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5045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docx

关于上海p+r纸质新闻

辽宁日报

“P+R”停车场将成车主新宠?

私家车主期待沾上地铁的光

    饱受拥堵之苦的私家车主对地铁格外期盼,地铁来了,私家车主的有车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今天起,本报推出“畅想有车族的地铁生活”系列报道,看看地铁能给有车族带来多少便利和实惠。

有地铁了,还要不要开私家车?

开车然后换乘地铁,把爱车停放在哪?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上海等地备受追捧的“P+R”停车场成为大连有车族的关注焦点。

 

七成车主愿选择地铁出行 

    “地铁来了,你还愿意开私家车吗?

 ”记者随机对周围50位车主进行调查发现,有15位车主选择会尝试乘地铁,但仍会选择开车出行;另外35人则倾向于以乘地铁为主,偶尔开车。

 

    记者了解到,拒绝乘地铁出行的人多为男性,中产以上,他们普遍认为汽车是最自在、方便的交通工具,对油价涨跌和停车收费的高低不太在意。

以地铁出行为主的多为工薪层,选择地铁的原因是乘地铁省时、省钱、省心。

一位姓魏的车主表示,即便地铁站距自己家远些,绕路走也愿意乘地铁。

 

私家车主更期待“地铁+私家车”混搭 

    在35位选择愿意搭乘地铁出行的车主中,有19位车主倾向选择开车再换乘地铁方式。

姜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在辛寨子,距机场有段距离,听说机场有地铁站,他计划上班时先开车去机场,然后乘地铁,晚上回家出地铁后再开上自己的车。

 

    另一位曲女士也有同样的打算。

“我还不知道地铁站到底都建在哪儿,如果站点距我家或单位远些,我也想开一段车再乘地铁,只要能搭地铁的路段都搭地铁,然后再开我自己的车。

 ”曲女士说,“不过这要考虑到停车问题了,不知道会不会方便。

 ” 

    记者了解到,打算开私家车同时选择部分路段搭乘地铁的车主为数不少。

多数车主认为,地铁站点附近搭出租车或公交车可能比较紧张,自家车已经买了,闲着不用也浪费,不如用在这儿。

 

“P+R”停车场或成为私家车主新宠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知,地铁站点周边的广场、绿地处有条件建地下停车场,但是否会建有车族期待的P+R停车场,尚不得而知。

 

    据报道,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已运行多年,为方便车主换乘地铁,已建多处“P+R”停车场,对换乘地铁的车主收费较低。

因开车换乘地铁的车主越来越多,北京还计划2015年前共修建87处“P+R”停车场。

 

    家住机车厂附近的车主许先生说,他距西安路站较近,听说西安路将建一个立体停车场,有600多个停车泊位,希望这其中能有部分泊位面向地铁乘客,收费相对便宜些。

“那样的话,开车去换乘地铁,既方便又惬意,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地铁带来的便利”。

 

    地铁建设马上要开始,但愿和许先生一样对地铁充满期待的有车族们,能实现自己开车去换乘地铁的梦想。

 C06b 记者孙立民 

中国交通报

P+R冷热不均症结何在

本报记者栗泽宇

  在车流密集的地铁周边,P+R停车场把不少开车族吸引到轨道交通上来。

栗泽宇摄

  北京地铁五号线天通北苑P+R停车场车位几乎天天爆满。

栗泽宇摄

  一辆私家车正在进入P+R停车场。

栗泽宇摄

  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淞虹路站P+R停车库入口。

本报资料片

  “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有车来,到8点钟以前基本就停满了。

而且最近一天比一天停满得早,来晚了根本就没地方。

”杨师傅是北京地铁五号线天通苑北站停车场的管理员,从停车场开张第一天他就在这里工作。

“从这条地铁一开通,这个停车场的车位就一直非常抢手,几乎天天爆满。

  这么火的停车场是因为便宜吗?

没错,这里可能是北京最便宜的停车场!

