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3541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docx

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文段组合型语用

2018-2019学年高考语文专题强化卷语言文字运用专项1:

文段组合型语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并可根据需要       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勘查任务。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

【答案】

B

C

B

【考点】

病句辨析修改

语境填句

成语的使用

【解析】

(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填写语句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答】

(1)A项,“经历……调查”搭配不当;

C项,“经历了……航次”搭配不当;

D项,“执行……航次”搭配不当;

故选B。

(2)“对不熟悉的人而……”“在这里……”,这是语境,句子要表达‘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像迷宫”,“在这里……”在迷宫里,所以承接上面的应该是“迷宫”,排除BD。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紧跟“走进大洋一号……”比较好,排除A。

故选C。

(3)东山再起: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再接再厉: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第四个空根据语境选“再接再厉”,排除AC;

易如反掌和轻而易举都表示“事情容易办”。

但易如反掌一般用于一些确实容易办到的事,用“反掌”的比喻,强调极其容易,它的容易程度超于“轻而易举”。

在否定句中,强调事情很难办时,一般用“轻而易举”而不常用“易如反掌”。

根据语境和语感,选“轻而易举”,排除AD。

故选B。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从主张经济、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倶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阶段”特征。

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以实现个人最大化的利益。

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

(     )?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

”法学家杰里米·边沁的结论           。

“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

在法律的条款中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            ;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

反之,把“权利”当作            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            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

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唯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的目的,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最大化的利益。

B.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C.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最大化的利益。

D.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若要抵达文明的彼岸,是否需要掌控好权利的风帆

B.掌控好权利的风帆,是否就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C.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D.为了抵达文明的彼岸,权利的风帆该如何行进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开门见山  迎刃而解  为所欲为  义正词严

B.一针见血  水到渠成  为所欲为  理直气壮

C.开门见山  水到渠成  随心所欲  理直气壮

D.一针见血  迎刃而解  随心所欲  义正词严

【答案】

B

C

B

【考点】

病句辨析修改

语境填句

成语的使用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答】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成分残缺,“当作”后缺少宾语中心语;二是搭配不当,“实现”与“利益”不搭配。

A项,“为了……目的”句式杂糅,“实现”和“利益”搭配不当。

C项,“实现”和“利益”搭配不当。

D项,“当作”后缺少宾语中心语。

故选B。

(2)根据下一段开头的衔接内容可知,此处的问句应是对“如何更好地行使权利,以抵达文明的彼岸”问题的深思,而非“是否需要更好地行使权利”“是否就能抵达文明的彼岸”等问题的深思,据此可排除A、B两项。

整个材料的中心话题是“权利意识”,填写的内容应强调“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而非“抵达文明的彼岸”这一目的,据此排除D项。

故选C。

(3)第一空: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第一空强调此“结论”直接切中上面的问题的要害,用“一针见血”更恰当。

第二空:

“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迎刃而解”重在“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重在“事情”的成功,第二空强调的是“权利的主张”的成功实现,用“水到渠成”更恰当。

第三空:

“为所欲为”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随心所欲”指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为所欲为”重在“做”,大多是干坏事;“随心所欲”重在“想”,并不一定去干,也不仅仅指干坏事。

根据后文语境可知,用“为所欲为”最恰当。

第四空:

“义正词严”指道理正当,措辞严肃;“理直气壮”的意思是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根据“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可知,用“理直气壮”更恰当。

故选B。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编辑图书,原本是一件雅事。

如若有机会亲手编辑那些被世人奉为经典的名著,更称得上是一件幸事。

不过,近来频频有媒体报道,一些出版商将鲁迅、沈从文、丰子恺等名家的著作冠以《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之类的书名在坊间售卖。

