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1058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27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docx

第六章工业部门布局

第六章 工业部门布局

 

工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产系统,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

为了使研究更加集中,本章采用粗略的分类,即将工业划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分,然后再将重工业分解为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轻工业分解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一、重工业布局 

(一)重工业结构及其空间差异 

1.世界重工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从世界工业发展历史看,尽管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但工业的大发展,还是在以机器制造机器的近代重工业产生以后,而不是在这以前。

科技革命总是在重工业领域内表现出来,然后逐步推广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这是因为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主要来自重工业。

而每一次科技革命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促进重工业的飞跃。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煤铁采掘工业、钢铁工业及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并使工业向城市集中,大城市惊人迅速地增长;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能源工业及大耗能工业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并使工业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各地地方资源的局限;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宇航等工业的崛起,工业布局有了更大的机动性。

在这个过程中重工业结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

在初期,重工业结构主要是煤、铁等采掘工业、钢铁等原材料工业和一般的机械工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结构比较单纯;到现在,重工业已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生产系统。

在发达的工业国家,重工业结构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一方面传统的重工业部门或者是由于资源的减少以至枯竭,或者由于设备、技术、工艺陈旧过时,国际竞争能力削弱,市场缩小而出现停滞以至衰落;另一方面,尖端技术工业方兴未艾,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这种结构性变革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由于经过多年的积累,传统的重工业部门长期占主导地位,而新兴的工业部门已达到的生产规模还不够大,不足以弥补老工业部门的减产,由此造成整个工业增长率下降,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衰退”。

在新旧结构交替之际,无论是传统工业的“再工业化”,还是新兴部门的高速增长,都需要大量的固定资本的投资。

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在整个工业设备利用率长期保持较低水平的同时,传统工业部门的开工率更低,资本家缺乏投资的动力,即使是在号称世界最富有的美国,近几年来,固定资本的投资不但没有大量增加,反而出现下降趋势。

投资的削减,使重工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放慢,由此又产生了结构性失业。

其特点是:

(1)传统工业的失业率高,突出的是钢铁工业。

反映在地区分布上,凡是新兴工业较集中的地区,失业率较低,如美国南部阳光地带的得克萨斯州失业率为8.4%,而传统工业较集中的北部密执安州的失业率则高达16%;

(2)新兴尖端技术工业的发展虽然也开辟了就业机会,但因为这类工业生产自动化、机械化水平高,对于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对工人有较高的选择性,使得传统工业部门中的大量失业工人难以适应,就业困难,没有熟练技术的新工人更难找到工作。

从世界范围看,重工业结构的调整,更加深了工业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

真正的尖端技术工业,还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缺资金,二缺技术,或者有资金而严重缺乏技术,这类工业还很少,许多国家还基本上是空白,重工业结构的空间差异日趋扩大,而这些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采掘工业,由于发达国家结构性衰退,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不合理,靠初级产品的出口,很难换回尖端工业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和技术,要适应世界工业发展的趋势,调整其重工业结构就更加困难。

尽管重工业结构变革是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基础工业不再具有重大的国民经济意义。

不管工业结构如何变化,也不管尖端技术工业如何发展,作为提供起始原料的采掘工业和作为整个工业基础的原材料工业,仍然是制约工业以至国民经济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

要建立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重工业结构。

 

2.中国重工业结构及其区域差异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重工业的高速发展,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重工业内部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发展薄弱而又残缺不全的重工业,已变为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这对加速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加强自力更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能力,加强国防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和长远影响。

但同时,中国也存在着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以及加工工业与采掘工业、原材料在空间分布上不协调的矛盾。

按照中国工业分类,重工业分为三大部类:

(1)采掘工业,主要包括黑色和有色矿采选、采煤、采油、化学矿开采、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采选以及采盐、木竹采运;

(2)原材料工业,主要包括黑色与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电力与蒸汽、热水生产供应、石油加工、煤焦、煤气及煤制品、化学、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纤维;(3)制造业,包括化肥、农药、医药、橡胶及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其它计量器具制造。

表21 中国及各地区重工业结构(以重工业总产值为100%)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中国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在重工业结构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较高,基本上属自给型。

某些高级原材料需要进口一部分,而矿产品则可以出口,但如表21所示,国内地区差异较大。

东南、西南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偏低,特别是采掘工业比重更低;黄河中下游区、西北特别是东北地区,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特别是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

