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3942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年)

 

六村乡人民政府

二○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1规划实施情况与发展形势1

1.1乡域概况1

1.2《现行规划》实施情况2

2规划目标4

2.1调整原则4

2.2规划目标4

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5

3.1农用地结构调整5

3.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5

3.3其他用地结构调整6

4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7

4.1耕地保护7

4.2基本农田保护7

5合理安排建设用地8

5.1城镇用地8

5.2农村居民点用地8

5.3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8

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9

6.1合理规划和建设国土生态屏障9

6.2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策9

7土地整治任务11

8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2

8.1土地用途分区12

8.2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2

9重点建设项目安排13

10村土地利用控制14

11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5

11.1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强规划管理15

11.2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15

11.3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15

11.4加大生态保护力度15

11.5加强舆论宣传、社会监督15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5〕41号)要求和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主要控制指标,结合本乡乡实际,六村乡人民政府对《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六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

规划调整基准年为2014年,着重对2015-2020年期间各项用地进行调控与安排。

规划调整范围为六村乡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共7210.14公顷,辖22个行政村。

现将乡级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阐明如下。

1规划实施情况与发展形势

1.1乡域概况

1.1.1自然条件

位于内黄县城南21公里,东临硝河与后河镇、白条河园林场为邻,西与井店镇接壤,南与河南省内黄监狱和浚县界毗连、北邻亳城乡。

土地总面积11964.89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0.45%。

六村乡所在地区境内大部分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小,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50—70米,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沙西碱。

内黄县六村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少雨,冷暖多变风沙多;夏季雨量集中天炎热;秋季温和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干冷少雪。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冰雹、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

近50年没有发生过大面积的雹灾,只有局部性的轻灾或重灾。

近30年来,由于植被提高、毁灭性的风灾已不多见,但每到夏季小满—芒种之间,带有干热风出现,造成小麦减产。

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给农业大棚造成损失。

1.1.2经济社会条件

全镇辖22个行政村,3.2万人,人均耕地1.83亩。

六村乡是传统的农业乡,辣椒生产是该乡的支柱产业,被安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优质尖椒特色乡镇”,誉有豫北“尖椒之乡”之称。

另外,全乡形成了以温刑固、马邢固、太平村为中心的牛羊养殖基地;以郭桑村、张桑村为中心的鸡鸭养殖基地;以郭桑村、焦村、温邢固为中心的温棚瓜菜基地。

企业有长城衡器厂、鑫盛巾业、豫豪煤电机械制造公司、工矿机械厂等15家企业,固定资产总值8800万元,年产值1.3亿元。

1.1.32014年土地利用情况

2014年六村乡土地总面积7210.14公顷,其中农用地6175.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64%;建设用地770.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9%;其他土地264.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7%。

农用地中,耕地4715.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40%;园地11.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6%;林地1122.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57%;其他农用地325.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51%。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686.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2%,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0.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9%;农村居民点用地665.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3%;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84.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7%。

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61.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6%;自然保留地面积202.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81%。

1.2《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1.2.1耕地保有量完成情况

2014年全乡耕地面积为4715.36公顷比《规划目标》下达耕地保有量指标(4739.83公顷)少了24.47公顷。

全乡耕地保有量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主要是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使耕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居民点的拆旧复垦任务没有落实;还有就是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得耕地面积减少。

1.2.2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2014年底六村乡基本农田面积4468.54公顷,与《现行规划》中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4468.54公顷相一致,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得到了落实。

1.2.3建设用地利用情况

建设用地总规模:

截止至2014年底,全乡建设用地总量为770.54公顷;《现行规划》确定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744.41公顷,已超出目标26.40公顷。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现行规划》确定到2020年全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59.94公顷,截止至2014年底,全乡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686.34公顷,相比规划目标超出了26.40公顷。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截止至2014年底,全乡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20.89公顷;《现行规划》确定的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37.52公顷。

距规划目标还有16.63公顷的剩余。

详见附表2。

2规划目标

2.1调整原则

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应坚持“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节约集约、优化结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协调、充分衔接”的原则对《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增加耕地保护任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2.2规划目标

2.2.1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上级规划下达目标

本次规划调整上级下达六村乡的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目标4707.4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4378.89公顷,结合全乡实际情况全乡耕地保有量规划到2020年达到4707.45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4378.89公顷以上,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

2.2.2确保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上级规划下达规模

规划期内,全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706.61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629.01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突破30.4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665.45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85.22公顷。

2.2.3确保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的落实

规划期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任务不低于91.84公顷。

 

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3.1农用地结构调整

2014年农用地面积为6175.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64%;2020年调整为6240.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55%;与2014年相比,2020年农用地比重提高了0.91%,面积增加64.94公顷。

3.1.1严格保护耕地

2014年末全乡耕地面积为4715.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40%;2020年调整为4786.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39%;与2014年相比,2020年耕地比重提高了0.99%,面积增加71.61公顷。

2014年至2020年全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11.84公顷,建设占用耕地40.23公顷,耕地面积增加71.61公顷。