这些矫情做作的书名,以俗代雅,令经典蒙尘,更减损了编辑工作的格调。

出版界流行一句话“书名八成定生死”,可见书名对图书销售有多重要。

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出版商努力在“鲁迅散文选”“沈从文小说集”等常见命名方法之外____________,虽然是一种寻求创新之举,但为了___________,用“风弹琵琶”“半城烟沙”这样的意象代表鲁迅的《父亲的病》《五猖会》等篇章,用“一指流沙”“握不住的那段年华”这样的词语归纳沈从文的《边城》《三三》等作品,让人如坠入云里雾里,实在算不上好书名。

好的书名,有___________之妙;___________的书名,起码能揭示出一部书的基本内容;(        ),反倒有“挂狗头卖羊肉”之嫌一一劣质招牌无法与优质内容相匹配,无疑不利于经典的传播与传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矫情做作的书名,以俗代雅,减损了编辑工作的格调,更令经典蒙尘。

B.这些书名矫情做作,以俗代雅,令经典蒙尘,更降低了编辑工作的格调。

C.这些书名矫情做作,以俗代雅,减损了编辑工作的格调,更令经典蒙尘。

D.这些矫情做作的书名,以俗代雅,降低了编辑工作的格调,更令经典蒙尘。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另辟蹊径        标新立异        画龙点睛        中规中矩

B.别开生面        标新立异        点石成金        中规中矩

C.另辟蹊径        独树一帜        点石成金        按部就班

D.别开生面        独树一帜        画龙点睛        按部就班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词不达意的这些书名,都没有实现书名最基本的功能

B.而这些词不达意的书名,连书名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实现

C.而词不达意的这些书名,连书名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实现

D.而这些词不达意的书名,竟然没有实现书名最基本的功能

【答案】

D

A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语境填句

病句辨析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文中画线句有三处错误,一是搭配方面,“减损”与“格调”动宾不搭配,应说“降低格调”;二是语序方面,“更”表示程度的递进,故“令经典蒙尘”与“降低了编辑工作的格调”应对调位置。

A项和C项,“减损”与“格调”动宾不搭配。

B项,没有改正语序不当的语病。

故选D。

(2)“另辟蹊径”指开创另一种新方法或新风格。

“别开生面”指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第一空强调出版商在图书命名方法上另创风格,故选“另辟蹊径”,从而排除B、D两项。

“画龙点睛”指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以使内容更为传神生动。

“点石成金”指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第三空强调好的书名可以为书籍本身增色不少,故选“画龙点睛”,排除C项,选出A项。

“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独树一帜”指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区别在于“标新立异”着重于显示特点,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着重于创立新派,自成一家。

根据语境,选填“标新立异”。

“中规中矩”指符合规矩、标准,或平淡无奇。

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按部就班”指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逾规,缺乏创新精神。

区别在于后者更强调“按规办事”。

根据语境,选填“中规中矩”。

故选A。

(3)根据语法规则和用语习惯,“这些”应放在“词不达意”前,指代前一句所说的内容,据此排除A、C两项,D项的“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与后文的语意不衔接。

故选B。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寻找古今的交汇处、共鸣点,只是认识历史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得从传世文物、考古发现、文字材料中发现历史的           。

正所谓“先求其同,后求其异”。

我们看到,一些学者从          的典籍中考证名物制度,一些从业人员试图用3D特效还原古代礼仪的全貌,佶屈聱牙的经典因此得以“翻译”,古代的生活场景仿佛      ,令我们不必回到商周,也不用沉溺器物收藏中,便能从文明之源中体会制度的因时变迁和一以贯之的礼乐精神。

借助研究者         ,普通人虽然不可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却可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如此说来,《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就更容易理解了。

相比前几年陆续走红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通过厚重大片让岁月化作徐徐展开的恢宏长卷,《如果国宝会说话》那一个个逼入眼帘的小视频只不过是风霜历史的惊鸿一瞥。

100件文物,100个故事,100种表达,在5分钟里闪转腾挪出多样的视听感受,既摸准了观众的需求,也适应了互联网传播的趋势。

所以,(       ),为我们感知历史打开一扇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琳琅满目  浩如烟海 历历可数 学而不厌

