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2564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docx

泉舜商务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25修改2

泉舜豪生国际商务中心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二0一二年九月八日

施工专项方案(审查)审批表

工程名称

泉舜豪生国际商务中心工程

建筑面积

83919.83㎡

方案名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层数

地下2层

地上27层

建设单位

厦门泉舜集团洛阳置业有限公司

高度

181.25米

设计单位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合同工期

1095日历天

编制人

编制时间

审核意见:

 

审核人审核时间:

审批意见:

 

批准人:

审批时间:

1编制依据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1.2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1.3《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188-2010

1.4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9

1.5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6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7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1.8《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1.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10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1.11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12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1.13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1.14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

1.15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16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17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8《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1.19《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20《高层建筑施工手册》

1.21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泉舜豪生国际商务中心工程》施工图

1.22《泉舜豪生国际商务中心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工程

名称

泉舜豪生国际商务中心

工程地址

洛阳市展览路与兴洛东街交叉口

建设

单位

厦门泉舜集团洛阳置业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河南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院

设计

单位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

单位

河南万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

洛阳市质量监督站

建设

工期

1095日历天

工程建筑概况

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27层,总高181.35m,总建筑面积83919.83㎡,±0.00相对于黄海高程144.8m,地下二层为平战结合的地下车库,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停车库,一层为办公门厅、公寓门厅、商场、设备房及辅助用房,二~四层为商场及辅助用房,五层及二十层为避难层,六~十九层为酒店式公寓,二十一至二十七层为办公层。

工程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地下室筏板基础总长度为80.6m,宽度为46.9m,主楼筏板厚度3m,11-12/K-L筏板厚1m,电梯井局部厚度6.85m,砼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8;主楼基础筏板属于超大体积砼结构;基础筏板砼约12000m3。

3施工部署

3.1施工部署

本工程基坑东西狭长,且四周紧邻城市道路,泵车布置比较困难,需布置在城市道路上,提前与甲方沟通办理占道施工许可证及夜间施工许可证。

根据工程设计,地下室底板按后浇带划分成四个区(如图),三区筏板厚3米,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区域。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流向自东向西,由于现场场地狭小等实际情况,一二区暂不施工基础,作为三区底板施工的泵车布置场地,三区混凝土施工按照先主楼砼后浇筑裙楼砼,先低后高的顺序施工。

三区筏板基础混凝土共计12000方,计划48小时浇筑完毕,每小时浇筑250方。

经计算,至少需5台泵车,现场备用一台,配备四台汽车泵和两台地泵,混凝土运输车约需35辆,备用5辆,共需40辆车。

施工区段划分及现场平面布置图如下: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粗细骨料含泥量应分别控制在1%和3%以下,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细骨料采用中砂,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4-0.5之间,同时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太大,宜采用10-14cm。

混凝土采用掺合材料,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底板、顶板混凝土中加入粘胶凝材料4-6%补偿收缩的FN-T高性能纤维膨胀抗裂剂。

4.1.2已编制好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并对班组作业人员交底,交底内容:

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

4.1.3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计算,做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技术准备措施。

4.1.4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为240kg,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P8,坍落度控制在100~140之间。

参加微膨胀剂以控制混凝土后期的收缩裂缝。

4.1.5购买电子测温仪及电子传感器、导线。

4.1.6基础底板钢筋隐检合格,预留洞、预埋管、线、加强筋复核无误,墙柱插筋位置正确,固定牢靠,型钢柱预埋螺栓位置准确无误。

4.1.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供货验收。

(坍落度10~14cm,供货小票)并填写浇灌记录。

4.1.8项目经理、生产经理、质量总监、技术负责人到场参与协调、指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长、质检员、技术员深入施工一线,跟踪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状况。

4.1.9专人(王洪壮)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发现控制温差值超过指标,及时反馈到项目技术部,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梯度,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混凝土温度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差。

4.2混凝土施工机械准备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地泵

2

车载泵(管径150mm)

2

汽车泵

4

52米

3

混凝土运输车

35

备用5辆

4

插入式振动器

24

5

平板振动器

4

6

镝灯

8

7

碘钨灯

15

8

电焊机

3

9

对讲机

10

4.3保温材料需用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毛毡

m2

8000

主楼养护用

2

塑料薄膜

m2

8000

主裙楼养护用

3

电子传感器

84

温控用

4

电子测温仪

1

温控用

5

导线

m

200

温控用

4.4劳动力计划

为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浇筑时配备两个浇筑小组,倒班作业,具体人员配备如下表(其他工种配合)。

