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5985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8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5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5页
亲,该文档总共1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docx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1分)

体温在40℃以上,24小时内波动<1℃,这种热型为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波状热 

E.回归热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C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l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第2题(1分)

下列哪种物质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A.白细胞致热原 

B.细菌毒素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坏死物质 

E.细菌

 

【正确答案】:

A

【您的答案】:

A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白细胞致热源属于内源性致热原,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

可以通过血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B、C、D、E均为外源性致热源,不能通过血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

第3题(1分)

一位发热患者,体温在39℃以上,未用任何退热降温措施,24小时内体温波动达2℃以上,最低时体温仍高于正常。

这种热型是

A.稽留热 

B.波浪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弛张热

 

【正确答案】:

E

【您的答案】:

E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参考第1题。

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大于2℃,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符合弛张热特点。

第4题(1分)

女,30岁,持续发热1周,体温可达39.2℃~41℃,每天最低温度为37.8℃左右,此热型属于

A.波浪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弛张热 

E.回归热

 

【正确答案】:

D

【您的答案】:

D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参考第1题。

1天内体温波动大于2℃,最低体温高于正常,符合弛张热特点。

第5题(1分)

外源性致热原的特点,正确的是

A.分子量较小

B.其致热原性可被蛋白酶类所破坏

C.能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D.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在体内最终由肝、肾灭活和排泄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C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引起传染性发热的生物病原体或其产物,称为外源性致热源。

致热源细胞被激活后所形成并释放的致热源称为内源性致热源(EP),为不耐热的小分子蛋白质,致热作用容易被破坏,当EP到达下丘脑后,使下丘脑释放某些介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这些介质称为中枢发热介质。

外源性致热源不能通过血一脑屏障,可激活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6题(1分)

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D.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E.白细胞及病原体产生的代谢产物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C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白细胞致热原属于内源性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

可以通过血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注意B为易混淆项。

第7题(1分)

稽留热最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A.肺结核

B.大叶性肺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疟疾 

E.肠炎

 

【正确答案】:

B

【您的答案】:

B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第8题(1分)

不直接通过体温调节中枢,需内源性致热原发挥作用的致热原是

A.肿瘤坏死因子 

B.嗜酸性粒细胞 

C.病原微生物 

D.干扰素

E.白介素-1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C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均为内源性致热源,可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

病原微生物属于外源性致热源,不直接作用体温中枢,而是激活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内致热源作用体温中枢引起发热。

第9题(1分)

紫癜与充血性皮疹的主要区别是

A.颜色的不同 

B.是否痛疹 

C.按压后是否退色或消失 

D.是否高起皮肤表面

E.是否有皮肤脱屑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C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皮肤黏膜出血是因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

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血液淤积于皮肤或黏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退色,视出血面积大小可分为瘀点、紫癜和瘀斑。

皮疹加压时可退色或消失。

第10题(1分)

下列哪种疾病为双下肢对称性紫癜

A.过敏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激素性紫癜

D.血小板减少

E.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正确答案】:

A

【您的答案】:

A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紫癜特点为四肢或臂部有对称性、高出皮肤(荨麻疹或丘疹样)紫癜,可伴有痒感,关节痛及腹痛,累及肾脏时可有血尿。

第11题(1分)

高胡萝卜素血症的皮肤黏膜黄染,常见于

A.手掌、足底 

B.巩膜

C.口腔黏膜

D.躯干

E.耳后

 

【正确答案】:

A

【您的答案】:

A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1分

试题解析:

食过多橘子、南瓜等均可造成血中胡萝卜素增高,超过2.5g/L时,可使皮肤黄染,黄染首先出现于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皮肤,一般不出现巩膜和口腔黏膜黄染,血中胆红素不高。

2013年执业助理医师-症状与休征-第二章颈胸部

一、A型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1分)

双肺满布湿啰音多见于

A.肺结核空洞 

B.支气管扩张

C.支气管肺炎

D.肺淤血 

E.急性肺水肿

 

【正确答案】:

E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湿啰音满布双肺~~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

