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090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docx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

《寒号鸟》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

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

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3、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

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4、继续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课时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自学课文。

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读讲课文。

创造性复述(续编、新编故事)补充课文。

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

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

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

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

(板书课题)

“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áo ,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二声。

啊,这名字多么难听,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

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

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

(作图)

二、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

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

看你们自己能看懂多少?

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从自学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上加以引导。

四、利用反馈,引导掌握下列内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五、读讲课文。

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

(尽)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

(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

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点:

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就有“天气暖和”“太阳高照”“太阳暖暖的”。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

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

(准备过冬)对,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天,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

(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2.指导朗读。

真正傻的是谁?

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

“寒号鸟,别睡了。

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

“趁天晴,快做窝。

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如果用“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

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

为什么不做窝?

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

谁来做填充。

只看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

只顾___________,不顾___________。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

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

(集体读叙述的话,)

六、创造性复述。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

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叫唤、看望、叹息)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

利用原有提纲。

开头

冬天快到 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 听劝告

寒冬腊月 快活地活着

同座准备。

指名复述(带饰头表演)。

这样的寒号鸟,可以给它改个什么名字?

(知过鸟、寒喜鸟、寒乐鸟等等)

七、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板书设计】

寒号鸟

开头        新编

冬天快到  准备  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  温暖  还不听改正接受

寒冬腊月  熟睡  鼓励

【教学反思】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表露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感受到它给学生带来了崭新的冲击,更使我对学生的参与价值,让课堂闪烁人性的光芒进行了反思。

1、回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实现角色新的定位,即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从阅读教学课堂的形式上讲就是要实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派代表演读、派评委择优贴星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得到了回归,真所谓“人权在手,畅赏自由”。

他们能自由赏析他人的演读,同时来“修补”自己的,能在演读中享受独特的情感体验,按各自的喜好来评价他人,投上那可爱的一星。

在小小辩论赛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

欣赏评价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之一。

在以往的阅读中,学生要能答出老师心中的答案,那便是“大结局”。

学生的欣赏评价充其量只是在教师大意见下展开的小争鸣。

而在本堂课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赏析了他人。

像一学生在听了别人的朗读后,他大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我觉得他找的挺好,可读得还不好。

这里除了读出寒号鸟的懒惰,还要读出寒号鸟的厌烦的心情。

同时,从在坐学生情不自禁的阵阵掌声中,也可以看出学生们也在此处找到了快乐。

又如一生提出;老师,我觉得加上动作、表情会更好。

(生积极自由练读)——抽读;那我们来研究研究喜鹊的话,该怎么读好?

(四人小组练读)

(各组派2位代表,其一演读,其二乃评委)

学生们静心欣赏着同学们精彩有朗读,并在心底里给他们打分。

待全体代表读完后,各组的评委将自己手中的星星贴给自认为的“冠军”。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当故事角色,创造性地表演、欣赏、评价。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发展。

3、赏识学生,引入“竞争”,培养学生的学习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再次追求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成功的意念和力量。

”“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每个学生都想取得成功,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成功的愿望,激励学生取得成功,给人成就感,让学生产生更大的成功愿望。

这节课,教师虽评价得很少,可处处都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以力量。

如:

“你的读书能力很强,而你的概括能力更强!

”、“不错,大有进步!

(老师带头鼓起了掌,摸摸学生的头示意坐下)”

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巧妙地设计了“竞争”的教学环节。

如:

“(笑了笑)他在你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可你有着很强的欣赏能力,也进步了。

老师相信现在的你一定比他读得好,愿意试一试吗?

”、“各组派代表赛读,并奖给星星”。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心想着要比你更好,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寒号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

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

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

”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

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

(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

(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

“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

(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

为什么?

(5)练一练:

号(学号)(号角)

堵(堵着)(围堵)

缝(石缝)(墙缝)

朗(朗诵)(开朗)

衔(衔接)(衔着)

枯(枯草)(枯萎)

劝(劝告)(劝导)

趁(趁着)(趁早)

将(将来)(将就)

且(并且)(而且)

腊(腊肉)(腊月)

狂(疯狂)(轻狂)

吼(吼叫)(大吼)

复(复习)(重复)

哀(哀求)(悲哀)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

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冰窖”、“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

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

(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

(1):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

(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

(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

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

(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

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

(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

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

(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

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

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

第二次阅读我是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

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

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日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

显得简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