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0618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x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

一、前言

2003年12月,教育部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

课题组负责人带领外语系骨干教师,积极做出响应,撰写了《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见附件1)。

2004年9月,课题组依托省级教研项目—《基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在全省率先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到2007年秋季,我们完成了从试点工作整体方案设计到实施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

2007年3月,以全国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海啸为组长的省内外专家对我们的项目进行了验收,并给与高度评价(见附件2)。

2007年10月,课题组负责人主持的我校《大学英语》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见附件3)。

2007年12月,课题组研究的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中心项目—《理工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考虑研究周期短,此项目经中心同意,更名为《基于资源型的英语听力和阅读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获优良结项(见附件4)。

2007年12月,教育部评估专家、同济大学外语学院房定坚教授对我校学生的外语基本技能给予高度评价,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二、研究背景

世纪之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迎来了一次新的、全方位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北京申奥、上海申博成功,标志着中国更加开放,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社会环境中,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它还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手段。

今天高校的莘莘学子,要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明天建功立业,是否具备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事关“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局”(张尧学,200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大学英语经历了恢复、发展、提高三个阶段,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面临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教学上的问题暴露越来越明显。

这些问题是

(1)思想观念的不适应;

(2)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适应;(3)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不适应;(4)教学管理不适应。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为“质量工程”四项工作中的第二项。

2003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作为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当时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在全省普通高校,乃至全国普通高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师资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大班授课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趋势。

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为例,2003年秋季,80人以上的英语教学班达40个,涉及学生超过3000人。

如此大的英语班级,对教学手段、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

长期以来,我们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教师知识和经验是学生的学习内容。

这种教学模式所带来实际后果是令人担忧的。

学生的英语技能,尤其是听说能力与社会需要有较大的差距。

研究(徐锦芬等,2004;林莉兰,2006)表明:

大学生英语学习成就感较低,自主能力普遍较低。

基于以上背景,课题组在2004—2007年间申请了以下项目:

1、基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编号2005077)(附件5);

2、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探索与研究(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编号2007jyxm092)(附件5);

3、理工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第三批公开招标项目)(附件5)

4、新型全数字化大学外语教学智能广播平台研究(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校级教研项目)(附件5)

课题立足于普通高校扩招以后师资结构亟待解决和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现状,希望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浪潮中,率先进行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实验,对教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推广,使新的教学模式更加个性化,促进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上一个新台阶。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是通过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改革,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立体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经过四年多的教改实践与教学理论探索,课题组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建设、评估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三、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

(一)大学英语课程新体系的构建

1、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质量标准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进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比较陈旧。

课题组经过认真研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将大学英语能力的要求分为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既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

该《大纲》确定了我院大学英语应以培养学生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强调大学英语应是一个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以语言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系统(见附件6)。

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根据分层次、分类别组织教学的思想,为“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课程要求》,2004),我们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改革过去单一的基础课程群。

新的课程体系中,除基础课程群外,还增设了高级课程群。

基础课程群为基础阶段大学英语必修课程。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高级课程群是针对《大纲》中目标为“更高要求”的学生设置。

学生在完成基础群课程模块的学习后,可按照个人兴趣和个人发展要求选择相应的模块学习。

高级课程群除包括高级听说、高级读写译外,还含有部分自选的课程模块,如外贸英语、西方文化等。

自选模块课程为方向性高级课程,对各级的要求有所不同。

对于按一般要求培养的学生来说是任选课;对于按较高要求培养的学生来说有4学分为必选课,其它为任选课。

高级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研学能力和思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附件9)

改革大学英语课型。

新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将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和听力型调整为读写译、听力,增设了口语课。

口语课被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听力课则实施“零课时制”,即安排学生在自主学习教室独立完成听力学习任务,教师每月组织一次段考,监测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月考的成绩纳入过程性测评体系中。

课题组负责人带领骨干教师在调研的基础上,和教务部门一起,统一了全校大学英语理论课时,将大学英语理论课时由原先360-310课时削减到254,增设了课外自主学习、第二课堂内容。

