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0004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案人民版必修2

第3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掌握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历程中的特征。

2.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影响,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1)限制中国机器进口,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3)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4)抗战胜利后,美货汹涌而至,民族工业产品受到严重排挤和打击。

2.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

(1)甲午战争以前,民族工业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2)各级政府采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企业,极大地加重了民族工业企业的负担。

(3)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

(4)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思维点拨] 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在华攫取的种种特权,大肆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争夺原料、市场和劳动力,严重挤压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

[图解识记]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背景

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

2.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目的

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4.表现

(1)1928年济南惨案后:

全国反日会通过了拒绝买卖日货、拒绝使用日钞、拒绝搭乘日轮的决议。

(2)九一八事变后:

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

(3)一·二八事变爆发后:

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十九路军抗战。

(4)长城抗战爆发后:

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

5.特点

(1)革命性: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影响其发展和生存。

(2)妥协性: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6.结局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概念阐释] “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

(1)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2)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3)官僚资本则指本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其实质是在不同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近代前期的体现是晚清洋务经济,近代后期体现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

主题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史料一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分布图

史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发展起来的,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并且缺少先进的管理人才和经验。

从工业布局上看,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交通便利的大城市,地区分布不合理;从工业部门看,以轻工业为主,而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史料解读]

阅读史料时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一个是地域信息,即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另一个是图示右下方的备注信息,即产业结构问题。

史料二划线部分说明中国资本主义缺乏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导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呈现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的缺陷;并形成了工业布局集中在沿海,工业部门集中在轻工业的特点。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

(2)史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什么缺陷?

提示 

(1)特点: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

原因:

较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来技术、设备;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经济基础较好。

(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史料一 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①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

史料二 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当他兴办的永利碱业公司出碱时,英国卜内门公司跑来要求“合作”,遭到范旭东的拒绝。

②打破了卜内门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

史料三 通过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不难看出,③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运动的发生,都是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

[史料解读]

三段划线句子分别从经济、对外关系和国内政治三个角度分析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

①表明威胁了自然经济的地位,②打破了列强独占中国市场的企图,③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对近代民主革命的作用。

[问题思考]

从上述史料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提示 

(1)民族工业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思想解放奠定了经济基础。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2)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工业的产品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它发展的办法就是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力求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他们的资本是由地租转化而来的,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兼有资本家和地主双重身份。

民族资本家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影响

1.地位

(1)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2)始终未能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2.影响

(1)从经济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代表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

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及中国共产党建立创造了条件。

(3)从思想领域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从发展趋势上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难以独立发展。

1.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清政府批准了李鸿章的奏请,这(  )

A.有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B.杜绝了民间资本进入官办企业

C.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导致上海机器织布局资金匮乏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可知清政府只许官商合办,不允许私人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显然这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

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

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

”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

A.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考点】

【题点】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等信息表明,“公永和”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3.英美烟草公司以“鸿雁”烟标与其“玫瑰”烟标颜色相近为借口,诬告南洋烟草公司侵权,香港殖民当局于是没收并焚毁“鸿雁”牌香烟,令南洋烟草公司遭受重创。

这说明了(  )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D.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走向萎缩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南洋烟草公司是我国民族工业的代表,英美烟草公司诬告其侵权并勾结香港殖民当局对其进行打击,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4.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考点】

【题点】

答案 B

解析 漫画反映出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资本始终在夹缝中求生存,并逐渐走向萎缩和陷入困境,因此②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

由此正确答案为B。

5.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考点】

【题点】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选择D项。

A、C项分别是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B项说法错误。

[基础达标]

1.下图为晚清漫画《实业家之比较》,造成这一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不高

C.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

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考点】

【题点】

答案 D

解析 由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其产生时就面临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造成其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故D正确。

2.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考点】

【题点】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的要求“根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屡受压制的根源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选D。

3.1929年,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致国民政府请愿书中提出请求:

增加外国火柴进口税、减免铁道运输收费等。

这表明国民政府时期(  )

