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7186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docx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它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较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树立“量”的概念。

一.课程目标:

1.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利用严格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规范地掌握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

3.结合研究性实验与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要求:

1.开设实验课前,由指导老师制定实验教学进度,每个实验提前一周备课,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做好记录。

2.每次实验,指导老师提前10—15分钟进入实验室,检查实验设施,熟悉药品摆放情况准备试剂、试样。

3.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

注意巡视观察,认真辅导,随时纠正个别学生不规范的操作。

实验结束后,检查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台卫生情况,提醒学生检查水、电、气、是否关好,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允许学生离开。

检查值日生是否做好公共卫生以及天平室卫生、是否关好门窗。

然后教师再检查一遍,关下总电闸,方可离开实验室。

4.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认真预习。

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步骤,探寻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环节,做好必要的预习报告,画好表格以备实验过程填充原始数据。

未预习者不得进入实验室。

5.要求学生的所有实验数据,尤其是各种称量及滴定的原始数据,必须随时记录在专用的、实验预习记录本上。

不得记录在其他任何地方,不得涂改原始实验数据。

6.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室使用规则”和“天平室使用规则”,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了解“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的位置。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尽量降低化学物质(特别是有毒有害试剂以及洗液等)的消耗。

做好回收及处理工作。

7.要求学生保持实验室内安静,保持实验台面清洁整齐。

爱护仪器和公共设施,树立良好的公共道德。

8.实验后能够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合理表达和解释实验结果,并能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9.实验一人一组,每个实验室可安排二十组。

同时可开放二个实验室。

三.实验内容与课时安排

(注:

根据专业的性质不同,所选择的实验内容也不同,化学教育、应用化学专业课时为54学时。

 

(一)必做实验

实验一仪器认领、洗涤、实验室制度、实验要求、安全纪律教育等。

(3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验是学生第一次进实验室,要结合中外科学家对实验重要性的论述,可联系戴安邦先生的文章(大学化学,1989,4

(1),1)、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博士的实践精神(大学化学,1989,4(3),57)等来启发学生,并介绍、说明、检查以下事宜:

1.岗位责任制和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应着重讲。

2.介绍本学期实验内容的安排。

3.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注意事项。

4.如何使用灭火器,安全通道的位置。

5.衣物、书包、雨伞的存放位置。

备件盒、滤纸盒的位置。

6.实验台面上除了记录本等,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拖动硬物,以免划伤台面;加热后的器皿不得直接放在台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以及备件盒、滤纸盒的使用。

7.每次实验都得安排值日生,一次三名(实验室二名,天平室一名)。

值日生的职责是:

擦洗所有台面,水池;清扫地面;清洁天平室台面、地面(勿用湿布);检查水、电开关、门窗是否关好。

最后须经老师允许后方能离开。

8.实验室内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吃东西。

着实验服、长头发扎起或盘起,不得穿拖鞋,必须将手机、呼机关闭。

9.介绍演示所需仪器物品:

烧杯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瓶、酸、碱式滴定管、称量瓶、洗瓶及瓷坩埚、坩埚钳等。

介绍如何洗涤玻璃仪器。

二.认领清点仪器:

对照“仪器清单”,核查各类仪器的规格、数量、质量。

首先在实验室内“多退少补”,互相补充,清点清楚。

以后若有缺损,按赔偿条例处理。

三.仪器洗涤:

1.按照要求介绍“铬酸洗液”、“草酸洗液”、“合成洗涤剂”、“去污粉”。

分别讲解不同玻璃器皿的洗涤。

注意酸、碱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洗涤方法。

强调“少量多次”的冲洗、润洗原则。

强调使用铬酸洗液的注意事项(各种洗液公用)。

2.演示如何为酸式滴定管的旋塞涂凡士林、试漏和排气泡;演示如何为碱式滴定管排气泡和试漏;若有滴漏,酸式滴定管须重新涂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强调滴定管上口与下端出口尖部的保护。

3.清洗仪器,打扫清洁卫生,为下次实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布置思考题,提醒下次实验内容。

请写出预习报告。

以后均如此。

 

实验二分析天平称量练习(3学时)

一.请预先阅读实验教材3—1,有关分析天平的章节,重点阅读“分析天平使用方法”、“称量方法”和“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二.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熟悉分析天平的构造、性能及使用方法;通过练习熟练掌握直接称量法、固定质量法和递减法的称量操作技术;培养准确、整齐、简明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习惯。

2.逐一检查学生预习报告。

初始的几次实验,每次都要严格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本次实验的内容:

1.干燥器的使用:

教师演示干燥器的开、关,取、放物品。

2.固定质量称量法:

教师演示后,要求学生连续称三次,使之熟练;

3.递减称量法:

要演示敲出试样的方法。

注意:

读数时,需关闭天平门,等“g”出现并稳定后,方可读数。

总之,应使学生很明确、很清楚称量操作,应给学生作讲解示范。

4.数据的记录和有效数字的表达以及误差、偏差的计算,在实验过程中要逐个检查学生的记录正确与否,不对的应及时指出,并要求学生在天平记录本上登记。

4.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对分析天平逐台检查。

应对实验室的整、洁、安全进行检查。

最后须经老师允许后方能离开。

实验三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3学时)

一.预习有关实验教材3—2的内容、以及实验3—2,解答思考题。

学习如何为酸式滴定管的旋塞涂抹凡士林和试漏;学习如何为碱式滴定管排气泡和试漏。

学习如何用所配的溶液润洗滴定管和移液管,如何调零和读数。

二.实验目的要求

1.滴定操作是容量分析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要求掌握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滴定剂即可使指示剂改变颜色,到达终点。

2.逐个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和迟到情况。

三.本次实验的内容:

1.总结上一次实验的情况(包括纪律、卫生等)。

再次强调天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2.介绍化学试剂级别和中英文缩写名称(见实验教材1-3化学试剂规格)。

3.提问式演示讲解滴定分析操作的下列环节:

(1)配制0.1mol/LNaOH和0.1mol/LHCl溶液。

告诫:

永远是将相对较浓的NaOH和HCl溶液倒入水中,尤其不能将水倒入酸中!

NaOH和HCl溶液稀释后一定要摇匀;试剂瓶磨口处不能沾有浓溶液!

(2)演示如何用所配的溶液倒入、润洗滴定管和移液管的方法(不允许学生通过烧杯二次转移倒入);如何调零和读数(要读准0。

01ml的方法)。

每次润洗滴定管的溶液体积应在5—10mL左右。

(3)滴定姿势要站正。

(4)左手五个手指掌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方法。

(5)摇瓶操作和边滴边摇操作。

(6)酸、碱管气泡排除的方法。

(7)滴定速度的控制和“见滴成线”的滴定方法。

(8)半滴的控制和吹洗的方法。

(9)终点颜色变化的观察,主要对甲基橙的“红—橙—黄”以及“黄—橙—红”颜色要很清楚的能够区别。

(10)交待用移液管移取溶液的操作,润洗移液管的溶液,每次为5mL左右。

移液管取放溶液时,注意保持移液管垂直,尖部紧贴盛放溶液的器皿壁,且呈一定角度。

溶液放完后,等候15秒方可取出移液管。

若用滤纸片擦去移液管外壁的溶液,则必须先擦,再调零。

(11)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0.1mol/LHC1溶液的配制(根据稀释前后物质的量相等的原则:

C1V1=C2V2);0.1mol/LNaOH溶液的配制(按公式m=CVM计算应取的NaOH质量)。

并用酸滴碱或碱滴酸各做三份。

(12)滴定过程中,注意逐个检查滴定操作的掌握情况,有无错误操作、滴定记录中有效数字的表达以及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等。

(13)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全面检查实验室卫生,包括窗台、实验台、清扫擦洗地面,检查开关、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分析天平应逐台检查,应对实验室安全进行检查。

最后须经老师允许后方能离开。

滴定操作是容量分析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要求同学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滴定操作。

(14)按要求正确填写滴定记录表格。

 

实验四食用白醋中HAC浓渡的测定(3学时)

一.请预习实验4—1的内容和相关资料。

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的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保存。

3.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

三.本次实验的内容:

1.向学生讲清实验原理。

2.NaOH溶液浓度标定的计算。

3.食用白醋中HAC浓渡的测定。

4.滴定过程中,注意逐个检查滴定操作的掌握情况,有无错误操作、滴定记录中有效数字的表达以及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等。

5.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全面检查实验室的卫生、整、洁、安全情况。

 

实验五工业纯碱总碱度测定(3学时)

一.请认真预习实验4—2的内容和相关资料。

二.目的与要求:

1.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过程。

基准试剂的选择。

2.掌握强酸滴定二元弱碱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

3.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要点。

三本次实验的内容:

(一)在学生实验报告的“原理”中要求写出:

1.是用碳酸钠还是硼砂标定盐酸的浓度,测定时,以相对偏差较小的为准来计算总碱量。

2.标定HCL溶液浓度的计算。

3.总碱量百分含量的计算。

(二)介绍学习浓酸、浓碱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知识;