两侧肺底湿啰音~~心衰所致肺淤血、支气管肺炎。

局限性湿啰音~~局部病变、结核、支扩,高调提示空洞存在。

细小湿啰音~~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

第2题(1分)

一胸膜摩擦音听诊的时相特点为

A.吸气初期 

B.吸气中期 

C.吸气末期

D.呼气末期

E.呼吸两相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胸膜摩擦音是当胸膜面由于炎症、纤维素渗出而变得粗糙时随呼吸可出现的音响。

胸膜摩擦音吸气和呼气均可听到,以吸气末或呼气初最清楚,屏气时消失。

深呼吸或在听诊器体件上加压时,摩擦音的强度可增加。

胸膜摩擦音最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因呼吸时该区域的呼吸动度最大。

其很少在肺尖部听及,可随体位的变动消失或复见。

胸膜摩擦音常发生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死、胸膜肿瘤及尿毒症等患者。

第3题(1分)

下列哪项不是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体征

A.胸膜摩擦音 

B.肺部叩诊浊音 

C.气管向健侧移位

D.可听到湿啰音

E.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语音震颤和语音共振明显增强,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如病变累及胸膜则可听及胸膜摩擦音。

肺组织实变,无肺不张,故无气管移位。

第4题(1分)

下列哪项不属于干啰音特点

A.音调较高 

B.持续时间较长

C.吸气时也可听到

D.呼气时更为明显

E.部位较固定

 

【正确答案】:

E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

干啰音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其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但以呼气时为明显,干啰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交换,在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

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大气道的干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及,谓之喘鸣。

第5题(1分)

下列情况不会出现语音震颤增强的是

A.大叶性肺炎 

B.肺梗死 

C.肺内大空腔

D.大量胸腔积液 

E.肺脓肿

 

【正确答案】:

D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语音震颤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而定,一般来说,发音强、音调低、胸壁薄以及支气管至胸壁距离近者语音震颤强,反之则弱,此外,语音震颤在两侧前后的上胸部和肩胛间区及左右胸骨旁第1、2肋间隙部位最强,于肺底最弱。

语颤增强见于:

①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因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等;②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如空洞性肺结核、肺脓肿等。

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常见于:

①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

第6题(1分)

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胸壁皮下气肿 

C.肺气肿

D.支气管肺炎 

E.慢性支气管炎

 

【正确答案】:

A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见《诊断学》第7版P119。

第7题(1分)

正常肺部叩诊音为

A.鼓音

B.过清音 

C.浊音 

D.清音 

E.实音

 

【正确答案】:

D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正常胸部叩诊为清音。

由于肺上叶的体积较下叶小,含气量较少,且上胸部的肌肉较厚,故前胸上部较下部叩诊音相对稍浊;因右肺上叶较左肺上叶为小,且惯用右手者右侧胸大肌较左侧为厚,故右肺上部叩诊音亦相对稍浊;由于背部的肌肉、骨骼层次较多,故背部的叩诊音较前胸部稍浊;右侧腋下部医受肝脏的影响叩诊音稍浊,而左腋前线下方有胃泡的存在,故叩诊呈鼓音,又称Traube's鼓音区。

第8题(1分)

男,25岁,活动时突感右胸部撕裂样痛。

查体:

大汗淋漓惊恐状,气促,气管左偏,叩诊右胸空瓮音,右侧呼吸音消失。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胸腔积液 

B.大叶性肺炎

C.干性胸膜炎

D.右侧张力性气胸 

E.肺气肿

 

【正确答案】:

D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青年男性,突发右侧胸痛,气促,大汗淋漓且由活动作为诱因,应考虑气胸,进一步的体检发现气管左偏,右胸叩空瓮音,呼吸音消失支持此诊断。

第9题(1分)

正常青年人胸部不会出现的叩诊音是

A.清音

B.浊音

C.实音 

D.鼓音 

E.过清音

 

【正确答案】:

E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正常肺组织叩诊音是清音;肝脏、心脏部位的胸部叩诊时可出现浊音以及实音;在胃泡区叩诊为鼓音。

