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12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docx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12阿房宫赋同步精练有参考答案

12 阿房宫赋

课后一起巩固(A)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骊山/逦迤 缦回/谩骂 囷囷/人困马乏

B.媵嫱/滕县水涡/涡河荠菜/不霁何虹

C.椒兰/贤淑剽掠/长膘高涨/头昏脑涨

D.锱铢/淄川呕哑/怄气铃铛/鼎铛玉石

解析:

A项,lí/lǐ,màn,qūn/kùn;B项,yìng/téng,wō/Guō,jì;C项,jiāo/shū,piāo/biāo,zhǎng/zhàng;D项,zī,ōu/òu,dāng/chēng。

答案:

C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六王毕,四海一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⑤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⑥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A.③⑥  B.④⑤  C.⑤⑥  D.①②

解析:

③都是“夺取,获取”之意;⑥都是指“水流”。

答案:

A

3.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助词。

B项,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行为/连词,表修饰。

C项,名词,……的人/发语词。

D项,都是介词,比。

答案:

D

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D.②③⑥⑦

解析:

①古义:

形容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

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古义:

雨雪阴晴。

今义:

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④古义:

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

筹划、组织并管理(企业、活动)。

⑦古义:

可惜。

今义:

怜悯,同情。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

B.骊山北构而西折构:

建造。

C.不霁何虹霁:

下雨或下雪前。

D.而气候不齐齐:

相同。

解析:

C项,“霁”,雨过天晴。

答案:

C

6.写阿房宫规模宏大的一项是(  )

A.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B.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C.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D.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解析:

B项,表现宫殿高低错落有致;C项,表示舞女之多,舞兴之浓;D项,表现楼阁之多。

答案:

A

7.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外观写到内部结构,再写到人物的活动,层次安排清楚。

B.作者先概写阿房宫的来历,再简写阿房宫的外在形式,再详写阿房宫的本体建筑。

C.这两段文字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极富表现力。

D.这两段文字充分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将描写、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

解析:

D项,这两段文字没有抒情。

答案:

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参考答案:

(1)台上传来温柔的歌声,像春光一样暖融融;殿里舞袖拂动,风雨降临般冷飕飕。

(2)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丢弃满地,秦人看到这些(东西),也不很爱惜。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李贺集》序

[唐]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

牧曰:

“必有异。

”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

“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

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千首。

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

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

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夕,一觞一饭,显显焉无有志弃者,不觉出涕。

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常恨想其人、咏其言止矣。

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

”某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

“世为贺才绝出前。

”让。

居数日,某深惟公曰:

“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

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君意,如何?

”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

“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某因不敢辞,勉为贺叙,终其甚惭。

皇诸孙贺,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

乃贺所为,得无有是!

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今古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

“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贺死后凡十某年,京兆杜某为其序。

(选自《杜牧诗文选评》)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   发:

打开。

B.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授:

传授。

C.让。

居数日,某深惟公曰让:

谦让。

D.子固若是,是当慢我慢:

怠慢。

解析:

B项,“授”,交给。

答案:

B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称赞李贺才能的一项是(  )

①世为贺才绝出前 ②公于诗为深妙奇博 ③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④盖《骚》之苗裔 ⑤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 ⑥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解析:

②是杜牧对沈子明的赞美,⑤是对《离骚》内容的评价。

答案:

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夜半得到好友沈子明来信,请他为李贺诗集撰写序文,作者再三推辞后还是答应了好友的要求。

B.杜牧在序言中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对李贺诗歌的风格、情态、色泽、意趣等方面作了热情的赞扬。

C.杜牧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成就后,与《离骚》对比,指出了李贺诗歌思想内容上的不足,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

D.杜牧认为,李贺诗理方面的欠缺,是由于年少早夭,涉世未深。

假如没有早逝,还是能够弥补诗理方面不足的。

解析:

“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错。

应为虽有不足,却独特超常。

答案:

C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

(2)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

(3)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参考答案:

(1)李贺没有妻子儿女兄弟能够按时供养体恤慰问。

(2)您和我感情深厚,替我给李贺的集子作序,全部说出他的诗的来龙去脉,也许稍稍宽慰我对李贺哀思的情意。

(3)假使李贺不早死,诗歌上稍稍加一点说理,就可以称《离骚》为奴仆了。

参考译文太和五年十月中旬,半夜的时候,屋外有大声叫喊着送书信的人。

我说:

“一定有特别的情况。

”赶快拿火来,等到打开信件,果然装有集贤殿学士沈子明的一封信,上面写道:

“我的故友李贺,元和年间和我友爱甚深,从早到晚在一起生活。

李贺将死的时候,曾把生平所写的诗歌交付给我,编为四编,总共一千首。

几年来我四处奔波,确实以为已经失去了。

今晚酒醒后,不再能够入睡,就阅读整理书箱,忽然找到李贺先前交给我的诗歌。

追思往事,凡是与李贺一起交谈一起游玩,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景象、某一白天或夜晚,每一次饮酒每一次吃饭,清清楚楚地没有丝毫的遗忘舍弃,(想起这些)我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

李贺没有妻子儿女兄弟能够按时供养体恤慰问,曾经在遗恨中追想他的为人、吟诵品味他的诗文。

您和我感情深厚,替我给李贺的集子作序,全部说出他的诗的来龙去脉,也许稍稍宽慰我对李贺哀思的情意。

”当天晚上我不能用书信表明我不能写序,第二天到沈公处推辞,并说:

“世人认为李贺的才华远远超出前人。

”谦让几天后,我深入考虑后说:

“您对于诗的研究深刻奇妙广博,并且又完全了解他的长短得失。

现在让我为李贺的诗作序而我不辞让,一定不能称您的心意,怎么办?

”再次推辞,极力表示自己不敢为李贺的诗作序。

沈公说:

“您像这样坚持,就是怠慢我。

”我因此不敢再推辞,勉强为李贺的诗作序,始终感到很惭愧。

李贺,唐王朝众多子孙中的一个,字长吉。

元和年间韩愈也非常称道他的诗歌。

云烟连绵,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姿态;河水遥远,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才情;春意盎然,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温和;秋日爽朗,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风格;风中的桅杆、上阵的战马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勇气;瓦制的棺木、刻有小篆的铜鼎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古朴;艳花美女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色彩;荒凉的国家、废弃的偏殿,枯木丘坟不足以表现他诗歌怨恨悲凉的情感;巨鲸鳌跃、牛头鬼卒、人身蛇首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虚无缥缈、荒诞奇异。

大概是《离骚》的继承者吧,说理上也许比不上屈原,在言词上或许能超过它。

(《离骚》对君臣治乱有讽喻作用)有指责怨恨,说到君臣治乱之迹,时时有激发人心的感慨。

只是李贺的诗歌,有没有这些呢!

李贺探寻以往的历史典故,这就是他深深地感慨古今不曾有“经道”之人的原因,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

抒发表达的情感不依据于已有的笔墨史实,往往从前事中生发开去,因此也不能深知了。

李贺活了二十七年就死了。

世人都说:

“假使李贺不早死,诗歌上稍稍加一点说理,就可以称《离骚》为奴仆了。

李贺死后十几年,京兆杜牧为他的诗作序。

三、语言运用

13.

导学号92924031依照画线句子,续写一句话,要求与画线句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读杜牧的诗,像欣赏一件古玩,既有爽目清新的情趣,又有古朴凝重的风貌。

我喜欢杜牧,喜欢他诗文中显现的隽永灵秀的情调;  。

 

答案示例:

我喜欢杜牧,喜欢他诗文中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沉思

14.请欣赏下面一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个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参考答案:

标题:

要命的WiFi

寓意:

无线信号遍布世界,人们沉溺其中,却不知已被其异化,失去了生活和思考的能力。

课后一起巩固(B)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兀(wù)     水涡(wō)

不霁何虹(jì)妃嫔媵嫱(yìng)

B.矗立(zhù)辇车(niǎn)

雷霆乍惊(zhà)鼎铛玉石(dāng)

C.逦迤(yǐ)锱铢(zī)

架梁之椽(chuán)直栏横槛(kǎn)

D.参差(cēn)仓庾(yǔ)

金块珠砾(lì)盘盘囷囷(jūn)

解析:

B项,“铛”应读“chēng”;C项,“槛”应读“jiàn”;D项,“囷”应读“qūn”。

答案:

A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贿赂  复压  骊山  妍媸毕露

B.骠掠  檐牙  油腻  廊腰缦回

C.呕哑  管弦  渭水  架梁之椽

D.椒兰  不遐  杳然  烟斜雾横

解析:

A项,“复”应为“覆”;B项,“骠”应为“剽”;D项,“遐”应为“暇”。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族秦者秦也   蜂房水涡

B.朝歌夜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燕赵之收藏可怜焦土

D.辇来于秦骊山北构而西折

解析:

A项,名词用作动词,灭族/名词作状语,像蜂房;B项,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意动用法,以……为鉴;C项,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金银珠宝/名词用作动词,变成焦土;D项,名词作状语,乘辇车/名词作状语,向西。

答案:

D

4.下列各句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

B项,被动句,其余三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

答案:

B

5.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C.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

解析:

A项,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并非李贺。

答案:

A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燕 将 录

杜 牧

谭忠者,绛人也。

忠豪健喜兵,燕①牧刘济与二千人,障白狼口。

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乃入谓季安曰:

“今王师越魏伐赵,不使耆臣宿将而专付中臣,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谁为之谋?

此乃天子自为之谋,欲将夸服于臣下也。

今若师未叩赵,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谋反不如下,且能不耻于天下乎!

既耻且怒,于是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

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季安曰:

“然则若之何?

”忠曰:

“王师入魏,君厚犒之。

于是悉甲压境,号曰伐赵,则可阴遗赵人书曰:

‘执事若能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

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西得以为臣。

于赵为角尖之耗,于魏获不世之利,执事岂能无意于赵乎?

’”季安遂用忠之谋。

忠归燕,谋欲激燕伐赵,会刘济合诸将,忠疾对曰:

“燕南有赵,北有胡。

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

”刘济乃曰:

“信如子断矣,何以知之?

”忠曰:

“潞牧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

此为赵画曰,燕以赵为障,虽怨赵,必不残赵,不必为备。

一且示赵不敢抗燕,二且使燕获疑天子。

赵人既不备燕,潞人则走告于天子,燕厚怨赵,今赵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也。

此所以知天子终不使君伐赵,赵亦必不备燕。

”刘济曰:

“今则奈何?

”忠曰:

“燕孕怨,天下无不知,今天子伐赵,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济易水。

是燕贮忠义之心,卒染私赵之口,不见德于赵人,恶声徒嘈嘈于天下耳。

唯君熟思之。

”济乃自将七万人南伐赵。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改)

注①燕和下文的赵、魏、潞均指当时割据一方的藩镇,燕牧、魏牧、潞牧分别指所在藩镇的节度使。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B.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C.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D.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解析:

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句中的实词、虚词恰当断句。

“而”“是”可作为重要判断因素。

答案:

B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

B.天子,是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

历代帝王鼓吹“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C.中国南方的河流多被称为“江”,北方的河流多被称为“河”。

D.“执事”是掌管某项工作的人,也是对对方的敬称。

解析:

C项,古代的“河”专指黄河。

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杜牧为燕镇部将谭忠写的一篇传记,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争战不休的社会现实。

B.朝廷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魏镇节度使田季安想趁机起兵拦击朝廷军队,谭忠认为此举不妥,并提出两全之策帮助魏镇摆脱危机。

C.谭忠回到燕镇后,想让刘济出兵讨伐赵镇。

他分析说,皇上要讨伐赵镇,而燕镇不出兵协助的话,会让心怀忠义的燕镇背上偏袒赵镇的恶名。

D.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谭忠始终注意维护与朝廷的关系。

作者对谭忠的言行虽然没有作出直接评价,但行文中还是透露出对他的肯定之意。

解析:

B项,“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错,参见原文“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

答案:

B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事若能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

(2)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

解析:

注意第

(1)句中的“遗”“以为”两处,第

(2)句中的“其”“挂”两处。

参考答案:

(1)您如果能送给魏镇一座城池,魏镇能够拿此城向皇上报捷,把这座城池作为报捷的凭据。

(2)燕镇一定要替我小心谨慎地守护北部边境,不要让我再牵挂胡人(方面)的忧患,而能够在赵镇方面集中精力(集中精力对付赵镇)。

参考译文谭忠是绛地(今山西绛县)人。

他为人豪迈雄健,爱好谈兵,燕镇节度使刘济给他两千兵马,让他驻守白狼口。

谭忠当时代表节度使刘济出使魏镇,得知了田季安(中途截击朝廷军队)的企图,便前去对田季安说:

“现在,朝廷的军队越过魏镇去讨伐赵镇,不任用老臣宿将带兵,反而把兵权专门交给宦官,不征调全国的军队,而主要派出朝廷直属的禁卫部队,您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吗?

