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2179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docx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过电流跳闸的原因分析  :

  

(1)重新起动时,一升速就跳闸。

这是过电流十分严重的表现。

 

    主要原因有:

           

  1)负载侧短路             2)工作机械卡住             3)逆变管损坏             4)电动机的起动转矩过小,拖动系统转不起来 

重新起动时并不立即跳闸,而是在运行过程中跳闸     可能的原因有:

             1)升速时间设定太短             2)降速时间设定太短             3)转矩补偿设定较大,引起低速时空载电流过大             4)电子热继电器整定不当,动作电流设定得太小,引起误动作电压跳闸的原因分析  

过电压跳闸,主要原因有:

  

               1)电源电压过高                 2)降速时间设定太短                 3)降速过程中,再生制动的放电单元工作不理想                   a.来不及放电,应增加外接制动电阻和制动单元                   b.放电支路发生故障,实际并不放电 

欠电压跳闸,可能的原因有                 1) 电源电压过低                 2) 电源断相                 3) 整流桥故障电动机不转的原因分析 

功能预置不当 

          1)上限频率与最高频率或基本频率和最高频率设定矛盾           2)使用外接给定时,未对键盘给定外接给定的选择进行预置           3)其他的不合理预置   4)在使用外接给定时,无起动信号   

其它原因:

      

     1)机械有卡住现象           2)电动机的起动转矩不够           3)变频器的电路故障

|||过流(OC)过流是变频器报警最为频繁的现象。

 

(1) 重新启动时,一升速就跳闸。

这是过电流十分严重的现象。

主要原因有:

负载短路,机械部位有卡住;逆变模块损坏;电动机的转矩过小等现象引起。

     

(2) 上电就跳,这种现象一般不能复位,主要原因有:

模块坏、驱动电路坏、电流检测电路坏。

     (3) 重新启动时并不立即跳闸而是在加速时,主要原因有:

加速时间设置太短、电流上限设置太小、转矩补偿(V/F)设定较高。

 实例     

(1) 一台LG-IS3-4 变频器一启动就跳“OC”   

  分析与维修:

为进一步判断问题,把IGBT拆下后测量7个单元的大功率晶体管开通与关闭都很好。

在测量上半桥的驱动电路时发现有一路与其他两路有明显区别,经仔细检查发现一只光耦A3120输出脚与电源负极短路,更换后三路基本一样。

模块装上上电运行一切良好。

     

(2) 一台BELTRO-VERT 变频通电就跳“OC”且不能复位。

  

   分析与维修:

首先检查逆变模块没有发现问题。

其次检查驱动电路也没有异常现象,估计问题不在这一块,可能出在过流信号处理这一部位,将其电路传感器拆掉后上电,显示一切正常,故认为传感器已坏,找一新品换上后带负载实验一切正常。

          

   二、 过压(OU)     过电压报警一般是出现在停机的时候,其主要原因是减速时间太短或制动电阻及制动单元有问题。

  

   

(1) 实例     一台台安N2系列变频器在停机时跳“OU”。

  

    分析与维修:

在修这台机器之前,首先要搞清楚“OU”报警的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变频器在减速时,电动机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的速度加快,转子的电动势和电流增大,使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回馈的能量通过逆变环节中与大功率开关管并联的二极管流向直流环节,使直流母线电压升高所致,所以我们应该着重检查制动回路,测量放电电阻没有问题,在测量制动管(ET191)时发现已击穿,更换后上电运行,且快速停车都没有问题。

三、欠压(Uu)     欠压也是我们在使用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主回路电压太低(220V系列低于200V,380V系列低于400V),主要原因:

整流桥某一路损坏或可控硅三路中有工作不正常的都有可能导致欠压故障的出现,其次主回路接触器损坏,导致直流母线电压损耗在充电电阻上面有可能导致欠压.还有就是电压检测电路发生故障而出现欠压问题。

 举例     

(1) 一台CT 变频器上电跳“Uu”。

分析与维修:

