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25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冈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格式.docx

2、可持续发展原则

3、文化历史原则

4、游憩观赏原则

5、地域特色原则

6、可操作原则

第7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1994]167号令)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城[2002]112号)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

《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规[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湖北省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修订稿)》(2005年)

《黄冈市城市“四线”规划管制说明》2007

《黄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9月)

《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黄冈市志》(至2000年)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8条规划期限

近期:

2010年—2015年

中期:

2016年—2020年

远期:

2021年—2025年

第9条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目标

以建设滨江滨湖园林城市和优化人居环境为中心,通过因地制宜的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城乡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使黄冈市建成为生态健全、环境优美、游憩方便的城市,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近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并为远期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做好准备。

绿地生态建设目标:

保护生态脆弱区,建立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通道,恢复生态系统整体性。

 

绿地景观建设目标:

高质量、近自然植物景观与人文化精品绿地相结合。

绿地游憩空间构建目标:

以亲水性、开放性公园绿地为游憩空间主体,以山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为重要补充,实现空间类型多元化和空间系统完备性,连通一体。

第10条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近期(2015年)建设目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的标准,即: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

中期(2020)通过居住区公园、街旁绿地等的规划建设,达到“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的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标准。

远期建设目标达到“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即:

综合物种指数≥0.5,本地植物指数≥0.7,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

表1黄冈中心城区绿地水平建设指标规划

规划年限(年)

2015

2020

2025

人口(万人)

52

60

73

用地(平方公里)

46

63

79

公园绿地面积(公顷)

714.82

853.95

1371.75

人均公园绿地(平方米/人)

13.75

14.23

17.36

绿地率(%)

38.16

39.48

45.66

绿化覆盖率(%)

41.02

44.02

48.99

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第11条市域绿地系统结构

基于“斑块--廊道--基质”原理和市域内生态自然基质及其承载能力,充分考虑景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绿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保育城市自然景观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选择适合于市域范围内的生态结构模式,构建“一城九珠,三横两纵五支系,六心三(生态)圈”的生态网络体系绿地系统结构。

1、一城九珠:

一城指黄冈市黄州区,九珠指九个生态管辖区,即:

红安县、麻城市、罗田县、团风市、浠水县、英山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

2、三横两纵:

三横指:

318国道防护绿廊;

黄黄高速公路防护绿廊;

市域北部由省道和县道组成的连通市域内主要景区的旅游交通通道

两纵指:

长江防护绿廊;

京九铁路防护绿廊

3、五支系:

境内长江五条较大支流,即,倒水、举水、巴水、浠水、蕲水五条河流。

4、六心三圈:

“六心”指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天台山森林公园、三角山森林公园、五脑峰森林公园,一个4A级风景名胜区--龟峰山风景区,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感湖自然保护区。

“三圈”即根据市域内的主要景观生态要素组成,将全市分为三大生态结构圈:

市区生态圈—以黄冈市建成区为中心,包括市内和市郊各类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城市绿地景观。

而县级中心城镇属于次级城镇生态圈范畴。

森林生态圈—以市域内自然绿地为依托,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防护林、风景林地,林场等绿地类型。

这是全市绿地系统的基础,表现出典型的森林景观特色和绿地本底特征。

农业生态圈—以农林景观为核心,包括一般耕地和园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同时又是解决区域粮食产业现代化的关键区域,有着浓郁的乡村田园风光气息。

六心形成市域生态绿地系统中的“斑块”;

道路绿廊、河流绿廊及沿江防护林纵横交错的形成生态网络,即,“廊道”;

森林生态圈和农林景观面积大、数量多,是市域生态系统的基础绿地,是构成市域的景观本底。

绿地斑块可以满足城市对其专项要求,生态廊道满足物种的流动,加强各个斑块之间的联系,基底对整个市域景观起控制作用,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关键作用。

第12条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重点突出“六心”的生态保护建设(斑块)

“六心”,即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天台山森林公园、三角山森林公园、五脑峰森林公园,龟峰山风景区,龙感湖自然保护区

2、市域廊道系统规划(廊道)

(1)市域道路系统

“三横二纵”构建市域绿地系统廊道框架,106国道部分—省道阳福线部分—省道胜麻线部分防护绿带,318国道防护绿廊,黄黄高速公路防护绿廊,长江防护绿廊,京九铁路防护绿廊,以及由省道和县道组成的连通市域内主要景区的旅游交通通道。

