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3643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年下期期末教学目标质量检测义务教育八年级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题2分,共60分)

1.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

A.林则徐B.康有为C.关天培D.洪秀全

【答案】A

2.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该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故A符合题意,故选A。

3.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

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B.英法联军的暴行

C.沙俄侵华的罪证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圆明园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历史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故选B。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

4.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A.金田起义B.北伐和西征C.天京陷落D.天京事变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A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的标志,北伐和西征发生在天京陷落之前,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

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1866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

1867年崇厚在天津设立了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

上述材料反映洋务运动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企业

C.兴办新式学校D.建立新式海军

【答案】A

【解析】分析题文的“1866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

1867年崇厚在天津设立了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

”可知金陵制造局和天津机器局都属于军事工业。

1866和1867年是洋务运动的时间。

故题文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黄海战役B.平壤战役C.威海卫战役D.辽东战役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题干里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军展开了战争,最终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故选A。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

7.在戊戌变法措施中,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最有利的内容是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答案】C

.....................

8.1900年前后,在清廷的默许下,义和团民打着旗号,大量涌入京津地区。

义和团打的“旗号”是

A.自强求富B.扶清灭洋C.反清灭洋D.救亡图存

【答案】B

【解析】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于是,义和团纷纷拥进天津、北京。

到1900年夏,他们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

A是洋务运动的口号,CD不属于1900年前后义和团打的“旗号”。

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答案】B

【解析】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完整,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年代尺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故B符合题意;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在年代尺中不能完全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1901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瓦解,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开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年代尺的时间点,1842、1895、1901年是中国近代三个最屈辱的条约的签订时间,结合条约影响分析得出年代尺反映的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10.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华兴会B.兴中会C.中国同盟会D.强学会

【答案】C

【解析】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

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故AB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没有结束封建制度。

故D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易混点是封建制度和封建君主专制。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制度被推翻是土地改革。

1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B.广州起义C.武昌起义D.秋收起义

【答案】A

【解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后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

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CD发生在A之后,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它”指的是

A.《清帝退位诏书》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大总统誓词》

【答案】C

【解析】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以下史实中不属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表现的是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下令解散国民党

C.修改总统选举法

D.反对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答案】D

【解析】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故ABC属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表现,不符合题意;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故D说法错误,不属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表现,符合题意。

故选D。

15.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选出来

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李鸿章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16.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废除二十一条”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D都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体现的是五四运动的反帝性,“内除国贼”体现的是五四运动的反封建性。

故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下面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影片的宣传画,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CD与图片的开天辟地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中获取关键信息“开天辟地”,然后选择与“开天辟地”相关的选项。

18.北伐战争中,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属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的队伍是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黄埔学生军D.叶挺独立团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北伐战争中,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连克汀泗侨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

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歌词是历史,歌词更是信念。

下列歌词中能够反映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抗日的是

A.“暴动暴动!

工农先锋,拿起刀和枪一同去进攻”

B.“红旗飘飘五角星,共产党来哩有田分”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出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出现在红军长征时期。

故ABC都与抗日战争无关,不符合题意。

D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能够够反映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抗日。

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0.“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谁敢当。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渡过湘江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甘肃会师

A.①②④③⑤B.①②⑤③④C.②①④⑤③D.①③④②⑤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渡过湘江后,红军损失过半。

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故题文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④③⑤,排除BCD,故选A。

2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其中这“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一·二八事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苦难十四年”指的是1931年到1945年的十四年。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在1937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在1932年。

故题文“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评价是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 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③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④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①②③符合题意;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④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3.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八七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C

【解析】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ABD与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D.淮海战役纪念馆

【答案】C

【解析】依据题文的“30万亡灵的冤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日本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故题文发言应放置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门前。

C符合题意,ABD与题文发言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在正面战场的历次战役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进行了一系列会战和抗战,下列对正面战场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B.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

C.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国民党军队一直积极抗日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故国民党军队一直积极抗日的评述有误,符合题意;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故A评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故BC评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6.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瑞金B.太原C.延安D.西柏坡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对日军形成战略夹击的战略格局,而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是延安,所以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7.以下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英勇的民族抗争

B.中国国民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中国抗日战争是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

D.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答案】B

【解析】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故ACD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B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28.下图是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

本次谈判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A.联合进行北伐战争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和平问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多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可见D符合题意,因此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重庆谈判

29.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

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渡江战役、《南京条约》B.淮海战役、《马关条约》

C.平津战役、《辛丑条约》D.辽沈战役、《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与平津战役有关;东交民巷旧使馆区与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有关。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文获取信息,进行正确分析。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发生在平津战役中,《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依据“东交民巷旧使馆区”可知是《辛丑条约》。

30.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曲目,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A.《黄河大合唱》B.《义勇军进行曲》

C.《春天的故事》D.《我的中国心》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勇军进行曲》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所学知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冼星海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他们卓越的音乐才能,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由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的作品。

CD和聂耳无关。

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无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三(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

(2)从材料二、三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哪些探索?

(3)写出材料二中主张“维新新政”的代表人物(两位)

(4)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5)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奋斗不已。

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

【答案】

(1)《天朝田亩制度》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任意答出其中两位得分;只答出其中一位也可得分)

(4)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5)不怕牺牲,不屈不挠,不断探索,勇于开拓,为梦想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天朝田亩制度》。

(2)从材料二的“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可以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从材料三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可以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主张“维新新政”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都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他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5)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奋斗不已。

我们从孙中山、康有为、陈独秀等身上体现出的不怕牺牲,不屈不挠,不断探索,勇于开拓,为梦想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读。

如解答第二问,材料的“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指的是洋务运动,“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指的是戊戌变法,“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指的是辛亥革命。

32.2017年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