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8970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docx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选择题汇总,考点练习

课程代码00883

1、下列类型中不属于超常儿童的是(D)

A智力型B语言型C艺术型D社会型

解析:

超常儿童包括几种具体的类型:

一是智力型;二是语言型:

三是艺术型。

2、创造型超常儿童的思维具有的特征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D)

A流畅性B灵活件C新颖性D单一性

这类儿童的特点是创造性强,能不拘一格进行发明创造。

这类儿童的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等特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于学前特殊儿童的解释正确的是(A)

A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B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是指0-6岁期间心理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D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4、相对于学前儿童的一般概念而言,学前特殊儿童是指(A)

A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B心智偏异儿童C感觉障碍儿童D沟通异常儿童

解析:

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5、我国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把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区分为(A,B,C,D,E)这几种类型。

A认知发展障碍儿童B生理发展障碍儿童C语言发展障碍儿童

D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E超常儿童

6、超常儿童原本不存在障碍,但是,当他们的需求在学习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可能出现心理障碍,这是(A)

A第二障碍B补偿性发展C发展性不利D支持性教育环境

解析:

超常儿童原本不存在障碍,但是,当他们的需求在学习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可能出现心理障碍,这是第二障碍。

7、较早设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较著名的教育家是(C)

A杜威B福禄贝尔C蒙台梭利D卢梭

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直接效益,指的是这种教育(A)

A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B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的意义

C对社会的意义D对特殊需要儿童所在学校的意义

9、强调各种智能范畴的独特性,每一种智能都有其他智能不能替代的意义和内容,这说的是(A)A多元智能的理论B智力结构理论C本体能理论D脑科学

解析:

多元智能的理论强调各种智能范畴的独特性,每一种智能都有其他智能不能替代的意义和内容。

10、在0~6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儿童是指(B)

A天才B学前特殊儿童C学前语言障碍儿童D智力儿童

11、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____从探索人的内在潜能,并借以通过教育介入促进和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展的目的出发,广泛借鉴了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类基本职能范畴的概念。

(A)A加登纳B吉尔福特C蒙台梭利D陈鹤琴

简述回归主流运动的实践中,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哪几种比较突出的回归主流教育模式。

(1)资源教室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流行于美国与加拿大。

将特殊儿童安置于正常的教育机构,一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里去接受个别教育,其余时间与正常儿童一道学习。

(2)教育配对模式:

这种模式以丹麦为代表。

在教育机构中,一个普通班与一个特殊班相配对,普通班与特殊班教师共同负责两个班教育,安排两班儿童共同学习或单独学习。

(3)咨询教师模式:

这种模式实行于挪威。

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增设受过专业训练的特教人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有关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的基本训练,确保特殊儿童能适应正常教育环境。

(4)混合服务模式:

东欧国家在教育机构间进行再协调,向普通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协助。

12、回归主流教育模式的类型有(B,C,D,E)

A主流服务模式B资源教室模式C教育配对模式D咨询教师模式E混合服务模式

13、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教育界兴起的教育运动是(A)

A回归主流B终身教育C全纳性教育D全民教育

14、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教育配对模式的代表是(D)A法国B德国C英国D丹麦

15、发达国家已有的儿童属于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的比例是(C)A10%B15%C20%D25%

16、由于缺乏视觉提供的信息,视障儿童不能很好地去模仿他人的行为,从而说明人们获得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C)A听觉B辨声C感觉D运动能力

17、视觉障碍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是通过(C)A视觉B味觉C触觉D嗅觉

18、可以通过儿童图形视力表、手形视力表以及学龄前儿童图形视力表等进行检查的儿童年龄范围是(B)A1岁半以上B2岁半以上C3岁半以上D4岁半以上

1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在0.05-0.03之间时,为(B)

A低视力B盲C近视D色盲

20、下列属于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原则的是(A,B,D,E)

A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B多重感官协同原则

C普遍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E全面性原则

21、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的原则中不包括(D)