这五带贯穿黄冈市域,作为市域绿地系统骨架。

省道、国道的两侧绿化隔离带宽度不低于50米,高速公路两侧和中心绿化隔离带为100—200米,铁路两侧的防护林带严格控制在100—200米,市域县级公路防护林带为25—50米。

(2)市域滨水绿带

河流水系是构成黄冈市自然绿色廊道的骨架之一。

在黄冈市市域范围内,除了对水库周边林地进行保护外,还应当建设重要河流沿线的带状绿地。

长江沿岸的防护林绿带建设宽度控制标准为单侧宽100—300米不等,长江五条重要的支流沿岸防护绿地建设控制宽度为单侧宽50—100米不等。

3、因地制宜,分类保护(本底)

在市域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全面提高农田的森林覆盖率与林木蓄积量,建成完善的生态防护林体系,禁止城镇建设占用。

各森林保护区、林场、风景区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生态保护、恢复建设;

在植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建设生态监测点,对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其影响等方面进行定期的动态测定和观察。

规划在天堂寨、吴家山、龟峰山、三角山、黄梅下新镇、龙感湖、遗爱湖、武山湖建立监测点。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分区

第13条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以市区内分布的自然湖区为依托,以长江、三台河生态防护林为骨架,以城市主次及道路为脉络,形成城市与自然山水相互融合的“一核一轴、三带四区、五廊二翼,外部引入”多层次复合型的现代园林,构筑“清江抱城,水绿相依,融江、城、湖于一体”的滨江园林城市绿地景观。

一核一轴:

以赤壁公园为黄冈市城市绿核,公园面积99.85公顷,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公园内龙王山山体具有良好的植被资源及视觉景观效果。

“一轴”即以主城区内的东门路(路长4770米,胜利街至新港大道段道路红线宽度为45米,新港大道至东门收费站段宽80米),城区外106国道(黄州段)的道路街旁绿地和防护绿带构成的城市景观生态轴,同时也是城市的发展轴。

三带四区:

“三带”分别为沿江风景林带、三台河城市滨水景观带和巴河滨水景观带。

规划建设较宽的临江风景林,宽度100—2000米不等,滨河景观带分布于三台河、巴河两岸,建设宽度50—300米不等。

“四区”包括遗爱湖风景区、白潭湖风景区、黄婆汊湿地和蔡家潭风景区的大面积环湖绿化空间,四块大面积水体水系相连、景观相通,同时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随着遗爱湖、白潭湖风景区、黄婆汊生态湿地以及蔡家潭农业体验园的建设,将成为黄冈市的生态旅游

的核心区域。

五廊二翼:

“五廊”是指沿城市主要干道形成的道路绿化廊带,包括黄州大道、沿江大道、宝塔大道与长江三路共同构建、新港大道西段与明珠大道共同构建、以及西湖三路与湖心路、新港二路共同构建的城市廊道。

“二翼”是指处于城市主导风向和次级主导风向上的堵城镇叶路洲区域以及长江与巴河交汇处的两片生态控制区的主城区外围生态绿地,按照控制区要求,在该区域内建设多样性丰富、配置合理的生态绿地,保护生态脆弱区生境。

外围引入:

“二翼”处于城市主次风方上,向城市内引入外围风,将新鲜空气引入市区,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环境;

主城区东北方向以自然丘陵、农田景观为主,对于构建城市绿地系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外围引入生态因素。

第14条城市绿地系统分区

规划从生态控制区、湿地保护区、山体生态林保护区、农田林网景观区5个层面分别规定了保护范围和管制要求。

1、生态控制区

规划堵城叶路洲区域、长江与巴河交汇区为生态控制区,面积约22.5平方公里。

管制要求:

生态控制区主要用于生态隔离和农业保护等,可建部分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及特殊建设用途用地,现存村舍可以保留但不得扩大建设规模。

2、湿地保护区

包括遗爱湖、白潭湖、黄婆汊、蔡家潭湖泊湿地保护区。

保护区内,提高水体质量,控制水污染源,开展生态清淤和冲淤工程。

保护区周边控制建筑规模和高度,优先进行生态修复和培育,严禁设置各类排污口和倾倒垃圾,防止城市湿地系统污染,改善城市湿地自然景观,可适度开发,限制游客容量。

3山体生态林保护区

包括龙王山、烽火山山体生态林。

禁止采石取土、滥砍滥伐;

