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5426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docx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

 

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设计方案

 

目录

一、摘要1

二、前言2

三、激励机制设计内容3

1、政策激励3

2、生计替代5

四、效益分析12

1、经济效益12

2、生态效益13

3、社会效益13

五、保障措施14

六、附件15

附件6—1西峡县野生猕猴桃保护工作方案15

附件6—2西峡县丁河镇乡规民约20

附件6—3西峡县丁河镇马蹄村村规民约22

附件6—4中小学生“双优”评选及奖励办法24

附件6—5西峡县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推广点激励机制活动表24

 

一、摘要

河南省西峡县野生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保护推广点所在地气候适宜、环境优越,是我国野生中华猕猴桃最佳原境适生地之一。

野生中华猕猴桃属多年生攀附类藤本植物,生长于自然环境好的天然原始森林中,但它对生长环境和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对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也十分敏感。

该保护点的野生猕猴桃生长于海拔600-800米的阴坡上,山坡上茂密的栎树和油桐树为野生猕猴桃提供了攀援物并形成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但是,由于保护点所在村为山区,耕地较少,且已退耕还林,种植袋料香菇已成为本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压力的日益增加,野生猕猴桃栖息地的桦栎树被砍伐用于种植袋料香菇,同时农民为日益值钱的野生经济林油桐树清坡及无序采摘野生猕猴桃等活动,已威胁到保护点野生猕猴桃的正常生存繁衍。

为了彻底根除野生猕猴桃面临的威胁因素,该保护点制订的激励机制措施有:

(1)西峡县政府制定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相关政策,一方面通过约束当地居民的行为,保护野生中华猕猴桃及其栖息地,另一方面鼓励当地居民发展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特色经济。

同时,保护点所在乡和村,分别修改原有的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将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包括中华猕猴桃)的保护工作纳入其中;

(2)建设袋料香菇种植基地,异地购买袋料香菇种植菌材,消除农民对为野生中华猕猴桃提供攀爬支撑的树种,如栓皮栎树等的砍伐;(3)建立人工种植猕猴桃基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4)修建简易蓄水设施,蓄积水源,满足香菇种植和养鱼需求;(5)通过发展沼气、太阳能等农村能源,解决燃料问题,减少农民砍柴量,保护野生中华猕猴桃的生长环境;(5)改善村内道路状况,在解决农民出行难的同时,通过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带动野生猕猴桃的保护;(6)发展猕猴桃观光园、野生猕猴桃果酒加工、危房改造移民、能源经济林,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特色经济,最终消除对保护点野生猕猴桃的威胁。

项目总投入251.59万元,其中GEF项目投入9.42万元,地方政府配套37.62万元,农民自筹及劳动力投入204.55万元。

二、前言

保护点位于西峡县丁河镇马蹄村小联池村民小组,该地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气候区,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年均气温15.4℃,年降雨量800-1000mm,冬寒夏热,雨热同季,干湿分明,野生中华猕猴桃分布区太阳总辐射量年平均为89.8kca1/cm2,80%年份可获得85kcal/cm2以上,历年日照总时1434.51h,日照百分比44%,非常适合野生中华猕猴桃的生长。

保护点内野生中华猕猴桃生长于灌乔林内,面积约300亩,为坡度45度以上的4个西向岭沟,构成一副扇形坡面,山坡上杂木、灌木生长繁茂,起到涵养水源作用的同时,为野生猕猴桃创造了适宜的遮阴环境,又构成了它的天然棚架,为野生中华猕猴桃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小联池村民小组是马蹄村委会下属的一个山区村民小组,居住较分散,一半村民居住在山沟坡上,出行交通不便,为典型的中国内陆山区小村寨。

全村共138户,433人。

耕地面积347亩,其中有230多亩地近两年已经退耕,村民将其开发种植了人工猕猴桃和发展袋料香菇。

该村有林地18000亩。

由于该村有丁陈公路通过,与外界交流较多,生活电力、通信网络覆盖,收入来源以香菇种植为主,山茱萸、人工种植猕猴桃也是收入的一部分。

据2010年统计,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低于全县6030元的平均水平,属于偏下中等村。

随着保护点村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逐年提升,发展经济对野生猕猴桃保护产生的压力也日益增加。

近年来,保护点内可为野生中华猕猴桃提供攀爬支撑的高大乔木栓皮栎、槲栎等树种被砍伐用来种植袋料香菇,农民为日益值钱的野生经济林油桐树清坡,以及无序采摘野生猕猴桃,这些人为活动已成为破坏野生猕猴桃正常生长的主要威胁因素。