经检查这台变频器的整流桥充电电阻都是好的,但是上电后没有听到接触器动作,因为这台变频器的充电回路不是利用可控硅而是靠接触器的吸合来完成充电过程的,因此认为故障可能出在接触器或控制回路以及电源部分,拆掉接触器单独加24V直流电接触器工作正常。

继而检查24V直流电源,经仔细检查该电压是经过LM7824稳压管稳压后输出的,测量该稳压管已损坏,找一新品更换后上电工作正常。

    

 

(2) 一台DANFOSS VLT5004变频器 ,上电显示正常,但是加负载后跳“ DC LINK UNDERVOLT”(直流回路电压低)。

分析与维修:

这台变频器从现象上看比较特别,但是你如果仔细分析一下问题也就不是那么复杂,该变频器同样也是通过充电回路,接触器来完成充电过程的,上电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估计是加负载时直流回路的电压下降所引起,而直流回路的电压又是通过整流桥全波整流,然后由电容平波后提供的,所以应着重检查整流桥,经测量发现该整流桥有一路桥臂开路,更换新品后问题解决。

四、过热(OH)     过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故障,主要原因:

周围温度过高,风机堵转,温度传感器性能不良,马达过热。

举例     一台ABB ACS500 22kW变频器客户反映在运行半小时左右跳“OH”。

分析与维修:

因为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才有故障,所以温度传感器坏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变频器的温度确实太高,通电后发现风机转动缓慢,防护罩里面堵满了很多棉絮(因该变频器是用在纺织行业),经打扫后开机风机运行良好,运行数小时后没有再跳此故障。

五、输出不平衡     输出不平衡一般表现为马达抖动,转速不稳,主要原因:

模块坏,驱动电路坏,电抗器坏等。

举例     一台富士 G9S 11KW变频器,输出电压相差100V左右。

分析与维修:

打开机器初步在线检查逆变模块(6MBI50N-120)没发现问题,测量6路驱动电路也没发现故障,将其模块拆下测量发现有一路上桥大功率晶体管不能正常导通和关闭,该模块已经损坏,经确认驱动电路无故障后更换新品后一切正常。

六、过载     过载也是变频器跳动比较频繁的故障之一,平时看到过载现象我们其实首先应该分析一下到底是马达过载还是变频器自身过载,一般来讲马达由于过载能力较强,只要变频器参数表的电机参数设置得当,一般不大会出现马达过载.而变频器本身由于过载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过载报警.我们可以检测变频器输出电压。

七、开关电源损坏     这是众多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通常是由于开关电源的负载发生短路造成的,丹佛斯变频器采用了新型脉宽集成控制器UC2844来调整开关电源的输出,同时UC2844还带有电流检测,电压反馈等功能,当发生无显示,控制端子无电压,DC12V,24V风扇不运转等现象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是否开关电源损坏了。

八、SC故障     SC故障是安川变频器较常见的故障。

IGBT模块损坏,这是引起SC故障报警的原因之一。

此外驱动电路损坏也容易导致SC故障报警。

安川在驱动电路的设计上,上桥使用了驱动光耦PC923,这是专用于驱动IGBT模块的带有放大电路的一款光耦,安川的下桥驱动电路则是采用了光耦PC929,这是一款内部带有放大电路,及检测电路的光耦。

此外电机抖动,三相电流,电压不平衡,有频率显示却无电压输出,这些现象都有可能是IGBT模块损坏。

IGBT模块损坏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是外部负载发生故障而导致IGBT模块的损坏如负载发生短路,堵转等。

其次驱动电路老化也有可能导致驱动波形失真,或驱动电压波动太大而导致IGBT损坏,从而导致SC故障报警。

九、GF—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也是平时会碰到的故障,在排除电机接地存在问题的原因外,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分就是霍尔传感器了,霍尔传感器由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数的影响,工作点很容易发生飘移,导致GF报警。

十、限流运行     在平时运行中我们可能会碰到变频器提示电流极限。

对于一般的变频器在限流报警出现时不能正常平滑的工作,电压(频率)首先要降下来,直到电流下降到允许的范围,一旦电流低于允许值,电压(频率)会再次上升,从而导致系统的不稳定。