A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B多重感官协同原则

C自然性原则D个别化教育原则

解析:

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

(2)多重感官协同原则。

(3)自然性原则。

(4)安全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

(6)持久性原则。

22、学语前耳聋是指儿童发生的听觉障碍在出生后至(B)

A3岁前B4岁前C5岁前D6岁前

23、根据统计,听觉障碍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比例为(C)

A1O%-25%B10%-30%C25%-50%D20%-30%

24、学语后耳聋主要指儿童在大约(B)后发生的听觉障碍,即在自然学会说话之后出现的耳聋。

A3岁B4岁C5岁D6岁

25、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者对较大的谈话声、汽车声感觉模糊,这属于(B)

A二级重听B一级重听C二级聋D一级聋

26、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极难感觉声音的存在,需要借助助听器的辅助才能感受声音的振动力,这属于(D)

A二级重听B一级重听C二级聋患者D一级聋患者

解析:

二级重听:

指人对日常语言有听觉困难,与别人交谈时感到模糊不清。

一级重听:

是对较大的谈话声音、汽车声感觉模糊。

二级聋:

患者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

一级聋:

患者通常极难感觉声音的存在,依靠助听器辅助,才能感受声音的震动力。

27、正常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C)

A0—100分贝B0—110分贝C0—130分贝D0—90分贝

28、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学习困难的原因不包括(C)

A发音时收不到充分的听觉反馈B无法从成人那里得到充分的语言强化

C无法从同伴哪里得到帮助D无法听到成人的语言示范

29、由于呼吸道阻塞、大量痰液的分泌,而使得呼吸困难的现象是(A)

A哮喘B脑残C神经病D精神病

30、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包括(B,C,D,E)

A语音词汇练习B听觉训练C发音练习D语言理解与掌握E语言能力评估

31、与智力落后儿童的条件不相符的是(C)

A出现在0-18岁的发育期内B伴随适应性行为缺陷

C没有适应性行为的缺陷D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低于正常水平两个标准差

32、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特征是(D)

A感知觉速度缓慢但范围宽B感知过程中分辨能力差但恒常性较强

C感知觉速度缓慢但分辨能力强D感知觉的速度缓慢且感知范围窄

33、下列不符合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的特点的是(B)

A感知觉速度缓慢B感知的范围广泛C分辨能力差D恒常性较差

34、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指标,下列选项错误的是(C)

A年龄指标B智力指标C社会指标D适应行为指标

解析:

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三项指标,第一是年龄指标,第二是智力指标,第三是适应行为指标。

35、丹佛发育筛选测验,这一量表是由美国丹佛的心理学家弗兰伯肯伯格和多兹共同制定的。

该测验适用的儿童年龄范围是(D)

A0—3岁B3—6岁C2—5岁D0—6岁

36、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主要依据三项指标,其中不包括(C)

A年龄指标B智力指标C学习成绩指标D适应行为指标

37、智商(IQ)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MA为智力年龄,CA为生理年龄)

AMA÷CA×100BCA÷MA×100CCA÷MADMA÷CA

38、美国威斯康星州波特奇市教育机构编制的一套适合于正常儿童和残疾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训练的方案是(C)

A多曼早期教育法B家长辅导方案C波特奇早期教育指导方案D智力结构理论方案

39、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干预的基本原则是(A)

A个别化原则B反复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整合性原则

40、下列属于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是(A,B,C,D)

A个别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反复性原则E普遍性原则

41、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不包括(B)

A个别化原则B单一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整合性原则

42、早期教育内容四大领域是(A,B,C,E)

A运动领域B认知领域C语言领域D健康领域E社会生活领域

解析:

早期教育内容的四大领域:

运动领域(分为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认知领域、语言领域、社会生活领域(分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及交往能力)。

43、按照儿童的语言行为特征,语言障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D)

