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3896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1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docx

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54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

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

[考点热度   ★★★☆☆]

一、知识整合

1.气温

⑴气温的时间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差值

变化差异

日变化

约14时

日出前后

日较差

内陆地区日较差大,沿海地区日较差小

年变化

北半球大陆上7月,海洋上8月

北半球大陆上1月,海洋上2月

年较差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

南半球大陆上1月,海洋上2月

南半球大陆上7月,海洋上8月

⑵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

地  形

同纬度地区,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

洋  流

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低

2.降水

⑴形成条件:

一是空气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使空气上升冷却达到过饱和;三是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⑵季节变化

降水类型

全年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

夏季多雨区

冬季多雨区

典型分布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

热带沙漠气候区

东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区

 

⑶空间分布

 

二、重点考向

考向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⑴气温总体分布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

等温线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

⑵同纬度地区的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对气温的影响

①靠近海洋的地区冬季气温要高、夏季气温要低;②地势高的地方气温要低,封闭地形区气温要比周边相邻地区高;③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要高,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要低。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特征

赤道附近

降水多(2000mm以上)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多雨

两极附近

降水少(200mm以下)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全年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

降水多(500mm以上)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

降水少(500mm以下)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全年少雨

中纬度

内陆

降水少(500mm以下)

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

全年少雨

大陆东岸

降水多(500~1000mm)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

降水多(500~1000mm)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常年湿润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降水较多(300~1000mm)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多雨

夏季少雨

【典例引领】

气温距平值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

下图为亚欧大陆1月气温距平值(单位:

℃)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若a地1月均温为3℃,则b地1月均温大约是

A.-13℃B.-9℃C.-7℃D.3℃

2.图中a、c两地纬度相同,c地气温距平值远低于a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大气环境B.海陆、地形C.地形、太阳辐射D.洋流、大气环流

3.a、b、c三地相比

A.a地气温年较差最大B.b地气候大陆性最强

C.c地气候海洋性最强D.c地年降水量最少

[答案解析]1.A  2.D  3.B第1题,若a地1月均温为3℃,结合a地的气温距平为8℃,可算出50°N的月均温为-5℃,而b地的气温距平为-8℃,可算出b地1月均温为-13℃。

故选A。

第2题,图中a、c两地纬度相同,c地气温距平值远低于a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大气环流。

故选D。

第3题,气温距平值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a、b、c三地相比,a地位于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最小,气候海洋性最强;b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大陆性最强。

故选B。

 

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对点训练

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陆地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D.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右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图为亚洲年均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为亚洲四个干旱中心。

读图,完成3~5题。

 

3.据图可知亚洲

A.南部和东南部季风区降水丰富 B.北部等降水量线分布与地形有关

C.年均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一致

4.图中a、b、c、d四箭头表示冬季盛行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5.④地干旱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微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少 B.终年受离岸风影响,降水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2018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下表为50°纬度附近欧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

读下表,回答6~7题。

地点

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气温(℃)

13.2

11.3

6.3

8.1

10.2

降水(mm)

161

339

509

232

3860

气温(℃)

4.8

9.2

16.1

12.2

11.1

降水(mm)

164

84

95

140

1260

6.乙地

A.位于南美洲沿海 B.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7.夏季,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小 B.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

C.甲地沿岸有寒流流经 D.乙地白昼时间长

(2017—2018年度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

位于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北面是火地岛,南面合恩角是距离南极洲最近的陆地之一,最高点海拔高度1195米。

北部平均年降雨量467毫米,而南部则是800毫米。

该岛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岛上人口较少,有一些农场。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分布。

读图完成8~10题。

 

8.该岛北部降水少于南部的原因可能是

A.南部气温低,易形成降水 B.南部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大

C.南部海洋面积广,水汽多 D.南部多地形雨

9.纳瓦里诺岛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10.该岛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冻土冰川遍及全岛 B.土地盐碱化严重C.土地生产力低 D.自然资源短缺