与此相对应,东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区制造业比重最高,均达60%以上。

东北、西北重工业比重大,原材料主要用于重工业,因而东北、西北原材料基本上是区内平衡,但有些原材料产品需要大量调出或调入。

东北可调出大量原油和石油制品、钢铁,需要大量调入煤炭;西北可大量调出有色金属,而需要调进钢铁、石化原料。

长江中下游区和东南区,尽管其重工业比重较低,但重工业中制造业比重高,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重工业的绝对值很大,能源原材料消耗多,采掘、原材料工业差距较大,因而是能源原材料的主要调入区。

西南原材料基本自给,黄河中下游区则因煤炭产量特多,80年代原材料工业发展较快,是全国采掘原材料产品的主要调出区。

重工业结构的这种区域差异的形成,既有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也有历史原因,还有工业布局上的原因:

(1)新中国建立多年来,在主观认识上,在处理采掘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的关系上,有忽视采掘工业的倾向。

在处理原材料与加工工业的关系上,有重加工、轻原材料的倾向,或过分偏于某种原材料工业(如钢铁),而忽视其它原材料工业的倾向;

(2)从客观上看,采掘、原材料工业特别是采掘工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产品比价不合理,利润率低,积累慢,也影响到采掘、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3)在布局上,在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东部沿海地区,过多地发展了耗能耗料高的加工工业,而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本应优先发展采掘及与之相适应的原材料工业,但在重工业向西推进过程中,特别是“三线建设”高潮中,过分偏于国防工业、机械工业;(4)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产品,大多体积笨重,一般不宜于在产地长期大量贮存,要及时运出,对运输条件的要求较高,这些工业的大规模发展要求运输先行,至少是同步建设,但多年来,新中国交通运输投资少,发展缓慢,成为采掘、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从而更加剧了原材料、燃料的全国性紧张。

当前急需调整重工业结构,把矿山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特别是要把能源工业作为战略重点之一,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协调重工业三大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建设过程中,同时调整工业布局:

(1)控制大耗能耗料工业在缺能少料地区的膨胀,

(2)引导其向富能富料地区转移,使重加工工业尽可能接近能源、原材料产区,使重工业结构和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化,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布局中的主要环节之一。

 

(二)采掘工业布局

 

尽管在重工业结构变革中,作为一次产业的采掘工业,在一些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其产值或就业人数都有大幅度下降,但就世界范围而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总是同采掘工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可被开发利用的矿物种类不断增加,如门捷列夫周期表中已被开采的有色金属化学元素,在1940年为34种,1950年增到43种,1980年进一步增加到70种。

中国“一五”期间,探明储量的矿种为71种,“二五”期间增加到97种,“三五”增加到119种,现在增加到148种。

世界多种矿物的储量也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又急剧增加了矿物原料的开采量和消耗量,1950~1979年,世界一次能源的年平均消耗量增长了1.6倍,金属矿物增长了1倍,矿化原料增长了2.5倍;现在全世界每年大约要从地下开采出各种矿石1000亿吨。

中国1990年矿石开采量也达50亿吨。

由于矿物开采的品位下降,资源使用范围的扩大,这一数字在今后肯定还会扩大。

矿物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采掘工业的经济意义还在加强。

采掘工业的发展和布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采掘工业的地区分布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由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显著地向发展中国家移动。

不仅是矿产资源贫乏或因开发时间长、保有储量少的日本、西欧,国内采掘工业陷于停滞甚至衰退,就是矿产资源丰富的美国,采掘工业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落后于其加工工业。

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的采掘工业却有长足的进步。

1950~1978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掘工业产值增长不到1倍,而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则增长了7倍多。

致使最近20年来,这两类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采掘工业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见表22)。

这种变化,一方面使得发展中国家矿产品的出口量大大增加,在出口总值中占很大比重。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矿产原材料的依赖性加强,不仅日本、西欧使用的燃料和矿物原料主要靠进口,美国依靠进口的比重平均也达25%。

表2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采掘工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

《世界经济译丛》,1983年第1期。

 

发展中国家投入世界市场的工业品仍然主要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则主要是加工产品,这是多年来世界国际分工的继续和深化。

发展中国家采掘工业的急剧增长,固然是积累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实行经济多样化、加强民族经济地位的一个因素,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下,要真正实现这一点还是困难重重,不少国家采掘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处于萧条之中。

采掘工业一般以矿物能源为主体,世界平均矿物能源产值约占矿产品总值的75%左右,在中国这一比重高达80%以上。

因此矿物能源的发展和布局对整个采掘工业又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矿产资源状况是采掘工业发展和布局的自然前提

