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4565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docx

IC卡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特种作业操作证IC卡

管理系统

 

 

 

第一章系统概述

1系统运行环境

1.1硬件环境

考虑到各地区使用计算机的差异性,“特种作业IC卡管理系统”要求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并不高。

但是,随着全国特种作业人员记录的不断增加,要求计算机配置至少达到下列要求:

主板:

PⅢ及以上;CPU:

800MHz以上

内存:

128兆以上;硬盘:

20G以上

1.2软件环境

“特种作业IC卡管理系统”采用VFP数据库编程及C语言和DELPHI等多种语言编程而成,主程序编译成EXE运行文件。

要求用户计算机安装了完整的WIN98及以上的操作系统,以确保程序的正确运行。

1.3其他制证设备

印卡机:

采用EvolisPebble或EltronP310CardPrinter印卡机。

打印机:

用于煤监部门,纸张平进平出的各种彩色及激光打印机均可。

读写器:

统一采用佛山市安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Q-D8U读写器。

2系统安装及运行

2.1系统组成

“特种作业作业IC卡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证件、软件、读写器。

该系统集人员培训、证件管理、数据管理为一体,为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监察、复审等工作提供了即科学又方便的手段。

1)证件部分:

因新软件升级后采用非接触式M1卡,故所有安监部门的证件就只有一张IC卡。

卡上打印又持卡人基本资料、照片及发证机关公章,卡内存储有持卡人的详细资料。

而煤监部门的证件除了以上的IC卡正证外,还有一张副证。

副证上有计算机自动打印有持卡人的基本资料、照片,盖有发证机关公章。

2)软件部分:

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数据和IC卡信息管理。

由七个模块组成:

1设置模块:

主要功能是串口初始化、证件版面

的设置、各种报表格式的设置、用户登记、工种和操作项目设定、证件的时限设定、扫描仪的设定及其他关于培训点、文化程度等的设定。

2数据模块:

主要功能是特种作业记录的输入、修改、数据备份、数据追加、照片导入、学员成绩管理、各种报表的打印、关于数据的统计排序。

3证件模块:

主要功能是特种作业证件的制作、复审及对于旧证的处理。

4其他模块:

主要功能是安全资格证、危化品、安全生产资格证件的管理。

5系统模块:

提供一个文件修复、命令编写平台。

6权限模块:

关于用户权限、密码的设定和修改。

7帮助模块:

主要功能是针对用户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信息。

3)读写器部分:

分为Q-D8U读写器和便携式读写器,Q-D8U读写器直接与电脑USB接口相连,用于接触式M1的复审操作。

便携式读写器用于安全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及各培训点检验证件用,也可以用于劳务市场招工检验证件。

4)印卡机部分:

EltronP310CardPrinter印卡机。

P310是目前最普及的一款证卡打印机,自96年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在制卡行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该产品设计精巧,操作方便,支持全版打印,无论是数字、文字信息还是条形码、彩色照片,都可以轻松打印。

令卡片更美观、更耐用;配备写磁和IC初始化模块,能方便快捷地实现数据处理功能。

P310能轻松满足用户的办证要求。

2.2软件安装

“特种作业IC卡管理系统”配有一张安装光盘,将光盘放入光驱中,一般计算机都会自动运行安装程序,如果长时间没有弹出密码提示框,可以在“我的电脑”中的光驱中直接运行“setup”,在密码提示框中输入密码:

ANSURE-2007,将安装路径改成用户的目标路径后按默认单击“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

安装完成后,在WINDOWS的桌面上出现了“特种作业IC卡管理系统(7.0)”的快捷方式图标,在程序菜单中也有“特种作业IC卡管理系统(7.0)”项目。

2.3读写器安装

Q-D8U型读写器直接跟USB口连接即可使用,无需任何驱动程序。

2.4印卡机安装

将P310驱动光盘放入光驱,程序运行后,单击击“WindowsDriver”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P310CardPrinter”。

接着选择并口打印线后单击“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

对印卡机的设置如下:

在“控制面板”-“打印机与传真”中,右键单击“EltronP310CardPrinter”图标,在“打印首选项”-“高级”中,单击“Card”前的“+”。

将“180retation”的值由“none”改成“front”即可。

3关于升级版

3.1升级版的特点

1)IC卡改用PHILIPS公司的非接触式M1卡,即安全又美观。

2)可用任一扫描仪来扫描照片,照片录入更方便、清晰。

3)文件修复功能增强,增加了智能修复、覆盖修复、万能修复等功能。

3.2关于证号

新版特种作业操作证证号采用身份证号码。

以前的证号一律用于做证件标识,即识别证件的工种类别、来源地。

3.3关于作业类别及准操项目

1)作业类别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文件,作业类别可分成18大类。

作业类别可以在[设置]-[类别项目]中做修改及增删操作。

2)操作项目

操作项目是将同一作业类别分成不同的操作范围,比如将电工作业分成安装、维修、运行等。

操作项目的设定国家没有同一的标准,由各地自行决定。

设定的方法是进入[设置]-[类别项目]中,使用增、删、改功能即可。

3.4数据文件

“特种作业IC卡管理系统”的数据全部采用VFP独立表形式,为方便用户操作,下面将重要的数据文件列表出来。

如用户对VFP数据库操作不熟悉的话,请不要随意打开数据表,以免丢失数据及损坏文件。

AQSC

DBF以DBF格式备份数据

Excel以电子表格形势备份数据

Text以文本格式备份数据

Error_Mess存储错误消息

Foxdata存储数据库文件

Foxdata_Bak数据库文件的备份

Label存储印章信息的表

Mail存放数据邮件文件

P-a1P-A1型扫描仪驱动

TS660TS660型扫描仪驱动

Photos存储照片

Photos_Bak照片的备份

Picture存储软件中使用的图片

qualification安全管理等其他证书的相关设置文件

Rar_Temp临时存放邮件压缩文件

SetUp存储软件中的各种设置信息

Setup_Bak备份软件中的各种设置信息

TEMP_DATA存储临时数据

User_Table存储用户自定义数据表

WHP存储危化品证书相关信息

其中,各种.dbf文件为VFP表文件;.exe为可执行文件;.dll为动态链接库。

3.5使用帮助

本程序具备完善的联机帮助。

在程序的主界面、各功能模块中,均有“帮助”按钮,用户可随时使用来获得操作指导。

4关于IC卡

4.1特种作业操作证IC卡加密方案

IC卡即智能卡的简称,是广泛应用于金融、证件、交通等范畴的一种电子产品。

IC卡的种类很多,按结构可分成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要求,本公司采用的是先进的非接触式IC卡。

新标准特种作业操作证IC卡采用PHILIPS公司的MifareMFICS50芯片(即M1卡)。

S50分为16个扇区,编号为0~15,每个扇区分为4块,编号为0~63,每个块为16个字节,地址为0~15,其中每个扇区的第4块为密码写入区和控制字节。

每个扇区的密码分为keyA和keyB,keyA地址为0~5字节,keyB地址为10~15字节,6~9个字节为读写条件控制区。

KeyA、keyB的出厂初始值为0XFFFFFFFFFFFF,任何条件下,读密码操作返回值均为0,即密码为不可见。

M1卡无论读写均须首先核对密码,否则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每个扇区可独立操作,该扇区密码核对成功即可对该扇区进行读写操作,但不能对任何其他扇区进行操作。

读写操作必须在核对本扇区密码后立即进行,不能核对完全部扇区密码后再进行读写操作。

特种作业IC卡数据记录写入时占用了第1~10扇区,第0扇区作为MAC码核对区。

因此IC卡初始化只对0~10扇区更改密码,第15扇区留给用户制卡时更改密码,作为本地区发证验证之用。

为提高IC卡处理速度,控制字节设置为只启用密码A即keyA(已经足够)。

为防止操作软件被破译(反编译)及计算机与读写器通讯过程中信息被截获而导致加密方案泄密,除0扇区外其它加密操作全部由PSAM卡完成。

PSAM卡为CPU卡,内设置有特殊的文件处理机制,安全性极高。

PSAM卡由母卡和母卡认证卡生成,无法单独复制,母卡和母卡认证卡由20字节的发散因子随机生产32套密钥计算因子,供S50的16个扇区keyA、keyB使用。

PSAM卡又分为认证PSAM卡和用户PSAM卡,前者供IC卡初始化使用,后者内置在读写器供各发证机关制卡用。

两者的区别在:

前者能计算并返馈MAC码,而后者只能比较MAC码,只返回是否比较成功的逻辑值。

M1卡在出厂时有唯一序列号,序列号对外开放,随时可读。

序列号为4字节的16进制数,IC卡初始化时作为计算密码的发散因子使用,因此,每张卡初始化后的每个扇区的每个密码都不同,每张卡的密码也不同,使得破译一张IC卡的密码变得毫无意义。

为了防止PSAM卡通讯函数被破译后利用我们向用户提供的用户PSAM卡计算密码,M1卡增加了MAC码认证。

MAC码在IC初始化时由认证PSAM卡计算并写在第0扇区的第1、2块内,MAC码的计算因子也是卡序列号,因此每张卡的MAC码均不相同。

MAC码在0扇区的密码核对成功后可读。

M1卡第0扇区的密码由程序计算,取序列号的后6位十六进制字符进行“与或”及“移位”运算得出。

制卡前必须核对MAC码成功后才能通过PSAM卡计算扇区密码。

处理流程如下:

4.2新版IC卡特点

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

⑴可靠性高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

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

⑵操作方便

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拨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⑶防冲突

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

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

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无形中提高系统工作速度。

⑷加密性能好

非接触式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

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

非接触式卡在处理前要与读写器之间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

此外,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第二章系统功能模块

为了方便操作,用户可以在程序的任何界面里边通过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在此菜单中,可实现如下功能:

Ⅰ复制、粘贴文字信息。

Ⅱ查找、输入冷僻字。

Ⅲ打开电脑控制面板、打印机面板、电脑和显示属性、修改电脑系统时间。

Ⅳ设置通讯口、报表、正证和副证版面。

Ⅴ打开数据表、查找记录、定义数据源。

Ⅵ自定义数据源。

即,用户自己定义一个数据源,以方便统计、显示。

Ⅶ截取图片。

即捕获图片,以便技术服务。

Ⅷ接收数据邮件。

1[设置]模块

[设置]模块的主要功能是:

串口的初始化、证件版面的设置、各种报表设置、用户登记、工种和操作项目设定、证件的时限设定、扫描仪的相关设定。

1.1通讯口

在[通讯口]子模块中,可以对读写器和印卡机进行设置:

a)读写器:

1.首先在“在这里选择设备和通讯口”框内左侧的“读写器类型”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在单选框中选择HJW(人工弹卡式)、M&W(自动弹卡式)或Q-D8U(非接触式)读写器,

2.在“连接通讯口”单选框内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选择通讯口。

3.在“PSAM卡安装位置”的单选框内选择PSAM的安装位置。

设置完成后,点击[测试通讯口]按钮进行连通性测试,若一齐设置正确则会提示“测试成功”。

若出现“读写器初始化失败”的提示窗口,则说明通讯口设置出现问题,重新回到步骤2选择正确的通讯口。

若出现“PSAM卡上电初始化失败”的提示窗口,则说明PSAM卡的安装位置选择错误,重新回到步骤3选择正确的PSAM卡安装位置。

如果通讯口是COM口的话,在通讯口设置没有问题的前提下,依旧出现“读写器初始化失败”的提示窗口,可以尝试在“波特率”的下拉框中,选择比现有设置稍小的波特率,再进行测试。

如果还是无法测试通过。

则再次检查读写器的硬件连接是否正确和稳固,电源是否开启,有条件的话可尝试更换一台读写器进行测试,如果用户的电脑有两个以上通讯口,可以尝试使用其他通讯口,如果问题依旧存在,那么请与本公司联系。

b)在连接好印卡机,确认印卡机的电源开启并已装好印卡机驱动的前提下:

1.在“选择印卡机”框内左侧的“印卡机类型”中据实际情况选择Evolies或EltronP310型印卡机。

2.在“选择印卡机”框内右侧可以见到“打印卡面时间”,这个时间是根据印卡机的实际打印卡面时间来进行设置的,如果设置时间太短,则会出现上一个打印任务还没有结束,机器不能进卡,从而造成向后的打印操作中断。

因此,我们建议用户最好将这个时间设置得比实际打印时间稍长1、2秒以保证连续打印工作的正常进行,一般为20秒即可。

3.在程序界面中点击鼠标右键进入右键快速入口,选择“设置IC卡页面”或“设置副卡页面”进入标签设计器,之后选择“文件”菜单下的“页面设置”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检查“printer”下方的文本框中的打印机型号是否与用户所安装的打印机型号一致,不一致则点击[Pagesetup],进入进一步设置,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打印机],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用户使用的打印机型号,之后点击[确定]即可。

在完成以上步骤的设置后,点击[测试印刷]按钮进行印卡机的测试,若进卡正常,并打印测试信息正确则表示印卡机设置良好,若印卡机无法响应,则说明印卡机类型选择错误或印卡机安装有问题。

请重新回到步骤1进行选择或检查印卡机的硬件连接是否正确和稳固,印卡机的驱动程序是否正确,如果问题依旧存在,那么请用户与本公司联系。

 

注意:

为了方便广大用户操作,在[通讯口设置]功能中,用户可依次把“使用EVOLIS全自动制卡”、“使用Q-D8U读卡/复审/单写卡”、“复审旧卡”这三种工作模式下的通讯口先后设置、测试好,测试通过之后,程序会将各工作模式下的每个通讯口的相关设置保存好。

这样的话,用户以后在全自动制卡、读卡、复审新卡、旧卡等操作时,无须再次设置通讯口。

程序会自动采用在各工作模式下测试通过的通讯口来进行相关操作。

亦即:

用户只要在三种工作模式中将其各自使用的通讯口测试通过后,以后操作就不需要更改通讯口设置了。

1.2证件版面

针对证件页面、印章和打印内容的设置。

在“设置证件页面”的单选框中选择证件类型:

正卡(IC卡)或副卡(A4纸),然后单击[设置页面]按钮进入页面设置子模块。

Ⅰ正卡(IC卡)版面的调整:

单击[设置页面]按钮后,程序弹出“标签设计器”窗口,窗口中有标签的内容及所处的位置,共分十个子对象及一张图片,分别对应正证上需要打印的十条信息及照片与印章的位置,这十个子对象及图片可单独移动以调整位置,也可以多个对象(或整幅)同时移动以调整位置:

⑴、单个子对象(单独一行)调整方法:

鼠标左键单击需要调整位置的子对象,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将子对象拖至目标位置松手即可或者在选择对象后,直接用键盘方向键进行位置的调整。

⑵、多个子对象调整方法:

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不放,用鼠标单击每个需要调整的子对象(选择整幅的方法为用这种方法选择所有元素或直接用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用移动鼠标所拉出的方框将所有元素圈选即可),对他们予以全部选定,选择完毕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将所选子对象拖至目标位置松手即可,或者在选择好对象之后,直接用键盘的方向键进行位置的调整。

Ⅱ副卡(A4纸)版面的调整:

和正卡(IC卡)的调整方法一样。

Ⅲ设置印章:

对于设置印章,本系统提供了两个解决方法:

⑴使用自己制作的印章:

按[连接图形],指向用户做好的印章电子图确认即可链接印章。

⑵通过本系统制作的印章:

按[创建印章],输入印章文字,据实际情况调整字体、位置后保存印章。

具体调整方法参照第三章疑难问题处理中的印章的创建、连接。

1.3报表设置

报表中的打印内容、样式、字体等的设置。

a)打印内容及宽度的设定:

将需要打印的字段名相应的“是否打印”这一栏的复选框中通过鼠标单击打上“√”。

调整该字段名所对应的“打印宽度”这一栏中的数字(偶数)即可。

bi)报表样式及字体的设定:

据实际需要对“总概”、“页面”、“字体”、“线框”4个页面进行相关调整。

每次修改之后,必须按[创建报表模板](重要),将模版创建好才能生效。

1.4用户登记

“用户登记”子模块实现对用户信息的登记。

在“注册你的单位名称”的文本框中填入用户的单位名称后,选择贵单位的性质(安监或煤监;发证或培训)。

在窗口左下方的“省、市、区”列表中,找到用户所在的地区,用鼠标单击代表选定,其后在窗口右下方的列表框中选择用户所在的地区(市)。

即可选中。

如地区名称、编码和实际不符,可作相应调整。

1.5类别项目

[类别项目]子模块实现对工种、项目的编辑、增删以及对数据源的操作。

Ⅰ操作类别和准操项目:

可以增加、删除、修改作业类别和准操项目,但是作业类别的代码是不能重复的。

如果修改了作业类别的代码,则必须重索引。

以使得对应的准操项目与之建立关联。

对作业类别的任何改动,均需重新启动软件才生效。

Ⅱ数据源:

软件中的数据源可分成三种:

系统数据源、派生数据源、自定义数据源。

⑴系统数据源:

即软件中各工种数据库。

在状态栏中可选择是否启用,如禁用,则在软件的相关操作不会显示其相应的工种数据库。

⑵派生数据源:

即根据系统数据源派生而来的数据文件。

它包括系统总库、换补证数据库、本地及异地复审库、新发证数据等。

⑶自定义数据源:

用户自己定义的数据文件。

用户可以在“来自”中从系统数据源、派生数据源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数据源,在“筛选”中输入筛选条件,在“分组”和“排序”中选择排列的方式,将“状态”选为“启用”后,点击“刷新”即可创建一个新的数据源文件。

1.6证件时限

设置特种作业证件的各种相关时限。

可分成:

Ⅰ.有关复审

复审期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⑴“在原基础上增加”:

即在复审时直接在原“下次复审期”上增加两年。

⑵“从今天算起”:

即在当前电脑的系统日期上增加两年作为下次复审期。

复审间隔时限的计算方法也有两种(视各地复审政策而定)。

a“全按2年”即所有人都是按照每两年复审一次。

b“10年工龄按4年”即工龄达到10年者每四年复审一次。

Ⅱ.有关初领日期及发证日期

初领日期与发证日期均有两种方法生成:

⑴“按系统时间”即直接以电脑所的系统日期为发证日期或初领日期。

⑵手工输入即在数据录入时手工输入发证日期和初领日期。

Ⅲ.有关使用期

使用期即证件的使用期限。

应设置两个方面:

⑴“从何时算起”即证件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效,有三种日期可供选择:

系统日期、发证日期或复审日期。

一般选择“以发证日期为基准”。

⑵“到何时止”即证件到何时失效。

软件会根据复审间隔计算方法来自动选择,无需用户手工修改。

Ⅳ.有关本工种工龄

工龄即从事本行业的时间。

“录入时”:

即选择计算工龄的起始时间。

可选择“按初领日期计算”也可以选择“手工输入”。

“计算方法”:

即选择计算工龄的方法。

可以选择“只算年份”也可以选择“严格算到月份”。

1.7扫描仪

为了提高照片打印效果和方便客户,本程序可利用市面上任何扫描仪扫描照片。

“选择设备”:

选择用户使用的扫描仪或摄像头型号。

“参数设置”:

据扫描仪说明适当修改其设置。

1.8其他设置

设置文化程度、单位类型、培训点单位名称、编号等信息。

设置好这些信息的目的是利于统计。

同时,在录入数据需要这些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选择而非逐个输入。

2[数据]模块

数据的导入、编辑、导出、报表的制作、统计排序、成绩管理等跟特种作业数据有关的操作均在此模块中完成。

2.1数据录入

点[新增]即可增加新记录。

用户可以在[输入模式]中选择那些字段沿用上一条记录信息及那些日期自动采用电脑的系统日期。

新版软件采用身份证证号作为特种作业操作证证号,而以前的证号则改为证件标识。

故,左上角红色字体“证件标识分配模式”中,有三种可供选择:

⑴、按培训单位分类:

即将培训点的编号作为证件标识的第7、8位(共14位,前六位为省市代码,后六位为相对应的培训点所培训的人数)。

此种分类方法便于发证点对各培训点数据的进行统计;⑵、最大证件标识+1:

即,新增数据的证件标识是在原有证件标识的基础上再加1。

此方法则可使证件标识连贯起来;⑶、最后一条记录+1:

即,新增数据的证件标识是在上一条记录的基础上加1的。

如果用户想对各培训点的数据进行精确、有效的管理。

我们建议采用第一种分配方法。

选中“输入身份证时检测地区代码”,则在输入身份证时,程序会检测身份证号码中的地区代码是否正确。

新版证号为身份证号码,在各项中填写其相关内容。

其中,性别是根据身份证自动计算的,工龄、复审期、使用期都是根据用户的时限设置来自动计算的,其他字段都是沿用上一记录。

如遇有冷僻字,可通过鼠标右键快捷菜单中的“冷僻字”查找功能,找到所需的汉字。

使用方法如下:

据偏旁部首的笔画数目找到并点击相对应的偏旁、部首,接着按整个汉字的笔画数找到相应偏僻字,用鼠标左键框住后复制到输入框中即可。

同时,用户在左下角可以输入照片。

照片扫描方法如下:

进入“输入照片”,在“证照数码通”里边按“选择设备”,选中用户使用的扫描仪或摄像头,按“扫描/拍照”获得照片后。

用鼠标拉一个虚线框框住头像后点“文件”-“保存照片并退出”即可保存好照片。

保存记录信息时,程序会自动检测身份证校验码等信息是否正确及给与提示,如果提示错误,可仔细检查后修改证号即可。

利用图象识别器载入数据:

在[数据]-[数据录入]中,点[图象识别]。

将身份证放入图象识别器中后,单击[识别],程序会显示证号、姓名、住址等相关信息。

如有错误之处,可以直接修改,单击即可保存所作修改。

确定无误后,不需退出程序,直接放入另一身份证,再次识别、修改。

这时,程序窗口右边会显示一个信息列表。

单击任意一条记录后,可再次对其相关信息进行修改,需删除当前记录,单击图标即可。

如想清除所有记录,单击[清除列表](慎用,此功能会清除此批次所有识别记录)。

识别完成之后,单击[保存退出]。

同理,在保存记录信息时,程序会自动检测身份证校验码等信息是否正确及给与提示,如果提示错误,可仔细检查后修改证号即可。

在数据录入窗口单击[载入]。

在数据载入窗口中,用户可对识别的记录信息进行检查、修改,在“文化程度”、“单位”、“单位类别”、“培训单位”、“准操项目”中输入相对应的信息,注:

这些信息是同时载入到所有列表记录中去的,而非载入到某单条记录。

故,最好是将同一单位、同一培训单位、同一准操项目的学员分成一组来识别。

如文化程度等信息,每个人均不同的选项,可以不输入信息。

之后,选择“重复证号的记录将被忽略”(即重复记录不载入)或者“重复证号的记录将被载入“(即重复记录也载入)。

单击[载入]即可将学员个人信息、照片载入到软件中来。

利用身份证二代证读取工具载入数据

在[数据]-[数据录入]中,点[二代证]。

将身份证放到身份证读取设备上边,单击[读二代证],程序会显示身份证证号、姓名、性别、住址等相关信息。

在下边的“文化程度”、“单位”、“培训单位”、“单位类别”等字段中,选择相对应的信息后,单击[载入]即可将读取的身份证里边的所有信息载入到特种作业软件中来。

利用此工具读取的信息是完全准确的,因为它是直接读取身份证卡内信息,而非利用识别器识别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