过清音见于肺气肿时,是一种病理状态,正常青年人胸部不会出现此音。

第10题(1分)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出现胸部触诊语音震颤减弱

A.肺脓肿

B.肺梗死

C.阻塞性肺气肿

D.空洞性肺结核 

E.支气管肺炎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语音震颤的强弱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

阻塞性肺气肿时肺泡内含气量过多,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肺脓肿与空洞性肺结核产生肺内空腔,肺梗死与支气管肺炎有炎症浸润,利于声波传导.语颤增强。

第11题(1分)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双肺满布湿啰音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肺结核

D.急性肺水肿 

E.支气管肺炎

 

【正确答案】:

D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肺部局限性湿啰音,仅提示该部的局部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等。

两侧肺底湿啰音多见于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淤血和支气管肺炎等如两肺野布满湿啰音,则多见于急性肺水肿和严重的气管炎。

第12题(1分)

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A.慢性支气管炎

B.气管异物 

C.支气管哮喘

D.肺炎球菌肺炎 

E.气胸

 

【正确答案】:

B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肺源性呼吸困难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的缺氧和(或)二氧化碳增留引起,临床上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混合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如气管异物。

呼气性呼吸困难是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狭窄阻塞(痉挛或炎症)所致。

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感染等。

第13题(1分)

咯血最常见于

A.肺结核 

B.肺脓肿

C.肺栓塞

D.二尖瓣狭窄

E.Wegener肉芽肿

 

【正确答案】:

D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二尖瓣狭窄,肺静脉压力升高,肺循环与支气管循环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黏膜下层形成支气管静脉曲张,此种血管破裂,咯血量常较多。

第14题(1分)

语音震颤减弱见于

A.肺炎 

B.肺梗死 

C.肺脓肿

D.空洞性肺结核

E.阻塞性肺不张

 

【正确答案】:

E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语颤强弱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

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

①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

阻塞性肺不张时支气管阻塞致语颤减弱;肺炎、肺梗死时由于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

第15题(1分)

下列哪种情况可出现胸部叩诊音呈浊鼓音

A.空洞性肺结核 

B.肺炎充血期 

C.胸膜肥厚

D.肺气肿 

E.气胸

 

【正确答案】:

B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在肺泡壁松弛,肺泡含气量减少的情况下,如肺炎充血期或消散期,局部叩诊呈现一种兼有浊音和鼓音特点的混合性叩诊音,称为浊鼓音。

第16题(1分)

关于湿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为吸气时气体通过气道内稀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声

B.音调常高、带乐音 

C.呼气时易听到 

D.持续时间长

E.部位易变

 

【正确答案】:

A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湿啰音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

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黏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湿啰音多于吸气时明显,断续而短暂,部位恒定。

B、C、D、E均为干啰音特点。

第17题(1分)

女,45岁,发作性呼吸困难4年,再发3天,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无咯血、发热。

查体:

BP135/90mmHg,呼气延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发生呼吸困难最可能

A.大支气管狭窄 

B.大支气管梗阻 

C.小支气管狭窄 

D.呼吸面积减少 

E.肺泡张力增高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患者呼气延长,双肺哮鸣者,为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的痉挛或炎症所致。

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

第18题(1分)

肺实变时触诊可出现

A.气管偏向健侧,语音震颤减弱

B.气管偏向患侧,语音震颤减弱

C.气管偏向患侧,语音震颤增强

D.气管居中,语音震颤增强

E.气管居中,语音震颤减弱

 

【正确答案】:

D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1)语颤减弱或消失见于:

①肺泡含气过多:

如肺气肿;②气道阻塞:

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积气;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水肿或皮下气肿。

(2)语颤增强见于:

①肺组织炎性实变:

如肺炎球菌肺炎实变期、肺梗死;②肺内巨大空洞:

接近胸壁,声波在空洞内共鸣,尤其洞周有炎性浸润,增强声波传导,如空洞性肺结核、肺脓肿。

第19题(1分)

不属于湿啰音特点的是

A.断续 

B.短暂 

C.连续多个

D.性质不变

E.部位易变

 

