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6621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

揭阳一中2011-2012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考试

全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各有一处错误的一组是(  )

A.嘈杂(cāo)   塞擦音(sè)山青水秀(qīnɡ)引吭高歌(hánɡ)

B.噱头(xué)吊书袋(diào)潜移默化(qián)杀一儆百(jǐnɡ)

C.论语(lún)歼击机(jiān)关关睢鸠(jū)篷荜生辉(pénɡ)

D.琥珀(bó)压轴戏(zhòu)流觞曲水(shānɡ)刎颈之交(wě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档期(dànɡ)夹克(jiā)安土重迁(chónɡ)悄然无声(qiǎo)

B.按捺(nà)薄暮(bó)戛然而止(jiá)如法炮制(páo)

C.标识(shí)关隘(ài)犯而不校(jiào)涸泽而渔(hé)

D.削减(xuē)回溯(sù)拈花惹草(niān)穿凿附会(zuó)

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B.那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惟妙惟肖。

C.做事情要未雨绸缪,不可临渴掘井,要知道“船到江心补漏迟”啊,你要早做打算。

D.宁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到各社区。

D.艾滋病(AIDS)是一种传染病,其病毒通过性接触或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侵入人体后,使人体丧失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

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A.④①⑤⑥③②                    B.④⑤①②③⑥

C.③②①④⑤⑥                    D.③④①⑥⑤②

二、本大题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卜式,以田畜为事。

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

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

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

“欲为官乎?

”曰:

“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曰:

“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曰:

“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上以语丞相弘。

弘曰:

“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

式归,复田牧。

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

“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

“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

“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②令,缑氏安之。

迁成皋令,将漕③最。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

会吕嘉(南越丞相)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

上贤之,下诏曰:

“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

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

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

注释:

①浑邪:

匈奴首领名。

②缑氏:

县名。

③将漕:

办理漕运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输家财半助边输:

捐献

B.此非人情人情:

礼节应酬

C.于是上久不报式报:

答复

D.今又首奋首奋:

首先站出来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弟尽破其产其皆出于此乎

B.吾妻之美我者欲令子牧之

C.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相如虽驽,独驽,独畏廉将军哉

D.焉能致此位乎青麻头伏焉

8.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卜式忠君爱民的一组是()

①臣生与人亡所争②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③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④愿输家财半助边

⑤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⑥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②⑤⑥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

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主动请求奔赴南越决一死战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

在皇上看来,卜式是一个品德高尚但不善于表达的人。

D.“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说明在作者看来,卜式牧羊出身,以财输边,从给皇上牧羊一直到被封为御史大夫,主要原因是遇上了好机会。

10.翻译:

(1)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3分)

(2)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4分)

三、诗歌鉴赏及默写(共2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1-13的问答题。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1.

(1)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透过它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

主人公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

(4分)

答:

(2)“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4分)

答:

咏笼莺①(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

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2.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

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4分)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4分)

13.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8分)

(1)元嘉草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可以无悔矣,?

此予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

(3)诏书将下,;寻蒙国恩,。

(《陈情表》)

(4)碧云天,,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

四、现代文阅读。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朱启钤:

“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

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

“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

”“梁思成?

”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

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

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

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

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

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

“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

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

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

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

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社会的筹划和创办。

B.文章提到了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D.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E.文章写朱启钤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15.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

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

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字及语言运用。

(共15分)

17.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三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6分)

徜徉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那巍峨的碑体、优美的轮廓、饰有卷云与垂幔的碑顶,无一不让人顿生瞻仰、思念之情。

这座工艺精湛、外观稳重的纪念碑,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关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座纪念碑是由杰出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的。

这一点,想必尽人皆知;对于他的助手、当代中国建筑大师吴良镛也参与了有关设计方案的讨论,或许鲜为人知。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18.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6分)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

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①有问,必有答。

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②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

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③也不乏幼稚之处。

④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⑤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⑥要我说出来,看我想的对不对。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3分)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

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

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

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

“美国”不译作“紊国”?

“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

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

用什么字呢?

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

花呈四瓣,每瓣成一色:

红、白、黄、蓝。

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的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戈壁滩上,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

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的春天,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

为了这朵仅仅开放两天的四色鲜花,依米花母株付出了六年的光阴。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揭阳一中2011-2012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考试答案

一.【基础知识】(15分)

1答案:

解析:

选A。

A项,“嘈”读cáo,青-清。

B项,吊-掉。

C项,睢-雎,篷-蓬。

D项“珀”读pò。

2答案:

解析:

选B。

A项“重”读zhònɡ,C项“识”读zhì,D项“凿”读záo。

5.答案A.(注意话题的一致性和代词的提示作用。

①④⑤都以“世界”为话题,应放在一起;②③⑥以都“文学”为话题,应放在一起。

二、本大题5小题,共19分

6.B(人之常情)

7.C(虽然。

A其:

代词,他的;/语气词,大概。

B之:

结构助词,取肖独立性/代词,他;。

D焉:

代词,哪里;/兼词,在这里)

8.C(①说明卜式心志淡泊。

⑤⑥主语皆为皇上,非直接)

9.C(“但不善于表达”文中无此义)

10.⑴当时汉朝正在从事征伐匈奴的战争,卜式上书,愿意捐献一半家产资助边防。

(3分)

⑵卜式就像鸿雁有威仪的羽翼没有飞起时却被燕雀所轻视一样,其行迹远藏于放牧猪羊的事情上,若不是遇到了好的时机,怎么能达到这样的地位呢?

(4分)

三、诗歌鉴赏(24分)

11.