加强植被的保护,包括养林、育林、防止虫灾和火灾;

禁止在视线可及之处设采石场和大型建(构)筑物,防止城市工程建设如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

4、水源保护区

根据总规,规划在长江及巴河设置四处取水口,分别设立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的范围为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围,水域至江流中泓线,陆域至江堤。

二级保护区的范围自一级保护区范围向上游2000米、下游200米,水域至江流中泓线,陆域至江堤。

水源保护区内禁止破坏水源林、护岸林和有利水源保护的植被;

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

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它废弃物;

不准从事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

5、农田林网景观区

规划黄冈市陶店乡、陈策楼镇除规划为可用建设区域外,乡镇范围内结合现状农田发展农林结合景观。

规划范围内结合排水沟渠和田间道路走向,按500-1000米间距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注意农用地和种植作物的多样化,注重农田田埂、沟渠林路等廊道生境的保护和建设。

第15条绿地系统规划控制指标

规划到2025年,城市主城区绿地总量达到3622.4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1378.1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33%。

表2黄冈市主城区绿地规划指标汇总表(至2025年)

序号

类别

代码

类别名称

规划面积

(公顷)

占城市建设

用地比例(%)

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1

G1

公园绿地

17.33

18.83

2

G2

生产绿地

180.16

2.25

2.46

3

G3

防护绿地

539

6.78

7.36

小计

2097.31

26.38

28.65

4

G4

附属绿地

1189.5

14.96

16.25

中计

3286.81

41.34

44.90

5

G5

其它绿地

335.82

4.22

4.59

合计

3616.23

/

第五章绿地分类规划

第16条公园绿地规划

规划至2025年,黄冈市主城区内共建公园面积达1371.75公顷。

其中,市级综合性公园3个、区级公园3个、居住区公园5个、建成专类公园4个、带状公园3个、街旁绿地(包括广场)27个。

建成区范围内,确保各居民区、行政教育区周围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

表3黄冈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及专类公园规划

名称

面积(公顷)

位置区域

绿地分类

备注

市级公园G111

赤壁风景区

99.85

老城区

风景名胜区

扩建

遗爱湖风景区

517.0

开发区

滨湖风景区

在建

白潭湖风景区

529.34

路口镇

规划

区级公园G112

宝塔公园

6.0

江滩公园

45.69

江滩中段

游憩型

三台河公园

61.35

三台河

居住区公园G121

禹王新区北公园

2.61

禹王新区北

禹王新区南公园

3.62

禹王新区南

路口公园

2.23

路口居住区

南湖公园

3.50

南湖居住区

龙王山公园

3.94

中环路北

专类公园G13

植物园

24.64

遗爱湖景区内

游憩观赏型

儿童公园

2.35

儿童游憩型

体育公园

2.65

禹王居住片区

运动游憩型

大桥公园

12.07

鄂黄大桥桥头

人文性公园

改建

带状公园G14

明珠大道绿带

15.2

明珠大道

已建

黄州大道绿带

11.44

黄洲大道南湖段

西湖三路绿带

3.11

西湖三路

1321.95

备注:

规划系指现状未形成,拟在本次规划期限建设;

已建系指已基本建成使用;

扩建系指已建成部分,今后需继续建设;