只要不过夜,一天两元。

这是北京市建设的第一批P+R停车场之一,它的使命是把私家车主从小轿车里吸引出来,改乘地铁。

  世博期间大显身手

  配套上海世博会的P+R停车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天通苑北站P+R停车场也因收费低廉大受欢迎。

  

  P+R,“Park and Ride”,意思是停车与换乘,P+R停车场即停车换乘停车场。

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去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

在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当下,P+R模式的出现为减少城市中心区域的道路拥堵提供了另一个思路,它力图改变人们的用车习惯,将拥堵的城市内最省时的交通工具——地铁,与郊区较好路况环境下最舒适的交通工具——私家车,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

  P+R模式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广受好评。

为缓解世博会期间市内的交通压力,上海在城市环路周围建设了P+R停车场,并以每天10元的收费标准,吸引了大量周边城市自驾到上海参观世博会的车流。

世博会期间,所有P+R停车场几乎满负荷运转,为世博园区疏减了大量的交通压力。

  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上海P+R停车场收费标准并没有恢复到原来的20元,而是优惠为15元,凡是使用交通卡停车并且换乘地铁的,仍然可以享受10元优惠价。

投入日常使用后,锦江乐园站和淞虹路站两家P+R停车场依旧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在北京,P+R停车场每次收费2元,价格“相当合理”,但为确保换乘之用,停车场要求必须使用公交一卡通缴费,且在两次缴费之间,必须有乘坐公共交通的刷卡记录,否则不能享受停车优惠。

因为价格便宜,管理到位,天通苑北站P+R停车场车位总是供不应求。

不能顺利进入停车场的机动车,每天在停车场外寻觅路边夹缝停车位,在天通苑地铁站两边延伸到一公里外。

据天通苑北站P+R停车场管理员杨师傅介绍,该停车场共有车位436个,但远远不能满足这里的停车需求,早上8点以后便很难再找到停车位。

停在停车场外的机动车,有一部分就是来晚了没有车位的机动车。

他们选择了P+R的生活方式,却因为车位紧张,无法进入P+R停车场。

  不是所有P+R都受追捧

  因知晓度不高、使用不便等原因,也有不少P+R停车场常年遇冷。

  

  虽然天通苑北站的P+R停车场车位供不应求,但同处在昌平区内的地铁昌平线沿线P+R停车场却显得冷冷清清。

而在上海,一份来自上海《东方早报》的调查显示,2010年12月1日上海新启用的4家P+R停车场中,有3家停车场在启用后利用率很低。

  《东方早报》援引上海市交通港口局相关人士对此的解释认为,新增P+R停车场刚投用不久,知晓度还不高,很多人还不了解P+R的好处所在,因此需要一定的客流培育期。

北京当地媒体为昌平线沿线P+R停车场遇冷指出了同样的原因。

但在采访中,本报记者发现,私家车主对此另有说法。

  高先生家住昌平,他每天开车到地铁,再换乘轨道交通到复兴门上班。

“我开车到昌平线和到5号线的距离差不多,可能离昌平线还稍微近一点,但我每天都从5号线走。

因为走昌平线换乘太麻烦了。

”换乘难让高先生放弃了停车位更多的昌平线,而他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还不止如此:

“我不愿意去那个P+R停车场,倒不是因为舍不得两块钱。

那地方开车进去太麻烦,每天要绕很大一个圈掉头,那里掉头的车还特别多。

而且运气不好的话停车位离换乘入口远了,要走半天才能绕回来,太麻烦了。

  在天通苑北站P+R停车场外,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把车停在路边的私家车主和10位使用P+R停车场的车主,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希望停车场的设计更合理,以减少车辆掉头带来的不便。

10位车停路边的车主均表示是因为嫌麻烦才将车停在路边,且对2元停车费表示可以接受。

  P+R应列为枢纽配套设施

  P+R的问题大多出在规划上,停车场应该与地铁同步规划建设。

  

  从目前的反馈看,P+R停车场的拥护者占绝大多数,且私家车主只要体验过P+R的模式后,大多愿意再次尝试。

但也不乏对P+R表示失望者,车位供应紧张,掉头、换乘不便成为失望者提及最多的理由。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秘书长宋慰祖认为,P+R停车场显现出来的问题大多出在规划上,“目前启用的P+R停车场大多在新建成的地铁线路周围,而且很多还是先规划地铁,在把停车场加上的。

