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859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7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docx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临沂)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图5)”,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B. 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  

C. 地中海面积会不断增大                                       

D. 澳大利亚大陆很少发生地震

【答案】C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地震。

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地中海面积会不断缩小,澳大利亚大陆很少发生地震,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2.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进入地壳运动活跃期。

2000-2010年间,苏门答腊岛近海共发生8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

表为2000-2010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统计,如图示意苏门答腊岛及周边海域。

表2000-2010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是(  )

A. 地形以高原为主        B. 山脉呈南北向延伸        C.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D.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苏门答腊岛沿海山脉上火山广布,其成因是(  )

A.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B. 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地壳活跃

C.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

D.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3)推测图示区域内印度洋板块边界的大致延伸方向是(  )

A. 东北-西南                               

B. 西北-东南                               

C. 东西                               

D. 南北

【答案】

(1)C

(2)C

(3)B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苏门答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故选C。

(2)苏门答腊岛沿海山脉上火山广布,是因为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故选C。

(3)由图中苏门答腊岛山脉的走向呈西北-东南可知,印度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是西北-东南,故选B。

【点评】

(1)描述地形地势特征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典型用语:

以…地形为主;2、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

典型用语:

…方向高,…方向低;3、主要地形分布,空间排列方式;4、海拔状况,(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2)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3)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3.读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 巴拿马运河                       B. 麦哲伦海峡                       C. 德雷克海峡                       D. 苏伊士运河

(2)图中丙、丁所在大洋分别是(    )

A. 大西洋、印度洋             B. 太平洋、大西洋             C. 北冰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北冰洋B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南美洲,二者的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故选A。

(2)由图可知,丙是太平洋,丁是大西洋,故选B。

【点评】

(1)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

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

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

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

丹麦海峡。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4.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2018年9月28日,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附近板块分布圈。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该国多火山地震是因为(   )

A.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C.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2)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但印度尼西亚有一个怪现象,有人宁愿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其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适官,适合居住                                           

B. 耕地缺乏,火山灰上壤肥沃

C. 火山美观,利于冒险                                           

D. 风景优美,便于观看

(3)该地震发生时,正在海边小木屋度假休闲的某游客自我保护措施得当的是(   )

A. 迅速躲到大树下                                                  

B. 紧闭大门,等待救援

C. 驾驶豪华游艇逃生                                              

D. 撤离到空旷的高地,蹲下来

【答案】

(1)A

(2)B

(3)D

【解析】【分析】

(1)根据板块的分布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2)印度尼西亚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小,火山附近非常危险,但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灰,是很肥沃的土壤。

所以吸引着很多人来耕作。

(3)在海边发生地震,容易引发海啸,所以除了防止重物砸伤外,还要预防海啸。

迅速躲到大树下、紧闭大门,等待救援、驾驶豪华游艇逃生都不能有效逃生;撤离到空旷的高地,蹲下来,既能预防地震带来的伤害,又能有效预防海啸的伤害。

故答案为:

(1)A;

(2)B;(3)D;

【点评】

(1)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火山爆发虽然带来危害,但火山灰却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

(2)地震逃生法则:

①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②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③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④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⑤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⑥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5.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扭曲。

如图“戴马克松地图”,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

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面积最大的洲          

B. ⑤位于西半球          

C. ④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 ⑥位于⑤的南侧

(2)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⑥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依据大洲轮廓和位置,读图可知,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③是南美洲,④是南极洲,⑤是非洲,⑥大洋洲。

①是面积最大的洲,故A正确;⑤位于东半球,故B错误;④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C错误;⑥位于⑤的东南侧,故D错误。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2)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是②北美洲与③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①亚洲与⑤非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北半球和东半球的陆地面积相对更多些。

三分陆七分海,陆地占三成,海洋占七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6.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两国的工业都很发达,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读日本和英国位置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与英国相比,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 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

B. 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C.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 水力资源的过度开发

(2)两国的工业区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复杂,崎岖不平

B. 工业原料、燃料资源丰富

C. 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D.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日本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日本多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日本和英国都属于岛国,两国工业都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原因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的港湾。

故答案为:

(1)A;

(2)D;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7.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有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 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                         

D. 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

A、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错误;

B、地球表面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正确;

C、海洋是彼此相连的,陆地被分割成七个大洲,被海洋所包围,故错误;

D、地球上四个大洋彼此相连,故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这些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并熟练运用。

8.(黑龙江)世界海陆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分别是(   )

A. 71%  29%                       

B. 29%  71%                       

C. 79%  21%                       

D. 21%  79%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约为7:

3。

 

9.台湾省是我国地震多发区,2019年4月18日花莲县附近(北纬24.13度,东经121.52度)发生6.1级左右地震。

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台湾岛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东部

B. 西部是迎风坡,比东部降水多

C. 河流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D. 全年高温多雨,森林资源丰富

(2)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   )

A. 太平洋的大洋中脊         B. 印度洋大陆架附近         C. 欧亚板块的内部         D. 板块与板块交界附近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

(1)台湾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故A错误;台湾西部是背风坡,比东部降水少,故B错误;台湾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故C正确;台湾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D错误。

故选:

C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故选:

D。

【点评】

(1)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地势东高西低,人口与城市主要集中于岛屿西部沿海平原。

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等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10.(盐城)2016年4月25日,智利中部发生7.1级地震,首都圣地亚哥震感明显,读震中位置图,完成小题。

(1)造成智利多地震的原因是(   )

A. 处于平原与山地的交接地带                                

B. 处于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地带

C. 处于板块的内部地带                                           

D. 处于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2)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   )

A. 低纬度                              B. 西半球                              C. 南热带                              D. 首都东北方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

(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由智利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由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

D

(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震中的经纬度约为75°W,40°S。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可判定,震中位于中纬度。

故A错误。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可判定,震中位于西半球。

故B正确。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可判定,震中位于南温带。

故C错误。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可判定,震中位于首都的西南方向。

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

(1)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11.读2016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跟踪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                      

B. 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 A地位于大洋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很少发生地震

【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A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澳大利亚大陆内部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很少发生地震。

故答案为:

C。

【点评】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12.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为大洲分界线,该界线是(   )

A. 白令海峽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土耳其海峡

(2)乙处所在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马来西亚                              C. 菲律宾                              D. 印度尼西亚

(3)丙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60°E,30°N                    B. 60°W,30°N                    C. 60°E,30°S                    D. 60°W,30°S

(4)丁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答案】

(1)B

(2)A

(3)D

(4)B

【解析】【分析】

(1)从图中可知,甲是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

(2)从图中可知,该国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是日本,故乙处所在的国家是日本。

(3)从图中可知,丙地在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故AB错,其经度是60°W,故D符合题意。

(4)一般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丁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故答案为:

(1)B;

(2)A;(3)D;(4)B。

【点评】

(1)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

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

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

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

丹麦海峡。

(2)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以东、太平洋西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

从板块位置来看,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3)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4)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13.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全球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   )

A. 板块内部                         

B. 大陆内部                         

C. 板块交界处                         

D. 大陆交界处

【答案】C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

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A. 亚洲、北冰洋                 

B. 大洋洲、北冰洋                 

C. 亚洲、太平洋                 

D. 非洲、太平洋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面积约18000万平方千米,比世界上所有陆地面积还要大。

故答案为:

C。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