改建系指原有公园已损毁荒废需要重新改造建设的。

下同。

表4黄冈市街旁绿地一览表

位置

规划设想

街旁

公园

绿地

J1

0.60

东门路东坡大道东北角

跟据所处环境的情况采取与环境相协调的多种布局形式和灵活的构思内容,功能上以提供过路游客休息为主,通过植物配置提供良好的林下空间和视觉景观。

J2

0.50

东门路赤壁一路东北角

J3

0.33

东门路赤壁二路西北角

J4

0.43

东门路新港大道东北角

J5

0.48

赤壁二路北段

J6

0.26

新港大道中环路东南角

J7

1.22

中环路东段

J8

0.82

黄洲大道中环路东南角

J9

0.54

考棚街北入口

J10

0.52

黄州大大赤壁大道西南角

J11

1.52

青砖湖路西湖三路西南角

J12

宝塔大道交西湖四路北

J13

1.21

黄洲大道南湖二路东北角

J14

0.55

望堤路南

J15

0.63

东门路听风路东北角

J16

1.60

东门路扁舟路西南角

城市

广场

C1

10.17

东门路明珠大道交叉口

市政广场

C2

1.78

听风路以西潭北路以南

文化广场

C3

4.30

赤壁大道东坡大道东南角

文化游憩广场

C4

2.40

潭北路以北

C5

3.0

西湖三路湖心路东南角

C6

1.03

西湖一路青砖湖路东南角

C7

黄洲大道翠堤路交汇处

C8

1.80

杨鹰岭火车站南

交通集散广场

C9

1.0

宝塔大道北黄州大道南

C10

9.0

新港一路西段遗爱湖东

C11

0.57

考棚街北入口处

文化游憩广场(兼顾停车集散)

49.8

第17条公园绿地率规划

市级综合性公园(不含水面)≥80%,服务半径2000—3000米;

区级公园≥70%,服务半径1000—1500米;

居住区公园≥75%,服务半径500—1000米;

专类公园≥70%,服务半径500—1000米;

带状公园≥65%,服务半径500—1000米;

街旁绿地≥65%,服务半径300—500米;

广场绿地≥60%,服务半径300—500米。

第18条生产绿地(G2)规划

表5生产绿地建设一览表

类型

G2

S1

东坡路以南,何家湾路以北

17.28

原万福苗圃扩建

S2

白潭湖西侧

86.97

S3

巴河路西,黄州大道以南

75.91

规划保留万福苗圃,于三台河西、白潭湖西两处建设大面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总面积约18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25%。

第19条防护绿地(G3)规划

规划在城市周围和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以及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区建设绿化隔离带。

市区企业规划逐步迁出,满足环境质量要求,并用于增加绿化用地。

规划防护绿地面积总计539公顷。

1、滨江、滨河防护绿地

滨江、滨河带除作为公园、其他绿地等城市绿地类型规划的外,沿江、河留50—300米以上宽的绿化防护林带,保护江滩和河滩。

2、铁路及轨道交通防护绿带

规划范围内,轨道交通线路两侧分别规划30米以上绿化带,铁路防护林带每侧规划50米以上防护绿带。

3、对外交通道路及城市主干道

规划高速公路两侧各预留50米的防护绿带。

其他对外交通道路两侧各留30-50米的防护绿带。

交通性主干道两侧各留不小于10米的绿带。

4、工业防护绿地

规划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防护绿地不得小于20米,有大气污染的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防护绿地不小于50米。

特殊工业用地防护要求根据具体工艺确定。

5、市政设施的防护绿地

污水处理厂周围设置50米以上的隔离防护带。

穿越城区的高压线下应设置高压走廊,11万伏高压走廊隔离绿带宽20-30米,22万伏高压走廊隔离绿带宽40-50米。

22万伏以上高压走廊隔离绿带宽100-400米,高压走廊隔离绿带种植设计以低矮灌木及宿根花卉、草坪、地被植物为主,成片状群植。

第20条道路绿地规划

1、行道树规划

从绿化模式上,将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分为园林景观路和重点建设路,推荐主要行道树种。

园林景观路:

绿化效果突出,绿地景观效果良好,作为城市的主要景观轴;

重点建设路:

绿化效果突出,作为城市重要景观廊道。

表6城市重要景观道路绿化规划一览表

道路名称

道路性质

绿化模式

推荐行道树

生活性主干道

园林景观路

枫香、樟树、复羽叶栾树

黄洲大道

重点建设路

圆柏、枫香、青冈

沿江大道

银杏、重阳木、樟树

新港大道

生活性次干道

黄连木、樟树、榉树

东门路

柿树、复羽叶栾树、樟树

宝塔路

圆柏、榉树、鄂椴

枫香、榉树、银杏

长江一路

黄连木、青冈、复羽叶栾树

长江三路

无患子、樟树、罗田玉兰

2、道路绿化指标

根据《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将黄冈市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

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30—63米,明珠大道100米,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4—30米,支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5—24米。

园林景观路(明珠大道)绿地率不得小于40%;

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主干道绿地率不得小于30%;

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次级干道和支路道路绿地绿不得小于20%。

第21条居住区绿地(G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