浇筑小组连续进行施工,吃饭统一供饭至现场,确保混凝土浇筑一气呵成。

施工过程中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0min,以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出现。

劳动力人员配备表

序号

工种名称

人员数量

备注

1

生产总指挥现场

1

孟德志

2

现场技术总指挥

1

李鹏

3

质量总负责

1

陈付安

4

混凝土浇筑队长

2

王伟

5

混凝土供货验收

2

李想、李继飞

6

泵车处放料

6

7

浇筑点放料

12

8

振捣手

24

9

找平、抹光、压实

20

10

模工

8

看护、校正吊模

11

钢筋工

8

看护、校正插筋

12

电工

2

机械用电及现场夜间照明

13

泵管移动

8

14

机修工

2

施工机械修理

15

试验员

2

崔建世

16

测温孔布置及施工员

2

王洪壮

17

现场车辆交通调度

2

曹单

总人数

102

4.5混凝土施工时管理人员值班计划

施工管理人员值班时分白班、夜班两组,具体另行编制值班计划表,白班为8:

00---20:

00,晚班为20:

00—8:

00。

在值班时,设指挥长1人,负责全面协调调度;值班组长1人,副组长一人,值班人员分为技术、材料、设备、调度、安装、办公室后勤管理等;值班人员需严守职责,并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记录,发现特殊情况及时汇报。

同时设专人对砼内外温度进行每天24小时的测设工作,并及时汇集数据,当出现内外温差大于25度时及时汇报,并采取增加覆盖保温措施。

5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

5.1砼的制备

砼的制备质量与匀速连续的供应是保证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的关键,为此由砼搅拌站供应砼,搅拌站要求其计量、搅拌等系统均由微机控制,工艺先进,搅拌效率高,确保砼的质量稳定、匀质。

搅拌站应采用统一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确保砼的性能一致;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

在浇筑一个月前,项目部向商品砼站提出原材料、性能指标要求(原材料:

品种规格、特殊材料掺量等;性能:

强度、塌落度、初终凝时间、水化热、收缩率、限制膨胀率等),由商混站试验室确定最优化配合比,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同意后实施;根据施工计划向商品砼供应中心提供原材料及配合比,浇筑砼前下达砼浇筑联系单。

我单位实验员现场监控,确保按配比施工。

5.2、混凝土的运输

商品混凝土供货采用汽车式运输搅拌车,每车运输量12m3,总方量12000m3,供货总车次约1000次,运输上要保障有足够的车辆,交通要保证,确保砼的运输畅通无阻;输送泵应具备相应的泵送能力,不能因泵送能力不够而滞留罐车。

混凝土供货车的工作要点如下。

5.1.1要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行经路线,如架空管线高度、桥涵洞口及库门口的净高和净宽,要设法排除各种路障,以利混凝土运输搅拌车的通行。

5.1.2每车混凝土运送时间一般控制不得超过40分钟。

5.1.3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搅拌筒应低速(2~4r/min)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的转速转动2~3min。

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筒反转卸料。

5.1.4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

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使用接长料斗溜槽时,切勿将手伸入溜槽连接处。

对粘在进料斗、搅拌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

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

5.3供货验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安排2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人员,并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填写是否正确,是否填写了出厂时间,进场时间要签证,并随时抽检混凝土坍落度。

若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现场的要求,一律退回搅拌站。

5.4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布置混凝土汽车泵→混凝土供货验收→开机、泵送砂浆、润管→浇筑、振捣→混凝土表面找平、抹面→混凝土表面二次找平、压实→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测温监控

5.5混凝土浇筑顺序

混凝土浇筑按照先主楼筏板后附搂筏板,先底后高,自东向西的顺序施工。

5.6浇筑方法

5.6.1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裙楼区及地下室底板(250mm~400mm)采用整体推移式一次性浇筑完成的方式浇筑;主楼区底板(3米处)采用斜面分层连续浇筑施工的方式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并保证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

斜面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方式

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

5.6.2混凝土振捣,每个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混凝土,在出料口、坡角、坡中各配备一台振捣器,边浇筑、边振捣,浇筑厚度、标高采用按浇筑坡度的斜面情况支设钢筋棍控制,全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消除两层之间的暗缝,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避免过振或漏振,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大于0.5m;振捣时注意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小于150mm,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钢筋工经常检查钢筋位置,如有移位,必须立即调整到位。