针对当地农民这种经济发展行为,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其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及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同时加大科技技术培训,培育人工猕猴桃新品种,科学采摘加工野生猕猴桃;在远离保护点的周边地区合理种植油桐,统筹安排外购香菇菌材,发展沼气、太阳能等农村能源,从而有效的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约束其行为并提高其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最终从意识根源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上消除对野生中华猕猴桃的生长威胁,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开放式保护。

三、激励机制设计内容

1、政策激励

(1)西峡县人民政府制定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或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政策

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责任,保护好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地方、有利于人民的公益性事业,县人民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开展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工作,引导群众自觉地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

西峡县自然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为此县政府对资源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到议事日程上。

鉴于西峡县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丰富,而专门针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法律条款还没有形成,为了提高全县人民对野生中华猕猴桃及其他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建议西峡县人民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保护措施,利用奖惩机制提高群众保护意识,激励他们自觉参与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

并与现有的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文件相结合,降低执行成本,提高保护效率(拟出台的政策草稿见附件一)。

(2)西峡县丁河镇乡规民约和马蹄村村规民约

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法律法规在基层的具体体现,也是村民之间的契约,约定俗成的条款对乡民起到类似法律的约束效果。

镇政府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相关政策的一级政府,不能忽视乡规民约的传统,应把这种良好的传统适宜引导,将野生猕猴桃等野生植物的保护规定列入当地乡规民约,使得规则深入村民的意识形态,指导村民的日常行为,对野生猕猴桃的保护会将起到促进作用。

建议丁河镇政府和马蹄村村委会在现有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将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作为特别条款列入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中,成为全镇和全村人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保护珍贵的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拟修改的乡规民约见附件二、拟修改的村规民约见附件三)。

(3)设立青少年保护野生猕猴桃奖学金

野生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关键应从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开始,青少年对事物的感受与认知能力强,是现在及将来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的主体力量,丰富青少年的保护知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是野生中华猕猴桃可持续保护的保证。

项目将分别与马蹄村小学、陈阳中心小学和陈阳中学合作,设置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课外课程,带领中小学生实地考察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知识竞赛,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竞赛成绩优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激励中小学生参与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特别是野生中华猕猴桃的保护。

2012年,由学校组织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实地考察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

根据目前马蹄村小学、陈阳中心小学和陈阳中学学生人数,确定参加活动的学生和教师约150人。

县农业局负责租赁车辆(约1000元)和购买教师及学生参加活动的午餐和水(约1700元),由地方专家讲解认识和保护野生中华猕猴桃知识,现场进行知识竞赛,竞赛成绩和年度学习成绩总和在年级前10名的学生每人奖励50元等值学习用具或参考书籍,初中、小学年级奖金合计6200元,由GEF项目资金支付。

通过项目的活动安排,使目前绝大部分在校的中小学生都能够受到一次保护农业野生近缘植物教育的机会,以此来鼓励青少年保护野生中华猕猴桃的积极性(“双优”评选及奖励办法见附件四)。

2、生计替代

生计替代是整个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通过帮助当地农民寻求更高效的生产生活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降低对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依赖,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保证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因此,生计替代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探索保护与发展之间平衡点的有效方式。

根据河南省西峡县保护点的实际情况,生计替代内容主要围绕开拓对生态有益的补偿性种植业,在农民今后的生产上进行适当的引导,把生态保护与长效的发展空间相结合,保护野生中华猕猴桃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设计方案如下:

(1)发展能源经济林

潮湿肥沃及攀援物是野生中华猕猴桃适宜的生长条件,该保护点山地茂密的林木不仅为野生中华猕猴桃的正常生长提供了其必须的攀援物及光照环境,而且其涵养的水分、有机腐质为野生中华猕猴桃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源。

为了长久保护该保护点的野生猕猴桃资源,维持其山地森林环境是首要条件。

但是,由于近年来油桐能源林种植效益明显高于作物种植效益,该村村民已计划在该保护点内为大量的野生油桐清障,即将其周围生长的其他树种包括野生中华猕猴桃及其攀爬植物砍去,便于油桐生长和采摘。

因此,该保护点的野生中华猕猴桃都将面临被砍伐的危险。

为了彻底消除该保护点山地为油桐树清障带来的威胁,同时满足村民种植经济林提高收入水平的愿望,就必须找到能够替代该保护点周边山地的备用土地资源。

经调研,该村在远离保护点的下山坡方向上有多处因为轮作而荒废的林地,可以用于种植油桐能源经济林。

项目拟选择在远离保护点的300亩轮歇地上让村民种植能源经济林。

油桐作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著名的速生阔叶树种,其籽粒不但能提炼良好的化工用桐油,还可生产生物柴油,同时还可保持涵养水分的林下植被,是一种非常好的能源植物。