(三)0.1mol/LHCL溶液的配制(按C1V1=C2C2公式计算);

(四)讲解定量转移溶液到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

(五)继续耐心的抓好天平称量操作和滴定分析操作的技能;

(六)、要求学生用表格式记录数据(见实验教材);

(七)检查学生有效数字的表达;

(八)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后,洗净所有用过的仪器、晾干,以备下次实验使用。

每次实验后均如此,以后不再强调;

(九)、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对分析天平逐台检查,对实验的整、洁、安全进行检查。

 

实验六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3学时)

一.请预先认真阅读实验4—3内容和相关资料。

二.本实验的目的要求

1.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进一步训练滴定操作技术,从严考核滴定结果,其相对误差不大于±0.3%。

2.提前告诉学生,测定的是草酸,以便预习时计算。

3.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试样的摩尔质量,并与二水合草酸摩尔质量的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

总结上一次实验的情况,如:

天平操作、数据记录、滴定管与移液管的操作。

三.实验内容

(一)0.1mol/LNaOH溶液的配制(按m=CVM公式计算)、溶液浓度标定的计算;

(二)有机酸HnA(设n=2,如H2C2O4)摩尔质量的测定;

(三)讲解演示如何溶解、转移、定容。

这个操作很重要,要认真讲解。

(四)应向学生讲清以下内容:

1.称样:

进入天平室称量,要求用白瓷盘盛放烧杯或锥形瓶,带上洁净干燥的表面皿或培养皿(盛放称量瓶)。

烧杯外壁一定要擦干水,盖上表面皿,尽量减少水的挥发和防止样品污染。

2.草酸溶液的配制:

草酸预先已盛放在称量瓶中,置于洁净的搪瓷盘上。

用电子分析天平以差减法准确称取草酸。

水溶,定量转入容量瓶中、定容。

3.称小样:

本实验中,不论是标定用的邻苯二甲酸氢钾,还是试样,都是采取“称小样”的方式取样,对称量、取样的技能要求更高了。

称小样的技巧是:

先粗称三份小样的总量于称量瓶中(预先已备好);第一次‘敲’出约五分之一的样品,不够再补。

后面的两份就可根据第一份的量来估计。

切忌一次‘敲’出过多。

因样品直接“敲”入锥形瓶中。

锥形瓶外壁挂的水一定要擦干且盖好表皿后才能进天平室。

4.提问式讲解:

锥形瓶是否要干燥?

提示:

1.称量时,一定要减少称量瓶的开盖时间,防止吸潮。

取完试剂后,马上盖好并放入干燥器中。

2.注意滴定操作的技能,滴定过程中,临到终点时一定要半滴、半滴地加入滴定剂,否则易过量。

3.要求学生用表格式的记录数据(见实验教材),注意滴定记录中有效数字的正确表达。

4.介绍常用浓酸、浓碱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知识

5.继续耐心的抓好学生滴定分析操作和天平称量操作方法,演示所需仪器物品,250ml容量瓶、100ml烧杯、玻棒等的使用。

6.告诉学生每次实验完后,洗净所有用过的仪器,晾干备用。

以后实验均如此。

7.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对天平室,实验室的整、洁、安全进行检查。

实验七硫酸铵中含氮量的测定(甲醛法)(3学时)

一.预习实验4—4,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本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了解弱酸强化为可直接滴定的强酸的原理。

2.掌握甲醛法测氨态氮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

(一)0.1mol/LNaOH溶液的配制(按m=CVM公式计算)、溶液浓度标定的计算(同实验六)

(二)甲醛溶液的配制与处理

1.提醒学生注意,甲醛溶液的基本性质,含有的酸。

2.提问式讲解,为什么中和甲醛中的游离酸要用酚酞做指示剂。

(三)硫酸铵中含氮量的测定

1.提醒学生注意,用的硫酸铵是试剂,只能称1.8—2.2克。

2.提问式讲解,为什么中和硫酸铵中的游离酸只能用甲基红做指示剂。

3.注意所用试样是试剂,中和时,加NaOH溶液要半滴半滴地加。

实验八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学时)

一.请预先认真预习实验5—1的内容和相关资料。

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

二.本实验的目的要求

1.了解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原理。

2.掌握常用的标定EDTA方法

3.本次实验采用CaCO3为基准物标定EDTA。

三.实验内容

(一)Ca2+标准溶液和EDTA溶液的配制

1.Ca2+标准溶液的配制,提醒学生注意称样(称量值与计算值偏离最好不超过10%)、溶样、定溶的操作。

2.EDTA溶液的配制(m=CVM公式计算),提醒学生注意,使用的水溶解样品应该使用热的蒸馏水。

(二)标定操作

1.以铬黑T为指示剂,CaCO3为基准物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

2.教师应对学生讲清滴定时是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进行,如果不加缓冲溶液,对标定结果会有什么影响?