丹佛斯变频器采用内部斜率控制,在不超过预定限流值的情况下寻找工作点,并控制电机平稳地运行在工作点,并将警告信号反馈客户,依据警告信息我们再去检查负载和电机是否有问题。

   

(1) 变频器驱动电机抖动     在接修一台安川变频器时,客户送修時标明电机行抖动,此时第一反应是输出电压不平衡.在检查功率器件后发现无损坏,给变频器通电显示正常,运行变频器,测量三相输出电压确实不平衡,测试六路数出波形,发现W相下桥波形不正常,依次测量该路电阻,二极管,光耦。

发现提供反压的一二极管击穿,更换后,重新上电运行,三相输出电压平衡,修复。

   

  

(2) 变频器频率上不去     在接修一台普传220V,单相,变频器时,客户标明频率上不去,只能上到20Hz,此时第一想到的是有可能参数设置不当,依次检查参数,发现最高频率,上限频率都为60Hz,可见不是参数问题,又怀疑是频率给定方式不对,后改成面板给定频率,变频器最高可运行到60Hz,由此看来,问提出在模拟量输入电路上,检查此电路时,发现一贴片电容损坏,更换后,变频器正常。

 

    (3) 变频器跳过流     在接修一台台安N2系列,400V,变频器时,客户标明在起动时显示过电流。

在检查模块确认完好后,给变频器通电,在不带电机的情况下,启动一瞬间显示OC2,首先想到的是电流检测电路损坏,依次更换检测电路,发现故障依然无法消除。

于是扩大检测范围,检查驱动电路,在检查驱动波形时发现有一路波形不正常,检查其周边器件,发现一贴片电容有短路,更换后,变频器运行良好。

 

    (4) 变频器整流桥二次损坏     在接修一台LG SV030IH-4变频器时,检查时发现整流桥损坏,无其它不良之处,更换后,带负载运行良好。

不到一个月,客户再次拿来。

检查时发现整流桥再次损坏,此时怀疑变频器某处绝缘不好,单独检查电容,正常。

单独检查逆变模块,无不良症状,检查各个端子与地之间也未发现绝缘不良问题,再仔细检查,发现直流母线回路端子P-P1与N之间的塑料绝缘端子有炭化迹象,拆开端子查看,果然发现端子碳化已相当严重,从安全角度考虑,更换损坏端子,变频器恢复正常运行,正常运行已有半年多。

    

 (5) 变频器小电容炸裂     在接修一台三肯变频器时,检测时发现逆变模块损坏,更换模块后,变频器正常运行。

由于该台机器运行环境较差,机器内部灰尘堆积严重,且该台机器使用年限较长,决定对它进行除尘及更换老化器件的维护。

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器件更换后,给变频器通电,上电一瞬间,只听“砰”的一声响动,并伴随飞出许多碎屑,断开电源,发现C14电解电容炸裂,此刻想到的是有可能电容装反,于是根据其标识再装一次,再次上电,电容又一次炸裂。

于是进一步检查其线路,发现线路与电容标识无法对上,于是将错就错,把电容装反,再次上电,运行正常。

这一点在后来送修的相同的机器得以证实。

变 频 器 的 参 数 设 置:

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在调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参数设定不当,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导致起动、制动的失败,或工作时常跳闸,严重时会烧毁功率模块IGBT或整流桥等器件。

变频器的品种不同,参数量亦不同。

一般单一功能控制的变频器约50~60个参数值,多功能控制的变频器有200个以上的参数。

但不论参数多或少,在调试中是否要把全部的参数重新调正呢不是的,大多数可不变动,只要按出厂值就可,只要把使用时原出厂值不合适的予以重新设定就可,

例如外部端子操作、模拟量操作、基底频率、最高频率、上限频率、下限频率、启动时间、制动时间(及方式)、热电子保护、过流保护、载波频率、失速保护和过压保护等是必须要调正的。

当运转不合适时,再调整其他参数。

   