通过油桐的示范种植,既能替代原野生油桐树的经济收入,还可响应林业部门正在实行的造林工程,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具体任务:

远离保护点的地方种植300亩油桐能源林。

推荐执行单位:

西峡县林业局

经费预算:

总投入5万元。

300亩油桐种子费及运输费0.2万元,整地、种植、肥料、病虫害防治、后期管理抚育费共4.8万元。

资金来源及分配:

县林业局配套0.2万元,用于购买油桐种子,其余4.8万元由农民自筹解决。

项目资金投入方式:

县政府投入配套资金并请技术人员指导农民进行土地的整理后,县林业局一次性投入种苗购买费用0.2万元。

(2)建设袋料香菇种植基地

保护点所在村18户农户依山而居,周围山多平地少,因此农民以种植袋料香菇为主要收入来源,占常年收入的80%以上。

但近年来,种植香菇的原料主要来自于保护点的栎树,滥伐树木,使野生中华猕猴桃赖以攀爬的栖主消失,还砸毁相邻的野生近缘植物,破坏了野生中华猕猴桃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通过实行菌材外购,建设标准化香菇种植基地,同时解决保护点半山坡上18户农民香菇生产用水难问题,修建配套渠堰,并与农民签订相关协议,彻底消除农民继续砍树毁林的威胁,长久保护野生中华猕猴桃栖息地。

具体任务:

全县统一出台菌材外购政策,预算外购菌材数量及浮动价格标准,建标准化香菇种植基地6000平方米,发展香菇18万袋,沿基地上游修拦沟水堰一座,坝长20米,及配套管线。

推荐执行单位:

西峡县农业局

经费预算:

总预算64.5万元,水堰1.5万元,标准化基地建设9万元,香菇生产菌材采购54万元。

资金来源及分配:

GEF项目配套水堰施工费1.5万元,地方政府配套水利项目投入及标准化基地建设9万元,当地村民自筹54万元。

(3)沼气太阳能推广

由于该村生产条件较差,农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只有为农民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发展问题,从而避免农民在经济条件不能继续改善时又将目光瞄准野生中华猕猴桃栖息地及其周边可供开发利用的山地。

在农村能源结构中,当地村民还是烧柴为主,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改变村民传统的用能习惯,解决村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具体任务:

建设农村沼气池60个,推广太阳能热水器80台。

推荐实施单位:

西峡县农业局

资金来源与分配:

总投入36.8万元,县农业局利用农村沼气项目7.92万元,及退耕还林项目太阳能推广费用4万元,农民通过投入劳动力等途径自筹24.88万元。

项目资金投入方式:

西峡县农业局建设进度拨入经费。

(4)道路修整

保护点所在地是一个山区村寨,虽然山下有丁陈公路,但进村近一公里路交通状况非常落后,只有一条从山寨通往公路的简易石子路,没有硬化,路况极差,多次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不便。

特别是群众赖以生活的香菇基地也在山里,种香菇的原料上山难,种出来的香菇卖个好价钱也难,极易产生就地取材——砍树生产香菇原料,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整修并进行硬化对于改善村庄面貌,解决出行和生产生活困难,减轻毁林带来的生态压力,保护野生中华猕猴桃生存环境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任务:

修整小联池村小组与丁陈公路相连接的830米道路,路宽3米,道路硬化宽2.5米,把村民的香菇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公共道路联系起来。

推荐实施单位:

马蹄村村委

预算总金额:

总投资14.37万元。

道路整修2.87万元,硬化约11.5万元。

资金来源及分配:

村“一事一议”项目投入5万元,用于路面整修及硬化,GEF项目投入4万元,用于道路修建材料费,其余5.37万元由保护点村民自筹解决。

道路开始硬化,GEF投入80%道路修建材料费,工程完工后投入剩余20%。

(5)生态移民

半山坡上的村民离保护点最近,其人为活动如进山打猎、砍柴、点火吸烟等都构成保护点的野生资源生存环境的威胁。

实施危房改造移民,使保护点群众迁出深山地区,可以有效减少滥垦滥伐,使保护点植被自然修复,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水土、植被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杜绝高山零星农户野外用火造成的森林火灾,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可以集中发展香菇支柱产业,集中搞项目建设,如配合天宝寨旅游景点的开发,搞第三产业“农家乐”,切实提高群众的收入。