【正确答案】:

E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湿啰音特点:

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或吸气终末较明显,部位恒定,性质不易变,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干啰音特点:

音调较高,持续时间长,于呼气时明显,部位不恒定,性质易变。

第20题(1分)

男,40岁,干咳1周,右胸痛3天,胸痛呈持续性,咳嗽,呼吸时加重,无放射痛。

查体:

T37.8℃,BP160/90mmHg,该患者胸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带状疱疹 

B.食管炎 

C.心绞痛 

D.肋软骨炎

E.胸膜炎

 

【正确答案】:

E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真题

2013年执业助理医师-症状与休征-第三章心脏

一、A型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1分)

关于心脏杂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血流速度加快,即使没有血管狭窄也可产生杂音

B.随着血液黏稠度的增加,不仅产生杂音而且强度增大

C.患有瓣膜病变者,当血流速度减慢时也可产生杂音

D.瓣膜口狭窄越严重,产生的杂音越强

E.动脉壁局限性扩张时,血流速度减慢而不产生杂音

 

【正确答案】:

A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过程中的异常声音。

其产生机制:

正常血流呈层流状态。

在血流加速、异常血流通道、血管管径异常等情况下,可使层流转变为湍流或漩涡而冲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腱索等使之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

血流速度加快,可出现杂音或使原有杂音增强。

第2题(1分)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奇脉

A.急性左心衰竭 

B.动脉导管未闭 

C.大量心包积液

D.高血压病

E.室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心室搏血量减少所致。

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一方面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而影响右心排血量,右心室排入肺循环的血量减少,另一方面肺循环受吸气时胸腔负压的影响,肺血管扩张,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因而左室排血也减少。

这些因素形成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不能触及,故又称“吸停脉”。

第3题(1分)

导致脉压增大的疾病是

A.主动脉瓣狭窄

B.心力衰竭

C.感染中毒性休克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缩窄性心包炎

 

【正确答案】:

D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的舒张期不仅接受左心房流人的血液,而且接受从主动脉反流的血液,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左心室心搏血量增加,使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厚和扩张,进而引起左心衰竭,使动脉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第4题(1分)

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时可出现下列哪种杂音

A.Graham-Stee11杂音 

B.Austin-Flint杂音

C.Duroziez征 

D.Traube征

E.DeMusset征

 

【正确答案】:

B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①Austin-Flint杂音: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以产生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在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心尖部闻及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类似二尖瓣狭窄所致的杂音,但二尖瓣完全正常。

60qo以上的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可出现Austin-Flint杂音,但在轻度患者中却很少闻及。

②Graham-Steel杂音:

肺动脉瓣舒张期杂音,由肺动脉扩张引起的相对性关闭不全所致。

主动脉关闭不全时周围血管征常见:

随心脏搏动的点头征(DeMusset征)、股动脉枪击音(Traube征)、听诊器轻压股动脉闻及双期杂音(Duroziez征)。

第5题(1分)

奇脉见于

A.全心功能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低血压

D.大量心包积液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正确答案】:

D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奇脉常见于心包压塞。

大量心包积液或急性心包积液量较大时可以出现急性心包压塞而危及生命。

第6题(1分)

提示左心功能不全的脉搏是

A.奇脉

B.迟脉

C.交替脉

D.水冲脉

E.重搏脉

 

【正确答案】:

C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交替脉系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的脉搏。

一般认为系左室收缩力强弱交替所致,是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

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水冲脉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

正常脉波降支发生于心室舒张期,在降支上有一切迹称重搏脉,来源于主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外周向近端折回后又向前,以及主动脉壁弹性回缩,使血流持续流向外周动脉所致。

第7题(1分)

心脏触及震颤多由于

A.心脏瓣膜轻度关闭不全

B.心脏瓣膜狭窄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 

E.左室增大

 

【正确答案】:

B

【您的答案】:

本题分数:

1分,您的得分:

0分

试题解析:

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震颤的发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传至胸壁所致。

在一般情况下,震颤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病或狭窄性瓣膜病变,而瓣膜关闭不全时较少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