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0123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海南省琼海市【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一)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侯氏制碱C.蚕丝纺织D.制造火药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植物油B.硫酸铜C.高锰酸钾D.碳酸氢钠

3.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装生锈铁钉

D.倾倒稀硫酸

4.海南东线高铁的开通,改善了人们的出行.铁轨通常由锰钢制作而成,锰钢属于(  )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5.烈性炸药TNT(化学式为C7H5N3O6)广泛用于开矿、修路、兴修水利等,下列关于TNT的说法错误的是()

A.TNT是一种有机物

B.TNT爆炸后会产生二氧化硫

C.TNT由四种元素组成

D.每个TNT分子含有21个原子

6.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镁B.铜C.锌D.铝

7.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B.KNO3C.(NH4)2HPO4D.Ca(H2PO4)2

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

5

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9.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水分子未画出)分布的是()

A.AB.BC.CD.D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11.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陈醋

苹果汁

牙膏

肥皂水

pH

2.5

3.1

8.5

10.0

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

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

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

1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A.食盐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石灰石

1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B

鉴别稀硫酸、NaCl溶液、NaOH溶液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AB.BC.CD.D

二、填空题

1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现有①氧气②氯化钠③生石灰④盐酸,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______;

(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4)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15.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都含有____________;

(2)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都能用来除去废水中含有的氢氧化钠,请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若分别往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消毒,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2)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之一,硝酸钾属于_________。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3)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得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情况下,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

17.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以下主要现象:

①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②有无色气泡产生。

(1)写出产生第一种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产生第二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去除粗盐中泥沙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1)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2)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某化学课外小组通过如下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通过对比实验A和B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2)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这一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

20.为了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该现象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1.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

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NaOH

猜想二:

NaOH,Ca(OH)2

猜想三:

NaOH,Na2CO3

(设计并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这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猜想成立

写出实验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

①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CaC2,充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②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

五、简答题

22.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稀释成10%的稀H2SO4,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

六、计算题

23.在潜水时常要携带过氧化钠(Na2O2),不仅可以吸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产生氧气,供给呼吸。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现有780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侯氏制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纯碱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纺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制造火药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2.D

【解析】

A、植物油不溶于水得到乳浊液,错误;B、硫酸铜能够溶于水,得到溶液,但有颜色为蓝色,错误;C、高锰酸钾能够溶于水,得到溶液,但有颜色为紫红色,错误;D、碳酸氢钠能够溶于水,得到溶液,正确。

故选D。

点睛:

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不溶于液体的液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溶液与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相同点是都是混合物,不同点是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3.B

【详解】

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图中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铁钉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没有倾斜,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B。

4.A

【解析】

锰铜是由锰和铜混合之后融合而成的混合物,所以属于合金,即属于金属材料,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

故选A。

5.B

【详解】

A、TNT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TNT中不含硫元素,爆炸后不会产生二氧化硫,错误;

C、TNT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正确;

D、每个TNT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每个TNT分子含有21个原子,正确。

故选B.

6.A

【解析】

由于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镁>铝>锌>铜,故选A.

7.C

【解析】

试题分析:

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含磷元素,不是含磷复合肥料,故选项错误。

C、(NH4)2H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且含有磷元素,是含磷复合肥料,故选项正确。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8.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因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

5,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虽然溶解度的数值相等,但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D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正确的叙述,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且降温的过程中均析出晶体,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

考点:

溶解度曲线

9.D

【解析】

由于蔗糖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溶液是均一、稳定的而混合物,且蔗糖分子并不是有规律的排列,故选D。

点睛:

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考虑。

10.D

【解析】

A、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但可以再溶解其它物,错误;B、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疏松多孔不耐腐蚀,错误;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错误;D、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也是酸和碱的反应,也能发生中和反应,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A、陈醋的pH=2.5,酸性最强,错误;B、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所以可以用牙膏、氨水、肥皂水等中和,正确;C、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错误;D、陈醋的pH=2.5,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吃陈醋,错误。

故选B。

点睛: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12.B

【详解】

A、食盐水会因蒸发使质量减少,故此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故此选项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会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D、石灰石在空气中没有变化,因而质量不变,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B。

13.C

【解析】

A、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由气泡冒出;碳粉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水,现象明显,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B、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遇到中性的盐溶液不变色,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C、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生成了氯化钠,无法确定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H2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4.②①④③

【解析】

根据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

(1)可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氯化钠;

(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3)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4)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15.H+(或氢离子)HCl+NaOH==NaCl+H2O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

(1)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都含有H+(或氢离子);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3)稀硫酸和硝酸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若分别往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16.高锰酸钾D降温

【详解】

试题分析:

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消毒,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高锰酸钾。

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之一,硝酸钾属于复合肥,因为同时含有两种营养元素;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温,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来达到目的。

考点:

基本概念和原理

17.Fe2O3+6HCl==2FeCl3+3H2O铁锈脱落,里面的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2)产生第二种现象的原因:

铁锈脱落,里面的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18.ACB引流

【解析】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

①溶解,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②过滤,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颜色,如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③蒸发把所得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CB;

(2)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19.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B中固体表面产生红棕色物质,C中无明显变化

【详解】

(1)A试管中植物油不溶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可浮在水面,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铁钉虽浸在水里,但不同时具备氧气和水这两个条件,故铁钉也不易生锈。

B试管中铁钉浸在水里,管口未做任何处理,故铁钉同时和氧气、水接触,符合钢铁锈蚀条件,B试管中铁钉易生锈,通过对比实验A和B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2)C试管中没有水,管口闭塞,管内只有空气,铁钉不易生锈,B试管中铁钉浸在水里,管口未做任何处理,故铁钉同时和氧气、水接触,符合钢铁锈蚀条件,B试管中铁钉易生锈,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这一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B中固体表面产生红棕色物质,C中无明显变化。

20.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反应完。

【详解】

(1)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点睛: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1.【设计并实验】无白色沉淀生成三Na2CO3+2HCl=2NaCl+H2O+CO2↑

【拓展延伸】①有气泡产生,生成蓝色沉淀②密封保存

【解析】

试题分析:

【设计并实验】实验一:

根据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这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存在Na2CO3,故猜想三成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拓展延伸】①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CaC2,先后发生反应:

CaC2+2H2O=Ca(OH)2+C2H2↑,Ca(OH)2+Cu(NO3)2=Ca(NO3)2+Cu(OH)2↓,故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生成蓝色沉淀

②根据上面的探究过程,可知电石能与水反应,故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密封保存

考点:

Ca(OH)2、Na2CO3的化学性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22.880

【解析】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

100g×98%=(

+100g)×10%,解得:

=880g。

点睛: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3.160g

【解析】

设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780g               

=160g

答:

可生成氧气16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