实施生态移民,不仅保持了生态平衡,而且改善了保护点群众的生存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保护野生中华猕猴桃意义重大。

具体任务:

县、镇、村协调,搬迁小联池村小组半坡上8户,就近安置在小联池小组与丁陈公路相交公路旁,建设标准为新型农家二至三层小楼房。

推荐实施单位:

县民政局

预算总金额:

总投资96万元。

按每户200平方预算,每平方米600元,需12万元。

资金来源及分配:

使用生态移民资金投入11.1万元,按每户每人补贴0.3万元,其余84.9万元由保护点村民自筹解决。

房屋盖好后,一次性补贴到户。

(6)发展猕猴桃观光园

保护点所在村为无粮村,其主要收入来源是袋料香菇,种植袋料香菇是季节性的,从菌袋上架到出菇这一段时间为空闲时间,有部分村民无事可干,常想着到保护点砍柴或寻找中草药等,增加点收入。

这种对保护点资源的依赖性,也不利于野生猕猴桃生存环境的保护。

而农业观光园是一个多产业一体化的新的产业,是2l世纪新型的生态农业形式,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途。

传统农业的一家一户分散、高耗、低效且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生产形式已渐渐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迫切希望有一种快速、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出现,农民也迫切需要在资金、信息、科技方面得到支持与引导。

此外,发展农业观光园还能促进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培育发展人工猕猴桃种植园,打造一处或多处高标准的人工猕猴桃采摘观光园。

而出菇前的空闲时间正好是猕猴桃管理的关键时期,可雇用这些村民到猕猴桃园劳动,即可达到转移劳动力、增加收入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破坏野生猕猴桃生态环境的潜在因素。

具体任务:

在保护点外围种植一亩野生猕猴桃苗圃地,发展100亩的猕猴桃人工种植园,配套灌溉设施及进园观光路。

推荐实施单位:

县农业局

预算总金额:

总投资21万元。

按每亩种植园投资2000元预算,100亩猕猴桃人工种植园需投资20万元,苗圃地投资1万元。

资金来源及分配:

地方政府资金投入0.4万元,用于架杆、拉丝、种苗,GEF项目投入1万元,用于租地培育10000株野生猕猴桃适生苗,其余19.6万元由村民自筹解决。

(7)野生猕猴桃保护性采摘与加工

保护点内野生中华猕猴桃成熟季节,山上一架架猕猴桃喜人的果实,有的大如桃子,有的小如圣女果,或单个或三五几个挤在一起,高低错落,微风一来,摇摆不定,煞有一番风景,撩拨人们采摘品尝之欲。

即使我们有管护之人,也时有偷采行为的发生,这种不是折其枝就是砍其攀爬之树的无序野蛮采摘,对野生猕猴桃资源破坏极大。

近年来,世界果酒需求量急剧增长,猕猴桃果酒比其它果酒品质更优,具有酒色佳、味醇、柔和爽口等特点,产品在抗癌、抗辐射、美容、改善血液循环、滋阴壮阳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变被动为主动,成立了西峡县安纳吉野生猕猴桃合作社,吸纳保护点群众自愿入社,对其进行科学采摘培训,将采摘后的野生中华猕猴桃果实就地加工转化为果酒,达到增加群众的收入,又保护野生猕猴桃生态环境的目的。

具体任务:

制定野生中华猕猴桃保护性采摘技术规范,聘请一名野生中华猕猴桃管护员,在保护点野生猕猴桃成熟季节,组织社员科学采摘果实,购置机械及器材,加工野生猕猴桃果酒(批量试验加工)2000斤。

推荐实施单位:

县安纳吉野生猕猴桃合作社

预算总金额:

总投资12.5万元。

制定技术规范费用1万元,管护员工资补贴0.5万元,房屋及酒窖等基础设施建设11万元。

资金来源及分配:

GEF项目投入1.5万元,其中0.5万元用于管护员工资补贴,1万元用于购置榨汁机、恒温控制仪、发酵罐等设备,其余11万元由合作社自行解决。

(8)替代生计技术培训

生计替代培训将根据激励机制中生计替代内容分三方面进行,首先是开展野生近缘植物保护知识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保护点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保护的可持续性;其次是开展实用种植新技术培训,主要传授香菇、猕猴桃、油桐等的现代栽培管理方法,种植过程中如何兼顾生态平衡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持;第三是进行新能源利用技术培训,传授发展沼气太阳能的意义、建设技术及管理使用技术,提高村民对绿色能源的认识,更新传统能源消费理念。

