说在拍拖?

”“再过一个月就毕业,打算一年后就结婚。

”小伙子在破沙发上闲坐了一会,与丘老板相对无言,站起,向他告辞走了。

住处卖掉后,小新也跟着老爸,在照相馆打地铺。

父子俩夜夜沉默。

父亲不能给儿子留下什么,心中有愧;儿子学艺未毕业,无法供养父亲,内心也感隐痛。

他说:

“儿子,我没什么给你做结婚贺礼,照相馆以后你把它卖掉吧。

”小新心想:

“这偏僻地方的唐楼能值多少钱,照相馆又那么小。

”但他没说出来。

一个午夜,丘老板睡不着.摇醒儿子:

“帮爸爸拍一张半身照。

”小新感到突然。

数码机,一部两万多元的,他玩得出神入化,而五十年前的、仍要用黑布盖头的老爷机大家伙,他就不知所措了。

老爸如此这般教他,新很快上手拍了一张。

照片中的丘老板,精神奕奕,露出丝丝忧郁中的淡淡微笑。

这是丘老板一生中的第一张相片,也是他最后一张头像。

因为一星期后他心脏病发,突然去世了。

丘老板死后半年,小新接到爱护文物事务署的署长的电话,约他商谈有关收购“转角照相馆"的事宜。

他们开价一千万,修葺后会向公众开放,他们认为像这样的历史几乎将近一百年的古董照相馆,在现代都市里已很少了,观赏价值很高。

小新认为对文物的保存和流传有益,没有异议。

这样,父亲对他的结婚贺礼,除了一个新楼的海景单位外,还有一场盛大体面的婚礼晚宴。

新婚夜,他愧悔交织,流下了男儿泪。

[注]①“威水史”:

粤语“了不起”的意思。

12.小说开头两段描写横街秋景有什么作用?

(4分)

 

13.小说用了较大篇幅叙述“丘老板关于转角照相馆昔日辉煌的回忆",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6分)

 

14.小说结尾处写到“小新愧悔交织,流下了男儿泪”。

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小新的这一行为?

(6分)

 

15.关于本篇小说的主题,有歌颂“坚守价值”和提倡“顺应潮流”两种看法,你赞成哪一种?

结合文章情节说明理由。

(4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儒家与现代人生

傅佩荣

①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

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

  ②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

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内里采取法家的手段,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了儒家。

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于是,一般人对儒家的印象就异化为:

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

  ③其次,现代人生在西方文化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

我们身处其中,容易觉得忙碌、盲目而茫然。

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标签,意思是:

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免于被质疑与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

因此,如果我们能从儒学中找到“解药”,那将不但是我们之幸,也是全人类的福音。

  ④其实,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不谈行动者的主体,人生又如何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呢?

  ⑤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

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

问题在于:

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侧重于群体,譬如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

一方面,孔子对人的期许是: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里的“己”显然是指个体而言,君子与学者应该有此自觉。

另一方面,平凡百姓也有其自我要珍惜,最典型的话语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百姓心中打定了主意,谁都无法再去左右他。

在道德修行上更是如此。

  ⑥为何需要强调个体呢?

因为不论群体如何相处,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个人,并且是真诚的个人。

像“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语,不是暗示我们行仁的条件是真诚吗?

有真诚才有动力,也才能从事道德实践。

  ⑦儒家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民主与法治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因而也有不可抹杀的尊贵价值。

⑧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

如果回溯儒家起源,认真研究,就会察觉原来孔子的观念是兼顾群体与个体,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

孔子的观念对于现代人生仍然深具启发性,其故在此。

能由个体的真诚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想才能真正普遍推广开来。

(节选自《儒家与现代人生》,有删改)

16.结合第二段,请概括作者认为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主要际遇。

(6分)

17.请简要分析第④-⑥段的论述层次。

(6分)

18.结合全文,针对现代人生,作者认为儒学能够提供的“解药”有哪些?

(6分)

 

七、作文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

“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

”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九十八岁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来表达国人对巴金的爱戴景仰之情。

这句话含义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

会让你产生什么联想?

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14-2015学年度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质量检测

语文学科试卷答题纸

班级姓名考号

—————————————————————————————————————————————————————————————————————————————

选择题(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8.(3分)

9.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3分)

(2)

(3分)

(3)

(4分)

10、诗歌鉴赏(10分)

(1)、

(2分)

(2)、

(4分)

(3)、

(4分)

四、名言名句默写。

(8分,每空1分)

11.

(1),

(2)

(3),(4)

(5),(6)

(7)(8)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12

(4分)

13

(6分)

14

(6分)

15

(4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16

(6分)

17

(6分)

18

(6分)

2014-2015学年度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质量检测答案

1A

2.B【解析】A.“先贤”是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与语境不合,可改为“大师”等;B.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C.“迟暮之年,年华已逝”,有感伤情调,不合祝寿语境;此处可改为“春秋不老,古稀重新”;D.“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此处可以改为“敬请惠存”。

3.C

4.B(A项,“媒体”和“报刊”、“网络”之间概念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C项,句式杂糅,应该改为“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发生病变”或“糖尿病患者致盲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发生病变直接造成的”。

D项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

5.C【解析】由前一句“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下一句相对称的句子应是④;①句中的“两者”是指前两句的“颓废者”和“执迷者”;⑤句中的“智慧”承①句中的“智慧”而来;⑥句中的“零”和“全”承②句意思;③句中的“这”指代前两句的内容;②⑥③句或可放在④①⑤句之前,但整个逻辑顺序被打乱。

所以答案应为C。

6.C(回复,答复)

7.B(邵尧夫被李挺之成功劝说。

8.才华超众(有学问,有才干);人品好(安于卑位,不张);人罕能知之。

每点1分。

9.