每个学生所修大学英语课程必须达到16学分,其中基础课程学分不得少于8学分。

教学模式为2+2+x学时/周,其中2学时用于大班授课,2学时用于小班操练、口语教学和辅导,x包括自主学习上机时间和参加第二课堂时间,x必须大于或等于4学时(见附件6)。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课堂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设计并实施各种语言训练与语言交际活动。

以主题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主题设计现实社会中真实的课堂活动。

重视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通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讨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构建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应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工具,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实际效果,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大班授课与小班教学相结合。

大班课上,教师制作课件在多媒体教室着重解决语言知识输入,小班教学着重解决学生知识输出。

大班每班人数控制在在160-200人左右,小班每班25-30人左右。

2)因材施教,分类要求,动态管理。

将学生分为A、B两级,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通过二年学习,A级学生要求达到《大纲》)较高要求,B级学生达到《大纲》一般要求。

对于B级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程内容后,口试、笔试成绩优秀,可进入A级的学习。

对于A级学生实行末位淘汰,降至B级。

3)课堂教学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

课堂教学由教师组织实施,突出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并通过示范、讲解、辅导、检查等形式,引导、帮助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那些需要反复操练的项目,如听力、阅读、语法训练等,学生通过教学软件在语言中心自主学习完成。

4)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相结合。

通过外语系举办的英语之角、英语俱乐部、英语调频台、各类英语大赛、外语系开放式的语音环境以及基于局域网的自主学习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使第一课堂内容与活动在课外有效延伸,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应用环境,丰富课堂内所学内容,构成课内初识、课外及网络中巩固应用的相互渗透的、有机的、立体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

4、改变学习方式

课题组改变了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建立了以人本主义学习观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学生互动为核心的资源型学习模式,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自主学习论和二语习得的“输入假设”理论。

在资源型的学习模式中,自主能力发展的中心放在学习者独立使用学习资源上,学习者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并有机会控制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材料和评估学习结果。

通过学分制的实施,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学习资源的网络化,学生不再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来获取语言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方式,通过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或通过网络进行探究性和协作性的学习。

在此情况下语言知识本身只是基础和铺垫,更重要的是语言的实践以及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行有效的交际和交流的能力。

本学习模式设计突出了听力及阅读技能的自主学习,内容设计突出了为大学生提供足够量的有效语言输入,同时根据其英语水平自动匹配难易程度适中的试题作为训练,努力做到让学生既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对其实施适度干预。

该学习模式一方面缓解了我校师资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大量真实、地道的语言。

课题组对试点班级随机抽查部分学生进行开放式纺谈,结果显示,学生对资源型自主学习模式普遍持肯定态度。

2005-2007年,课题组经过3个学期的跟踪调查,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资源型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而且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上有明显优势(研究成果已形成论文,待发表)。

5、建立科学的英语课程评估体系

在过去我们所使用的传统评价方式中,评价指标唯一,以期末考试分数为标准,忽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过程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的功能单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评价的方法有局限性,注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多采用笔试,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课题组本着评价过程应以“促进学生发展”、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在课程评估中,增强过程性评估的权重,突出应用技能的评估,力求使之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

如:

在学生学业成绩中,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各占学期成绩的40%和60%。

过程性评估包括平时作业、测验、参与课堂活动、上机和每月的听力段考,也包括参与校内各种英语比赛。

加大了听力在期末考试试卷的比例;除了笔试以外,期末考试还设置了口语考试。

此外,我们还将课程考试与国家四级统考结合起来(见附件1、附件7)。

在06及部分试点班中,课题组还引用了学生学习档案评估方式,丰富了教学评估形式,初步取得良好成效(附件8)。

此外,我们还购置了试题库,做到教考分离,力求使测试做到规范化、系统化。

(二)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与建设

1、加强制度建设

成立了以系主任为负责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附件9)。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课题组结合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不断规范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制定了《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考试及成绩处理办法(试行)》、《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大学英语集体备课制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条例》、《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大纲》、《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等教学管理文件,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规范提供了保证(见附件7)。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题组将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针对本系师资队伍薄弱的状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如:

1)对刚上岗的新教师实施“导师制”,帮助新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及环节,教学技巧及实践教学方法,最后完全独立承担本课程教学工作;2)鼓励35岁以下、本科毕业的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3)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为目的,安排中青年教师加入教科研项目;4)选派骨干教师赴澳大利亚短期培训;5)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先后派人参加了日本主办的第四届“亚洲TEFL国际会议”和国内其他相关学术会议;6)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倡树立治学严谨、工作踏实的作风和爱岗敬业精神;7)建立教学科研奖励条例,对各层次的教学科研成果分别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见附件10)。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课题组的师德师风、教学科研均取得成效,。

实验前,课题组有副教授1人,讲师1人,8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本科生,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人。

经过2年的时间,课题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晋升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获硕士学位1人,5名青年教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全国统招研究生。

2名青年教师分别获2007年、2006院课件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1名教师获2005年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名教师分别获2005年外语系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三等奖(附件11)。

2006和2007年,课题负责人主持的《大学英语》课程获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附件3)。

2004年9月至今,课题组成员承担了二项省级重点教研项目,二项省级科研项目,二项院级教研项目,二项院级科研项目,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系列论文30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学术论文4篇,国家级学术论文3篇(附件12)。

2、加强教学环境建设

2004年,为了配合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校首批投资近60万元新建72座的网络自主学习教室一间。

2007年,又投资100多万,新建198座自主学习教室一间。

2008年,学校又拨款60万元,在北区新建91座自主学习教室一间。

目前已建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室3间,共计361台学生用机,承担全校大学英语视听说、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任务。

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也都在多媒体教室授课(附件13)。

3、自主开发英语学习软件

课题组成员自主开发英语学习软件1套(附件14)。

该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1)确定听读材料难易度的影响因子及其权重;

2)通过计算机提取材料的影响因子;

3)基于大型BNC语料库词频数据计算词汇难度计算;

4)将材料的难易度值与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动态匹配;

5)建立较为科学而完整的自主学习监控、反馈和评估体系。

该软件的创新之处:

1)科学计算试题难易度系数。

通过大型BNC语料库检索计算,根据材料的长度、句子长度、平均词频、低频词比例等计算出阅读、听力材料难易度系数。

听力材料的难易度测算还增加了语速对难易度系数的影响。

该系统可根据手动调节的听力材料语速自动修正难易度系数。

2)学习过程采用积分制。

采用积分制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学生所做每一题都会根据答题正确率,试题难易度系数,原有积分等进行累加得出新的积分。

3)为每位学生建立详细的学习日志。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日志,其中包括学生个人信息,训练时间与次数,训练内容,训练积分,权限水平等,管理便捷。

4)手动调节听力材料语速。

考虑到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听力部分的语速可以采用手动调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学习与测试试题难易度与学生英语积分水平自动匹配。

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积分水平自动匹配难易度系数合适的英语资料来进行训练,防止过难或者过易试题的影响,保证语言的有效输入。

6)定时完成试题。

为了培养学生对于作题时间的敏感性,适应新的大学英语考试政策,所以试题均有完成时限,超时自动关闭窗口。

7)按要求自动生成与发放试卷。

可以按照考试要求的题型,题目数,难易度自动随机生成试卷,并且保证分发给每位考生的试卷均不相同,杜绝作弊现象。

8)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大学生心理,按照积分水平的高低给予学生不同的头衔和头像,使积分的高低差异更加形象化。

同时,积分的高低还影响学生的权限水平,比如一些视频资源只有当权限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可以使用。

这样,给予学生一个不断想提高自己积分的动力。

教育部评估专家以及省内评估专家来我系参观时,对我们的研发成果给与了高度评价。

4、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建设

课题组开发了《新视野大学英语》1-4册课件一套,《全新版大学英越》第一册课件一套。

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包括电子教案、PPT课件、作业习题、授课录像、课外学习资源。