如果在建设地铁的时候,把P+R的理念融入其中,就会减少换乘麻烦、掉头不畅等问题。

”宋慰祖认为,如果规划得早,就可以有很多办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北京地铁昌平线就有部分站点,采用多个停车场,每个地铁出入口都对应有自己的停车场,这为不同方向驶来的私家车提供了多重选择。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史其信也对此持同样观点,“我们国家的P+R模式研究是最近这些年才开始的,实际上是公交优先政策的相关理论。

之前的地铁建设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也很少在地铁周围预留停车场。

而从现在开始,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新规划的交通枢纽中,为私家车预留空间,融入P+R的概念,这个方向是对的。

  P+R并非财政无底洞

  商业化开发是P+R停车场经营补贴的可探之路。

  

  停车一天只收2元,以天通苑北站停车场的436个车位计算,算上些零散的非换乘停车,此停车场月收入不足2万元。

以这样的收入供给一个大型停车场恐怕存在难度,财政补贴在所难免,即便是上海的每天10元,依然要依靠财政补贴弥补部分营业不足。

  对此,上海市民丁颖曾上书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建议通过商业化经营补贴停车场费用,以降低目前每天10元的停车费。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表示,目前已基本建成、尚未投入正式运营的上海地铁7号线美兰湖站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就在规划招标阶段允许并鼓励开发商通过同步建设大卖场、购物、娱乐休闲等商业设施,平衡建设运营成本,待其P+R停车场正式运营后有望为停车人提供更为优惠的服务。

但目前已建成的各处P+R停车场受其规划用途限定,难以进行商业开发。

  而对于将一些交通枢纽周边停车场开发成P+R停车场的建议,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还表示,会积极倡导和鼓励利用大型超市卖场或商场的停车场为停车人提供优惠、优质的停车换乘服务,进一步规范其收费经营活动。

但政府财政资金对社会经营的商业活动实施补贴有较多政策限制,因此暂时难以实施,但目前已有不少位于城郊接驳处的超市卖场的停车场低价向停车人提供服务。

对于停车换乘需求增长极快、规模较大的轨道交通站点区域,则应当通过规划建设大型P+R停车场来解决。

新闻晨报

“上海最贵P+R”不实

经调查该处为社会停车场

2010年7月19日 A1叠18:

网尚 稿件来源:

新闻晚报 作者:

钱朱建/沈天俊

  □记者 钱朱建 实习生 沈天俊

    晚报讯 “乘地铁上班,把车停在停车场一天就要85元,这还怎么鼓励大家多用公交?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轨交11号线南翔站将诞生上海最贵的P+R停车场。

不少网友认为一天停车费85元,一个月22天就要1870元,再加上换乘地铁的费用,车主一个月的交通费恐怕要超过2000元,实在太高了。

记者调查后发现,网友所指的停车场并非P+R,而是社会停车场。

    发帖网友上传的收费标准显示,该停车场首小时收5元,超过1小时后每半小时按4元计算。

夜间 (19:

30—次日7:

30)停车按次收费,每次5元。

    这名网友算了一笔账,首小时花去停车费5元,外加每天工作8小时,地铁来回2小时,共计10小时,按每半小时4元计算,需再花费80元,一天的停车费总计就需要85元。

    记者联系到发帖网友陈先生,他说,那天朋友去停车的时候,看了收费标准后吓了一大跳,后来将车转停到了南翔镇上的其他停车场。

    记者近日实地调查发现,该停车场仍处于免费停车阶段,印有收费标准的标志牌已经被撕去,只能隐约看到原先贴在上面的停车费标准。

    嘉定物价局的沈女士告诉记者, 11号线南翔站附近的停车场不是P+R停车场,而是一般的社会停车场,在试运行期间是免费的。

    据悉,该停车场曾在试运行期间的6月22日对车辆收过一次费,共收了9辆车,每辆车收了10元,但随后其意识到收费的行为不对后,就停止了收费。

    沈女士表示,被收了停车费的车主可以去南翔道路停车收费管理办公室办理退款手续。

    据了解,上海共有五个 “P+R”世博换乘停车场,分别设在上海国际赛车场、虹桥枢纽、松江新城谷阳北路、松江公交保养场和松江大学城,与社会停车场相比,收费较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翔站附近的停车位目前还是比较紧张的。