A构音异常B发声异常C语言发展异常D脑残

按照儿童的语言行为特征,语言障碍可以分为构音异常、发声异常、流畅度异常与语言发展异常四种类型,传统上又将前三种合称为“言语障碍”。

44、引起语言障碍的因素一般是由生理、心理或(A)

A环境B遗传C教学不当D幼儿园老师

45、语言障碍的形成的心理因素包括(B,C,D)

A儿童口腔结构畸形

B家庭中若发生亲子关系失谐,孩子情绪受到压抑就可能导致失语现象。

C其它人际关系不良,如父母经常吵架会使儿童对语言失去兴趣,从而缺乏学习语言的兴趣

D父母对儿童要求过高,儿童心理压力大,容易造成口吃或完全不讲话。

E支配语言编码的“布洛卡”区遭受损伤。

46、语言障碍的类型按照儿童的语言行为特征分为(B,C,D,E)

A单纯性的语言障碍异常B构音异常C发音异常D流畅度异常E语言发展异常

解析:

语言障碍的类型按照儿童的语言行为特征分:

(1)构音异常

(2)发音异常(3)流畅度异常

(4)语言发展异常。

前三种合称为言语障碍。

47、美国儿童语言学家西瑞布格研究发现,影响儿童构音障碍形成的首要社会心理因素是(C)

A同伴关系B社区因素C家庭与父母因素D当地方言

48、我们一般所说的“口吃”是指(B)

A构音异常B流畅度异常C发声异常D停顿异常

49、音质异常是指(C)

A通过鼻腔的气流过大或者过小B整体性语音不清

C常见的声音嘶哑、刺耳或者声音夹杂着沉重的气息声D音量不够集中,妨碍交流的进行

50、发声异常的分类可分为(A,B,C,D)

A音调异常B音量异常C音质异常D共鸣异常E音色异常

5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的是(D)

A语言缺乏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C语言发展中断D语言流畅

语言发展异常有四种类型

(1)语言缺乏;

(2)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3)语言发展迟缓(4)语言发展中断

52、理解或使用口语、书面语或其他符号系统时出现障碍,语言发展的速度、程度等低于正常儿童指的是(D)

A构音异常儿童B发声异常儿童C流畅度异常儿童D语言发展异常儿童

53、观察和鉴别孤独症儿童的基础是(C,D,E)

A语言障碍B口齿障碍C社交障碍D沟通障碍E刻板行为

解析:

社交障碍、沟通障碍、刻板行为等三大特征是观察和鉴别孤独症儿童的基础。

54、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指的是(B)

A孤独症B多动症C自闭症D脑残

55、儿童动症的平均发病率约为(C)A1%B2%C3%D4%

解析:

多动症的典型年龄是3岁左右,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

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因统计的指标不同而差异很大,从1.3%~15%不等,平均发病率约为3%。

56、强调让多动症儿童通过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是(B)

A行为管理治疗B认知—行为治疗C心理治疗D药物治疗

57、以下哪一种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技术?

(A)

A行为管理治疗B认知—行为治疗C心理治疗D药物治疗

58、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达国家,3~15岁儿童中有情绪行为问题者占(A)

A5%~15%B3%~10%C5%~10%D3%~15%

59、将情绪行为障碍类儿童的问题和障碍分为扰乱性的和心理性的两大类的是(B)

A奎伊B魏克曼C离为藩D朱家雄

60、“冷处理”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来处理儿童的(A)

A攻击性行为B恐惧情绪C嫉妒行为D退缩行为

对其攻击行为采取“冷处理”,让受攻击的儿童不要与他一起玩耍,让他感觉到攻击别人会失去朋友,直到他背道歉为止。

61、新中国成立后的超常儿童教育研究的第一阶段的特点是(C)

A开始发展B总结、调整、提高C探索D多元化发展并参与国际学术活动

解析:

第一阶段的特点是探索;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开始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总结、调整、提高;第四阶段的特点是多元化发展并参与国际学术活动。

62、超常儿童有不同的类型,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等特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儿童属于(D)A语言型B智力型C艺术型D创造型