现 场 调 试 常 见 的 几 个 问 题 处 理起动时间设定原则是宜短不宜长,具体值见下述。

过电流整定值OC过小,适当增大,可加至最大150%。

经验值~2s/kW,小功率取大些;大于30kW,取>2s/kW。

按下起动键*RUN,电动机堵转。

说明负载转矩过大,起动力矩太小(设法提高)。

这时要立即按STOP停车,否则时间一长,电动机要烧毁的。

因电机不转是堵转状态,反电热E=0,这时,交流阻抗值Z=0,只有直流电阻很小,那么,电流很大是很危险的,就要跳闸OC动作。

制动时间设定原则是宜长不宜短,易产生过压跳闸OE。

具体值见表1的减速时间。

对水泵风机以自由制动为宜,实行快速强力制动易产生严重“水锤”效应。

起动频率设定对加速起动有利,尤以轻载时更适用,对重载负荷起动频率值大,造成起动电流加大,在低频段更易跳过电流OC,一般起动频率从0开始合适。

起动转矩设定对加速起动有利,尤以轻载时更适用,对重载负荷起动转矩值大,造成起动电流加大,在低频段更易跳过电流OC,一般起动转矩从0开始合适。

基底频率设定基底频率标准是50Hz时380V,即V/F=380/50=。

但因重载负荷(如挤出机,洗衣机,甩干机,混炼机,搅拌机,脱水机等)往往起动不了,而调其他参数往往无济于事,那么调基底频率是个有效的方法。

即将50Hz设定值下降,可减小到30Hz或以下。

这时,V/F>,即在同频率下尤其低频段时输出电压增高(即转矩∝U2)。

故一般重载负荷都能较好的起动。

制动时过电压处理制动时过电压是由于制动时间短,制动电阻值过小所引起的,通过适当增长时间,增加电阻值就可避免。

制动方法的选择

(1)能耗制动。

使用一般制动,能量消耗在电阻上,以发热形式损耗。

在较低频率时,制动力矩过小,要产生爬行现象。

(2)直流制动。

适用精确停车或停位,无爬行现象,可与能耗制动联合使用,一般≤20Hz时用直流制动,>20Hz时用能耗制动。

(3)回馈制动。

适用≥100kW,调速比D≥10,高低速交替或正反转交替,周期时间亦短,这种情况下,适用回馈制动,回馈能量可达20%的电动机功率。

更具体详情分析以及参数选取。

空载(或轻载)跳OC按理在空载(或轻载)时,电流是不大的,不应跳OC,但实际发生过这样的现象,原因往往是补偿电压过高,起动转矩过大,使励磁饱和严重,致使励磁电流畸变严重,造成尖峰电流过大而跳闸OC,适当减小或恢复出厂值或置于0位。

起动时在低频≤20Hz时跳OC原因是由于过补偿,起动转矩大,起动时间短,保护值过小(包括过流值及失速过流值),减小基底频率就可。

起动困难,起动不了一般的设备,转动惯量GD2过大,阻转矩过大,又重载起动,大型风机、水泵等常发生类似情况,

解决方法:

①减小基底频率;

②适当提高起始频率;

③适当提高起动转矩;

④减小载波频率值~4kHz,增大有效转矩值;

⑤减小起动时间;

⑥提高保护值;

⑦使负载由带载起动转化为空载或轻载,即对风机可关小进口阀门。

使用变频器后电动机温升提高,振动加大,噪声增高我公司载波频率设定值是,比通常的都低,目的是从使用安全着眼,但较普遍反映存在上述三点问题,通过增高载波频率值后,问题就解决了。

送电后按起动键RUN后没反应(

1)面板频率没设置;

(2)电动机不动,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按“停止STOP”并检查下列各条:

①再次确认线路的正确性;

②再次确认所确定的代码(尤其对与起动有关的部分);

③运行方式设定对否;

④测量输入电压,R,S,T三相电压;

⑤测量直流PN电压值;

⑥测量开关电源各组电压值;

⑦检查驱动电路插件接触情况;

⑧检查面板电路插件接触情况;

⑨全面检查后方可再次通电。

|||楼上说的都很专业。

|||一、变频器欠压故障的原因:

1、电源缺相原因:

当变频器电源缺相后,三相整流变成二相整流,在带上负载后,致使整流后的DC电压偏低,造成欠压故障。

对策:

检查变频器电源的空开或接触器触点是否接触良好,触点电阻是否太大,输入电压是否正常等。

2、变频器内部直流回路的限流电阻或短路限流电阻的晶闸管损坏原因:

当限流电阻或短路限流电阻的晶闸管损坏时,变频器内部的滤波电容就不能充电,造成欠压故障。

对策:

找到电阻或晶闸管损坏的原因(如电机频繁起动,变频器容量小和电机不匹配等),更换限流电阻或晶闸管。

3、同时工作或同时起动的变频器过多原因:

当多台变频器同时起动或工作时,会造成电网电压出现短暂的下降,当电压下降持续时间超过变频器允许的时间(一般变频器都有一个允许压降的最短时间)时,就会造成变频器的欠压故障。

对策:

尽量减少同时起动或工作的变频器的台数,变频器输入侧加装AC电抗器,实在不行就增加供电变压器的容量。

4、外界或变频器之间的干扰原因:

外界的干扰或变频器间的互相干扰可能造成变频器检测电子线路非正常工作,导致变频器的误报警。

对策:

增强变频器的抗干扰能力。

二、变频器过电压故障的原因:

1、对于无制动电阻及制动单元的变频调速系统,在停机时可能出现过电压原因:

主要原因是减速时间设定太短,造成停机时电机的转速大于此时的转速。

对策:

增加减速时间或加装制动电阻或制动单元。

2、对于有制动电阻及制动单元的变频调速系统,在制动时出现过电压原因:

制动电流设定太大或制动的时间太短,或制动加入的时间过早。

对策:

减小制动电流或延长制动时间,降低加入制动时的频率(在频率降到更低时再加入制动)。

3、在变电所或供电线路中投入补偿电容时,导致变频器发生过电压故障原因:

在投入补偿电容时会引起电网出现尖峰电压,导致变频器过电压故障。

对策:

在变频器输入侧加装AC电抗器。

4、制动或减速时间过短原因:

当制动或减速时间过短时,电机反馈产生的大量能量会积聚在滤波电容上,从而造成变频器过电压。

对策: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条件事,适当增加或延长制动时间或减速时间。

5、雷电过电压原因:

当发生雷电时,会造成电网产生高电压,冲击变频器导致过电压故障。

对策:

同上,在在变频器输入侧加装AC电抗器,增强变频器抗电压变化的能力。

6、电源过电压原因:

一般变频器输入电压都允许一定程度的过电压,但此允许的过电压持续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当过电压持续一定的时间后,变频器会过电压报警。

对策:

变频器DC电压上限值一般设定在电压700V以上,相当于输入AC电源电压500V左右,比380V超过了30%以上,此种情况很少出现。

对短时间的电源过电压可以靠加装AC电抗器来预防。

三、变频器过热故障原因:

1、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原因:

变频器内部是由无数个电子器件构成的,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IGBT工作在高频状态下,产生的热量会更多。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也会导致变频器内部元器件温度过高,为保护变频器内部电路,此时变频器会报温度高故障并停机。

对策:

降低变频器所在场所的温度,如可以加装空调或风扇等强制制冷措施。

2、变频器通风不良原因:

如变频器本身的风道堵塞或控制柜的风道被阻塞时,会影响变频器内部的散热,导致变频器过热报警。

对策:

定期检修变频器,清除其风道的垃圾,顺畅风道。

3、风扇卡阻或损坏原因:

变频器风扇坏时,大量的热量积聚在变频器内部散不出去。

对策:

更换风扇。

4、负载过重原因:

当变频器所带负载过重(小马拉大车)时,会产生过大的电流,产生大量的热量,有时变频器也会过热报警。

对策:

减小负载或增加变频器的容量。

四、变频器过电流的原因:

1、电源电压过高

2、变频器输出短路

3、V/F特性电压提升太大原因:

如果V/F电压提升太大,变频器输出频率已经比较高了,而电机转速还比较低(即电机转速的变化滞后于变频器频率的变化),就会造成失速故障,导致变频器过流故障。

对策:

低速电压提升要在实际中反复实验,不要设置太大,否则会导致变频器一起动就发生过流故障。

4、载波频率设置太高原因:

当变频器载波频率设置比较高时,开关管的开关速率比较高,发热量增加。

此时,变频器抵抗负载电流变化的能力减小,当负载电流增大时,变频器就有可能过流跳闸。

因此,当提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时,也应当适当降低变频器的负荷电流。

对策:

在满足调速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变频器的载波频率

5、起动加速时间太短原因:

变频器输出频率的变化远远超过电机转速的变化(失速),造成过电流故障。

对策:

延长变频器的加速时间。

6、负载突然增大原因:

负载突然增大时,电流也会随之增大,当电流超过变频器设定的过电流值时,为保护变频器内部器件,会报“过电流”故障跳闸。

对策:

分析负载突变的原因,如有可能,可以适当增大变频器的容量

7、传动机构的机械惯性过大,电机的容量相对偏小原因:

当传动机械惯性大时,电机容量又偏小,会(尤其在刚开始启动时)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造成电机电流偏大,导致变频器过流跳闸。

对策:

对于大惯性负载,在保证电机和负载匹配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变频器低速启动时的电压提升,延长变频器的加速时间等方法来防止变频器过流故障的发生。

8、到某一特定速度时,突然发生过电流:

  

(1)干扰引起过电压、过电流   

(2)机械共振

9、变频器与电机容量不匹配

10、变频器内整流侧或逆变侧元件损坏。

原因:

如断路器和快速熔断器都无反应,很可能是逆变管(IGBT)损坏。

变频器内部元件损坏或检测和控制电路故障时,往往表现为变频器一上电就“过电流”跳闸。

对策:

更换元件。

11、变频器电源侧缺相、输出断线,电机内部故障及接地故障对策:

检查电源及变频器输出线路,测量电机相间及相对地的绝缘电阻。

12、变频器内部检测电路故障原因:

检测电路损坏导致变频器显示过电流报警,如:

检测电流的霍尔传感器由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工作点容易发生漂移,导致过电流报警。

对策:

更换检测元件。

五、变频器控制电机时,电机发生机械振动的原因:

1、机械设备的坚固螺丝松动,改变了原来固有的振荡频率原因:

由于变频器输出中含有很大成份的高次谐波,当机械设备的坚固螺丝松动后,有可能引起机械设备的振动。

对策:

坚固螺丝。

2、变频器未设置“回避频率”原因:

一般机械设备自身都有一个固定的振动频率,为此,变频器一般都有一个叫“回避频率”的参数,避开此频率。

对策:

根据电机振动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来设置“回避频率”。

3、变频器与电机间距离过远原因:

当变频器与电机距离较远时,而载波频率又较高时,电缆与大地间分布电容的影响增大,导致电机发生共振。

对策:

加装输出电抗器,降低载波频率。

4、无反馈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工作频率太低,当工作频率低于6Hz时,会因运行不够稳定面发生共振

5、变频器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原因:

三相电压不平衡,使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变成椭圆形,引起转矩不均衡赞成电机发生共振。

对策:

变频器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变频器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 原因:

三相电压不平衡,使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变成椭圆形,引起转矩不均衡赞成电机发生共振。

变频器常见的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

   

变频器由主回路、电源回路、IPM驱动及保护回路、冷却风扇等几部分组成。

其结构多为单元化或模块化形式。

由于使用方法不正确或设置环境不合理,将容易造成变频器误操作及发生故障,或者无法满足预期的运行效果。

为防患于未然,事先对故障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尤为重要。

   

一、变频器本身的故障自诊断及预防功能:

   

1、老型号的晶体管变频器主要有以下缺点:

容易跳闸、不容易再启动、过负载能力低。

由于IGBT及CPU的迅速发展,变频器内部增加了完善的自诊断及故障防范功能,大幅度提高了变频器的可靠性。

   

2、如果使用矢量控制变频器中的“全领域自动转矩补偿功能”,其中的“启动转矩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