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46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

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盛建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2-5的分与合

P34-35

课时数8

第1课时

复备人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5的分与合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圆片、盘子、桃子等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教学例1

1.提出问题。

2.学生操作,初步感知4的不同分法。

 

3.引导抽象,探索4的分解。

 

4.对比思考,探索几和几可以合成4。

5.小结、点拨。

 

三、教学“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第2题。

3.第3题。

 

4.抢答练习。

5.第4题。

6.第5题。

 

六、全课总结

 

出示4个桃、2个盘子的图片。

启思:

要把4个桃放在这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

学生用4个圆片代替4个桃,分成两堆。

学生操作后,组织他们交流分的结果。

依次呈现如下三种分法:

 

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三幅图,再分别说说“4个桃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

(1)教师选择第一种分法,启思:

你能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板书:

 

(2)提出要求:

根据另外两种分法,4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填一填,再说一说,组织交流。

提问:

你能根据4的不同分法说出几和几可以合成4吗?

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小结:

刚才我们先学习把4分成几和几,再学习几和几合成4,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分与合。

(板书:

分与合)

(2)让学生根据每一道分解式,用分与合各说一句话。

1.引导:

你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5吗?

2.学生操作分花片,并根据操作的结果说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5.

2

3

3.交流,师板书:

4.提问:

观察每幅图下面的两种分法,虚线框里的分法与它外面的分法有什么关系?

认识2、3的分与合。

让学生依次摆一摆、填一填,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教师依次板书。

组织学生交流每节车厢上填了什么数,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观察填好的结果,体会每组上面的一个数由小到大,依次多1;下面的一个数由大到小,依次少1.

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这个数。

先让学生说说每排图形的排列规律,再让他们按照规律接着画出一组。

指导学生规范的写数,如果有学生感到有些数比较难写,要引导他们自觉地把这几个数多写几遍。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盛建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6、7的分与合

P36-37

课时数8

第2课时

复备人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6和7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6和7各能分成哪

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

综合思维方法的熏陶。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

重、

难点

掌握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掌握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正确把6和7进行分与合。

教学

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导入

 

二、新授

1、教学6的分与合。

 

2、教学7的分与合。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3题。

 

4、完成第4题。

 

四、全课小结

谈话:

我们已经学过了2-5的分与合,谁来说一说2、3、4、5各能分成哪两个数?

哪两个数能合成2、3、4或5?

我们在研究4和5的分与合时是用什么办法研究的?

今天我们就用同样的办法来研究6和7的分与合。

(板书课题)

(1)老师这里有6个大苹果,老师想把他们放在两个篮子里,可以怎么放呢?

请同学们用圆片摆摆看。

(2)发表意见。

如:

6个苹果可以分成左边2个,右边4个。

(3)教师板书:

也就是说6可以分成2和4。

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4)看到这个,你马上就会想到什么?

(5)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

(6)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的分法写出来。

(7)齐读6的组成。

(1)将7个圆片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呢?

(2)教学方法同6的分与合的教学方法,只是从实物过度到了点子。

(3)看黑板把7的分成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1)教师将点子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找一找:

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谁合起来是6。

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

X和X组成6。

(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

(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

(1)教师将白云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找一找:

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谁合起来是7。

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

X和X组成7。

(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

(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

(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

2和4组成几?

生:

2和4组成6。

4和几组成7?

生:

4和3组成7。

(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

(3)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1)先让学生想一想:

螃蟹身上的3个数是什么关系?

(2)教师进行说明:

螃蟹腿上的两个数合起来要是螃蟹身上的数。

(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

(4)集体订正。

(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提问:

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盛建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练习三

P38

课时数8

第3课时

复备人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的分与合的理解,帮助学

生记忆2-7各数的分与合。

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操作的习惯。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

加深理解2-7各数的分与合。

难点:

加深理解2-7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

准备

学生准备1-7的数字卡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导入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2、完成第2题。

 

3、“对口令”游戏,完成第3题。

 

4、完成第4题。

 

5、完成第5题。

 

三、总结评价

1、前两节课,我们学了哪些数的分与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分别说说这些数可以分成几和几?