(1)(3分)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

(“难乎识者”的主语,1分,“栖迟”漂泊失意,1分。

语意通顺1分。

(2)(3分)有人诟病非议他,挺之告诉他们说:

“这是旧例。

”(“病”诟病,1分;“谢”告诉,1分;“故事”,旧例,1分。

(3)(3分)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就他。

(“赀”资财,1分;“决其归心”,1分;“知”,了解,1分,“成”,成就,1分。

【参考译文】

李之才,字挺之,是青社人。

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

为人质朴而且坦率,很自信,没有一点点造作勉强的样子。

拜河南穆伯长为师。

伯长性情庄重严肃很不合群,即使是挺之也经常处在他的呵斥和怒气之中。

李挺之侍奉先生更加恭谨。

他曾经参与校订柳宗元的文章好几个月,最终能够传授《易经》。

李挺之最初担任卫州获嘉县主簿,暂时代理共城令(官职)。

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邵尧夫,当时在苏门山百源之上为母亲守孝,把粗布衣服当作皮裘穿,把蔬菜当作主食,并且亲自生火做饭来赡养他的父亲。

李挺之上门拜访,劝说他学习关于万物的天赋和禀受的学说。

康节先生恭谨拜师,全将学业继承下来。

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的《易经》,实际上是从李挺之那里学习、传承过来的。

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

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说:

“应当把小的贬职当作荣升。

”只有友人石曼卿说:

“世俗不能够容纳你,你何不远离世俗而隐逸山林呢?

”又调任孟州司法参军。

当时范忠献公守孟州,也不能够了解他。

起初范忠献持节钺镇守延安,送别的人不采用旧例,一直送到境外,只有李挺之在近郊道别。

有人诟病非议他,李挺之告诉他们说:

“这是旧例。

”没有多久,范忠献谪守安陆,只有李挺之到洛阳拜见他。

以前送他到远郊的人,没有一个来。

这时范忠献遗憾了解李挺之晚了。

友人尹师鲁用书信向舍人叶道卿推荐李挺之,通过石曼卿送信,说:

“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纪三十九。

他能写古文,语言直白意蕴深邃,既不过于放纵也不显得拘谨,本来就足以赶得上前辈,不是我所能品评的。

但是他能够安于低微的官位,一点也没有强求升官进职的意思,人们很少能够了解他。

他的才能又通达世务,假如稍稍被时世所用,一定超过当世一般人很多。

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就他。

”石曼卿回复尹师鲁说:

“现在专门从事写文章爱好古文的人非常少,而且声名不为人所知,如果遗漏了这样的人才,那么古学就会更加衰落了,这就是师鲁你尽心来成就他的原因吧。

我向来不喜欢屈意拜谒权贵高官,因为推荐挺之的信,一共有四五次到道卿门上拜谒,直到把信送达后才停止。

况且叶道卿乐意举荐他,所以我不后悔。

”李挺之于是能应选新的官职,改任为大理寺丞。

恰逢石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往河东,征召挺之为泽州佥署判官。

于是泽州人刘仲更跟从李挺之学习历法,世人称道刘仲更的历法,远远地超出古今历法之上。

在泽州,转任殿中丞,遭逢母亲丧事。

刚一除丧,就突然死在怀州守舍,当时是庆历五年二月。

当时友人尹子渐镇守怀州,子渐哭悼李挺之过于哀痛感染疾病,不到一个月也死了。

李挺之安葬在青社。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10.

(1)新年又作莺花梦,静夜常闻丝竹声。

(2分,每句1分)

(2)前三联描写了成都清新、美好的新春景色。

(2分,突出清新、美好之意,得1分;点明“新春”或“早春”,得1分)此时的成都城,柳色返青、雪光晴朗、小草萌发、清江春涨,充满了蓬勃生机。

(2分)

(3)开放式问题:

示例一:

表面上是满足于闲适自在的生活,(1分)实际上是故作放达。

虽说“未恨”,其实有恨,(1分)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1分)恨只能含怨飘零过此一生。

(1分)

示例二:

作者尽管飘零成都,但景色宜人(1分)、身体强健(1分)、生活闲适(1分)、不觉有恨(1分)。

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判分。

11/

3.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18)。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9)。

4朝搴阰[qiǎnp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5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6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8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12.(4分)①开头点明季节、地点,描写了秋风萧瑟,丧落破败的市容。

(1分)②营造静寂、荒凉的氛围。

(1分)③丘老板伤感的心理和转角照相馆衰颓的现状。

(2分)

13.(6分)①呼应上文,交待不忍心遗弃的原因,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展示了照相馆的兴衰历史;②改变了叙事节奏,使小说情节张弛相间,从沉重到轻松,节奏有了变化;③和今日照相馆的萧条冷清形成对比,暗示时代在前进,传统逐渐在消逝。

④写出了主人公丘老板充满悲伤、留恋的各种矛盾复杂心情。

⑤表现了丘老板的怀旧情怀和坚守精神。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3点给满分)

14.(6分)①羞愧与悔恨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小新复杂的心理活动。

(2分)②羞愧的是自己已近三十尚未自立,还得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