    虽然嘉定的这个停车场并非P+R,但发帖人陈先生认为,既然停车场的位置设在地铁站下,就应该实行 “P+R”的收费标准,以鼓励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解放日报

换乘点车位少停车成本高

“P+R”模式呼唤配套举措

本报记者简工博本报实习生卢烃  2008-07-16      08版:

社会新闻·广告

  住在城区边缘地带,开私家车到最近的地铁站、公交枢纽换乘进入市区,这种被称为“P+R模式”的出行方式在国外大都市很常见。

今年上海将建设4个“P+R模式”停车场,并逐渐推广这种出行方式。

记者近日实地采访发现,由于车位少、配套不完善,一些市民对“P+R模式”仍有疑虑。

  家住闵行区未名园的黄先生驾车到最近的地铁站只要10分钟,每天他都用“P+R模式”上下班,可外环路地铁站过少的停车位让他非常头痛。

“这里停车完全免费,比在徐家汇每小时10元的停车费能省不少,但车位太少,每天都要早点来抢车位。

”记者在外环路地铁站看到,除某公司专用停车位,供“散户”停车的免费车位只有8个。

黄先生告诉记者,如果车位被占,他只能沿着沪闵路把车开到南方商城停车,然后从莲花路站坐地铁。

“早上沪闵路非常堵,有时一公里路要开20多分钟,这样一折腾,每个月我都有一两次迟到。

  附近的虹梅停车场有200多个车位,可据工作人员介绍,有时早上8点30分不到就已停满。

在虹梅路停车场外两米多宽的人行道上,横七竖八停着四五辆车,过往行人通行只能侧身。

“这些车都是早上没占到车位,车主随便一停就跑去坐地铁上班的。

”停车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由于缺少车位,一些车主不得不转向社会停车场寻求车位,开销反而更大。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

人民广场附近的停车库一小时收费至少10元,二号线淞虹路站附近停两小时只需10元,加上来回8元的轨道费用,怎么算都划算。

但在淮海路上班的王先生给记者算了另外一笔账:

若两人出行,来回就是16元轨道费用,且来回路上要花近一小时,车就要多停一小时,一个人就花18元,与在市中心停两小时相差无几:

“考虑到交通、时间等因素,这不是有效的节约。

  据了解,今年初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近230万辆,每年还在以14%的速度增长,按国际标准沪上未来停车泊位缺口将达67万个。

加之油价上涨,市中心停车费居高不下,如何选择合理的停车点成了有车族关心的事。

  不少市民开始在地铁、交通枢纽附近的饭店、医院、大卖场、小区等寻找停车位,然后换乘公交。

市民黄先生每天把车停在芳甸路朋友家的小区内,换乘地铁到人民广场上班,不仅每月油费省下400元,原先每月1200元的停车费全免,即使每月补贴朋友300元,一年也能节省1.5万余元。

据了解,地铁一号线延长路站附近一家医院的停车场被换乘族挤满,不得不计时收费;地铁2号线延伸段附近的易初莲花天山店300余车位一度全天饱和,其中大多数不是前来购物的车辆。

一些卖场甚至酝酿收费或凭卖场购物收据免费泊车。

  据有关专家介绍,形成“P+R模式”有两大前题:

一是城市拥有完备的公共交通网络;二是需要建造带有公益性质的“P+R”专用停车场,一些白天闲置的卖场车位与小区车位也是“P+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上海“P+R模式”尚在起步阶段。

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也表示,上海公交分担率达到60%以上才能说基本进入稳定期,目前上海这一数值约为25%。