 

采掘工业的基本特点是直接同自然资源打交道,资源状况是采掘工业发展和布局的自然前提。

采掘工业的布局,必须对各种矿物资源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矿物储量是资源评价的最基本指标。

矿产储量的分级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和计算方法。

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矿产储量,同矿产资源、矿产远景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

矿产储量是指近期内可以开发利用、经过批准的探明储量;矿产资源是指经济评价或勘探、计算过的储量,但由于某些或某种原因,如经济基础、地理位置、深度、厚度、矿物可选性、水文地质条件、交通等问题未能解决,近期内难以开发利用。

这些矿产实际上在一定时期内,只有潜在的价值,而无法参加到国民经济周转中来,即使经过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储量已经探明、批准,但也只能算作矿产资源而不应列为矿产储量;矿产远景,一般是泛指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未经过评价的矿产,就更难作为设计开发的依据。

反映这3个概念的数值,大小相差很大。

如世界的煤炭资源总量(远景储量)为18~20万亿吨,推定储量(相当于探明储量)为2.1万亿吨,而经济可采储量(相当于中国精查加详查储量)只8300多亿吨。

中国煤炭总资源量为4.5万亿吨,探明储量是9500亿吨,精、详查储量只2800多亿吨。

有人建议,应建立“有效储量”,即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储量,它涉及到资源的品位、规模、深度、杂质、交通、供电、工业基础等问题,应把它从一般储量中划出,作为设计规划建设的依据,这是很有道理的。

全面评价矿产资源,除储量外,还要考察质量、品位、开采的自然和经济技术条件。

这些评价指标,有共性也有个性。

共同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1)矿区的自然环境、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位置、矿区对外交通条件、周围的农业基础、协作条件、劳动力供应情况、水源条件等;

(2)对各种固体矿物的共同评价指标,有矿石组分及物理化学性质、矿层的层数、厚度(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标准)、倾斜度、覆盖层厚度、采剥比、正常涌水量、排石场位置等;(3)还有一些指标则因矿种而异,煤炭资源有煤种及一系列评价煤炭的具体指标,如瓦斯等级等,石油有油田驱动类型及评价质量的特殊指标,金属矿物有品位(边界品位、最低平均品位、不需选矿的矿石品位)、可选性及金属回收率,化学矿有理论成分、有害元素最大含量等。

上述各种指标的优劣,直接影响矿山油田的总规模、开发方式、井型大小、基建工程量大小、建设进度、服务年限、资源利用率,集中表现为有无开采价值及经济效益大小。

如英国北海油田后备资源不多,开采条件差,每桶成本在4~5美元,而资源条件优越的波斯湾大油田,每桶成本只0.3~0.4美元,相差10倍以上。

中国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的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都比长庆油田好,前者是富矿,单井的日产量为38吨,油层浅(井深1200米),交通方便(有3条铁路),而后者是贫矿,单井日产只5~8吨,油井深1700米,远离铁路,因而前者的经济效益就高于后者,大庆平均吨油投资只36元,长庆却高达1564元,为大庆的43倍,大庆吨油成本只23.5元,而长庆是106.53元,为大庆的4.5倍。

山西在中国各省区中,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大型、特大型煤田多,煤质好,煤种全,煤层埋藏浅,平缓稳定,从中国主要缺煤区分布看,山西地理位置也较适中,距京、津、辽宁、沪宁杭、武冶等较近,已有对外运输条件也较便利。

这些有利因素,使得山西煤炭开发经济效益不仅远大于江南地区,也高于全国其它产煤省区:

吨煤投资比全国平均低20~40%;据全国重点煤矿统计,吨煤成本比全国平均低20%左右;吨煤利润比全国有盈利的安徽、新疆、山东高59%,比江苏高97%,比内蒙古高158.8%;全员工效高44.5%。

煤炭是全国的短线,缺煤地区的缺口越来越大,对晋煤的要求迫切,晋煤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外市场也在扩大,这些条件是全国其它省区所不及的。

 

2.择优开采——采掘工业布局的原则之一

 

由于各地区资源开发条件和开发的经济性不同,因此采掘工业应贯彻择优开发、保证重点的原则,来安排各矿区开发的顺序、规模、速度。

但从布局的要求看,一个矿区诸条件都有利的情况是很少的,往往是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