B.丰富多彩  卷帙浩繁 历历在目 学而不厌

C.丰富多彩  浩如烟海 历历在目 皓首穷经

D.琳琅满目  卷帙浩繁 历历可数  皓首穷经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也不用沉溺器物收藏中,便能从文明之源中体会制度的因时变迁和礼乐精神的一以贯之。

B.也不用沉溺器物收藏,便能从文明之源中体会因时变迁的制度和一以贯之的礼乐精神。

C.也不用沉溺器物收藏,便能从文明之源中体会因时变迁的制度和礼乐精神的一以贯之。

D.也不用于器物收藏中沉溺,便能从文明之源中体会制度的因时变迁和一以贯之的礼乐精神。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和秦汉唐宋来一次深度互动,与其进行“对话”,不如来一场“说话”

B.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说话”,和秦汉唐宋来一次深度互动

C.与其说是“说话”,不如和秦汉唐宋来一次深度互动,来一场“对话”

D.与其说是“说话”,不如说是“对话”,和秦汉唐宋来一次深度互动

【答案】

C

B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病句辨析修改

语境填句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

(1)先看第一空,“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丰富多彩”指内容丰富,种类多样。

“琳琅满目”的使用对象多为书籍、工艺品等,而“丰富多彩”的使用对象范围较广,可形容活动、事物等,根据文意,应选“丰富多彩”,排除A、D两项。

再看第二空,“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很多。

根据“典籍中考证名物制度”可知,“浩如烟海”更为恰当,排除B项。

故选C。

(2)原句共有两处语病:

一是成分赞余,应删去第一个“中”;二是语序不当,“体会制度的因时变迁”应改为“体会因时变迁的制度”。

(3)结合括号前文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的介绍,括号中的内容是对其意义的总结与探讨,故应先总结《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表层意义“说话”,再谈其更深层的意义“对话”,“深度互动”与“对话”相衔接,D项最为恰当。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1958年,迪伦马特发表小说《诺言》,小说的副标题为“侦探小说的安魂曲”。

(       ),凶杀、追捕、审讯、破案等,凡是侦探故事必需的,它都具备。

故事一开始,作者就满足了读者对于          的要求:

让一个嫌疑犯认罪服法,村民们都表示“世界已经重新有了秩序”。

嫌疑犯“供人”前有一大段彻夜审问,和所有侦探故事的俗套并无两样,“大侦探”一开始也都具备不讲情面、顽强不屈的性格。

直到故事深入发展,它才开始与一般的侦探小说         。

故事的主角马泰依中尉断定这是一桩冤案,答应孩子的母亲为她找到真正的凶手。

他搜集证据,进行单枪匹马的侦查,被人视为疯子,最后破案不成。

最后虽然证明马泰依是对的,但他已经          ,精神失常。

在这里,侦探不再是理所当然的英雄,也不再是           的全知者,真正坚持正义的人反被看成怪癖,这打破了过去侦探小说里读者和观者始终与侦探“同在”的关系,“真相”变得不再那么必然可知。

就像迪伦马特在小说《抛锚》里所写的:

“人们不再惧怕上帝,不再相信正义,不再信奉《第五交响曲》中强调的命运了;但是还存在着车祸,因建筑不当而造成的岸堤决口,因技术人员的疏忽关错机器而导致的原子能工厂爆炸……一场微不足道的灾难会触及人类的普遍真理。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统侦探小说有许多的相同点

B.小说《诺言》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C.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D.它有传统侦探小说的许多相同点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除暴安良   分道扬镳   身败名裂   运筹帷幄

B.除暴安良   分道扬镳   臭名远扬   足智多谋

C.见义勇为   背道而驰   身败名裂   运筹帷幄

D.见义勇为   背道而驰   臭名远扬   足智多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进行单枪匹马的侦查,搜集证据,最后破案不成,被人视为疯子。