(1)诗中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

(2分)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

(2分)

(2)照应诗题(1分);表现秋虫呜叫时间之长(1分);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1分);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1分)。

12、

(1)运用反衬的手法(1分。

要点“反衬”或“衬托”、“对比”),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1分。

要点“向往”或“羡慕”),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2分。

要点“渴望自由”)。

意思对即可。

(2)“空”字意为“白白地”(1分。

要点“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1分。

要点“长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1分。

要点“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1分。

要点“无奈”或“痛苦”)。

意思对即可。

13.

(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3)拜臣郎中,除臣洗马

(4)黄花地,晓来谁染霜林醉

四.【现代文阅读】(17分)

14.【答案】A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解析】A选项“完全”两字太绝对。

朱启钤只是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并无人力、物力之说。

C选项文中并无此信息。

15.【答案】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6分)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

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解析】文章写梁思成显然是用来直接或间接表现主人公朱启钤的。

文是有关事例并不少,考生不仅要找出来,还要作简要分析,分析时要从文章的结构方面作探究。

16.【答案】①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的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②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透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

(6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探究实用类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解析】文中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分别出现在开头和结尾,那么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作用不难概括。

一般来说,人物传记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为人和事服务的,考生首先应该明白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

顺此思路答题,就不难得出自己的观点。

五、语言运用(15分)

17.答案:

(1)将 顿生瞻仰、思念之情 改为 顿生敬仰、思念之情(或去掉“瞻仰”);

(2)将   给予     改为     人民给予        ;

(3)将    对于他的助手改为    至于他的助手(或“对于”改为“而”,或去掉“对于”);

18.答案:

①凡;②必定;③其中;④有时;⑤却;⑥则。

解析:

分析句间关系,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凡”与“必”搭配;②“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③“其中”指在问题里面有一些幼稚;④“有时”表示频次不多;⑤“却”与“但是”“搭配;⑥“则”表示前后两事距离较近,因果关系明确。

19.【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能力。

【解析】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内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

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

另外,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六、作文(略)

附译文:

卜式以耕田畜牧为业。

有一个年幼的弟弟,等到弟弟长大成人,卜式就从家里搬出来,只要了家中畜养的一百多头羊,田宅房屋等全都留给了弟弟。

卜式进山牧羊,十多年,羊达到一千多头,买了田地宅舍。

而他的弟弟却尽破他的家产,卜式就又多次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弟弟。

当时汉朝正在从事征伐匈奴的战争,卜式上书,愿意捐献一半家产资助边防。

皇上派使者问卜式:

“你是想做官吗?

”卜式说:

“我从小放羊,不熟习做官的事,不想做官。

”使者问道:

“莫非是家中有冤屈,想要申诉冤情?

”卜式说:

“我生来与人无争,同乡的人中贫穷的,我救济他;品行不好的,我劝导他;我所住的地方,人们都听从我卜式,我怎么会被人冤屈!

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效死以保其节义,有钱财的人应该捐献钱财,这样,匈奴就可以消灭了。

”使者把他的话报告给了皇上。

皇上把卜式的话告诉丞相公孙弘。

公孙弘说:

“这不是人之常情。

这种不守法度的人,不可以作为教化的榜样而扰乱正常的法规,希望陛下不要答应他的请求。

”于是皇上很久没有答复卜式的上书,过了几年,才打发他回去。

卜式回家后,依旧耕田放牧。

过了一年多,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花费很大,仓廪府库都空了,贫民大量迁徙,都仰仗朝廷给养,朝廷没有能力来全部供养。

卜式又出资二十万给河南太守,用来接济那些迁徙的百姓。

河南太守上报富人助济贫人的名册,皇上记得卜式的姓名,说道:

“这原是以前想要捐献一半家产资助边防的那个人。

”当时,富豪(为了逃税)争相着隐匿家产,唯有卜式想要资助边防费用。

皇上于是认为卜式终究是一位性情忠厚的人,于是召见卜式并拜他为中郎,赐爵为左庶长,田十顷,并布告天下,使他尊贵显荣,用来教化百姓。

起初,卜式不愿做郎官。

皇上说:

“我有羊在上林苑中,想让你去牧养它们。

”一年多后,羊长得肥壮,而且繁殖了很多。

皇上路过他放羊之处,很赞许他。

卜式说:

“不只是放羊,治理百姓也是像这样:

让它们按时起居,凶恶的就立即除掉,不让它危害一群。

”皇上对他所说的话感到惊奇,想试一试让他治理百姓。

封他为缑氏县令,缑氏人都安于他的治理。

又调为成皋县令,办理漕运的政绩为最好。

皇上认为卜式为人朴实忠厚,(于是)封他做齐王太傅,后来又封为丞相。

适逢(南越丞相)吕嘉谋反,卜式上书说,他父子愿意与齐国善于射箭操船的人一起到南越决一死战,以尽为臣的节义。

皇上认为卜式贤良,下诏说:

“如今天下不幸发生了战事,郡县诸侯没有依正直之道奋起的。

齐国丞相卜式其行雅正,亲事耕种,不为利益所惑。

过去,北方发生了战事,他曾上书要捐献家产帮助官府保卫边疆;现在又首先站出来,虽然没有参加战斗,可以说他的义是从内心里表现出来的。

”于是,拜卜式为御史大夫。

评论说:

卜式就像鸿雁有威仪的羽翼没有飞起时却被燕雀所轻视一样,其行迹远藏于放牧猪羊的事情上,若不是遇到了好的时机,怎么能达到这样的地位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