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5326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docx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电阻是一种电子元件,可以说,这种元件的分布,在大多数电子线路板PCB中,用的数量是最多的,如果你不认识什么是电阻,那么,上边数量最多的,有两只脚的,就多数就是电阻了,当然,这并不是100%的正确,但是,这的确是反映了电脑的应用是多么的广泛,很少电器中,没用用到电阻的了,在书本上的定义是这样的: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

在现在我们所知的物体中,在电流通过的电候,或多或少,都有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这个作用的大少,就是电阻值了,今天我们介绍的是电阻元器件,而不是电阻这个概念,希望大家分清这两个的分别。

以下来,详细的介绍一下电脑,引自

出自台湾东吴大学

概论

  电能、电功率、电流及电压等,皆是最重要的电之数量,除此之外,电阻也不可忽视。

一个电路或一套装备,其本身的特性,诸如尺寸、形状与材质等,会影响其电流量。

某些会阻碍电流的效应,可称之为电阻(resistance)。

  在物质中,电荷流动可能会遭遇到类似机械的摩擦力般的阻力。

这种阻力是起因于电子与晶格原子或杂质原子之间的碰撞,这种情况会使电能转换成热能。

任何电路或装置,常因发热而消耗电功率。

电阻发热而消耗电功率,并非一无是处,需视其是否有用而定。

有些电路就是利用电阻的特性来作功的,例如我们可利用电热器取得热能;但是晶体管发热则非吾人所需,就属于能量的浪费了。

  电阻可用来限制电流量,也可用来调整电压,还有其它的一些功能,专门制造用来作这些工作的器具称为电阻器(resistor)。

电阻的定义

一电路欲阻止电流通过,同时使电能转换为热能之性质,谓之电阻。

电阻以表示,单位为欧姆或简称欧,以希腊字母Ω(omega)表示。

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当电压施于导体的两端时,会导致电流的产生,但此一电流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此乃因为当电荷流经某一材料时,必承受其电阻,此种阻力被消耗转变成为热能了。

电阻的种类

(1)各种物质之电阻

各种物质均有大小不等的电阻值,因其电阻之不同,可分别归属于导体、绝缘体、不良导体及半导体四种材料。

(2)绝缘电阻

绝缘体有阻止电流通过的特性,但若加上高电压时,会有少许的漏电流流过绝缘体的内部或表面。

绝缘电阻是阻止漏电流通过的能力,阻值愈大愈好,通常以百万欧(MΩ)计。

绝缘电阻会因材质劣化、表面附着之有机物、尘埃及水滴等而减小。

(3)电解液电阻

将蒸馏水加入容器内,直流电源接上时,几乎没有电流流通。

但若在蒸馏水中加入少许食盐的话,就有电流了。

食盐浓度愈高则电流量愈大,溶液中之食盐(NaCl)因电离而分解成钠离子(Na+)及氯离子(Cl-)。

类此状态之溶涤称为电解液,如食盐能分解成离子者称为电解质。

量度电解液之电阻时,必须使用交流电源以防止极化作用之影响。

(4)接地电阻

将铜板埋入大地内(接地),加上电压后,电流如箭头方向流动。

如此意谓地球是一个大导体,铜板与大地间之电阻称为接地电阻,其阻质与土质、水分与含电解质的程度有关。

(5)接触电阻

电路之开关使电流通断,开关的刀片(A)与夹片(B)若无完全密接时即有接触电阻存在。

接触电阻大时,电流不易流通,接触部分容易发热而引起故障。

电阻的种类

奥姆定律

奥姆(GeorgSimonOhml787~1854德国物理学家)于1826年作的实验,确定了电阻、电压及电流的关系,此即奥姆定律:

依稳定电流而言,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加于该电路之电动势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

I=V/R

其中V代表电压降或端电压,单位为伏特。

R代表被量度部份的电阻,单位为奥姆。

由奥姆定律可界定奥姆之定义如下:

「一伏特电压产生一安培电流的电阻为一奥姆。

电阻标准值与标准色码

 电阻之制造者与使用者均认为不可能致出任意不同电阻直的电阻器,且一般电路之设计无需极精确的电阻值,允许有限度的误差值可使价格降低且更换零件较为迅速。

因此,制造厂商只选择制造某些特定电阻值的固定电阻器以供使用。

下图为电子工业界认定标准化之额定电阻值,自0.1Ω至22MΩ有201种。

商用固定电阻器之标准额定值

大都分固定型及可变型电阻器之电阻值均直接印记于其外壳上,但如碳质固态电阻器之类,由于体积甚小,印字困难,故需探用色码系统(colorcodesystem)以代替数宇。

阅读色码节即能得知该电阻器之奥姆值及相关特性。

目前

所用的色码系统有新旧两类:

(1)条纹系统(bandsystem)

 色码以色带的形状绘记于电阻器上,一般有三种方式:

1.三带式

三条色带即代表其奥姆值,误差一律为20%。

2.四带式

前三带代表奥姆值,第四带代表误差,此为最常用者。

3.五带式

前四带同上,第五带表示损坏百分率。

下图所示色码电阻器及各条纹所代表的意义。

色码条纹的意义

色码的读法是从最靠近电阻器端线的色码条纹开始。

(另一侧之条纹距离另一端线较远),在上图中即从最左边一条开始的。

各颜色代表的数字及各条纹代表之意义如下图所示。

表中「不用」两字代表在该条纹中不使用此种颜色。

第三条纹中之金色及银色代表将前两位数分别乘以0.1及0.01,属于10Ω以下之电阻器。

(2)体-端-点系统(body-end-dotsystem)

  这是条纹系统尚未实施以前的旧系统,现已不再使用,但在旧机器中仍可遇到,故应熟知。

此系统依「体-端-点」之顺序读出其所著之颜色。

如果另一端未另着颜色,则表示误差为20%;若两端都另着色,则其中着金色者,误差为5%,着银色者,误差为10%。

各颜色所代表之意义皆与条纹系统相同。

色码体-端-点之意义

排阻与DIPSwitch

  所谓的排阻,就是将许多电阻的一端接在一起,连接VCC。

电阻的另一端可以连接电子组件,如DIPSwitch。

DIPSwitch为指拨开关,有0与1两种状态。

下图中,黑点位置下的接脚(即最左脚)接正电源,此为接排阻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DIPSwitch连接排阻时,假设Switch全调至上方(0),即Open状态。

另外在Switch及排阻之间外接单心线至外部电路以供外部电路使用。

而因为Switch内部为开路状态,电流无法流向接地,所以VCC直接向外部电路流去。

此时输出为1。

而当Switch调至下方

(1),即Close状态。

此时VCC到外部电路的阻值比接地到外部电路还大,所以电流从接地传到外部电路,即输出为0。

什么是电容?

   

电容是最基本的电子元器件

    电容是电子设备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元件之一。

电容的产量占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其它的还有电阻、电感等)中的40%以上。

基本上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电子元器件,电容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就象食品对于人一样不可缺少。

    小小一颗电容却是一个国家工业技术能力的完全体现,尤其是高档电容所代表的是本国精密加工、化工、、材料、基础研究的水平(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电容设计研究能力最高的两个国家)大家千万别小看它,其高档产品的设计制造要求甚至不亚于CPU。

同样是这棵不起眼的电容,上到神五,下到U盘,可以说有电源的地方就有它。

电容是无处不在的

    电容的用途非常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隔直流:

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2.旁路(去耦):

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3.耦合:

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4.滤波:

这个对DIY而言很重要,显卡上的电容基本都是这个作用。

    5.温度补偿:

针对其它元件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够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补偿,改善电路的稳定性。

    6.计时:

电容器与电阻器配合使用,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

    7.调谐:

对与频率相关的电路进行系统调谐,比如手机、收音机、电视机。

    8.整流:

在预定的时间开或者关半闭导体开关元件。

    9.储能:

储存电能,用于必须要的时候释放。

例如相机闪光灯,加热设备等等。

(如今某些电容的储能水平已经接近锂电池的水准,一个电容储存的电能可以供一个手机使用一天。

电容的种类

    电容的种类首先要按照介质种类来分。

这当中可分为无机介质电容器、有机介质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三大类。

不同介质的电容,在结构、成本、特性、用途方面都大不相同。

陶瓷电容常用在超高频器件例如GPU上

    无机介质电容器:

包括大家熟悉的陶瓷电容以及云母电容,在CPU上我们会经常看到陶瓷电容。

陶瓷电容的综合性能很好,可以应用GHz级别的超高频器件上,比如CPU/GPU。

当然,它的价格也很贵。

    有机介质电容器:

例如薄膜电容器,这类电容经常用在音箱上,其特性是比较精密、耐高温高压。

    双电层电容器:

这种电容的电容量特别大,可以达到几百f(f=法,电容量单位,1f=1000000μf)。

因此这种电容可以做UPS的电池用,作用是储存电能。

说句题外话,如果把地球算做一个孤立导体的话,那么它的容量只有700μf,还不如主板上用的一个铝电容。

    电解电容器:

由于主板、显卡等产品使用的基本都是电解电容,因此这是我们要讲的重点。

大家熟悉的铝电容,钽电容其实都是电解电容。

如果说电容是电子元器件中最重要和不可取代的元件的话,那么电解电容器又在整个电容产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我国电解电容年产量300亿只,且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占全球电解电容产量的1/3以上。

    大家别小看电解电容,它其实是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反映。

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解电容的设计和生产国是美国和日本,顶级的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别看我国电解电容产量这么高,可是各项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其它国家手里,我国也就能算来料加工的“世界工厂”而已,自主力量还很薄弱,并且生产的产品也都以低档的为主。

深入电解电容的性能特点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电解电容的性能特点,这样我们才能清楚为什么主板、显卡以及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设备里面都使用到了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器特点一:

单位体积的电容量非常大,比其它种类的电容大几十到数百倍。

    电解电容器特点二:

额定的容量可以做到非常大,可以轻易做到几万μf甚至几f(但不能和双电层电容相比)。

    电解电容器特点三:

价格比其它种类具有压倒性优势,因为电解电容的组成材料都是普通的工业材料,比如铝等等。

制造电解电容的设备也都是普通的工业设备,可以大规模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

    目前,新型的电解电容发展的非常快,某些产品的性能已达到无机电容器的水准,电解电容正在替换某些无机和有机介质电容器。

电解电容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基本上,有电源的设备都会使用到电解电容。

例如通讯产品,数码产品,汽车上音响、发动机、ABS、GPS、电子喷油系统以及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

由于技术的进步,如今在小型化要求较高的军用电子对抗设备中也开始广泛使用电解电容。

从铝电容到钽电容透过阳极看电解电容      

   

    

    1.铝电解电容。

不管是SMT贴片工艺的(上图左,就是大家说的“贴片电容”,识别方式是底坐有黑色橡胶),还是直插式的,或者有塑料表皮的(上图右就是直插式有塑料表皮的,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是“电解电容”),只要它们的阳极材质是铝,那么他们就都叫做铝电解电容。

电容的封装方式和电容的品质本身并无直接联系,电容的性能只取决于具体型号,这个我们后面会详细说明。

紫色的是SANYOOSCONTCNQ系列高档电容,采用直插封装

2.钽电解电容。

阳极由钽构成,就是那种我们在显卡上一见到就会惊呼“这个显卡做工真不错!