B.他搜集证据,进行单枪匹马的侦查,最后破案不成,被人视为疯子。

C.他单枪匹马地进行侦查,搜集证据,最后破案不成,被人视为疯子。

D.他单枪匹马地进行侦查,搜集证据,最后被人视为疯子,破案不成。

【答案】

D

A

C

【考点】

语境填句

成语的使用

病句辨析修改

【解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

(1)括号中的内容承接前文话题“小说《诺言》”,应该用“它”作主语,据此可排除A、B两项。

括号后文所提示的“凶杀、追捕、审讯、破案是传统侦探小说的相同点,而非“完整的故事情节”,据此可排C项。

故选D。

(2)先看第二空:

“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背道而驰”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第二空语意强调《诺言》与一般的“侦探小说”方向开始不同,并无相反之意,“分道扬镳”更为恰当,排除C、D两项。

再看第三空:

“身败名裂”指地位丧失,名誉扫地;“臭名远扬”指坏名声传得很远。

结合前后文“疯子”“精神失常”,“身败名裂”更为恰当,排除B项。

故选A。

(3)原句共有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单枪匹马”应该作状语,修饰“进行”和“搜集”;二是不合逻辑,按事理逻辑,应先“进行侦查”才能“搜集证据”,“最后破案不成”的结果是“被人视为疯子”。

故选C。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妈妈咪呀!

2》多少反映了歌舞片近年在妤莱坞的尴尬境遇:

一方面是“歌舞情怀”盛行,《水形物语》《爱乐之城》等电影不断向好莱坞歌舞片黄金时代致敬,收获了业内专家满满好感和各类奖项;另一方面是歌舞片自身难掩衰老颓势,尤其是能胜任演唱跳三重挑战的明星             ,人才难以为继,“致敬”段落的歌舞往往因水平不佳饱受诟病。

《妈妈咪呀!

2》中年轻演员也被批判“缺乏真情实感”,远逊于第一部中的一众资深演员的唱段。

好莱坞业内的歌舞片创作环境也极为保守,除了翻拍百老汇的经典剧目,“原创”基本              。

有影评人认为,(              ),但随着特效“魔法”的不断进化,歌舞片成为              。

即使是奥斯卡赢家《爱乐之城》在中国大陆上映时,票房表现与同期大片相比也不能              。

面对“一言不合就歌舞”的“情怀”,或许相对于业内的自我感动,影迷大众看到的可能多是“满满的尴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屈指可数  鲜为人知  时过境迁  等量齐观

B.历历可数  鲜为人知  明日黄花  相提并论

C.历历可数  无人问津  时过境迁  等量齐观

D.屈指可数  无人问津  明日黄花  相提并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妈妈咪呀!

2》中年轻演员也被批评“缺乏真情实感”,远逊于第一部中的一众资深演员。

B.《妈妈咪呀!

2》中年轻演员的唱段也被批评“缺乏真情实感”,远逊于第一部中的一众资深演员的唱段。

C.《妈妈咪呀!

2》中年轻演员的唱段也被批判“缺乏真情实感”,远逊第一部中的一众资深演员的唱段。

D.《妈妈咪呀!

2》中年轻演员也受到“缺乏真情实感”的批判,远逊第一部中的一众资深演员的唱段。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伴随有声电影历史上一次技术进步,那就是出现歌舞片

B.伴随有声电影出现的歌舞片,是电影历史上一次技术进步

C.电影历史上的技术进步,就是伴随有声电影出现的歌舞片

D.电影技术进步的历史,就是伴随有声电影出现的歌舞片

【答案】

D

B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病句辨析修改

语境填句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

(1)先看第二空:

“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无人问津”比喻没过问,受到冷落。

第二空语意强调“原创”歌舞片的处境,“无人问津”更为恰当,据此可排除A、B两项。

再看第三空:

“时过境迁”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第三空语意强诵“歌舞片“已过时,应选”明日黄花”,据此排除C项。

故选D。

(2)原句共有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