  一些市民建议,缓解市区停车难,节流之际也可开源:

内环的范围较大,停车方案应按具体路段、地段细分来化解交通拥挤现象。

一些市民举例表示:

浦东招商中心门前、源深体育场等,可利用一段时间提供停车服务,关键是管理到位。

东方早报

上海年内再新增2到3家P+R停车场 

 东方网  发表于2012-09-1915:

59

目前,相关部门对P+R停车设施实施财政补贴,市民停车收费标准是10元一天。

  东方网记者刘华宾、裘颖琼、曹子琛9月19日报道:

上海市交港局副局长周淮今天表示,上海年内将新增2至3家P+R停车场库对社会开放,交通部门将逐步调整P+R停车场设置情况,让P+R停车设施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

  上海现已建成6个P+R换乘枢纽,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北、西、南三个方位,对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少市民也反映,现有P+R停车场中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如一号线锦江乐园站、二号线淞虹路站等枢纽,停车位相对紧张,有的停车场则相对“清淡”。

市交港局副局长周淮表示,针对这个问题,交通部门将配合规划部门,结合上海P+R换乘枢纽的整体规划,对P+R停车设施的设置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结合市民的停车需求。

  周淮透露,预计年内本市还将新增2到3家P+R停车场库对社会经营。

目前,相关部门对P+R停车设施实施财政补贴,市民停车收费标准是10元一天,他表示,今后推进P+R设施过程中,将继续实行补贴政策。

香港商報

上海試點“P+R”停車換乘軌道交通享受優惠

2009年07月20日09:

58   中國窗

 

   【中國窗】訊 21日起,本市將啟動“P+R(停車換乘)”試點。

屆時,自駕車的市民在每天的5時30分至23時30分時段內,使用公共交通卡刷卡進入試點停車場庫,並用該卡換乘軌道交通,即可享受停車收費優惠。

    據介紹,首批試點的“P+R”停車場庫有兩個,一個是位於軌交2號線淞虹路站的停車樓,目前共有292個泊位,出入口位於福泉路東側;另一個是位於軌交1號線錦江樂園站的虹梅路停車樓,目前可提供約70個泊位,出入口位於錦江樂園站東側。

作為帶有公益性質的“P+R”停車場,駕車人持公共交通卡刷卡進入P+R專用停車場庫,並用該卡換乘軌道交通,即可享受停車費用優惠。

試行收費標準為在換乘服務時段內按次收費,每次10元。

為方便停車人換乘出行,停車換乘服務時間段與軌道交通首末班車時間相銜接。

    據介紹,“P+R”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交通換乘系統,不但能減緩城內交通壓力,為個人出行節約時間,而且還能減少大氣污染,節約能源。

這種模式在國外一些大城市已推廣多年。

根據《上海市城市交通“十一五”發展規劃》,本市將結合綜合交通客運樞紐規劃,在中心城外建設“P+R”停車場16處,泊位約8000個。

去年本市新開工建設4個“P+R”停車場,分別位於中環共和新路、中環滬太路、中環五角場和軌道交通8號線的終點站航太公園,有望於世博會前投入使用。

    城市交通管理部門表示,將在總結“P+R”試點運營經驗的基礎上,完善相關管理規定和設備設施,為今後逐步擴大“P+R”運營規模打好基礎。

 

(來源:

新華網上海頻道)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5

 

城市导报

市交通港口局周淮副局长——

年内新增P+R停车场库对外开放 

  本报讯 (记者 郑志强) 市交港局副局长周淮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年内将新增2至3家P+R停车场库对社会开放,交通部门将逐步调整P+R停车场设置情况,让P+R停车设施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

  “P+R”队伍扩容

  截止目前,本市已建成6个P+R换乘枢纽,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北、西、南三个方位,对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相对日趋增多的停车需求、日益扩大的城区环境,现有P+R停车场中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如轨交一号线锦江乐园站、二号线淞虹路站等枢纽,停车位相对紧张,有的停车场则相对“清淡”。

