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6479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陈情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陈情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陈情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陈情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陈情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陈情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陈情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陈情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情表》教案.docx

《《陈情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陈情表》教案.docx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2014、9、10

【教学目标】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了解表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赏析本文行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培养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字词句积累。

感悟到本文行文思路缜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所表现的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

“三大至情古文“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引出对作者的简介:

李令伯,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文学家。

初仕蜀汉,后仕西晋,有《陈情表》流传于后世,被传颂为孝道的典范。

以上评价亦体现了此表的魅力所在。

解题:

陈——陈述、禀报

情——隐情、苦衷

表?

(提醒学生参看课文注释及学案)——奏章

陈情表——陈述自己苦衷的奏章

由课文标题展开思考:

为什么要“陈”?

“陈”什么?

如何“陈”?

朗读课文,梳理内容结构

1、“陈”的原因:

(提示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写作背景)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或:

不想到晋朝为官)

写作背景: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

当时东吴尚踞江左。

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

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

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

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2、“陈”的内容:

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或:

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1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写孤苦之情。

从纵横两方分两层次:

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2段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愿乞终养

进,无以报答;退,不能回报。

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不能就职

3段提出孝之大理。

从晋国的治国主张角度,说明自己侍奉祖母不是故意为难,而是遵奉朝廷办事。

4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补充说明自己还有为朝廷效劳的机会,留有余地。

3、“陈”的方法:

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第二课时

一、结合学案整理字词句,解答疑难

(一)解释重点虚词

1、以:

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⑦无以至今日无以:

没有……的办法

2、于: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③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引出动作对象)

(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

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

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

日: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夙遭闵凶。

闵凶:

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猥以微贱。

微贱:

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

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7.历职郎署。

职:

名词作动词,任职。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

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9.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0.凡在故老。

故老:

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11.无以终余年。

终:

使动用法,使……终。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

形容词作动词,离开。

13、保卒余年:

卒,使动,使……终结。

14、愿陛下矜悯愚诚:

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三)解释下列划线的古今词义词

1、九岁不行:

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

3、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

4、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报答恩情

5、臣欲奉召奔驰:

奔走效劳

6、则告诉不许:

申诉。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8、至于成立:

一直到……

(四)解释下面一词多义字

1、行:

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

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夸耀)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

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见:

①慈父见背(这里指代“我”)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③曹刿请见(动词,谒见,拜见)

④秦王坐章台见蔺相如(动词,接见,召见)

⑤徒见欺(被)

5、亲:

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6、日:

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7、当:

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8、薄:

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9、拜:

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0、夙:

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早晨)

③夙心夜寐(早上)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急于星火介宾后置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宾后置

3、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4、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

5、则告诉不许被动句

 

(六)文言精句、难句翻译 

1、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所有活着的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2、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因此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3、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这样臣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忠尽孝的日子少了。

 

4、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是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二、课文赏析

1、本文是如何一步步说服晋武帝的?

从写作特点来看,他是凭着什么方式去劝说晋武帝的?

(1)融情于事的方法。

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说服晋武帝的重要因素,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晋武帝的忠诚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2)形象生动、自然精粹的语言。

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丽之工,但语言却决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文章语言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等都十分生动形象,如在眼前。

(3)逻辑严密,进退有据。

面对皇帝召其做官自己不愿去这种有悖常理并且面临风险的举动,李密县说自己要侍奉对自己有恩的祖母,离不开,再感谢官府皇帝看中自己的恩宠,并为自己先前没去而道歉,自责,说明自己是身不由己。

再举出皇帝的治国方略本来是以孝道为本,为自己增加理论和道德依据,并用自己过去做过官的经历解释自己一直喜欢做官,今天的辞官并不是装腔作势,博取空名。

最后,说自己今天不去,不等于明天不去,表达了今后为皇帝效劳的决心。

全文逻辑严密,态度谦恭又不卑不亢。

2、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

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

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

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

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

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

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总结:

构思艺术:

叙孝情——祖母情深似海——忠孝两难的动之以情

表忠情——圣上恩重如山——矛盾境地

找依据——“以孝治天下”晓之以理

释误会——“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乞矜悯——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先尽孝示之以忠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后尽忠

语言艺术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

“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1、四字骈句: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2、对偶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

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形象生动。

比喻句:

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思考研究:

1、讨论:

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回答1: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回答2:

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

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

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

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

责臣逋慢”。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

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