几和几可以合成这个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与合的情况。

(1)课件依次出示分草莓的图,学生说说把草莓分在2个盘里,可以怎样放?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

(3)根据演示的情况,让学生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

(4)鼓励学生说说有没有其它的分法,表扬按顺序说的小朋友,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的。

(1)课件出示第2题图。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风筝后面的每一节都要合成7)

(3)学生在书上填写。

(1)学生拿出准备的数字卡片。

(2)组织游戏活动:

师生练习:

师说一个数,同桌的两个学生先后出示卡片,使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老师说的那个数。

(指名几组同学进行练习)

同桌练习:

同组两人先约定一个数,再先后出示卡片,看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不是等于约定的那个数。

(1)课件出示第4题图。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花上的数合起来是花盆上的数,花盆上的数可以分成两朵花上的数)。

(3)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

(4)集体反馈,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或几和几合成几。

(1)出示第5题图,说说哪幢房子高,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独立填数,看看谁填的最合理。

(3)反馈,表扬按顺序填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填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填?

(4)小结:

我们在填写时,左边的数要按顺序填写,可是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盛建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8的分与合

P39

课时数8

第4课时

复备人

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同学们比较熟练地掌握8的分与合,加深对8的认识。

2.培养同学们有序思考和联想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4.经历发现、探讨简单规律的过程,使同学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激

发积极学习的情感。

教学

重、

难点

自主学会并掌握8的组成。

引导学生掌握“有序分”和“从一组联想到另一种组成”的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

准备

准备10个小圆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复习引入

 

二、探索新知

教学8的分与合。

 

三、巩固新知

1、完成第1题。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3题。

 

四、总结全课

1、指名说说6可以怎么分,几和几合成6。

2、对口令复习7的分与合。

3、谈话:

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8的分与合。

(1)出示小红花,红花美不美?

红花不久美,还代表光荣,这节课上完后谁表现好,老师就把红花奖励他。

(把小红花放在黑板上,事先画好两只花篮)数一数一共有几花?

老师想把它放在这两个花篮里,可以怎么放?

谁能帮我出出主意?

(2)指名回答。

谈话:

到底有多少种分法?

我们一起动手来分一分。

指导学生拿出8个圆片,有次序地分一分,分完后按顺序在书上填出结果。

(3)发表意见。

如:

8个圆片可以分成左边2个,右边6个。

(4)教师板书:

   8

/ \

2  6

也就是说8可以分成2和6。

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5)看到这个,你马上就会想到什么?

8

/ \

6  2

(5)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

(6)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的分法写出来。

(7)齐读8的组成。

谈话:

看看老师在黑板后面藏了什么?

拉开黑板,出示点子卡片,问:

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

请同学上来找一找,然后其他同学根据这两张卡片说两句话。

(可以是分,也可以是合,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联系)

出示图片,逐一提问:

一共有几层?

每层各有几块小正方体?

哪两层的块数合起来是8呢?

指名回答,师生评价。

指名说题意。

让学生自己做一做。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1)对口令游戏

约定数字8,同座两人一组玩一玩对口令游戏。

(2)师生对口令。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你学的怎么样?

3、奖励小红花。

 

 

 

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盛建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9的分与合

P40

课时数8

第5课时

复备人

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同学们比较熟练地掌握9的分与合,加深对8、9的认识。

2.培养同学们有序思考和联想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4.经历发现、探讨简单规律的过程,使同学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激

发积极学习的情感。

教学

重、

难点

自主学会并掌握9的组成。

引导学生掌握“有序分”和“从一组联想到另一种组成”的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

准备

小棒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复习导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四、活动游戏,巩固应用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说说8的分与合?

老师: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些苹果(磁性黑板上贴了九个苹果),我要请一个小帮手,把苹果拿走几个,老师不看他拿的,只看剩下的就能很快猜出他拿走了多少个苹果。

谁愿意上来当老师的小帮手?

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看老师猜得对不对。

老师:

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谁知道其中的秘密?

猜猜看。

(学生猜测)

老师:

如果我们学习了9的组成,会比老师猜得还快。

1、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分与合

(2)。

板书

老师:

猜猜9的分与合有几组?

我们来分分看看对不对。

2、动手操作。

个人探索:

你能把这9个苹果图片分成两组吗?

有几种分法?

怎样分才能又快又不漏掉呢?

可以边摆边说,摆完后,和同学互相说一说。

小组合作:

组员交流各自的分法。

全班交流:

说9的分与合。

老师板书

看到9的分与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左边越来越大,右边越来越小。

为什么?

3、巩固练习9的组成

(1)9的对口令。

师:

我出3。

生:

我出6。

师:

3和6合成9。

生:

6和3合成9。

师:

9可以分成3和6。

生:

9可以分成6和3。

(2)学生练习对口令。

老师板书9的组成简写。

9999

18273645

用最快的方法记忆9的组成。

老师任选一个板书,问:

这个式子可以怎样读?

引导学生学会这样说:

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谁愿意带着大家读读其他的式子?

6、练习40页1题那两堆苹果和起来是9?