3.1.2适当调整园地

2014年全乡园地面积为11.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6%;2020年调整为11.55公顷,规划期内园地面积没有发生变化。

3.1.3林地调整

2014年全乡林地面积为1122.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57%;2020年调整为1119.53公顷,规划期内林地面积减少3.39公顷,占土地面积的比例降低0.04个百分点。

3.1.4合理安排其他农用地

2014年全乡其他农用地面积为325.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51%;2020年调整为321.99公顷,规划期内其他农用地减少3.28公顷,占全乡土地面积的比例降低0.04个百分点。

3.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14年建设用地总面积为770.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9%;到2020年降至705.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9%。

规划期内减少64.90公顷。

3.2.1城镇工矿用地调整

2014年全乡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20.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9%;2020年增加到30.44公顷,占0.42%。

面积增加9.55公顷。

3.2.2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

2014年全乡农村居民点用地665.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5%;规划至2020年减少到590.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8%。

面积减少75.37公顷。

3.2.3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调整

2014年全县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79.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0%;规划至2020年增加到79.51公顷,占1.10%.面积增加0.01公顷。

3.3其他用地结构调整

2014年其他土地总面积为264.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7%;规划至2020年减少到264.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7%。

面积减少0.04公顷。

详见附表4。

 

4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4.1耕地保护

《现行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为4739.83公顷,调整后的耕地保护目标为4707.45公顷,耕地保护目标减少了32.38公顷。

此次规划调整到2020年耕地落实了4786.97公顷,比2014年增加了71.61公顷。

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40.23公顷;通过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规划期间共计补充耕地111.84公顷,主要通过土地整理补充,主要集中在太平村、郭桑村等行政村。

详见附表5。

4.2基本农田保护

原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为4468.54公顷,规划调整完善后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4379.8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减少88.65公顷。

在已有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全乡共划出基本农田162.69公顷,划入73.82公顷,本次划定后全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为4379.89公顷,划定面积达到了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布局调整符合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的要求。

全乡已有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为6.7等,划定后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为6.7等,划定前后平均质量等别没有发生变化。

 

5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5.1城镇用地

《现行规划》确定的全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37.52公顷,截止至2014年,全乡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20.89公顷。

本次规划调整,六村乡新增城镇工矿用地9.55公顷,规划到2020年,全乡城镇工矿面积到达30.44公顷。

主要保障六村乡扶贫、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主要集中在穆六村、破车口村等行政村。

5.2农村居民点用地

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必须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相结合,并根据县域内各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点现状的实际情况差别化对待。

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战略部署,遵照节约和集约用地,有利生活、改善农村面貌的基本原则,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要用地。

力争到2020年控制在590.08以内,净减少农村居民点75.37公顷。

本次规划调整用于农村自求平衡的建新规模为34.31公顷,拆旧规模为109.70公顷,建新区主要集中在穆六村、袁六村等行政村,拆旧区主要集中在太平村、郭桑村等行政村。

详见附表8。

5.3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本次规划调整完善,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0.92公顷,主要用于满足六村乡境内交通水利用地的需求。

调整后规划至2020年,全域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达85.12公顷。

详见附表7。

 

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是规划的优先安排用地项目。

6.1合理规划和建设国土生态屏障

国土生态屏障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是:

依托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辖区建成产业带上具有生态结构功能良好、生态环境整体良性循环的区域,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6.2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策

1、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林地绿地覆盖率

首先,科学设计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布局;加打营造护村林建设力度,科学设置农田防护林网,减少机动车辆对农田村乡居民点的污染,保障居民舒适的生活环境;其次,在建设用地、农用地利用过程中,确定绿地最低覆盖标准。

2、农田整理中重视防护林建设

遵循自然规律,农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强化防护林建设;适当保留坑塘等农田生态调节地块,为农田生物提供充足的栖息地、迁移通道。

或者整体系统设计农田防护林系统,使农田昆虫、动物迁徙、繁殖、生存有足够的空间。

3、保护饮用水源地

为了保证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在主要的地下水源、地表水源区饮水源保护区,禁止各类建设工程,切实保护水源免受污染。

对区内农田利用采用绿色管理,注重水源的涵养、保护和补充,禁止使用有污染的农药化肥等,并对环境状况及时监测监督管制。

4、严格保护现有河道湿地

河流湿地是水生和陆生(两栖)动物的栖息地,也是过滤地表污染,保护河流水体的主要屏障。

规划期间将维系以硝河为主线的水网自然形态,通过河道治理与水利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自然水体的生态功能,规划期末,全乡保留水域面积105.12公顷。

5、推广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

倡导绿色农业,开展无污染、无公害等土地利用技术,积极开展污染防止与治理,减缓对水、土、气等环境的污染,保护优良舒适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7土地整治任务

规划期内,积极推进土地整理,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

土地开发整理主要结合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进行。

农村居民点整理则结合新型社区建设,做到边拆旧边复垦,并以周边农用地整理相结合,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规划期内,通过耕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111.84公顷,主要集中在太平村、郭桑村等行政村。

 

