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3981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docx

第四单元数学教案

单元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单元

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是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0——47页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口诀的继续学习。

通过对1——9口诀的系统整理,为了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7的口诀、8的口诀和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

本单元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一个外国儿童“凯蒂”向中国孩子学习中国特有的手工制作为素材,共有四个信息窗,缝沙包、叠纸啪、学做中国结、趣味剪纸,引出对6——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4、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重点难点

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

难点:

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方法措施

1、重视影响新知识获得的知识背景。

2、抓住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原型,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含义。

3、习题的安排注意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便于学生逐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

缝沙包

叠纸啪

学做中国结

趣味剪纸

我学会了吗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信息窗一缝沙包6的口诀

课型

课时

1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6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

自编6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情景图6的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创设情景:

这一节课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凯蒂要学什么手艺好吗?

(出示情景图)

2、信息分析:

信息窗包含的主要的信息有:

墙上挂着2串纸鹤,一串有6只;桌子上放着4摞纸杯,其中3摞有6个,一摞有2个;已逢好的6个沙包,每个用6块布。

提出问题:

同学们,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1)做6个沙包用多少块布?

1个沙包用6块布         1×6=6       

2个沙包用12块布        2×6=12

3个沙包用18块布        3×6=18

4个沙包用24块布      4×6=24

5个沙包用30块布      5×6=30

6个沙包用36块布      6×6=36

(2)墙上挂了多少个纸鹤?

(3)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

2、观察每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

6的口诀后一句都比前一句多加了一个6。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以此算式,编出6的乘法口诀

 

让同学们自己独立解决,然后集体纠正

观察每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然后借助相关的问题引入对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让学生用已经熟悉并喜欢编儿歌的方式,记住6的口诀。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信息窗一缝沙包6的口诀练习课

课型

练习

课时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6的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我会填。

1×6=(  )   一六(   )   6×1=(   )

2×6=(   )  二六(   )   6×2=(   )

3×6=(   )   三六(  )   6×3=(   )

4×6=(   )  四六(  )  6×4=(   )

5×6=(   )  五六(   )  6×5=(   )

6×6=(   )  六六(  )    6×6=(   )

2、我会算。

 2×4=     6×6=    4×5= 

 3×6=   4×6=     5×3=

5×5=   6×2=      6×1=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3、

(1)衣服用3米布,做6件衣服用几米布?

  

(2)每人画4个苹果6人画几个苹果?

  (3)每人做5道题6人做几道题?

课后总结:

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

对 原来所学知识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学生说一说

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板书设计 

信息窗一缝沙包

6的口诀

教后反思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记住了口诀的基础上,才能灵活的应用口诀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注意检查了学生对口诀记忆情况,然后再引导他们正确的应用。

并且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练习,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信息窗2叠纸啪7的乘法口诀

课型

课时

1

教学目标

记忆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7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在找出7的口诀的规律的基础上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上节课,热心的我们教小凯蒂学习了缝沙包,那么这节课,同学们想帮助小凯蒂再学习什么新手艺呢?

咱们一起打开课本33页,去揭示谜底吧!

1、学生发现以下有价值的信息

(1)叠纸帕的有7人,每人叠7个。

(2)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有2组,每组7人。

(3)玩开火车游戏的有4组,每组7人。

2、提出问题:

(1)、一共能叠多少个纸帕?

(2)、有多少个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3)、有多少个同学在玩开火车的游戏?

3、解决问题

(1):

1人叠7个纸帕

2人叠多少个纸啪?

        2×7=14

    3人叠多少个纸帕?

        3×7=21

4人叠多少个纸帕?

        4×7=28

    5人叠多少个纸帕?

        5×7=35

6人叠多少个纸帕?

        6×7=42

7人叠多少个纸帕?

        7×7=49

根据此儿歌编出7的乘法口诀并说出每句口诀的意义。

观察口诀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下来。

独立解决问题

(1)和问题

(2),然后集体纠正。

二、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独立完成35页的1——4题

2、订正并根据情况指导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看情景图

并分组讨论

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根据此儿歌编出7的乘法口诀并说出每句口诀的意义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独立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谈一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信息窗2  7的乘法口诀

教后反思教学本课时,我由学生做游戏的话题引入,结合看图将数学故事的方式引入,注意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信息窗2叠纸啪练习课

课型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练习7的乘法口诀的运用。

2、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

能正确地运用7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7的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明确教学目标:

1、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做练习

1、我会填

一只瓢虫7颗星,  

1×7=7      一七得七

二只瓢虫   颗星        

三只瓢虫   颗星

四只瓢虫   颗星

五只瓢虫   颗星

六只瓢虫   颗星

七只瓢虫   颗星

  2、我会算

7×4=  7×3=  7×6=  6×4= 7×7=  7×2=  5×7=    6×3=   5×6=

3、最大可以填几?

