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092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7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docx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

(一)基本要求

1.掌握有关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及零件等名词概念;

2.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相应的学习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机器和机构的含义和特征、构件及零件等名词概念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零件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内燃机中的连杆属于。

A.零件B.机构C.构件

3)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

A.机器较机构运动复杂B.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能量C.机器能变换运动形式

4)一种相同的机构机器。

A.只能组成相同的B.可以组成不同的C.只能组成一种

2.简答题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

各举一例说明。

2平面机构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搞清运动副、约束、自由度等基本概念,看懂并能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

2.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能对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进行正确识别及处理,对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会做出相应的判断;

3.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演化方法。

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演化中的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及运动特点;

4.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特性分析方法。

对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或压力角、死点有明确的概念;

5.掌握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方法。

能够按照给定行程速比系数、两连架杆位置运用图解法完成四杆机构各构件基本尺寸的确定。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断;四杆机构中急回特性分析及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其中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即是重点又是难点;而机构自由度计算中虚约束的处理是难点但不是重点;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分析是难点。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2)机构中只有一个。

A.原动件B.从动件C.机架

3)当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原动件应是,此时,机构的压力角为。

4)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把摇杆变换为机架,则机构演变成机构。

5)一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以滑块为机架,则将演化成机构。

6)在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

7)摆动导杆机构,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传动角总是。

A.等于0ºB.等于90ºC.大于0º而小于90º

8)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滑块行程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

9)铰链四杆机构ABCD各杆长度分别为lAB=40mmlBc=90mm,lcD=55mm,lAD=100mm,

取AB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

A.双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曲柄摇杆机构

10)杆长不等的铰链四杆机构,若以最短杆为连杆,应是。

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双曲柄机构或双摇杆机构

11)下列生产设备均用了曲柄摇杆机构,其中以摇杆为主动件的是。

A.缝纫机踏板机构B.剪刀机C.碎石机D.搅拌机

12)铰链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属于。

A.高副B.螺旋副C.转动副词D.移动副

13)内燃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作主动件的是。

A.曲柄B.滑块C.导杆D.连杆

14)以下关于机构急回特性的论述正确的是。

A.行程速比系数越小,急回特性越显著

B.极位夹角为0°时,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C.急回特性只有曲柄摇杆机构具有

D.急回特性可用来缩短空回行程的时间,提高生产率

2.计算分析题

2.1下面所示两图分别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

试:

计算图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用简图表示其修改方案,并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

 

 

(b)

(a)

2.2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机构中若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应明确指出)。

(a)(b)

2.3下图所示四杆机构是否均有急回特性?

为什么?

2.4图示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机架长度ℓAD=70mm,摇杆长度ℓCD=55mm,摇杆左极限位置C1D与

机架AD之间的夹角为45°,若行程速比系数K=1.4,试用图解法确定:

1.的右极限位置C2D;

2.曲柄长度ℓAB和连杆长度ℓBC;

3.最小传动角min。

2.5试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来实现飞机起落架的运动。

要求:

(1)飞机起飞时,起落架收起,机构的连杆处于图示B1C1位置;

(2)飞机降落时,起落架要安全可靠支承(利用死点),机构连杆处于图示B2C2位置,且支承轮子的构件C2D处于铅垂位置。

已知连杆BC长度为300mm。

1.求该四杆机构中两连架杆AB、CD的长度及机架AD的长度;(可由作图法量取)

2.按比例作出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机构的两个位置图;

3.判断该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名称。

 

3凸轮机构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

2.掌握推杆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3.掌握用反转原理设计凸轮廓曲线的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推杆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适用场合;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机构压力角及运动失真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章的难点是在凸轮轮廓设计及分析中“反转法”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在凸轮机构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中,运动规律会使机构产生刚性冲击,而运动规律会使机构产生柔性冲击。

2)右图所示几种凸轮机构中,的润滑条件和传力性能最好。

A.a图B.b图C.c图

3)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基圆的大小会影响。

A.从动件位移B.从动件加速度C.机构的压力角

4)与其它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A.便于润滑B.制造方便C.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5)为避免从动件运动失真,滚子从动件凸轮的理论轮廓不能。

A.内凹B.有尖点C.变平

6)若凸轮机构出现运动失真,可采取的措施。

A.增大滚子半径B.增大基圆半径C、减小基圆半径

7)设计滚子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压力角超过许用值,则应。

A.增大滚子半径B.增大基圆半径C.减小基圆半径

8)用反转法设计凸轮廓线时,相对静止不动。

A.机架B.从动杆C.凸轮

9)与凸轮接触面较大,易于形成油膜,所以润滑较好,磨损较小的是。

A.尖顶从动杆B.平底从动杆C.滚子从动杆

10)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A.从动件端部结构形式B.凸轮的大小C.凸轮轮廓曲线