5.6.3泌水处理,大流动性砼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必然会有游离水析出并顺砼坡面下流至坑底。

为此,采用真空自吸泵将泌水排出坑外。

同时在混凝土下料时,保持中间的混凝土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这样经振捣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得到克服。

当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

5.6.4表面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泌水较少时用铁锹均匀分开,较多时人工将其收集于灰斗内用塔吊吊运走,避免因泌水多而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较厚,浇筑5~8h内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用抹子抹压两遍,初步分散水泥浆,待表面收干后,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防止表面裂缝出现。

第二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初凝时间前1小时为宜,但由于施工现场白天、晚上气温不一样,对凝结时间有影响,因此可以在手压有痕但下沉量不大时进行第二遍抹压,二次抹压时不可在混凝土表面上洒水进行,而应将混凝土内部浆液挤压出来,用于表面混凝土湿润抹压。

5.6.5电梯深坑浇筑

电梯深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分层厚度500mm。

电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对拉丝杆固定方式支模,为防止模板上浮,在井筒模板顶部压沙袋等重物。

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5.6.6框架柱根部

应是混凝土下料振捣密实的重点部位,操作工应防止漏振、欠振;

5.7钢筋防止移位措施

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

底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竖筋外套PVC管防止水泥浆污染,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

钢结构预埋螺栓焊接固定到位,外套塑料套管防止污染。

5.8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刮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

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抹子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5.9后浇带封堵措施

主楼筏板东西两段各有一条沉降后浇带。

浇带处采用3mm钢板止水带防水措施;在钢板止水带上下,采用焊钢筋支撑,在支撑上安装钢板网封堵。

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加盖覆盖并洒水保湿养护,养护覆盖采用二层薄膜加二层毛毡的方式。

要求薄膜的搭接不得小于150mm,棉毡的搭接不小于100mm。

本项目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有P8抗渗要求,并掺加了缓凝剂,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面经常湿润状态即可,浇水水源采用自来水。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料、上机具、上脚手、模板、钢筋、支架等。

基础底板保温养护期间,应加强现场安全防火管理,施工区严禁烟火,确保保温措施自始至终起到养护作用,严禁随意掀开棉毡。

在保温养护期间,因后续工作(如放线等)需要,必须揭开保温层时,只宜局部进行,并且在工作完成后,及时覆盖。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超过温控指标时,应及时加盖备用塑料薄膜和棉毡。

7试块留置

试块制作必须设标养试块以及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块按照超过1000m3连续供应的大体积混凝土,每200m3制作一组标养试块,共做60组试块,抗渗试块24组,同条件12组。

具体试块留置方法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1要求规定。

见证试块:

混凝土试块有30%为见证试块,浇筑前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配合做好见证试块,底板共做18组见证。

试块制作后,初期在现场标养室养护2~3d后,转交试验室标养。

标养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的环境条件。

同条件试块应锁在现场钢筋笼中,放在现场同结构位置同条件养护。

8泵送作业

8.1泵送程序

8.1.1泵机端操作程序

泵管内输送水以润管→输送砂浆润管→打开阀上料→开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泵入输送管道→混凝土泵送到作业点→连续作业→泵送结束→停止喂料→停机清洗

8.1.2浇筑端操作程序

用料斗接浆(试泵期间)正式浇筑,专人指挥放料

8.2泵送操作要求

8.2.1泵送前的准备

在正式泵送前,应试泵和对管道进行润滑,确认管路中没有异物,管路畅通且无漏浆现象后,用同标号水泥浆进行润管,试泵时的水及稀浆应用料斗承接,严禁注入模内,润滑用的水泥浆可以注入模内,但应分散布料,严禁集中一处浇筑。

8.2.2泵送及作业中的检查

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能反泵的状态。

泵送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待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工作情况正常,各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可能出现供料跟不上时,应减慢泵送速度,以保证管路中的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或采用慢速间歇泵送,若不得不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时间(初凝时间),否则,必须对泵机和管道进行清洗。

9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及测温

9.1热工计算

9.1.1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

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包括混凝土浇筑温度及不同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一般浇筑温度控制在15~20℃为适宜。

当结构厚度在1.8m以上时,可只考虑水泥用量及浇筑温度影响,按以下式计算:

Tmax=T0+Q/10(J.3.1-3)

Tmax=T0+Q/10+F/50(J.3.1-4)