3.加入Mg-EDTA的作用是什么?

对滴定结果是否有影响?

4.注意滴定速度不宜过快,平行滴定三份。

5.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对实验室,天平室进行台面,包括窗台,清扫擦洗地面,清洁天平室台面、地面(勿用湿布)检查;检查开关;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最后须经老师允许后方能离开。

 

实验九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3学时)

一.预习实验5-1、5—2,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

二.本实验的目的要求

1.了解水的硬度测定的意义和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

2.掌握EDTA测定水的硬度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铬黑T和钙指示剂的应用,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

1.先向学生讲清实验原理.

2.水的总硬度测定(用100ml移液管移取自来水进行分析;福州自来水的总硬度较小,有时向学生提供的水样是人造硬水,这一点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

3.提问式讲述使用的指示剂及其变色原理,适宜酸度范围等

4.加1—2滴HCL摇动,不煮沸。

5.本实验中采用三乙醇胺及硫化钠NaS掩蔽重金属离子。

6.吸取水样时,移液管是否要用去离子水润洗?

锥形瓶是否要用去离子水润洗?

7.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对实验室卫生,水、电、门窗是否关好进行检查,最后须经老师允许后方能离开。

 

实验十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学时)

一.预习实验6-1中有关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

二.本实验的目的要求

1.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方法。

2.掌握高锰酸钾溶液标定前的加热、过滤和保存方法(配制过程中要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能否用定量滤纸过滤?

)。

3.由于所用试剂为分析纯,所以配制时可不煮沸。

4.注意标定时的条件(酸度、温度、滴定速度)。

5.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过程。

对自动催化反应、自身指示剂有所了解。

三.实验的内容

(一).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称取KMnO4的质量,应稍多于理论计算量.

2.配制KMnO4溶液必须加热近沸,并保持微沸1h,然后放置2-3天,使各种还原性物质完全氧化.(如使用的是分析纯试剂,可不煮沸)。

3.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滤去MO2沉淀.若没有微孔玻璃漏斗时,可用玻璃棉代替。

4.为了避免光对KMnO4催化分解,配好的KMnO4溶液应贮存在棕色瓶里.

(二).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标定

1.先向学生讲清楚标定KMnO4溶液的原理。

2.讲解如何选择基准物质.本实验以草酸钠Na2C2O4为基准物质。

3.掌握标定时的条件(酸度、温度、滴定速度)。

 

实验十一过氧化氢含量测定(3学时)

一.预习实验6-1中有关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十一与实验十二可合为一次完成).

二.本实验的目的要求

1.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及方法。

2.对自身指示剂的特点有所体会。

三.实验的内容.

1.向学生讲清楚H2O2的移取及应注意移液管的操作技能.

2.在实验过程中控制酸度时使用H2SO4,可否采用HNO3、HCl和HAc?

为什么?

3.不要将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溶液洒在衣服和手上.

四.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总成绩分两部分:

1.平时实验70分,(包括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

2.考核实验30分,(包括操作和笔试);

每次实验结束后,实验课老师都要将学生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得分详细记录,最后统计给出学生总成绩。

五.参考资料

1.《分析化学》(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教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12年

六.附录

分析化学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一)总成绩分两部分:

平时实验70分,考核实验30分。

总成绩统计而定。

(二)平时成绩:

一次实验10分计

1.称量:

有下列现象者各扣1分,最多扣4分:

无记录本,不调零点,右手开关天平,无纸条或纸条不合格,敲样不正确,称完不回零,盘上有药末,或其他物品。

2.溶解:

加水润湿水量过多扣1分,转移操作不规范扣1分。

定容:

定容超标或不到线扣1分,不摇匀或操作不规范扣1分。

移液:

拇指堵口扣2分,不润洗移液管扣1分,放液不规范扣1分。

3.滴定:

滴定管或量器不洗净1分,有气泡扣1分,漏水扣1分,不按顺序加试剂扣1分,浪费试剂扣1分,滴定操作不规范扣1分,滴过或不到终点扣1分。

1.结果和报告:

结果2分,报告2分

5.考核实验时间不许超过1.5小时。

不进行第二次重考。

分析化学教研室

二〇〇六年九月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