11)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的适应场合是。

A.传力较小B.转速较高C.转速较小

12)在传力不大的低速凸轮机构中,一般可采用的从动件是。

A.滚子B.尖顶C.平底

13)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做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的冲击。

A.刚性冲击B.柔性冲击C.无冲击

2.作图分析题

2.1右图所示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转向为逆时针方向,凸轮工作轮廓由两段圆弧和两段直线光滑连接而成,要求:

1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

②画出凸轮的基圆;

③标出从动杆的行程h;

④标出凸轮的推程角δ0、远休止角δ01、回程角δ0′、近休止角δ02;

⑤标出凸轮由图示位置按逆时针方向转过45°时机构的压力角α。

2.2图示为一偏心圆盘构成的凸轮机构,已知O为偏心圆的中心,偏心距e=15mm,圆盘直径d=60mm。

要求:

①用作图法标出从动件2的行程h和推程运动角0;

②用作图法标出凸轮转过90时从动件2的位移S90、压力角90;

③若改为偏置式凸轮机构,从减小推程压力角的角度考虑,从动件应偏向哪一侧?

④用作图法标出凸轮机构从图示位置转过45°时的压力角及从动件的位移。

2.3图所示的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起始上升点为C点。

①试在图上标注出从C点接触到D点接触时,

②凸轮转过的角度δ及从动件上升的位移S;

③试在图上标出从动件上升的最大升程h;

④标出在D点接触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

2.4有一尖端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按逆时针转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

凸轮转过180°时,从动件等速升高25mm;凸轮再转过60°时,从动件无位移;凸轮又转过90°时,从动件等速下降25mm;然后凸轮在转过最终30°,从动件停止不动。

若基园半径rb=30mm,请做出凸轮的轮廓曲线;标出推程为12.5mm时的压力角的。

S

δ

2.5下图为实际轮廓曲线相同而从动杆末端形式不同的三个凸轮机构。

1)画出图示三个凸轮的基圆r0

2)标出图示三个凸轮机构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α及位移S、凸轮逆时针转过90º后的压力角α90。

3)试比较分析三种从动杆末端形式各自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场合。

 

2.6图示为一偏心圆盘构成的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转向如图,要求:

①写出该凸轮机构的名称。

②标出理论轮廓、基圆、图示位置的位移s。

③标出图示位置的压力角及凸轮转过90时的压力角90。

④判断凸轮的转向是否合理,并简述主要原因。

3.问答题:

右图所示为一凸轮机构,看懂该传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凸轮机构应用了何种类型的凸轮?

(2)该种类型凸轮机构能使横刀架实现怎样的运动?

(3)从运动方面考虑该凸轮为平面凸轮还是空间凸轮?

(4)该种类型凸轮机构主要应用于何种场合?

(5)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决定的因素是什么?

4间歇运动机构

(一)基本要求

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应用场合及设计要点;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组成、运动特点及应用。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单销外槽轮机构中,槽轮的运动时间总是静止时间。

A.大于B.等于C.小于

2)若要实现周期性间歇转动,且希望转角大小可调,可选取机构。

A.槽轮B.不完全齿轮C.棘轮

3)在单向间歇运动机构中,棘轮机构常用于场合。

A.低速轻载B.高速重载C.低速重载

4)当输入运动为连续匀速转动时,要求输出运动为单向间歇转动,可选用机构、

机构和机构。

5)棘轮机构中止动爪的作用是。

2.简答题

实现间歇转动的机构有哪几种?

哪一种间歇回转角可调?

那一种较适用于高速情况?

为什么?

6带传动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熟悉V带的构造和标准;

3.掌握V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

熟悉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会区分打滑和弹性滑动这二个概念;

4.掌握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难点是弹性滑动的分析。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A.带的预紧力不够B.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C.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

2)带轮的轮槽尺寸由确定。

A.带的型号B.带轮直径C.带的长度

3)带传动主要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正压力B.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C.带的紧边拉力

4)设计V带传动时,如小带轮包角1过小(1120),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A.增大中心距B.减小中心距C.减小带轮直径

5)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传动比的原因是。

A.带的磨损B.带的打滑C.带的弹性滑动

6)带的楔角与带轮轮槽角之间的关系为。

A.=B.<C.>

7)V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A.提高带的寿命B.改变带的运动方向C.调节带的初拉力

8)V带带轮的结构形式取决于。

A.带速B.V带型号C.带轮直径

9)标准V带的截面夹角是。

A.34°B.36°C.40°

10)一般动力机械中,主要采用带传动的类型是。

A.平带传动B.V带传动C.圆型带传动

11)下列V带传递功率最大的是。

A.B型B.Y型C.E型

12)V带带轮的结构形式取决于。

A.带速B.传递的功率C.带轮直径

13)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可采用来解决。

A.增大传动比B.加大传动中心距C.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

2.