式中Tmax——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升值(℃);

T0——混凝土浇筑温度(℃),可取计划浇筑日期及当地旬平均气温;

Q——每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m3)(矿渣水泥42.5级),如用52.5级水泥乘以1.1~1.2的系数,32.5级水泥乘以0.9~0.95的系数。

F——每m3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m3)。

底板砼施工在1月中旬,按照当地气候资料,大气平均气温(T0)取-3℃。

C40P8R60早强防冻混凝土配合比如下:

材料名称

产地

品种规格

每M3材料用量(kg)

水泥

洛阳同力

PO42.5级

240

掺合料

洛阳首龙

粉煤灰

140

掺合料

济源国泰

微粉S95

40

伊河

中砂

712

石子

伊河

5—31.5mm、

卵石破碎

1076

自来水

可饮用水

160

外加剂

河南助威

ZW-PCA-HNY-II

7.0

外加剂

中铝聚能

FN-T

25.2

本工程筏板基础砼水泥用量240kg/m3,,掺合料用量180kg/m3Tmax=T0+Q/10+F/50=15+240/10+(140+40+7+25.2)/50=43.244℃

12.2表面温度计算

(J.3.2-1)

式中Tb(τ)

龄期τ时,混凝土的表面积温度(℃)

Tq

龄期τ时,大气的平均温度(℃)

H

混凝土的计算厚度(m),H=h+2h'

h

混凝土实际厚度(m)

h'

混凝土虚铺厚度(m),h'=K·λ/U

λ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

K

计算折减系数,可取0.666

U—

模板及保温层厚度的传热系数(W/m2·K)

(J.3.2-2)

δi

各种保温材料的厚度(m)

λi

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Rw

外表面散热阻,可取0.043m2K/W

△T(τ)

龄期τ时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T(τ)=Tmax-Tq

9.1.2砼表面温度:

(1).混凝土的虚厚度:

β=1/[Σδi/λi+1/βq]

式中β——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2·K)];

δi——各保温材料厚度(m);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2·K)

本工程混凝土保温方法为铺2层毛毡(厚度10mm),取其导热系数λ取0.14;内2层铺塑料薄膜(厚度2mm),取其导热系数λ取0.09代入得β=2.967

h'=K⋅λ/β

=0.666×2.33/2.967=0.52

(2).混凝土的计算厚度:

H=h+2h'

=3+2×0.52=4.04m

(3).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T(τ)=Tmax—T0=43.244—15=28.244℃

△T(τ)——砼达到最高温度时,砼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

=15+4×0.52×(4.04—0.52)×28.244/4.042

=27.66℃

结论:

砼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

Tmax—T=43.244-27.66=15.57℃<25℃

故采用2层塑料薄膜2层毛毡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时,砼内外温差控制满足规范要求,可以保证砼质量。

(2)保温材料的铺设

以上面计算结果与依据,将毛毡盖在混凝土的外露面,毛毡下盖以塑料薄膜,薄膜间与草袋间应互相搭接,确保混凝土无外露部位,以保湿保温,混凝土浇筑后必须测量实际内外温差,以指导养护工作,若中心温度处于平稳期,且内外温差又能保持在规定的25℃范围内,可适当拿掉毛毡以透气,但此操作必须在测温监控下进行。

9.2底板大体积砼电子测温方案

9.2.1测温系统及测温方案

1)测温方案

为了正确地了解砼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在测温手段上采用电子测温方法,对底板砼温度实行24h连续监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及时采取措施,测温点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埋设测温点,每5m设测温点一组,每测点上、中、下三层,共需测设大气的温度、砼的上部温度、中间部位温度及下部温度。

本工程主楼筏板基础厚度为3m,属大体积砼,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砼内部水泥水化热难于释放,必然要产生高温,为了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必须对砼内的温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使其内部温差最大不超过25摄氏度;本工程采用电子测温技术,其热传感器预埋在砼中,无需脱离被测砼,实时显示出被测各部位的温度,并根据温度数据绘制温度曲线,同时根据历史曲线可以看出温度发展趋势,实时指导砼的保温、养护工作,为确保砼的施工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

2)测温点设置的原则

选择有代表性、体积大的位置设置测温点,在空间分布及结构类型上均要考虑到。

选择有代表性的中部1/4区域,测温点间距5米,具体每组测温点位置见下图:

(共设28组测温点,测温点间距5m,每组测温点设上中下3个测温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