即使是上述晋煤的开发,也存在一系列限制因素,如交通运输长期落后于煤产量和外调量增长的需要;水源不足和水资源尚未弄清,八大矿务局日缺水8万吨,现有可供设计利用的一百几十亿吨精查储量所属的17个精查项目,大多没有解决水源问题,耕地后备资源少,工农业争水争地的矛盾较大;技术力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协调,农业轻工业的压力大等等,这就决定了在考虑晋煤开发规模、速度时,不能只根据其有利因素,还要考虑其限制因素,不能过大过快。

有时一两个因素,就影响矿山的命运。

美国伯明翰附近的赤铁矿,拥有50亿吨储量,平均品位达45~50%,已开采多年,开发的经济技术条件也较好,但由于全国96%的铁矿石采自大露天,而这矿只能坑采,加上高磷难选,产品缺乏竞争力,经济上不合算,只好封坑停采。

中国首钢50年代利用烟筒山、庞家堡宣龙式铁矿石,有一定储量,品位达45%,在中国而言是较富的铁矿,但矿层薄,只能坑采,容易造成贫化,加上赤铁矿难选,精矿品位最高只达58%,严重影响高炉利用率。

60年代,在冀东新建了两个铁矿,品位只26~28%左右,但由于易采(矿床露出地表,可大型露采,采剥比低),吨矿成本只3元;又易选,矿石组分简单,金属回收率达75%,每3吨贫矿可选出品位达60%以上的精矿1吨,每吨精矿成本也只15~21元;易建,投资少,投资回收快。

因而这两矿后来居上,开发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前述二矿。

择优开采,是采掘工业布局的一条原则。

中国采油工业的布局坚持了这条原则。

50年代根据当时掌握的石油资源的分布状况,以西北为重点;60年代随着石油资源勘探的进展,储量分布的变化,开发布局及时进行了战略性的转移,开发重点由西北转向东北部,接着又由东北北部南下,转向渤海湾、华北平原,这个转移带来了中国石油生产第一个大突破,总的经济效果较好;现在在继续巩固东部陆地石油基地的同时,根据对全国石油资源形势的分析,又作了陆海并举、东西兼顾、稳定东部、开发西部的战略部署,也是符合择优开发的要求的。

但在采煤工业的布局上却忽视了这条原则。

“一五”期间,以东北(扩建为主)、华北(新建较多)为重点,这是正确的,效果也较好。

但“二五”以来,反复折腾,摇摆不定,“二五”前3年,搞遍地开花,重点不重;“三五”把开发重点转向西南,“四五”又转向江南,“五五”又转向华东、内蒙古东部,而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这片最具有开发优势的地区,却长期被忽视。

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又耽误了时间。

“六五”才走上了择优开发的轨道。

这个教训是值得重视的。

但对择优开发,也不能绝对化、片面化。

矿产资源的特点之一,是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各地区的矿产在储量上相差悬殊,在质量和开采条件上也大不相同。

有些地区富有某种矿产,但开采条件差,如北极大陆架、中东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沙漠无人区,有石油但开采条件恶劣,不仅要巨额投资,技术难度也很大;有些地区单从资源状况看条件很好,但却缺资金,缺技术,难以大规模开发和有效利用,发展中国家多有这种情况。

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完全结合的矿区总是少数,而且往往偏集于少数地区,而国民经济对矿产的需要量大面广,如果只择优开发,只吃肥肉,就很难经济有效地满足各地区各方面的需要。

同时,在少数得天独厚的矿区,资源总是有限的,开一点,少一点,随着开发强度的加大,后备资源逐渐减少,开发条件恶化,开发品位下降,原有的优势也就相应减少,甚至丧失。

条件的优劣是相比较而言的。

大量的情况是,有些矿区从总体上看是优势的,也可能有这样那样局部的劣势。

在总体上是劣势的,也可能有这样那样可以利用的局部优势。

因此在择优开发、突出重点的同时,还应当兼顾条件差一些但也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特别是对资源条件好而经济技术条件较差、资源潜力大的矿区,更应从长远着眼,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其不利因素,使其资源优势逐步发挥出来。

前苏联采掘工业的东移,美国采掘工业的西移,都花了很大本钱,中国也应走采掘工业西移的路子,尽管这同择优开发相比,在初期经济效益要低一些,但却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各类资源,满足各地各方面的需要。

在这一点上,矿产资源与农业土地资源是具有共同性的,即都有个级差收益问题。

在农业生产上,不能只开发利用那些优等土地资源,而置次等土地资源于不顾,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上也是如此。

否则,不仅会使少数条件优越的矿区,负担过重,开发强度过高,采掘工业的布局过于集中,而且在同一矿区范围内,也容易产生丢薄采厚,丢贫采富,浪费资源,使矿井提前报废的现象。

