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6303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Word下载.docx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5.(明代)农民越来越深地卷入市场网络之中。

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材料说明

A.明朝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 

B.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D.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6.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

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

由此可以得出

A.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B.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

C.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7.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

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

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

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

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8.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9.1825年英国取消了机器出口的禁令,迅速奠定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英国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B.形成了工业国之间不平等的关系

C.成为英国建立世界霸权的基本条件 

D.体现了英国维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10.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

“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11.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

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

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12.“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13.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中“丁”指的是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722

287

614

96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4.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

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

该公文应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

15.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16.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7.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8.多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国内史学界及官方对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的研究认定存在一定争议。

而日本不同派系对此则存在较大差异,并有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有“虚构、夸张”之嫌。

这反映了

A.证据充足最终能够还原历史全貌 

B.日本研究结论全然罔顾史实真相

C.遇难人数不明阻碍屠杀事实认定 

D.立场先行影响学术研究的客观性

19.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毛泽东旨在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20.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

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21.下图6最有可能用于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哪种现象

A.城镇人口数所占全国总人口数量比重的增长幅度

B.农业合作社个数的增长幅度

C.公有制经济所占全国各类型经济比重的增长幅度

D.地方电视台个数的增长幅度

22.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并与之进行了两次会谈。

日方认为这次会晤“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乃至邦交正常化的道路……日中会晤是日本参加万隆会议‘最大的收获’”。

材料中“最大的收获”主要是指

A.战后中日两国开始官方接触 

B.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C.日本掌握了对中外交的主动权 

D.促成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23.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

试举例明之。

24.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25.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

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A.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D.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6.观察下列对比数据。

这些数据体现出

发达国家

人均GDP(美元)

发展中国家

美国

28740

印度

390

英国

20710

尼泊尔

210

德国

28260

巴西

4720

法国

26050

秘鲁

2460

瑞士

44320

埃塞俄比亚

107

世界平均:

5130(《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

A.西欧国家主导了全球化 

B.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C.全球化使贫富分化加快 

D.世界经济收益两极分化

27.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

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28.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这典型说明

A.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 

B.中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

29.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

A.缔结军事同盟 

B.坚持独立自主 

C.结伴而不结盟 

D.加强友好磋商

30.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

“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

”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31.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

“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2.据日本NHK电视台2014年9月报道,安倍第二次就任首相后积极推进“俯瞰地球仪的外交”,其出访国家数量创日本历史新高。

该现象实质反映出当下日本

A.着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致力提升国家政治话语权的影响

C.成功独霸世界政坛的强权理念 

D.顺应鲜明的全球化趋势推动地区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3题20分,34题12分,35题20分,共52分)

33.(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腐败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中。

古代中国……一是通过道德教育,遏止人们尤其是官吏的贪欲……以清廉为荣、以贪墨为耻,是中国古代家训的重要内容……宋代清官包拯的家训,唯一的内容就是不允许为官的子孙贪赃枉法,若有贪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二是建立监督官吏的机构和严惩贪赃的法律……闻名于世的《唐律》中涉及到严惩官吏腐败的条款甚多……(对于贪赃枉法者)最高刑罚可判至流放两千五百里。

——摘自《中国古代的反腐败》

明代《大明律》规定犯“枉法赃”,官“八十贯,绞”,吏“一百二十贯,绞”……若是执法御史及督抚这类的“风宪官吏”犯赃,加二等治罪。

犯赃官吏,官除名,吏罢役,永不叙用。

——《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反腐败机制的显著特点,比较唐、明两朝处理贪污腐败的异同。

(8分)

材料二:

据国际透明组织近年来对各国廉洁度的年度排名,最廉洁的十几个国家中除新加坡外,都是西方发达国家。

究竟发达国家建立了怎样的机制,能够“将筐里烂了的桃子挑出来,从而保持整筐桃子的新鲜”?