3×(   )﹤20      4×(  )﹤10       (  )×7﹤50

(  )×4 ﹤30      6×(  )﹤40        3×(  )﹤10

望远镜

一人唱一首歌要7分钟,4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

三、总结:

通过一节课的练习,你记熟了吗?

说一说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适时讲解

独立完成

相互说一说

板书设计 

信息窗2叠纸啪练习课

教后反思这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应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有在记住了口诀的基础上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边学边练的方法,让学生每个算式都说出用了哪句口诀。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信息窗3—学做中国结8的乘法口诀

课型

课时

1

教学目标

在原来的基础上编8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创设情景:

同学们,在我们国家,编中国结是我们的传统工艺,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让小凯蒂来感受一下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呢?

那么我们一起带她去学习一下。

(照例)

 2、信息分析:

这幅图呈现的是小朋友和凯蒂高高兴兴做中国结的情景。

3、提出问题:

(1)1个中国结一共要多少个圆环?

(2)5天要安排多少个值日生?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个中国结需要8个绿环      1×8=8

2个中国结需要16个绿环     2×8=16

3个中国结需要24个绿环     3×8=24

4个中国结需要32个绿环   =4×8=32  

5个中国结需要40个绿环     5×8=40

6个中国结需要48个绿环      6×8=48

7个中国结需要56个绿环      7×8=56

8个中国结需要64个绿环      8×8=64

2、让学生根据以上的算式试着编出8的乘法口诀   

3、刚才同学们表现的很好,你会利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吗?

试试看:

一周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三、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理解8的乘法口诀了么?

 

生独立分析情景图

分组提出问题

这幅图呈现的是什么情景

学生提出问题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适时讲解

试编出8的乘法口诀

独立解决问题

相互说一说

板书设计 

信息窗3—学做中国结

8的乘法口诀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鼓励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尝试借助填表格的形式独立编出8的口诀。

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我注意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把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信息窗3—学做中国结练习课

课型

课时

1

教学目标

进一步的利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灵活的运用8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解决课本40页的第6题。

                                                  

12345678

515

630

749

8

二、买文具。

一支钢笔7元        一个不倒翁4元   

一盒毛笔8元         一个文具盒6元   

一个书夹3元          一盒彩笔5元

(1)买6盒毛笔用了多少钱?

(2)买3个不倒翁用多少钱?

(3)买8个书夹一共多少钱?

(4)妈妈买了一种文具,正好用了24元,请你猜一猜,妈妈可能买的是哪种文具?

买了多少个?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你记住了吗?

 

学生题目的要求

小组讨论,回报讨论结果

独立填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适时讲解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信息窗3—学做中国结

练习课

教后反思:

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个别学生把口诀弄混淆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重新让学生回顾理解乘法的意义,另一方面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比一比谁记忆的又对又快。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信息窗4——趣味剪纸9的乘法口诀

课型

课时

1

教学目标

利用已有的经验来编制9的乘口诀,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景   同学们,剪纸是一门中国的民间手艺,那么今天咱们就带凯蒂一起去中国的民间走一走,看聪明的凯蒂能不能学会中国的剪纸怎么样?

    2、搜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信息:

一共要剪9串,每串有9个红灯笼;

厨上摆着9行泥制小动物,每行有6个;

墙上挂着6串幸运星……

(2)提出问题:

a)一共可以剪出多少灯笼?

b)桌上有多少个泥制小动物?

c)一共有多少个幸运星?

d)……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

一共可剪几个灯笼?

串数 1 2       3 4 5 6 7 8 9

灯笼个数918

(1)、让学生根据信息,独立填表格

(2)、根据表格解决问题

(1)

(3)、编9的乘法口诀

2、解决问题

(2)、(3)桌上有多少个泥制小动物?

一共有多少个幸运星?

a)利用乘法口诀计算结果

b)教学乘法的竖式几个部分的名称

三、课堂总结:

你学会怎么样列竖式了吗?