(2018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调研考试)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

mm)图,Q湖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

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中西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2.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西风控制时间长 B.反气旋频繁过境 C.受地形抬升明显 D.暖流带来水汽多

13.Q湖沿岸依托当地的优势自然资源适宜发展

A.钢铁工业 B.盐化学工业 C.家具制造业 D.水产品加工业

下图所示区域中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满布岛洲和沼泽,定期出现洪水泛滥,整个流域内降水量的时空差异大。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①②③地区按年降水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5.1月份,①地降水特点及其成因分别是

A.降水多,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降水少,受东南信风控制

C.降水多,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多D.降水少,信风缺少地形抬升

15.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泛滥的时间一般是

A.1~2月 B.3~5月 C.5~10月 D.11月~次年1月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地形图。

 

材料二  上海和悉尼6个月气候统计表。

位置

上海

悉尼

月份

12

1

2

6

7

8

12

1

2

6

7

8

月最低气温

2

1

2

20

25

25

18

19

19

10

8

9

降水量(mm)

35

39

59

152

128

133

85

131

105

85

95

70

材料三  达尔文市降水集中于12月至次年3月。

该市东南32千米处有自然奇观——白蚁冢(蚁巢),冢高约3米,坐南朝北,每座蚁冢可容纳蚂蚁200万只左右。

⑴简析达尔文蚁冢坐南朝北的原因。

⑵说明艾尔湖湖水季节性消失的主要原因。

⑶与上海比,说出悉尼冬季气温和降水的特点,简析其原因。

⑷说出甲地的气候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18.(2018届重庆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下图为南亚地区地形分布图,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⑴简述图中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并解释左图中印度半岛中部草原区的形成原因。

⑵与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南亚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比较气候图,指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的主要表现。

⑶水稻生长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

印度水稻生产很不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水稻主产区经常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

运用所学西南季风知识,分析印度水稻主产区在6~8月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经常出现异常天气的原因。

 

 

[直通高考]

(2016年江苏卷)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图示5个城市中

A.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 D.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2015年上海卷)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据此完成2~3题。

 

2.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3.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

4.(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⑴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⑵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对点训练参考答案

[考点冲关]

1.C本题考查洋流对气温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都有寒流经过,它们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这些海域的南北温差减小,从而使1月平均气温10℃~22℃的范围变宽。

故选C。

2.B本题考查了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气候特征,意在考查考生对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的理解并根据气候特征对气候类型进行判断的能力。

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特征可知,图乙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结合图中各地的相对位置可知,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故选B。

3.A结合图示分析可知,亚洲南部和东南部降水多在1200mm以上,降水较为丰富,A正确;亚洲北部深居内陆,分布纬度高,受来自海洋影响较小,降水量较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B错误;从图示可看出该区年均降水量总体自东南向西北先减少后增加,C错误;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大多与海岸线一致,总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D错误。

故选A。

4.B东亚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的影响,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d是东南风,D错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西南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图中a为西南风,b为东北风,c为西北风,A、C错误,B正确。

故选B。

5.D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中的④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周围高大山脉的阻挡,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小,降水少,从而形成干旱中心。

故选D。

6.B根据1、7月气温对照可知,甲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乙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位于50°N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降水季节变化小,以乳畜业为主。

故选B。

7.C二者纬度相当,故同为夏季时,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相当,乙地降水受西南风影响。

但甲地西海岸有秘鲁寒流经过,而乙地附近沿海则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受此影响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故选C。

8.B岛屿处于西风带内,但南部岛屿纬度较高,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比岛屿北部大,降水相对较多。

故选B。

9.D纳瓦里诺岛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岛屿处于西风带,常年受来自较低纬度的西风(西北风)暖湿气流的影响。

故选D。

10.C该岛屿纬度高,寒冷,即使是最热月,平均气温也仅为9.6℃,这导致很多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土地生产力低,生活供给难以保障,因此岛屿人口稀少。