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拥有:

(一)专设监督机构;

(二)政务公开与财产申报……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材料三:

1883年,美国就颁布了《文官制度法》,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范。

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贪污对策法》,规定选举中总统和国会议员得到100美元以上的捐款必须登记。

1985年推出的《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公职做交易;

公职人员不得在外兼任与其职责利益相冲突的工作或从事与其职责相冲突的事务;

政府官员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回原工作部门从事游说活动,违反者将受到刑事处分。

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

1972年6月17日,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在任总统尼克松的5名亲信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被当场抓获。

其后,尼克松极力阻挠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甚至威胁吊销《华盛顿邮报》所属公司的营业执照,但报纸不为其所阻吓,彻底揭开了丑闻。

尼克松也因此被迫辞职。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2)材料二对西方发达国家官员廉洁度比较高的原因作了部分概括,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并予以简要说明。

(6分)

(3)根据相关材料.谈谈你对遏止腐败的认识。

(6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_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主要目的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加强与外国侵略者勾结,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带有崇洋媚外的特点,具有官僚资本的性质,本质属于封建官办工业的继续和发展,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

地主阶级“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强”、“求富”,以维护封建统治;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客观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说明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

(12分)

3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奉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制造品生产中心,大量廉价的工业品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然而,大约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开始反省实行了100多年的自由贸易政策,并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正式放弃自由贸易原则,开始转向贸易保护。

《航海条例》和《谷物法》的先后实行,造成欧洲各国频繁的关税战,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

1846年《谷物法》的最后废除,使英国彻底实现了自由贸易。

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政权。

至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资产阶级成了英国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

从20世纪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之间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中,总结些应对当代国际社会各国间贸易冲突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可以为将来如何应对提供启示。

(比如:

政府应具备驾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整体协调能力,学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协作中求保护)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雍婷婷《浅论英国历史上两次重大贸易政策变革》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历史上贸易政策的两次重大调整及其原因。

(1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英国贸易政策调整的认识。

高三历史文科参考答案2015.10.16

一、单项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5:

CCACA6-10:

ADAAD11-15:

ABCCB

16-20:

CADAD21-25:

ADAAD26-30:

DADCD31-32:

DB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3题20分,34题12分,35题20分,共52分。

33、【答案】

(1)特点:

家庭(或家族)的道德教育与国家的法律规范相结合。

(4分)

同:

建立了监督官吏的机构,颁布了严惩贪赃的法律;

(2分)

异:

明朝对贪官污吏惩治的力度远比唐朝大。

(2)补充说明:

①以宪法来避免绝对权力,从体制上扼制腐败的产生;

②制定严格而完善的反腐败法律,对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③实行独立的舆论监督;

④加强道德规范。

(每点2分,只要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6分)

认识:

遏止腐败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遏止腐败必须从预防腐败抓起;

遏止腐败是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反腐败机制;

要从根本上遏止腐败,必须从制度的层面展开;

完善和健全民主政治制度等等。

(每点2分,只要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6分;

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同等评分。

34、【答案】

不同:

改革开放前,主流观点全盘否定洋务运动,抹杀洋务运动推动中国工业化和思想解放的

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后主流观点既揭示了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阶级本质,又充分肯定

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和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原因:

改革开放前,史学界受“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影响,片面地用阶级斗争史观(或革命史观)评价洋务运动,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改革开放后,史学界摆脱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影响,解放了思想,运用现代化史观(或文明史观)全面评价洋务运动,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4分)

35、【答案】

(1)第一次调整:

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

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

英国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造成欧洲关税战,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受亚当·

斯密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等等。

第二次调整:

20世纪30年代,放弃自由贸易原则,转向贸易保护主义。

美、德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力量赶超英国,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经济危机的冲击。

根据历史发展的需求对政策进行调整;

认清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的实质和规律,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不同的政治集团为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必然会采取有利于本阶级的保护政策;

必须遵循国际社会经济往来的规则,但当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或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也必须学会妥协和保护。

(6分,答出三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