培训采取农民田间学校的方式,聘请县级以上(含)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相关理论和技术,同时聘请乡级技术员、村级种植专业户或具有丰富经验的种植业能手现场传授相关知识和经验。

所有聘请的授课教师在项目期内都需承担随时为农民提供咨询和指导的义务。

聘请授课教师约4人,每人授课费1500元(含业务指导费),加上培训材料印刷、复印等费用,共需经费约0.8万元,由GEF项目资金支付。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油桐是我县四大经济宝树种之一,桐油含量丰富。

山坡地种植油桐,主要投入为第一年的种植成本每亩100元,以后每年只需少量投入用于清除杂草。

第5-6年即可结果,预计亩产桐籽100公斤,每公斤按3元计,亩产值300元,总产值9万元,如市价上升,产值跟随上升。

该项目的投入在开采第五年就可收回成本,盛产期可保证每户农户每年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每年生产香菇18万袋,每袋成本大约4元,其产值为7-10元,年总产值可达126-180万元,净利润54-108万元,当年见效,当年回收成本。

推广沼气,年可节能节肥节农药600元以上,推广太阳能年可节柴或节电150元以上,8年后即可回收全部投资。

100亩猕猴桃观光园,4-5年进入成果期,就按产果的市场保护价算也在5000-6000元之间,年产值可达50-60万元,保护点村民每年闲暇时间可到猕猴桃园打工,年收入5000-6000元。

野生猕猴桃果酒加工按试验年产量2000斤计算,每斤50元,年收入10万元,第二年即可收回成本。

由此可见,生计替代激励措施经济效益显著。

2、生态效益

农村沼气太阳能的推广应用,使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资源化,生态化,消灭了污染源的传染途径,减少了疫病发生。

同时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料返还园田和林地,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不但为农民节约生产资料成本的投入,还可减轻因为滥用肥料造成的环境污染。

能源经济林建设、猕猴桃果园建设和拦水堰坝的修建不仅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都具有长远意义,极大地保护了保护点及周围山坡的生态环境,激励机制措施的落实将为当地带来长久的生态效益。

3、社会效益

通过激励机制建设,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能够使他们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增强他们发展经济和发家致富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新技术新思想的热情,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养和综合素质,其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五、保障措施

西峡县已成立GEF项目指导委员会,负责项目的指导和监督,项目指导委员会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事务。

县项目指导委员会应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管,定期检查项目进展,向国家和省级项目指导委员会提交进展报告。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项目指导委员将对聘请的施工队伍资质进行验证,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项目完工后,由项目指导委员会委托省市业务专家按程序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并由审计部门对中标单位的工程款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向国家和省级项目指导委员会提交验收报告。

六、附件

附件6—1西峡县野生猕猴桃保护工作方案

西峡县气候湿热多雨,物种多样,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

随着近年来,全县人工种植猕猴桃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猕猴桃果实加工业的增多,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山里的野生猕猴桃资源,不断地无序采摘和采样,打破了野生猕猴桃赖以生存的植被生态平衡环境,使野生猕猴桃原生地面临着栖息地被破坏、种株消失的威胁。

为认真贯彻国家相关部门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政策方针,严厉打击毁坏珍稀野生植物资源的行为,结合西峡县野生猕猴桃保护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河南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市颁布的各项相关法令,将野生猕猴桃保护工作与农民利益相结合,明确各级部门职责,维护野生猕猴桃栖息地生态环境,增强野生猕猴桃保护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遵循原则

1、通过生态建设确保野生猕猴桃的生长繁殖,兼顾经济、社会效益。

2、与本地施行的退耕还林方案及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

3、宣传教育与强制执行相结合。

4、实行政策优惠、项目带动和科技服务重点支持的原则。

三、主要措施

(一)广泛宣传,增加认知度,提高保护意识

宣传活动要先从县级各部门开始,通过学习文件及会议讨论等方式认识野生中华猕猴桃、大豆、荞麦等野生近缘植物,了解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保护野生植物的重要性。

广泛宣传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例如横幅标语、有线电视等传统方法;也可利用文艺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保护野生猕猴桃的重要性;更要借助现代网络媒体等新兴工具传播保护意识。

各乡镇要抽调专人深入村、组宣讲与教育,让野生猕猴桃从被认识,到了解,最后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保护行为。

(二)组织机构的建立及责任落实

县政府已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局级相关部门以及各乡镇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野生猕猴桃保护领导小组,其责任为研究制定与野生猕猴桃保护活动相关的政策方针,协调各部门各乡镇在保护活动中的关系。

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