65、瑞文标准推理测试可以用于测查(A)

A超常儿童的智力B超常儿童的特殊才能C超常儿童的领导才能D超常儿童的个性特征

66、下列不是超常儿童的典型特征的是(C)

A智力早熟B坚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C脑残D掌握欲极强

解析:

超常儿童有三大典型特征:

第一,智力早熟;第二,坚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第三,掌握欲极强。

67、吉尔福特编制的《发散性思维测验》主要用于鉴别(B)

A智力B创造力C特殊才能D领导才能

解析:

吉尔福特等心理学家发现指出智力测验不能测量人的创造力

68、下列不是超常儿童在幼儿园的表现的是(A)

A反应迟缓B比一般幼儿更容易、更迅速地学习

C思想有条理,凡事好探求其中的关系和原理

D好发文,对事物的兴趣非常广泛,常有异想天开的问题和想法

69、从智力的角度来讲,智力技能在幼儿期的训练主要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A)

A创造B听课C讲故事D写作业

70、利用生活情景这种技术没有用于个别治疗,但被作为一种治疗的是(B)

A开始阶段B中间阶段C结束阶段D总结阶段

解析:

利用生活情景这种技术没有用于个别治疗,但被作为一种治疗的中间阶段。

治疗中要求确认被治疗的孩子有了充分的自我经验,能够从事这样直接的、闯入的程序,即玩出问题。

71、要注重儿童现在的表现,而忽略过去的情况。

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B)

A冉克B阿德勒C勒温D索格莫

72、关于游戏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就是游戏B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

C能够快乐的游戏最为重要D一般的幼儿教师便能胜任

73、对于游戏治疗原则的表述,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C)

A治疗者承认治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B治疗者完全接受儿童的现实表现

C治疗者试图指导儿童的言行,坚持治疗者领路,儿童跟从

D治疗者与儿童建立一种热情友好的关系

74、以下关于游戏治疗时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游戏治疗要有比较严格的时间表B一般每周一到两次,每次时间一到一个半小时

C游戏治疗时间随意,可以随意更改或取消

D游戏治疗中不能因为时间不够而使儿童产生焦虑

75、这对儿童语言障碍而采用的一定的干预手段称之为(A)

A语言矫治B视觉矫治C情绪行为矫治D听觉矫治

76、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就提出,语言障碍难以纠正,是因为儿童错过的时期是(C)

A2~3岁B3~6岁C2~7岁D3~7岁

77、对存在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来说,进行语言矫治的关键期是(B)

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学龄中期

78、语言障碍发现得越早,就越容易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这体现了教师的哪项职责(A)

A及时发现儿童的问题B树立良好的态度C提供正确的语言范型D做好家长等人的工作

79、在幼儿园进行语言矫治,具体的安置形式有三种,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D)

A在幼儿园成立专门的语言矫治班,由有一定语言矫治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任教

B在正常班级内特别关注语言障碍儿童

C定期把全幼儿园患有语言障碍的儿童集中起来,由专门的教师辅导

D让患有语言障碍的儿童集中在一起看动画片

80、语言障碍儿童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因此进行语言矫治需坚持(A)

A个别化指导原则B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C可行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

81、根据感官代偿作用,我们强调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给予儿童多重刺激,提高儿童的语言学习效果指的是(C)A全面交流法B儿歌故事法C多重刺激法D日常交往法

82、95-561公法规定所有的儿童应掌握交际能力,并首次将口语和阅读、书写放在同样的地位,在美国95-561公法生效于(C)A1937年B1973年C1978年D1987年

83、主张字和物体同时出现,以便“词、音”相连,加深印象的提出者是(A)教师在口头解说时伴随手语、声音、非口语符号。

A海登B何荣村C蒙台梭利D陈鹤琴

84、通过日常交往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并以培养日常交往能力为目标,这就是我们在学前语言矫治中所使用的(D)A多重刺激法B儿歌故事法C全面交流法D日常交往法

