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4834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福建省漳浦三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漳浦三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

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论: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盐铁官营制度B.重农抑商政策商帮的出现

C.商帮的出现D.“海禁”政策

2、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

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3、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③④

4、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

“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这样的改变始于

A.古希腊B.启蒙运动C.文艺复兴D.宗教改革

5、某史学家认为:

“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B.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此“原理”

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右图是北

6、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

7、美国《时代周刊》在1984年4月30日的杂志封面(图5)。

封面标题为“CHINA’SNEWFACE-WhatReaganWillSee”(意为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

)。

里根这时来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标语是

A.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

B.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C.小平,您好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全球通史》中提到“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古代中国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开始实行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确立D.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

“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

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

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

”这类企业是

A.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B.可能使用机器生产,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

C.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D.在建国初期发挥过作用

10、有学者言“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

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B.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11、《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

“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

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

“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该材料反映了

A.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C.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同落后

13、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14、2011年5月6日,新华网发表评论说:

“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

下列观点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相类似的是

A.自由与平等是一种自然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侵犯

B.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的启示”,发展人的个性

C.灵魂的拯救只有通过信仰,只有靠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

D.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个人的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15、导致图6(出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1980年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农村的改革

②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困境

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16、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

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B.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C.封建文人有了臼由挥、洒之地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17、2012年12月,莫言在参加瑞典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活动中演讲《讲故事的人》时说:

“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对莫言的文学写作风格有重要影响的是

①浪漫主义②现代主义③古典主义④魔幻现实主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8、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全球区域经济组织数量变化统计示

意图。

下列对此示意图说明正确的是

A.区域集团化加剧了世界日益割裂

B.反映了全球闯贸易壁垒日益消除

C.说明世界国家间的政治同盟增多

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19、“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

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人间喜剧》B.《唐璜》C.《英雄交响曲》D.《向日葵》

20、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

“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

这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B.美国的民主政治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21、伯利克里说:

“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

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

雅典的“独创”是

A.城邦政制基础上的直接民主制B.五百人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C.氏族贵族奴隶主成长为新的政治力量D.官职向一切人民开放,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2、1911年4月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设想了一个实验:

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

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双胞胎中的一人回到地球时只不过两岁,而他的兄弟早已逝去了,因为地球上已经过了200年了,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谬。

该设想的实验所质疑的理论是

A.牛顿经典力学B.电磁感应C.狭义相对论D.量子力学

23、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

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

”《时代周刊》这一反映了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大局的认可

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

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话抗战持悲观态度

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

24、下表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

国家定价

国家指导价

市场调节价

1978

97

3

1985

47

19

34

1990

30

25

45

2006

4.63

95.37

A.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广大人民的愿望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5、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26、里根在1981年就任美国总统时发表演讲:

“我们目前的困难,与政府机构因为不必要的过度膨胀而干预、侵扰我们的生活同步增加,让我们以掌握的一切创造力来开创一个国家复兴的时代吧。

”里根为此采取的对策是

A.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B.增加福利开支以提高人民购买力

C.大力倡导凯恩斯主义D.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7、“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

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

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C.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28、有学者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9、二战后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理论,即“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

”这表明德国

A.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C.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D.二战后德国的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30、16.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开始流传着一个谜语:

1997年之后是什么?

”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

A.经济特区B.“九二共识”

C.特别行政区D.澳门回归

漳浦三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

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12分)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漫长的时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漫画《胜出》。

图中台上站着两个人,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

另一人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这一人显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

台下站着一群人,个个气势汹汹,不甘失败。

(1)图中台上做出胜利手势的人是谁?

(1分)台下站着的一群人应该是当时什么人群的代表?

(1分)漫画反映了汉武帝时代的什么历史现象?

(2分)

谁(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群(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在商业化和货币化两方面各举一例证明贡德弗兰克在这两方面的观点正确。

(3分)

商业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币化(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军机处外景

(3)这一机构设立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1分)这一机构设立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分)

背景(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顺序回答,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些特征?

(3分)

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注:

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概括材料一中粱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

(4分)

答:

观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5分)

答:

制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

(4分)

答:

制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5分)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中心也在不断发生变动;影响成为世界中心的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说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历史的“中心”时,意味着它处于历史领先或主导的地位。

—林甘泉《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

(1)如果说14世纪的意大利和18世纪的法国是“历史的‘中心’”,结合材料一请指出其立足哪个领域得出的结论?

并指出在该领域从“14世纪的意大利”到“18世纪的法国”反封建的方式有什么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5分)

答:

领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

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以18-20世纪的史实加以论证。

(5分)

答:

观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

……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

(5分)

答:

东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漳浦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