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2528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docx

3套试题长沙市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

2017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6月份)

 

一、选择题:

(单选2分×15=30分)

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2.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2次得到的图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①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②

B.用镊子把植物组织展开是为了减少细胞重叠

C.图象①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每个细胞中都能找得到叶绿体

3.细胞的生活依赖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这些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A.细胞膜B.细胞质C.线粒体D.细胞核

4.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B.雌蕊和雄蕊能产生生殖细胞,是花最重要的部分

C.植株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除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外,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

D.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

5.某同学设计出如图中的实验,其中的小花盆可以渗水,一段时间后发现靠近水一侧的根生长旺盛,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长度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方向总是向地

6.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

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7.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8.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

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

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

9.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相通

B.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壁厚

C.右心房和右心室都与上腔静脉相连

D.无瓣膜,也能保证血流方向

10.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

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11.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角膜、虹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

B.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C.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D.脉络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12.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免疫的两种免疫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幅图均表示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图一中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图二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两幅图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3.下列对人体细胞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论男女,体细胞中都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

B.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染色体

C.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染色体

D.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染色体

14.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互动,以下流程图正确是(  )

A.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尿液形成: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胚、受精卵→种子

15.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食用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所以我们要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接触

D.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食品

 

二、填空题

16.(5分)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  .

(2)a、b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

(3)若在手背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咽炎,则药物到达患病部位可首先在心脏的  腔中发现这种药物.

(4)胰岛素则是由胰腺中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是进入血液后起  浓度.

(5)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疾病,可能是  出现了病.

17.(5分)下面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填代号,横线填名称)

(1)图1中的过程C进行时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  ]  中的导管运输而来的.

(2)图1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过图2中的结构[  ]  进或出植物体的.

(3)图1所示植物在结果实时,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该图中的过程[  ]  .

(4)图3中的生理过程相当于图1中的过程[  ]  ,该过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5)假如图3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甲、乙、丙代表稻、虫、鸟组成的食物链.则施用DDT农药后,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  ]  .

 

2017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6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单选2分×15=30分)

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考点】52: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

【解答】解:

A、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A正确;

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B错误;

C、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故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C正确;

D、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题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关系.

 

2.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2次得到的图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①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②

B.用镊子把植物组织展开是为了减少细胞重叠

C.图象①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每个细胞中都能找得到叶绿体

【考点】17: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视野中细胞数目少,②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因此①视野放大倍数大,②视野放大倍数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①视野放大倍数大,但目镜倍数不一定比②目镜大,A错误;

B、用镊子把植物组织展开是为了减少细胞重叠,以免影响观察,B正确;

C、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上的一层透明且极薄的膜,具有控制进出的作用,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C错误;

D、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不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

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细胞的生活依赖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这些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A.细胞膜B.细胞质C.线粒体D.细胞核

【考点】14:

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分析】基因主要在细胞核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命活动,所以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解答】解:

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A错误;

B、细胞质能流动,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B错误;

C、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C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物质和能量变化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

D.

【点评】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构成,DNA含有遗传物质,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4.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B.雌蕊和雄蕊能产生生殖细胞,是花最重要的部分

C.植株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除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外,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

D.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

【考点】32:

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31: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82:

水的作用及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8C:

蒸腾作用的意义.

【分析】

(1)在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2)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4)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据此解答.

【解答】解:

A、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A正确.

B、花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B正确.

C、植株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分除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外,大约有99%的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C错误.

D、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所以蒸腾作用可以促进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D正确.

故选:

C

【点评】掌握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花的结构层次、蒸腾作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5.某同学设计出如图中的实验,其中的小花盆可以渗水,一段时间后发现靠近水一侧的根生长旺盛,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长度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方向总是向地

【考点】V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这样两组所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说明是由这一环境因素引起的.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解答】解:

A、只有一株幼苗,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水,A错误;

B、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没法观察幼苗根的长度,B错误;

C、幼苗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变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C正确;

D、因为根还具有向水性,根的下面是干土,所以向地性不明显,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D错误.

故选:

C

【点评】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灵活答题.

 

6.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

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考点】72: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77:

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分析】①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②叶芽的结构中,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芽轴发育成茎.

【解答】解:

A、种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甲图中1是胚芽,2是胚根,3是子叶,4是种皮,A错误;

B、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乙图中a是叶,b是茎,所以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B正确;

C、丙图中,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所以根就不断长长.C正确;

D、丁图中的③芽轴,将来发育成茎,所以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D正确.

故选:

A.

【点评】理解掌握胚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发育和叶芽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7.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考点】B8: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小腺体包括肠腺和胃腺;

【解答】解: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由胃、小肠和大肠吸收,A错误;

B、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B正确;

C、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促进脂肪的消化,C正确;

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

小肠很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D正确;

故选:

A

【点评】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需要同学们牢固掌握.

 

8.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

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

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

【考点】CK: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

【解答】解:

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增多,B不符合题意;

C、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

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利用消耗掉了,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符合题意;

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气体的部分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9.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相通

B.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壁厚

C.右心房和右心室都与上腔静脉相连

D.无瓣膜,也能保证血流方向

【考点】C6: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

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如图所示:

【解答】解:

A、心脏有四个腔,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A错误;

B、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厚,B正确;

C、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与肺动脉相连,C错误;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

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D错误.

故选:

B

【点评】心脏四腔与血管的连接一定要记清,这是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的基础.

 

10.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

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考点】E5: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E6:

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解答】解:

A、缩手反射是低级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但是需要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A符合题意;

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书反射弧,B不符合题意;

C、完成松手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C不符合题意;

D、缩手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掌握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1.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角膜、虹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

B.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C.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D.脉络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考点】EH: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EJ:

眼的保健.

【分析】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近视指眼球的前后径过大或晶状体曲度过度变凸,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解答】解:

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A正确;

B、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B错误;

C、边走路边看书既不利于眼睛健康,又不安全.C错误;

D、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D错误;

故选:

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以及矫正

 

12.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免疫的两种免疫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幅图均表示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图一中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图二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两幅图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考点】RA: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图一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二表示体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

【解答】解:

根据分析可知:

图一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第一道防线;图二表示体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图一、图二两幅图所示的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选项D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

 

13.下列对人体细胞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论男女,体细胞中都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

B.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染色体

C.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染色体

D.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染色体

【考点】K7:

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

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

A、不论男女,体细胞中都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正确;

B、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染色体,或者是22条+X染色体,错误;

C、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染色体,正确;

D、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染色体,正确.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