A.轻工业发展困难重重

B.政府不关心国民经济发展

C.不平等条约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工业面临官僚资本的挤压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的主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国列强的商品进口关税太低,以至于外国商品的倾销严重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究其根源还在于不平等条约的庇护。

4.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

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知,“外国人办”及“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工业实力较强,商办实力相对较弱。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排挤而艰难成长。

5.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股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

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外国资本的压制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官僚资本的侵蚀D.股票市场的紊乱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信息“1934年”,中国银行控制张裕酒厂是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典型例子。

6.下图为“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该图蕴含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A.官僚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B.列强侵华战火直接摧残民族工业

C.限制中国进口机器

D.民族工业以各种形式坚持反抗斗争

【考点】

【题点】

答案 B

解析 该图反映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先施公司被炸的惨景,说明了列强侵华战争对民族工业的摧残。

故B项为正确选项。

7.(2017·河池高一期末)如图是国民政府某一时期发行的一套纸币的面值之一。

该套纸币的发行(  )

A.推动了国统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B.造成中国对外贸易严重入超

C.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完全解体

D.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考点】

【题点】

答案 D

解析 “伍佰萬圆”表明通货膨胀严重,据“金圆券”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故D项正确。

8.(2017·天津质检)广告能反映某个时代独特的文化心理。

如图所示,《申报》登载的这则广告(  )

1937年8月14日金鼠牌香烟国货翘楚

A.反映了国产香烟具有较高的质量

B.说明购买国货是简单的消费行为

C.将购买国货与爱国主义联系起来

D.迎合了民众期待战争胜利的心理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人士发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把购买国货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故选C。

A项并未反映出“国难当头”,错误;B项也未体现出“国难当头”,错误;国难当头,支持国货即是为救亡图存作出自己的贡献,迎合的是人们的爱国情感,D项错误。

9.(2018·郑州高一检测)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支持十九路军;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爱国商人自发抵制日本经济侵略等。

这些史实说明(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B.民族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

C.飞机制造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

D.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考点】

【题点】

答案 D

10.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说明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两大任务上,正确的主张应是(  )

A.先独立才能富强B.同时并举

C.先富强后独立D.都不可能实现

【考点】

【题点】

答案 A

解析 近代中国人民面临上述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中“争取民族独立”应是第一位的。

正是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民族独立是民族富强的前提,二者不可颠倒。

并举实现两大任务是不现实的。

故选A。

[能力提升]

11.(2018·广西桂林、崇左联考)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

这说明(  )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大部分内陆及农村地区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棉纱输出到中国属于商品输出,故B项错误;题干中日本对中国棉纱输出的增长显示出近代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说明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增多,并不等于中国对棉纱需求剧增,故D项错误。

12.《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考点】

【题点】

答案 D

解析 题目中的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列强在华取得的经济特权,这些特权使其在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13.如图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对此分析认识正确的是(  )

A.能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

B.国货因物美价廉受到大众普遍欢迎

C.提倡国货运动是福建首先倡导推动

D.国货与洋货在市场上存在激烈竞争

【考点】

【题点】

答案 D

解析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即19世纪末,而图片时间是1920年,故A项错误;国货与洋货相比,并不会物美价廉,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明福建在提倡国货运动,并不能说明是福建首先倡导推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提倡国货,说明国货与洋货在市场上存在激烈竞争,故D项正确。

14.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

”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

A.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混乱的法币政策,加重了民族工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生产陷入绝境,故C项正确。

15.(2018·枣庄一中月考)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始终缓慢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考点】

【题点】

答案 D

解析 分析表格材料,列强放松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而列强卷土重来则民族工业萧条,再到日本的经济掠夺使民族工业遭摧残以及美国商品涌入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每个阶段都是在强调列强侵略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故选D。

16.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图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考点】

【题点】

答案 

(1)政治:

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思想: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内部因素:

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挤压。

外部因素: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国的侵略。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但遭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

解析 第

(1)问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第

(2)问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第(3)问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