”的那种黄色或黑色小颗粒。

目前很多钽电解电容都用贴片式安装,其外壳一般由树脂封装(采用同样封装的也可能是铝电解电容)。

但是,钽电容的阴极也是电解质,所以很不幸的,它也是大家十分瞧不起的“电解电容”的一种。

(有种晴天霹雳的感觉吧?

)。

   

需要提及的是,铝电解电容和钽电解电容不是由封装形式决定的。

像上图的黄色与黑色小方块,通常我们认为其是钽电解电容,但实际其阳极也有可能是铝,也就是说它们也有可能是铝电容而不是钽电容。

(第二个晴天霹雳!

是否有橡胶底坐,是判断SMT贴片与直插封装的主要依据

3。

铌电解电容。

这种电容如今已经用的比少,所以就不多介绍了。

以往传统的看法是钽电容性能比铝电容好,因为钽电容的介质为阳极氧化后生成的五氧化二钽,它的介电能力(通常用ε表示)比铝电容的三氧化二铝介质要高。

因此在同样容量的情况下,钽电容的体积能比铝电容做得更小。

(电解电容的电容量取决于介质的介电能力和体积,在容量一定的情况下,介电能力越高,体积就可以做得越小,反之,体积就需要做得越大)再加上钽的性质比较稳定,所以通常认为钽电容性能比铝电容好。

但这种凭阳极判断电容性能的方法已经过时了,目前决定电解电容性能的关键并不在于阳极,而在于电解质,也就是阴极。

因为不同的阴极和不同的阳极可以组合成不同种类的电解电容,其性能也大不相同。

采用同一种阳极的电容由于电解质的不同,性能可以差距很大,总之阳极对于电容性能的影响远远小于阴极。

透过阴极看电解电容

1.电解液。

电解液是最传统的电解质,电解液是由GAMMA丁内酯有机溶剂加弱酸盐电容质经过加热得到的。

我们所见到的普通意义上的铝电解电容的阴极,都是这种电解液。

使用电解液做阴极有不少好处。

首先在于液体与介质的接触面积较大,这样对提升电容量有帮助。

其次是使用电解液制造的电解电容,最高能耐260度的高温,这样就可以通过波峰焊(波峰焊是SMT贴片安装的一道重要工序),同时耐压性也比较强。

此外,使用电解液做阴极的电解电容,当介质被击穿的后,只要击穿电流不持续,那么电容能够自愈。

但电解液也有其不足之处。

首先是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挥发、渗漏,对寿命和稳定性影响很大,在高温高压下电解液还有可能瞬间汽化,体积增大引起爆炸(就是我们常说的爆浆);其次是电解液所采用的离子导电法其导电率很低,只有0.01S(电导率,欧姆的倒数)/CM,这造成电容的ESR值(等效串联电阻)特别高。

铝电解液电容爆浆

传统铝电解液电容都有防爆槽,这是为了让压力容易被释放,不会发生更大的爆炸。

但某些产品为了节约成本省去了防爆槽的工序。

2.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是钽电容所使用的阴极材料。

二氧化锰是固体,传导方式为电子导电,导电率是电解液离子导电的十倍(0.1S/CM),所以ESR比电解液低。

所以,传统上大家觉得钽电容比铝电容好得多,同时固体电解质也没有泄露的危险。

此外二氧化锰的耐高温特性也比较好,能耐的瞬间温度在500度左右。

二氧化锰的缺点在于在极性接反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高温,在高温环境下释放出氧气,同时五氧化二钽介质层发生晶质变化,变脆产生裂缝,氧气沿着裂缝和钽粉混合发生爆炸。

另外这种阴极材料的价格也比较贵。

(和铝电解液电容相比,虽然都是爆炸,可原理却不一样,有多少人能注意到这点呢?