这是皇上自己做出的决定,想要在臣属面前夸耀(自己英明),(让)臣属佩服(自己)。

现在如果朝廷禁军还没有攻打赵镇,却先在魏镇境内被消灭了,这(就表明)皇上的谋略反而不及臣属,能不被天下人羞辱吗?

(皇上)既感到羞耻又感到恼怒,就会任用勇猛善战的将领,训练精锐的部队,全力起兵渡过黄河。

朝廷汲取以往失败的教训,一定不会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比较赵镇和魏镇罪责的大小,一定不会先打赵镇然后攻魏镇。

这就叫既不上也不下,正好对着魏镇而来。

”田季安说:

“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

”谭忠说:

“当朝廷军队进入魏镇境内时,您要好好犒劳他们。

此时,您要将魏镇全部兵马调往边境,号称攻打赵镇,可以暗中给赵镇送信说:

‘您如果能送给魏镇一座城池,魏镇能够拿此城向皇上报捷,把这座城池作为报捷的凭据。

这样就使得魏镇在北面能够(继续)侍候赵镇,在西面能够(继续)做朝廷之臣。

对赵镇来说,仅为一点点损失;对魏镇来说,能获得世间少有的利益,您难道能够对赵镇(的安危)毫不在意吗?

’”田季安于是采用了谭忠的计谋。

谭忠回到燕镇后,打算鼓动刘济攻打赵镇,正逢刘济集合各位将领,谭忠赶忙回答说:

“燕镇南面是赵镇,北面有胡人。

燕镇一定要替我小心谨慎地守护北部边境,不要让我再牵挂胡人(方面)的忧患,而能够集中精力对付赵镇。

”刘济就说:

“事情确实像你判断的那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谭忠说:

“潞镇节度使卢从史表面上与燕镇亲近,内心实际是忌恨燕镇的;表面上与赵镇断绝往来,内心实际是帮助赵镇的。

(我们)在这里替赵镇考虑,燕镇把赵镇作为屏障,虽然怨恨赵镇,但肯定不会伤害赵镇,赵镇没有必要防备燕镇。

(这样)一来显示赵镇不敢抗拒燕镇,二来可使燕镇受到皇上怀疑。

赵镇人既然不防备燕镇,潞镇人便会跑去报告皇上,燕镇非常怨恨赵镇,现在赵镇遭受攻击却不防备燕镇,这说明燕镇相反是帮助赵镇的。

这就是我知道皇上最终不会让您攻打赵镇,赵镇也不会防备燕镇的原因。

”刘济说:

“现在应当怎么办呢?

”谭忠说:

“燕镇与赵镇结下仇怨,天下无人不知。

现在皇上出兵攻打赵镇,您却使整个燕镇的兵马,一个人也没有渡过易水(去攻打赵镇)。

这是燕镇怀着对朝廷的忠心,最终(却)招来偏袒赵镇的口实,(既)不被赵镇人感激,而坏名声徒然喧闹在天下人的耳畔。

请您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吧!

”刘济于是亲自率领七万人向南边讨伐赵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御史梁晳次先生传

[清]王士禛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晳次其别号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

“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惊异。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固耽内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

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以为言,则笑曰:

“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

未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

“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

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答书曰:

“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

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

”其雅操如此。

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

注①内典:

佛经。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坐终日        晏:

平静。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

积储。

C.不接当事当事:

权要。

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

气度。

解析:

“矩度”是两个词,是“规矩法度”的意思。

答案:

D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代词,他的/副词,还是。

B项,连词,表承接关系,就/连词,表选择关系,或,或者。

C项,都是介词,给。

D项,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礼物/助词,与“为”合用,表被动。

答案:

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

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

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