讨论题

2.1图示三个带传动方案,其中心距、

带轮直径满足下列关系式:

aa=ab,D1a

ab

试分析哪个方案传动能力最强?

2.2图示为一V带传动的横截面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项:

(1)说出该V带的结构形式?

其中起耐磨保护的是哪一层?

(2)从使用角度考虑,其合适的工作速度是多少?

(3)若该V带传动带轮直径为120mm,则应将带轮制成何种结构形式最合适?

(4)在安装V带时,若用张紧轮张紧,根据你的经验,应将张紧轮放在什么位置?

7齿轮传动

(一)基本要求

(二)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1.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掌握关于节点、节圆的概念;

2.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掌握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明确啮合线、啮合角等概念;

3.掌握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正确安装条件及连续传动条件;

4.熟悉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熟练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

5.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变位修正原理及变位齿轮的概念;

6.掌握齿轮的失效形式,直齿、斜齿轮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内容较多。

重点内容主要是: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原理和几何尺寸计算;齿轮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本章的难点是:

重合度的意义;斜齿轮的当量齿轮。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

A.0°B.20°C.90°

2)渐开线齿轮传动,由于安装误差中心距变大,这时传动比。

A.不变B.增大C.减小

3)的圆称为分度圆。

A.齿厚等于齿槽宽处B.齿顶高等于齿根高处C.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

4)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是指不受中心距变化的影响。

A.节圆半径B.传动比C.啮合角

5)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是用来的。

A.计算传动比B.计算重合度C.选择盘形铣刀

6)范成法加工齿数少于17的渐开线时,一定会产生根切。

A.标准直齿圆柱齿轮B.标准斜齿圆柱齿轮C.变位直齿圆柱齿轮

7)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其分度圆,齿顶高,齿根高。

A.变大B.变小C.不变

8)一般参数的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是。

A.齿面点蚀B.齿面磨损C.齿面胶合

9)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20z2=50,它们的齿形系数是。

A.

B.

C.

10)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时,小齿轮1和大齿轮2的齿宽应。

A.b1=b2B.b1b2

11)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z2,则两轮接触应力的关系为。

A.H1=H2B.H1<H2C.H1>H2

12)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A.齿面点蚀B.轮齿折断C.齿面磨损

13)对于齿面硬度≤350HBW的齿轮传动,当大、小齿轮均采用45号钢时,一般采取的热处理方式为。

A.小齿轮淬火,大齿轮调质B.小齿轮淬火,大齿正火

C.小齿轮调质,大齿轮正火D.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调质

14)增强齿轮齿面的抗点蚀能力,应该。

A.增大轮齿尺寸B.降低齿面硬度C.提高齿面硬度

15)下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不适宜于高速传动B.适宜于重载传动C.不产生轴向力

16)汽车变速箱中的齿轮传动形式属于。

A.开式齿轮传动B.闭式齿轮传动C.半开式齿轮传动

2.计算题

2.1一对正常齿制的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机构,已知:

标准中心距a=100㎜、压力角α=20°、主动轮齿数Z1=20、从动轮齿数Z2=30,求:

1)分别求出两轮的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及基圆直径db。

2)试画图表示理论啮合线段N1N2、实际啮合线段B1B2,并判断传动是否连续。

3)若实际安装中心距a’>a,则此时分度圆与节圆,分度圆压力角与啮合角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

4)两个齿轮的接触应力、齿根弯曲应力是否分别相等?

如不相等,哪一个齿轮的应力大?

2.2有一对正常齿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两轮的齿数分别为z1=30,z2=40,模数m=20mm,压力角α=20°,h﹡=1.0,c﹡=0.25。

1)试求:

齿轮1的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基圆直径db、齿距p、齿厚s、和齿槽宽e、传动比i、标准中心距a。

2)当实际中心距a’=702.5mm时,此时,啮合角α’为多少?

两轮节圆直径d1’、d2’各为多少?

传动比i为多少?