连一连。

(教学生处理多于条件4)

7、小结:

谁来告诉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1同桌对:

9的对口令(按顺序,不按顺序。

2、填数电脑演示

3、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谁来说说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

9的分与合)是用什么方法学会9的分与合的?

 

 

 

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盛建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0的分与合

P41

课时数8

第6课时

复备人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

能合成10,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

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教学

重、

难点

掌握10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复习

 

二、新授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3题。

 

四、总结全课

1、复习数的组成。

2、对口令,如师:

4和4组成几?

生:

4和4组成8。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

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1、教学10的组成。

(1)媒体演示:

有一串珠子,其中的一个被涂上了红色。

(2)问:

这里一共有几个珠子?

有几个红色的?

几个没有涂色的?

(3)也就是说10个珠子分成了1个红色的和9个没有涂色的,那么也就是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4)看到这个,你马上想到了什么?

(5)齐读10的组成。

(6)让学生涂色,要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已经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该涂几个红色?

第三、第四、第五串又应该涂几个红色?

应该从哪边涂起?

然后独立有序的涂色,并且按照涂色的结果依次填写10的组成,再联想相应的另一种说法,完整地认识10的组成。

如:

同学们,到了第2串了,应该涂几个红色的?

和学生共同完成涂色。

(教师媒体演示)。

让学生数一数,几个红色的?

几个黄色的?

10可以分成几和几?

(让学生在书上填写)。

再说说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以下按这种方法进行。

2、将10的组成完整地说一便。

先说给老师听,再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

(2)让学生找一找:

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是10。

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

X和X组成10。

(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

(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

(1)先让学生想一想:

火车头上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

(2)教师进行说明:

火车车厢上下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火车头上面的数。

(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

(4)集体订正。

(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

谁是3的好朋友?

(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

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盛建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练习四

42-43

课时数8

第7课时

复备人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记忆8-10各数的分与合,让学生进一步加深

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

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的分与合,合理作出选择,培

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习惯。

教学

重、

难点

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导入

 

二、进行练习1、 完成第1题。

 

2、 完成第2题。

 

3、 完成第3题。

 

4、 完成第4题。

 

5、 完成第5题。

 

6、完成第6题。

 

7、完成第7题。

 

三、总结评价

1、复习数的组成。

2、对口令游戏:

师:

4和4组成几?

生:

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

生:

5和4组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

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1)说一说:

X个蘑菇,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怎么放?

先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再跟老师说一说。

(2)用圆圈代表蘑菇,在盘子里画一画。

(3)画好后把分的结果填写好,并且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1)将学生分成小组。

(2)让其中的一人想好7的一种组成,在心里记住,然后让其他的几个小朋友猜,直到猜对为止。

(1)这道题可以用师生游戏的形式进行。

(2)教师举起一张数字卡片,让小朋友也举卡片,并且说出数的组成。

如:

教师举出数字8,学生如果举的是3和5,学生就可以站起来说8可以分成3和5,也可以说3和5组成8。

教师可以多进行几次。

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

(1)先让学生想一想:

向日葵花上面的一个数和下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

(2)教师进行说明:

向日葵叶子上面的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花朵上面的数。

(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

(4)集体订正。

(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1)教师讲明题意。

(2)小组合作,找一找,哪两只小蚂蚁可以住在一起?

(3)发表意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解决。

(4)尽量让学生多想出几种答案。

(5)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1)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题目的要求。

(2)尽量让学生有序地填写。

(3)集体订正。

尽量课内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完不成可以作为作业。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盛建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综合练习

(补充)

课时数8

第8课时

复备人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记忆8-10各数的分与合,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

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的分与合,合理作出选择,培

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习惯。

教学

重、

难点

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按顺序填空。

(你一定行)

6

1

8

7

5

1

二、看图找朋友。

△  △△△

△△△△△  △△△△△

3

2

5

4

3

1

4

7

6

7

5

1

4

2

1

3

 

三、让花儿开得更美

3

6

1

7

 

1

3

2

5

 

7

8

6

5

 

4

5

1

4

2

 

四、小朋友,请你猜一猜。

1.比10小,比8大,这个数是()。

2.比7大,比9小,这个数是()。

3.5前面一个数是()。

4.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比5大,比10小的数,有()。

五、考考你。

7

2

6

8

7

 

六、做游戏。

○○○

○○

○○

○○

○○

 

1.一共有()袋球。

从右边第4袋有()个球。

2.从左起,第()袋和第()袋合起来是7个球。

3.其中有两袋是一年级小朋友,最多可能有()个球,最少可能有()个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