  为此,周淮表示交通部门将配合规划部门,结合上海P+R换乘枢纽的整体规划,对P+R停车设施的设置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结合市民的停车需求。

预计年内本市还将新增2到3家P+R停车场库对社会经营。

目前,相关部门对P+R停车设施实施财政补贴,市民停车收费标准是10元一天,他表示,今后推进P+R设施过程中,将继续实行补贴政策。

  手持POS机收费

  有消息称,上海道路停车场收费咪表逃费现象日趋严重,市交港局副局长周淮表示,本市将积极改善收费咪表的应用环境,逐步推广手持POS机收费,进一步发挥电子收费系统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市中心区的黄浦、徐汇、静安、长宁36条道路停车场中,分布着232台收费咪表,管理着878个泊位,但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咪表遭遇逃费现象达到20%以上。

据介绍,原该“无人管理”的咪表,因为少数车主延时停车、拒不交费等原因,不得不退回到“人机共守”的方式。

市交港局副局长周淮证实,由于目前收费咪表中逃费现象占到20%以上,相关部门不得不设置人工管理。

  周淮表示,电子收费设施在准确计费、及时提供泊位信息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根据上海建设智慧城市规划和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需要,交通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总结咪表推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维持现有咪表正常运行,积极改善咪表的应用环境,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广手持POS机道路停费工作试点,使整个电子收费系统真正发挥作用。

太行日报

上海试行“P+R”停车换乘

  据新华社上海7月20日专电(记者高路)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19日宣布,上海自21日起开展“P+R”停车换乘试点,鼓励“有车族”将机动车辆停放在换乘停车场,然后转乘地铁等公共交通进入中心城区,从而促进“公交优先”。

  简称为“P+R”的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是一种小汽车换乘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在国外一些大城市广为运用。

这一模式有助于减少小汽车进入城市中心区的数量,减轻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并能节约能源、降低污染。

  上海试点这一模式后,目前将有两处试点停车场投入使用。

21日起,私家车主在每日5时30分至23时30分时段内,可使用公共交通卡刷卡进入带有公益性质的换乘停车场,并用此卡换乘轨道交通,即可享受停车收费优惠。

江南时报

P+R模式实施“叫好不叫座”

文/李进摄/茅盛《江南时报》(2008年8月5日 第 05版)

   P+R(停车+换乘)模式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出行方式,在欧美汽车消费发达国家已非常普遍。

但在中国,还仅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试行。

据专家介绍,P+R模式的实施在硬件上必须有两个前提:

一是城市拥有完备的公共交通网络;二是需要建造带有公益性质的“P+R”专用停车场。

           

  随着中国汽车社会的到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日益剧增。

据统计,2010年我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将达到1466万辆;2020年达到7200万辆。

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能源紧张、停车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此前上海在地铁一号线锦江乐园站开辟了虹梅路停车库用于“P+R模式”试点。

但试行至今,P+R模式一直是“叫好不叫座”。

  两大原因阻碍P+R畅行

  在浦东陆家嘴上班的李先生就是P+R一族,他家住在闵行,每天开车上班需要一个小时。

而且陆家嘴附近停车收费很贵,一天的停车费都需要80元左右。

而如果把车开到虹梅路停车场再乘地铁上班,不仅可以节省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还可以省下50-70元的停车费和油费。

目前,虹梅路停车库停车每小时收费5元,全天最高收费30元。

该车库负责人张先生介绍:

“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7元,为了配合P+R模式试行,特意将价格调整到每小时5元。

  但李先生同时也无奈地表示:

“如果不赶时间就不会选择P+R,地铁拥挤得实在太可怕了。

”目前,上海市已建成8条轨道交通,并有5条在建。

一、二号线日运送旅客近10万人次。

但坐过上海地铁的人都知道,早晚高峰时段的地铁非常拥挤,现在正处于盛夏季节,女性穿着比较清凉,遭遇地铁“咸猪手”的几率大增,这是市民放弃公共交通的一个主要因素。

  P+R停车场车位非常有限。

这是李先生放弃P+R方式的另一主要原因。

张先生告诉记者,虹梅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