其中授课录像包括了课程主讲教师的真实授课录像。

学生园地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互动平台,也是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的平台。

课外学习资源包括大量阅读、视频学习资源,约1.6G(http:

//219.231.0.65/ec/C29/zcr-1.htm,附件15)。

5、校园英语教学电台建设

紧跟大学英语改革要求,突出外语调频电台在营造外语听说教学环境上的作用。

依靠自主科研完成模拟音频向数字音频转换的工作。

并根据外语教学的实际需要编写控制软件,在功能上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要求(已完成软件编程)。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数字化广播系统播放现代数字格式(MP3、WAV等)的音频文件,实现音源数字化,CD音质,立体声效果。

听力资源丰富,与校园网络相连同,更新方便。

2)实现无人值守,播放自动化。

可将外语听力教学资源直接以数字格式(MP3、WAV等)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内,按预先设定播放菜单自动定时播放。

3)同时播放不同级别,不同语种,不同语速的外语听力节目。

学生可按自己的需要收听相应的节目,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见附件16)

5、课外学习环境建设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活动为辅的教学,将英语教学的范围扩充至课堂之外。

外语系定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

英语之角、口语竞赛、英语课件比赛、模仿赛、英语戏剧大赛、英美文化知识讲座、英语电影欣赏等。

此外,外语系的英语俱乐部、英语调频台开展的活动,为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外语系还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和外籍教师为学生做报告、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英语实践能力。

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学生参加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的意识大大增强,在省内、全国获奖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见附件17)。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性研究

1、大学英语听力“零课时”制研究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研究—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实验,《外语研究》(外语类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作者:

林莉兰

2、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1)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刍议,《中国高教研究》(国家级核心期刊)2006年第5期,作者:

林莉兰

2)大学英语口语纠错认识的调查与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作者:

林莉兰

3、网络教学研究

1)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策略,《中国高教研究》(国家级核心期刊)2005年第11期,作者:

林莉兰;

2)网络探究学习法(Webquest)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教育信息化》2004年第10期,作者:

林莉兰;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大学英语网络课件,《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作者:

李侠

4)大学英语网络课件研究与实践,《淮海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作者:

李侠

5)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实践,《华章》2007第5期,作者:

李侠

4、自主学习研究

1)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分析与研究(待发),作者:

林莉兰

2)“资源型”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生心理、行为及学习效果研究(待发),作者:

林莉兰

教学法研究

1)认知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作者:

李侠

2)听说交际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作者:

席绪慧

3)语法隐喻下名词化的简化与衔接,《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作者:

席绪慧

4)“以读促学”:

英语高级阅读策略的培养,《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作者:

席绪慧

5)语言僵化现象于外语教学,《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作者:

孔慧芳

6)大学生语法错误僵化现象调查与分析,,《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作者:

孔慧芳

7)英语快速阅读的学习策略及教学探讨,《合肥学院学报》,2004年,作者:

周漩

四、主要创新点

我校早在2003年就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全国为数不多,不依赖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而较早实施改革的学校之一。

我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1)建立了一套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且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采用基于多媒体的大班授课和小班口语教学和操练相结合的教学组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的教学组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组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组合,自主学习与评估监测的教学组合,过程性评估语终结性评估的教学组合,从而优化了教学模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通过评价改进教师教学。

通过把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学生更加重视过程学习,更加重视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改变了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分制的实施,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学习资源的网络化,学生不再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来获取语言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方式,通过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或通过网络进行探究性和协作性的学习。

4)以课程建设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升成效显著。

5)自行研发的学习软件,在理念和技术上尚属全国领先。

五、成果推广

1、本教改模式首先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04级715名学生中试行应用,教学效果良好(附件18)。

2、2005年,我们在05级597名学生中(包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继续试行该模式,同时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构以及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项目。

3、根据实验情况,撰写了新一轮改革方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06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和《关于我院大学英语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