这从全社会来看是不经济不合理的,虽然从个别企业来看,这样搞是有利可图的。

在采掘业的总体布局中,应因势利导,尽可能避免这一点。

 

3.因地制宜地集中建设区域性矿产基地

 

采掘工业布局要根据矿产分布的区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地集中建设区域性矿产基地。

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有它特定的形成条件和赋存规律,时间上有一定的演化历史,空间上有一定的展布型式,大至成矿区(带)和成矿时代,小至局部的矿化点,都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所严格控制。

各类矿产在地壳中的分布很不均匀,形成了资源地理分布的不平衡,往往集中在某些有利的成矿地带,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以一种或几种矿产为特色的“矿化集中区”,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

因而不是任何一种矿产在任何一个地区都可以产出,更不能以同样的经济效益产出。

就世界范围看,各种矿产都分别集中在少数国家、少数地带(见表23)。

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也比较集中,如煤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晋、陕、宁、内蒙古、冀、鲁、黑和西南的贵州,江南缺煤;铁矿主要在辽中、冀东、川西,西北很少;磷矿主要在鄂、黔、云、川、湘,华北、东北很少;有色金属中的钨、锡、锑等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钼主要在东秦岭;稀土、铌主要在内蒙古,钒、钛主要在四川;石棉主要在青、川;明矾石、叶钒石、叶腊石主要在东部地区等等。

按大区分,各具特点,各有其优势矿种。

表23 主要矿种的世界分布

 

即使是在资源丰富多样的资源大国,特别是国内一个地区范围内,不可能样样矿产俱全,全面配套,建立完整的采掘工业体系,而应当扬长避短,建设各具特点的区域性矿产基地,较快地形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平衡,分工协作,互通有无。

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但不同国家不同矿种分布不平衡的程度又有较大区别。

一般可分为3种情况:

(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分布较广,相当集中;(3)高度集中,选择性强。

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各地各种资源,在集中建设区域性矿产基地的同时,也应根据资源集中、分散的程度,建设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各种地方性矿产区,在局部地区范围内统一平衡。

也就是在开发规模上,应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

从全国范围看,有些矿种的采掘工业相对集中或相当集中,有的可能高度集中,有些则比较分散。

也就是应根据资源的总规模和其它情况,来考虑矿山的建设规模,不能先定规模,然后找矿,也不能小矿大办,不能在一个统一的大矿区内,各自为政,祖孙几代争夺资源。

 

4.不断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如果说,矿产资源状况是采掘工业发展和布局的自然前提,那么,地质勘探则是采掘工业进一步发展并改进其布局的基础工作和先行步骤。

从社会生产发展无限过程看,世界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如何,会不会出现资源的枯竭,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加定律”,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较低的物体,而不能沿着相反方向转移。

这个规律揭示了,人类把自然资源消耗后,就很难把它散发的热量重新收集在一起,成为可以再利用的物体,因此世界上的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而是越用越少。

人类生活的世界远不是美妙的,人口的加速增长和资源的浪费,加剧了资源和生态危机,破坏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和和谐。

当资源供应不足达到极点时,一切正常的社会机制都要失灵,人类生存就受到严重威胁。

这个观点用来说明资源的有限性,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高度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分配和节约使用,这是正确的。

但离开社会制度,离开技术进步来分析这个问题,也容易失之悲观。

有人则对资源前景抱乐观态度,认为世界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因为:

(1)岩石的品位达到一定的指标才是矿石,目前对矿产藏量的估计是按一定的品位作出的,但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更善于利用矿产资源,对矿石品位的要求越来越低,能把品位降低,藏量的估计就大不一样。

如把铜矿的可采品位从现在的0.4%降到0.2%,全世界铜矿藏量就可增加25倍。

(2)海洋占地球面积70%以上,这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宝库,海底蕴藏着大量石油、天然气和许多矿种,而且海水里还溶解有特别多的化学元素,一旦找到了经济可行的开采方法,整个海洋就变成为一个开发不尽的“水中矿山”。

(3)现在所说的矿产,只是几百米或几千米深度范围的表层矿产,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只35公里,还不及地球的半径1%,更大量的金属元素还埋藏在更深的地壳底下,只要科学技术发展到能打出更深的钻孔,把有用的矿物引出来,那也是十分丰富的。

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个观点更符合客观情况。

但也不能不看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破坏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正常的社会关系,从而也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某些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