85、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中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如在悲伤时大笑、欢乐时却大哭等,这被称作(C)A行为不足B行为过度C行为不适当D行为习惯不好

86、据调查,城市中“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的核心家庭比率已高达(B)

A95%B96.10%C97%D99%

87、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指的是(B)A行为不足B行为过度C行为不适当D多动症

88、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C)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行为矫正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

89、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集体活动或上课时思想不集中,爱做小动作,走来走去,一天要洗许多次手或经常咬指甲等都是儿童问题行为中的(B)

A行为不足的表现B行为过度的表现C行为不适当的表现D行为控制困难的表现

90、幼儿很少讲话或者不愿意跟同伴接触、交往,这属于儿童问题行为中(A)

A行为不足的表现B行为过度的表现C行为不适当的表现D行为控制困难的表现

解析:

行为不足是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

91、学前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环境的变化,比如(D)

A儿童交往伙伴和交往机会增多B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增多

C幼儿活动空间增多D幼儿生活“电视化”

解析:

幼儿生活“电视化”是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9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消费性强化物的是(D)

A糖果B饼干C饮料D骑小车

解析:

消费性强化物,指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一次性消费物品。

93、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可拥有享受的东西指的是(B)

A社会性强化物B拥有性强化物C活动性强化物D操作性强化物

解析:

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可拥有享受的东西,如有机会坐自己喜爱的椅子,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

9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操作性强化物的是(D)

A玩球B绘画C涂颜色D水果

解析:

操作性强化物指玩球、涂颜色、绘画、跳绳、骑小车、游戏等。

95、作为矫正技术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

A正强化B间歇强化C区别强化D消退

96该儿童故意破坏教室的器材或设备等事件,其中不包括尝试失败所造成的破损指的是(A)

A定义破坏玩具行为B确定行为基准线C确定行为矫正方案D维持

解析:

破坏玩具指该儿童故意破坏教室的器材或设备等事件,不包括尝试失败所造成的破损。

97、给所要改变的行为明确的操作性定义即(B)

A观察这个行为B描述一个特定行为C确定行为基线D制定矫正方案

98、促使儿童停止其故意破坏玩具的行为是(D)

A实施B准备C过程D目标

解析:

目标是促使该儿童停止其故意破坏玩具的行为。

99、不属于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是(A)

A分班教学活动B在集体中重点关注的形式C集体教学活动D个别辅导的形式

100、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这种分类标准是按照(C)

A教学组织形式B儿童的发展C达到目标的时间D目标的指向性

101、可以分为总目标与认知、语言、行为、情感、社会化发展等各项具体的子目标,这样分类标准是按照(D)

A教学组织形式B儿童的发展C达到目标的时间D目标的指向性

102、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按照教学组织形式分,教学目标不包括(A)

A教师与家长活动目标B集体活动目标C特殊帮助小组目标D个别教学目标

103、对某些儿童来说,在分析鉴定其情况时,应严格的测试,准确掌握我们的视觉、听觉障碍程度借助一定的量表,对其进行,不能单凭主观分析判断,这体现了(A)

A科学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

104、在分析评定幼儿的详细情况后,找出试图要改变的儿童的行为指的是(C)

A分析评定的内容B分析评定的途径C制订方案D再修订过程

105、教师和家长合作为某个特殊需要儿童建立的个别教学计划称之为(A)

A个别化教育方案B一体化教育方案C小组教育方案D集体教育方案

106、根据不同智力落后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个别教育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一原则是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的(B)

A量力性原则B个别化原则C整合性原则D反复性原则

107、与同龄幼儿相比,感知觉动作发展缓慢、人际交流的初步能力差,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初步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幼儿,有可能存在(A)

A认知发展障碍B生理发展障碍C语言发展障碍D情绪和行为发展障碍

108、早期发现儿童的需要,针对他们的特殊发展需要,设计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的环境、条件和方式,体现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C)

A一体化趋势B融合教育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