传统上认为钽电容比铝电容性能好主要是由于钽加上二氧化锰阴极助威后才有明显好于铝电解液电容的表现。

如果把铝电解液电容的阴极更换为二氧化锰,那么它的性能其实也能提升不少。

  

3.接下来我们就要引出一种革命性的阴极——TCNQ。

TCNQ是一种有机半导体,是一种络合盐。

TCNQ在电容方面的应用,是在9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的,它的出现代表着电解电容技术革命的开始。

TCNQ是一种有机半导体,因此使用TCNQ的电容也叫做有机半导体电容,例如早期的三洋OSCON产品。

TCNQ的出现,使电解电容的性能可以直接挑战传统陶瓷电容霸占的很多领域,使电解电容的工作频率由以前的20KHZ直接上升到了1MHZ。

TCNQ的出现,使过去按照阳极划分电解电容性能的方法也过时了。

因为即使是阳极为铝的铝电解电容,如果使用了TCNQ作为阴极材质的话,其性能照样比传统钽电容(钽+二氧化锰)好得多。

TCNQ的导电方式也是电子导电,其导电率为1S/CM,是电解液的100倍,二氧化锰的10倍。

紫色为TCNQ电容(SANYO)

使用TCNQ作为阴极的有机半导体电容,其性能非常稳定,也比较廉价。

不过它的热阻性能不好,其熔解温度只有230-240摄氏度,所以有机半导体电容一般很少用SMT贴片工艺制造,因为无法通过波峰焊工艺,所以我们看到的有机半导体电容基本都是插件式安装的。

TCNQ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TCNQ是一种氰化物,在高温时容易挥发出剧毒的氰气,因此在生产和使用中会有限制。

4.如果说TCNQ是电解电容革命的开始的话,那么真正的革命的主角当属PPY(聚吡咯)以及PEDT这类固体聚合物导体。

著名的SANYOOSCONSVP系列铝固体聚合物导体电容

70年代末人们发现,使用搀杂法可以获得优良的导电聚合物材料,从而引发了一场聚合物导体的技术革命。

1985年,小日本首次开发了聚吡咯膜,如果使用复合法的话,可以使其导电率达到铜和银的水平,但它又不是金属而相当于工程塑料,附着性比金属好,同时价格也比铜和银低很多,此外,在受力情况下,其导电率还会产生变化(其特性很像人的神经系统)。

这无疑是电容研发者梦寐以求的阴极材质。

2000年,美国人因为发明了大规模制造PPY聚吡咯膜的方法,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聚吡咯的用途非常广泛,从隐形战斗机到人工手,以及显示器和电池、电容等等。

聚吡咯的研发实力,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化学水平,而我国的西安交通大学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这方面比较突出。

三洋CVEX固体聚合物导体+电解液混合电容注意防爆槽

使用PPY聚吡咯和PEDT做为阴极材料的电容,叫做固体聚合物导体电容。

其电导率可以达到100S/CM,这是TCNQ盐的100倍,是电解液的10000倍,同时也没有污染。

固体聚合物导体电容的温度特性也比较好,可以忍耐300度以上的高温,因此可以使用SMT贴片工艺安装,也适合大规模生产。

固体聚合物导体电容的安全性较好,当遇到高温的时候,电解质只是熔化而不会产生爆炸,因此它不像普通铝电解液电容那样开有防爆槽(三洋有一种CVEX电容,阴极为固体聚合物导体加电解液的混合型,因此也有防爆槽)。

固体聚合物导体电容的缺陷在于其价格相对偏高,同时耐电压性能不强。

   

GF6800U使用的CHEMICONPS/16V电容无防爆槽    

    使用不同的阳极和阴极材料可以组合成多种规格的电解电容,例如钽电解电容也可以使用固体聚合物导体做为阴极,而铝电解电容既可以使用电解液,也可以使用TCNQ、PPY和PEDT等等。