 

观看情景图

分组讨论

学生搜集数学信息

 

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

 

学生根据信息,独立填表格

独立解决问题

试编9的乘法口诀

 

因数因数积

板书设计 

信息窗4——趣味剪纸

9的乘法口诀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根据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然后独立完成,通过小组交流弄清应该怎样编9的乘法口诀,编完口诀后再让学生观察、分析9的乘法口诀,哪些好记,哪些不好记,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规律。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熟记9的口诀。

2、灵活运用9的口诀解决数学问题,让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熟记9的口诀并灵活运用。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练习

二、练习巩固

1、你能把口诀补充完整吗?

试试看!

二九(      )   (      )九三十六      

 三九(       ) (     )九八十一     

(      )六十三  六九(       )  

(     )九得九    五(    )四十五     

(     )七十二 

2、算一算

4×9+9=        3×9+9=  

6×9+9=        8×9+9=

5×9=    4×9=  

7×9=        9×9=

3、用竖式计算

   4    9       5         9

×2     ×3      ×6       ×9

  

4、算一算

(1)各组物品需要多少钱?

(2)带了1.5元钱,可以买哪一组物品?

 

  9角区    ( )角

6角区(     )角

5、用16根木棒可以摆出4个正方形,仍用这16根火柴,怎样摆出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全班背一背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适时讲解

 

每个同学独立完成

小组纠正

全班交流师适时讲解

板书设计 

信息窗4——趣味剪纸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后反思:

这节练习课主要通过每组题的练习,让学生提高9的口诀的应用能力。

个别学生因为对9的口诀记忆不扎实导致做题慢,甚至出错。

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解答完。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回顾整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6~9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在经历6~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师:

我们不但学会了剪纸、缝沙包还学会了乘法口诀。

出示乘法算式卡8×6和6×8等类似这样的算式,

老师出示乘法算式卡开火车练习(强化学生对口决的熟练)

老师将乘法口诀表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自主在书上填,填得快的同学到黑板上填!

师:

看口诀表你有什么发现?

 

还有学生能发现一些规律只要符合实际情况就应该鼓励!

二、练习

补充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做各种不同类型的题!

讲解数学基础训练中的练习!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哪位同学表现好?

四、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学生口答:

乘法口诀、剪纸、缝沙包等

同桌互相出示口算卡练习

口算练习、说出所用口诀

 

填写口诀表、全班总结。

从口诀表中找出规律:

6的口诀又6句,7的口诀有7句,······结论:

几的口诀就有几句。

横着看一行比一行多一句,竖着看一列比一列少一句,全表一共有45句口诀。

9的每一句口诀,积的各位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都得9。

除“一一得一”和每行最后一句口诀外,用其余的口诀都可以算两道乘法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回忆口诀,进一步熟练掌握口诀。

谈收获,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对1—9的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整理、分析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和梳理,然后应用口诀解决计算题目。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综合练习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1~9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于6~9的乘法口诀,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的实际生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综合练习。

1、连一连。

根据乘法算式进行计算,然后连线。

2、价格。

让学生观察题目,看是否明白题目意思,如果不明白,教师再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意思之后再做题。

3、根据图形列算式。

关键是看清楚图中画的小朋友的个数,并且明白这样的小组有几个。

4、完成表。

根据小九九完成这个表格,小九九是基础。

学生有可能不明白题目要求,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并做例子。

5、计算。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哪位同学表现好?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独立完成,一名学生口答

 

填写答案,集体交流

 

抢答,说出列式理由

 

独立填写

 

找生板演,回忆列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的方法

谈收获,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 1-9的乘法口诀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进行复习。

让学生把准备好的1—9的乘法口诀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乘法口诀。

课时备课记录表

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崔学选

课题

我学会了吗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说出是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背诵乘法口诀。

结合情景图将所学的乘法口诀运用到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

本单元在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

背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实际问题:

投影仪出示情景图。

师:

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图上共有几组商品?

他们的价钱是多少?

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就可以评价为好)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四、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生:

有信心

 

看图,找数学信息

生:

1、动画片有多少张?

9×2=18(张)

2、中性笔有多少枝?

5×9=45(枝)

3、笔记本有多少本?

4×9=36(本)

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式。

选代表说算式。

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谈收获,进行自评和互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