8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8.1土地用途分区

规划期末,六村乡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4563.08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4379.89公顷,占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的95.98%。

一般农地区519.60公顷,占全域土地面积的7.21%。

城镇建设用地区6.62公顷,占全域土地面积的0.09%。

村镇建设用地区603.86公顷,占全域土地面积的8.37%。

独立工矿区面积24.54公顷,占全域土地面积的0.34%。

林业用地区面积1176.39公顷,占全域土地面积的16.32%。

其他用地区面积为315.97公顷,占全域土地总面积的4.38%。

详见附表9。

8.2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本次规划调整根据内黄县下达的各类用地指标规模,并结合六村乡的各类用地分布特点,划定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区用地边界,从而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

六村乡允许建设区面积677.38公顷,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9.39%。

限制建设区总面积6532.68公顷,占六村乡土地总面积的90.61%。

详见附表10。

 

9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根据内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其他行业发展规划,六村乡在“十三五”期间将要实施的主要是健康养老、扶贫及基础设施项目。

全乡规划期内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0.92公顷。

详见附表11。

 

10村土地利用控制

在对各行政村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潜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依照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对各行政村建设用地安排、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分别制定各村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等土地利用约束性指标,以及园地、林地等预期性指标,强化村域内的土地利用调控,为发展乡域及各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规划至2020年六村乡的耕地保有量为4786.9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379.89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为705.67公顷,城乡建设620.52公顷。

六村乡辖区内的个行政村指标控制详见附表12。

 

11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1.1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强规划管理

充分利用遥感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好国土管理“一张图”工程,对全县土地利用变动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及时进行日常地籍变更。

利用好规划数据库,将规划数据库与地籍变更数据结合起来,及时发现违反规划的行为,为规划执法检查和查处提供技术支撑。

11.2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

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提高耕地产能为目标,借鉴外地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

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内在质量建设,实现“藏粮于地”。

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编制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11.3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加强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相关规划在土地利用上的安排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

加强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的盘活利用。

建立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规范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严禁随意侵占或破坏林地等生态用地。

11.4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协调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继续推进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统筹考虑水林田湖,全面做好保护和修复,促进各类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

11.5加强舆论宣传、社会监督

规划调整方案一经批准,及时依法公告。

要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对规划调整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宣传,以增加群众对规划严肃性的认识。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促进公平公正执法,减少或避免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

 

附表1

六村乡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表

地类

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

比例(%)

农用地

耕地

4715.36

65.40

园地

11.55

0.16

林地

1122.92

15.57

其他农用地

325.27

4.51

合计

6175.10

85.64

建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用地

6.3

0.09

农村居民点

665.45

9.23

采矿用地

14.59

0.20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0.00

小计

686.34

9.52

交通水利

用地

铁路用地

14.06

0.20

公路用地

65.44

0.91

水库水面

0.00

水工建筑用地

0.00

小计

79.5

1.10

其他建设

用地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0.00

特殊用地

4.7

0.07

小计

4.7

0.07

合计

770.54

10.69

其他

土地

水域

61.92

0.86

自然保留地

202.58

2.81

合计

264.5

3.67

土地总面积

7210.14

100.00

附表2

六村乡《现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实施情况表

指标

2009年

2020年

2014年

指标属性

总量指标(单位:

公顷)

耕地保有量

4685.14

4739.83

4715.36

约束性

基本农田面积

4468.54

4468.54

4468.54

约束性

园地面积

11.55

11.55

11.55

预期性

林地面积

1124.6

1124.6

1122.92

预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798.6

744.14

770.54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714.4

659.94

686.34

约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37.52

37.52

20.89

预期性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676.88

622.42

665.45

预期性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84.2

84.2

84.20

预期性

增量指标(单位:

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0.00

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0.00

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0.00

预期性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0.00

预期性

效率指标(单位:

平方米)

预期性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约束性

 

附表3

六村乡主要控制指标调整情况表

指标

2020年

(调整前)

2014年

2020年

(调整后)

指标属性

总量指标(单位:

公顷)

耕地保有量

4739.83

4715.36

4707.45

约束性

基本农田面积

4468.54

4468.54

4378.89

约束性

园地面积

11.55

11.55

11.56

预期性

林地面积

1124.60

1122.92

1119.54

预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744.14

770.54

706.61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659.94

686.34

629.01

约束性

城乡工矿用地规模

37.52

20.89

30.44

预期性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622.42

665.45

590.08

预期性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84.20

84.20

85.22

预期性

增量指标(单位:

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0.00

-

11.47

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0.00

-

11.43

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0.00

-

8.53

预期性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

0.00

-

预期性

备注:

1.2020年(调整前)“增量指标”按照(2010-2020年)目标填写。

2.2020年(调整后)“增量指标”填写2015-2020年期间情况。

附表4

六村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地类

2014年

2020年(调整后)

规划期内

增(+)

减(-)

(公顷)

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

比例(%)

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

比例(%)

农用地

耕地

4715.36

65.40

4786.97

66.39

71.61

园地

11.55

0.16

11.55

0.16

0.00

林地

1122.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