故选C。

11.D据材料Q湖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可判断为死海。

据图经纬度可知判断西部濒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因此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故选D。

12.A地中海气候是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据纬度可知,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受西风控制时间长,因此年降水量大。

故选A。

13.B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因此沿岸依托当地的优势自然资源适宜发展盐化学工业。

故选B。

14.A③地区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湿润的东北信风遇山地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大量地形雨,因此③地降水量最大;②地区离赤道较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结合10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以判断,②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000mm,①地区年降水量小于1000mm,因此三地区年降水量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

故选A。

15.D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①地受东北信风影响,A、B错误;①地以平原为主,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缺少地形抬升,因此①地降水少,D正确、C错误。

故选D。

16.C奥里诺科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区,5—10月为雨季,降水丰富,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到海洋潮流的顶托作用,河口三角洲易出现洪水泛滥。

故选C。

17.

⑴地处南半球低纬度,太阳直射点大部分时间在达尔文市北面,坐南朝北利于接受光照。

⑵①气候干旱,降水补给少;②河流多为时令河,入湖流量少;③地处热带沙漠,蒸发旺盛。

⑶特点:

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②暖流影响较明显。

⑷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原因:

属于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解析]

⑴达尔文蚁冢坐南朝北的原因是地处南半球低纬度,太阳直射点大部分时间在达尔文市北面,坐南朝北利于接受光照。

⑵艾尔湖湖水季节性消失的主要原因要结合其补给量和损失量进行分析:

气候干旱,降水补给少;河流多为时令河,入湖流量少;地处热带沙漠,蒸发旺盛。

⑶与上海比悉尼冬季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简析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暖流影响较明显。

⑷从图中经纬度来看,甲地为地中海气候,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8.

⑴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

①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引起西南气流;②因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中部草原区的形成原因:

①草原带的东西两侧有南北向山地,阻挡海洋气流深入;②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蒸发强,水分条件只能满足高草生长。

⑵表现:

①有突出的热季(3~5月);②雨季短、旱季长(雨季比中南半岛迟一个月)或降水集中程度高;③降雨变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

⑶原因:

①印度水稻种植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一般6~9月进入雨季,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②西南季风通常不稳定,风力过强的年份,水稻种植区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水稻生产。

[解析]整体分析:

夏季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森林要、草地、荒漠植被的差异,主要是水分因素影响。

雨季短,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变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大陆性强。

⑴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吸引气流辐合。

夏季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印度半岛中部草原带的东西两侧有南北向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纬度较低,蒸发强。

导致该区域水分条件较差,只能适宜高草生长,形成草原带。

⑵读图,与东南亚相比,南亚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表现是:

有突出的热季,3~5月,气温年较差较大;雨季持续时间短,比中南半岛迟一个月,旱季长;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变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

⑶原因:

印度水稻种植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一般6~9月进入雨季,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

但西南季风的强度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多。

风力过强的年份,水稻种植区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水稻生产。

[直通高考]

1.C巴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两城市冬季均受盛行西风影响,C项正确;巴黎和洛杉矶不受季风和台风影响,A、B项错误;东京、香港和奥兰多均属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因而只有1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D项错误。

故选C。

2.B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图中纬度和地形分布可知,该图为南美洲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乙处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地势较高,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故选B。

3.A本题主要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及其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图可知,甲处和乙处分别位于南美洲大陆的西侧和东侧,根据纬度判断,该纬度范围常年受东南信风带的控制,乙处位于迎风坡,降水多;甲处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A。

4.

⑴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⑵夏季(暖季)。

(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解析]

⑴人们徒步难以穿越白令海峡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区域的气候寒冷、暴雪、强风等方面进行分析。

⑵根据材料提示,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夏季气温较高,方便通过。

5.

降水分布特点:

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

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②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结合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