2.3在图示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已知动力从齿轮1输入,齿轮3输出,齿轮1为右旋齿轮,其转向如图所示。

试解答:

1)标出齿轮2和齿轮3的转向及轮齿的旋向。

2)标出齿轮2在啮合点处所受圆周力Ft、径向力Fr及轴向力Fa的方向。

3)说明中间轮齿面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的变化特性。

8蜗杆传动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类型;

2.掌握蜗杆传动主要参数、失效形式及材料选择;

3.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及受力分析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相类似,其中________最易发生。

A.轮齿折断B.塑性变形C.胶合与磨损

2)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相类似,其中________最易发生。

A.轮齿折断B.塑性变形C.胶合与磨损

3)为使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减摩性,常采用制造蜗杆,采用制造蜗轮。

A.钢B.青铜C.塑料D.有色金属

4)对于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在一定限速内可采用__。

A.较大的蜗杆直径系数B.较大的蜗杆分度圆导程角C.较小的模数D.较少的蜗杆头数

5)蜗杆传动中,是以蜗杆的参数、蜗轮的参数为标准值。

A.端面B.轴面C.法面

6)在下列蜗杆传动参数中,________为导出值,不是基本的标准化的参数。

A.蜗杆头数Z1B.蜗杆轴向模数mC.蜗杆直径系数q

2.分析题

2.1在图示电动绞车系统中,件1和2均为斜齿圆柱齿轮,件3为蜗杆,件4为蜗轮。

已知蜗轮蜗杆均为右旋,并且设计时Ⅱ轴上的齿轮2与蜗杆3的轴向力能够相互抵消一部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齿轮1的轮齿螺旋线方向是旋。

②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重物上升时齿轮1和齿轮2的转动方向以及齿轮2在节点A所受的轴向力

的方向。

③重物上升时,在节点B处画出蜗杆3所受的轴向力

、圆周力

和径向力

的方向,在节点B处画出蜗轮4所受的圆周力

的方向。

2.2图示为简单手动起重装置。

若按图示方向转动蜗杆,提升重物G,试确定:

(1)蜗杆和蜗轮齿的旋向;

(2)画出蜗轮所受的轴向力

、圆周力

和径向力

的方向;

(3)当提升重物或重物向下时,蜗轮齿面是单侧受载

还是双侧受载?

 

9轮系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轮系的分类和主要功用;

2.熟练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会确定主、从动轮的转向关系。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各种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本章难点是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及复合轮系中基本轮系的划分。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在轮系传动比计算中,iABH表示A、B两轮的传动比。

A.在转化轮系中B.在实际轮系中C.在周转轮系中

2)惰轮对轮系传动比。

A.大小方向均无影响B.仅影响大小,不影响方向C.仅影响方向,不影响大小

3)下图所示轮系,三个传动比计算式中,式是正确的。

 

 

2.计算题

2.1在右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z1=z3′=80,z3=z5=20,齿数l的转速n1=70r/min,方向如图所示。

试求齿轮5的转速的大小及方向。

2.2图示轮系中,已知双头右旋蜗杆的转速

试求n6的大小和转向。

 

10滚动轴承

(一)基本要求

1.熟悉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和代号。

熟练掌握“6”、“N”、“7”、“3”、“5”类等轴承;

2.掌握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及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方法及轴承的选择计算。

本章难点是角接触轴承轴向载荷计算。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代号为的滚动轴承能很好的承受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的综合作用。

A.7310ACB.N210C.5310

2)是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

A.深沟球轴承B.调心球轴承C.调心滚子轴承D.圆柱滚子轴承

3)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的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A.99%B.90%C.95%D.50%

4)具有良好的调心作用。

A.深沟球轴承B.调心滚子轴承C.推力球轴承D.圆柱滚子轴承

5)深沟球轴承内径100mm,宽度系列0,直径系列2,公差等级为0级,其代号为。

A.6220/P0B.60220/P0C.6220

6)3000个型号相同的滚动轴承,在相同条件下运转,当达到基本额定寿命时,应有轴承失效。

A.300个B.30个C.3000个

7)在下列各类轴承中,能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

A.短圆柱滚子轴承B.圆锥滚子轴承C.推力球轴承

8)按基本额定动载荷选定的滚动轴承,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其破坏率最大为。

A.1%B.5%C.10%

9)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疲劳点蚀B.磨损C.胶合

10)根据滚动轴承代号,完成下表要求内容:

代号

类型名称

内径

径向承载最大

轴向承载最大

精度等级最高

允许转速最高

6210

N410/P4

30210/P6X

 

2.计算题

2.1齿轮由一对7307角接触向心球轴承支承。

已知Fr1=1000N,Fr2=2060N,齿轮上轴向载荷Ka=880N,方向如图所示。

且该轴承派生轴向力S=0.7Fr,试问两轴承中哪一个为紧端,哪一个为松端,承受的轴向载荷Fa1和Fa2各为多少?

2.2如图所示一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的轴系,轴承正安装(面对面),已知两个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为

,轴上作用的轴向外载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