现在新型的钽电容也采用了PPY和PEDT这类固体聚合物导体做阴极,因此性能进步很多,也没有以往二氧化锰阴极易爆炸的危险。

如今最好的钽聚合物电容的ESR可以达到5毫欧姆。

这类性能高、体积小的钽聚合物电容一般使用手机、数码相机等一些对体积要求较高的设备上。

电解电容阴极性能初步对比

电解电容阴极材质性能特性对比

阴极材质

电解液

二氧化锰

TCNQ

固体聚合物导体(PPY/PEDT)

固体聚合物导体+电解液(CVEX混合型)

导电率

0.01S/CM

0.1S/CM

1S/CM

100S/CM

100S+0.01S/CM

导电方式

离子导电

电子导电

电子导电

电子导电

电子+离子导电

热阻性能

260度

500度

230度(不适合SMT贴片)

300度

260度

优点

价格最便宜,耐压性优良,有自愈特性

性能稳定

价格相对便宜,导电率高,综合性能较好

无污染,不会爆炸,良好的温度特性,LOWESR值

具备固体聚合物导体电容和电解液电容的一切优点与缺点

缺点

受温度影响巨大,ESR高,安全性不高

容易污染,安全性不高,价格也比较贵

不耐高温,有污染,耐电压值低

价格昂贵没有自愈特性,耐电压值低

    在以上表格当中,红线代表铝聚合物导体电容,绿色虚线表示普通铝电解液电容,蓝色虚线表示钽二氧化锰电容,黄色虚线表示超大容量(1000μF)、超大体积(后面的“Φ”符号代表了各自的体积)的铝电解液电容。

表格的X轴线表示频率,Y轴线表示阻抗,Y轴的阻抗数值越低,ESR值就越低,性能就越好。

    这个表格体现的是在频率逐步提升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电容的性能变化。

可以看出,当频率达到10KHz以上的时候铝聚合物导体电容的ESR值继续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当达到100KHz的时候,其ESR值低于其它所有类型的电容,包括钽电容和容量为1000μF的铝电解液电容(注意:

两者的体积比例为300:

5000),而该电容的容量仅为47μF。

到了1MHZ,铝聚合物导体电容优势更明显。

    以上这4个表格代表的是陶瓷电容(左边两个表格)和TCNQ有机半导体电容(右边两个表格),在施加电压为0V(上表)和20V(下表)的两种情况下,其ESR值的波动。

可以看出,陶瓷电容在20V电压,频率接近100KHz的时候ESR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而TCNQ电容的ESR值则保持平滑的曲线。

新电解材料的使用使电解电容在某些方面比电容的王者陶瓷电容更有优势。

    当极性接反并施加2倍额定电压和20A电流时不同阴极钽电容的反映:

如上图,使用二氧化锰为阴极的钽二氧化锰电容全部爆炸,而使用PPY为阴极的钽固体聚合物电容虽然全部报废,但表面无损。

这反映了二氧化锰阴极电容和聚合物电容在安全性上的差异。

什么是电感

电感是衡量线圈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

给一个线圈通入电流,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线圈就有磁通量通过。

通入线圈的电源越大,磁场就越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就越大。

实验证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电流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数,也叫做电感。

如果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用φ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感用L表示,那么L=φ/I

电感的单位是亨(H),也常用毫亨(mH)或微亨(uH)做单位。

1H=1000mH,1H=1000000uH。

电感的分类:

adjustableinductance

可调电感

aerialinductance

天线电感

aircoreinductance

空心电感线圈

airgapinductance

气隙电感线圈

anodeinductance

阳极电感

baseleadinductance

基极引线电感

cathodeinductance

阴极电感

charginginductance

充电电感

coilinductance

线圈电感

coreinductance

铁心电感,电磁心电感

couplinginductance

耦合电感

dampedinductance

阻尼电感

diffusioninductance

扩散电感

distributedinductance

分布电感

dynamicinductance

动态电感

electricalinductance

电感

equivalentinductance

等效电感

fieldinductance

激磁绕组电感

fluidinductance

流体感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