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6288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3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docx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

(建筑工程管理)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

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前言

为圆满完成某市五环路(西环路)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根据招标文件,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现场作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单位的施工经验,以信守合同、确保工期和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为指导思想,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立足于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科学化施工,重点工序重点安排,特殊部位特殊考虑,并结合工期和工程实际进行统筹,尽量做到现场布置合理,方案切合实际,施工组织科学得当,以便为优质高效完成该项工程奠定基础。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某市五环路(西环路)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招标文件》以及施工图纸。

二、规范与规程

1、《公路桥涵设计规范》1989年版(合订本)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JTJ027-96)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6、《钢结构设计规范》(CBJ17-88)

7、《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

8、《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9、《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

10、《钢管砼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

90)

11、《钢纤维砼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8:

92)

12、《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98)

三、我单位类似工程的实绩和已有的装备。

第二节编制原则

一、充分响应招标文件,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二、实事求是,施工方案可行、适用、经济。

三、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ISO9002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

四、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安全、文明、高效。

五、坚持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四新”成果。

第二章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某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主要为某市五环过境路西环段工程中的一座特大桥,位于东莞水道上,起点桩号K5+158.6,终点桩号K5+960,全长801.4米。

其中桥梁工程长745.02米(包括引桥)、宽40.5米,道路工程长56.38米,以及排水、电力、电信、照明等相关附属工程。

二、自然概况

(一)气象及水文概况

东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侯,光线充足,气候温和。

相对湿度83.1%,常年平均气温21~22℃,七月份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37.9℃。

一月份平均气温13.4℃,极端最低气温-0.5℃。

流域濒临南海,受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和台风强盛活动影响,雨量充沛。

但由于地形平坦,动力条件差、暴雨强度一般。

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最大年降雨量2442mm,最小年降雨量1360mm,十二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259mm,时空分布不均雨量多集中在四~九月,占年雨量的80%左右。

本地区常风向为东、东北风,其次为南风和北风,最大风速34米/秒。

夏秋季节会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约发生台风1~3次,风力一般为6~9级,阵风11级,最大风力可达12级。

(二)场地工程地质

在勘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区地层由上至下主要由7个单元层组成。

1、人工填土(QmL)

素填土(地层编号①):

浅黄,灰黄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中细砂,局部有耕土。

呈松散、湿的饱和状态,层厚2.0-7.6m。

2、第四纪系全新统冲积的淤泥(Q4aL)

淤泥(地层编号②):

灰黑.黑色,含腐植物,白色贝壳夹薄层粉细砂,局部表现为淤泥质粘土,手摸有滑感,有腥味。

为河流相新近沉积层。

土质均匀。

呈流塑、饱和状态,层厚:

2.4-8.7m,全场区分布。

3、第四纪系全新统冲积的淤泥夹细砂(Q4aL)

淤泥夹细砂(地层编号③):

灰、灰黑色,含腐植物、云母、石英、长石,含粘粒、砂粒及粉粒。

细砂含量在10%-40%间变化。

分选极差,局部为亚砂土。

呈流塑、饱和状态,层厚2.0-8.2m,全场区分布。

4、第四纪系全新统冲积的粗砂(Q4aL)

中粗砂(地层编号④):

灰白、浅灰黄色,含石英、长石,局部夹砾卵石,分选极差,局部为亚粘土。

呈中密、饱和状态,该层层厚1.5-5.0m,分布均匀。

5、第三系泥灰岩(E)

按风化程度及力学性质差异,泥灰岩又可分为:

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三个亚层。

强风化泥灰岩(地层编号⑤):

深灰、灰黑色,结构已破坏,岩芯呈土状、半岩半土状,手可捏断,敲击声哑,标贯反弹。

结构不清晰。

呈坚硬、湿状态。

层厚0.5-1.6m,局部分布。

弱风化泥灰岩(地层编号⑥):

灰褐、灰色,微层理一块状构造,泥状—泥晶结构,岩芯多呈碎块状,节理面及层面充填方解石,岩芯上有溶蚀现象,滴HCL起泡明显。

呈坚硬、稍涅状态。

层厚1.0-7.7m,分布相对均匀。

微风化泥灰岩:

(地层编号⑦):

灰、青灰色,岩质较新鲜,溶蚀现象不明显,致密坚硬合金钻极难钻进,性脆易碎,岩芯呈10-40厘米柱状,泥质结构,微层理—块状构造,滴HCL起泡。

岩层倾向南东,倾角7度。

呈坚硬、稍湿状态。

最大揭露厚度7m。

南北两岸层顶埋深有较大差异。

(三)场地水文

1、在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下水主要表现为上层滞水,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岩溶水三种类型:

上层滞水:

主要赋存于上部人工填土层中,无统一自由水面,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的渗透补给,水量一般较小,易于疏干。

第四系孔隙承压水:

赋存于④层粗砂中,隔水顶板为上部淤泥,隔水底板为下伏⑤层强风化岩及⑥层弱风化岩。

位于河漫滩下部的第四糸地层孔隙承压水水头与东莞水道水位几于一致,且受到潮水水位影响。

岩溶水:

主要赋存于⑥层弱风化岩中,从钻探过程中水量消耗来看,岩溶水水量不甚大,其补给来源为通过岩体裂隙与粗砂中孔隙承压水相通。

2、水质

根据在钻孔和河中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环境介质对砼腐蚀的评价标准判定,综合评价为对场地地下水对砼在分解类腐蚀评价中具有弱腐蚀性。

按规范要求应采取一级防护措施:

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水灰比不大于0.6,最少水泥用量不小于370kg/m3,C3A<8%。

(四)场地稳定性

拟建场地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内未发现第四系全新活动断裂,整个区域稳定性尚好,但在场地④层中粗砂,其在7度地震作用下属轻微液化等级的液化土层,为抗震不利地段;而在⑥层弱风化泥灰岩中有小规模溶洞发育,鉴于泥灰岩层面近水平,泥质含量较高,岩溶发育较弱。

从安全角度出发,桥梁桩基础必须穿越岩溶发育地段进入稳定基岩。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一、桥面宽计:

桥面全宽按双向八车道外加人行道设计。

横桥向分为左右两幅完全独立且完全对称的桥。

每幅桥面宽26.1m,具体组成为:

人行道(含栏杆)4.8m+防撞护栏0.5m+车行道15.5m+防撞护栏0.5m+过桥水管和检修道(含栏杆)4.8m。

二、桥面纵坡:

4%,竖曲线半径R=6500m。

三、桥面横坡:

双向1.5%。

四、设计荷载:

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

人群3.5KN/m2(按人行道净宽2.85m布载)。

温度影响力:

分别按升温20℃,降温20℃计算

五、通航标准:

内河III级航道,每个通航孔净宽不小于40m,净高不小于10m,共设两个通航孔。

设计通航水位:

20年一遇洪水标高为4.516m(黄海高程)。

六、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六度,按七度设防。

七、风力:

基本风压强度W0=1200Pa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临时设施安排及施工准备

一、临时驻地

在接到中标通知后,立即组建“东莞水道特大桥梁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先遣人员,调配部分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工作。

同时经理部要密切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关系,作好施工准备;并积极地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征得支持和协助组织。

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对整个合同段进一步现场调查,结合工程任务划分,安排队伍驻地,认真调查水电及料源情况、协助和进行进场道路的设计、施工等。

二、技术准备

(一)全面复测

根据现场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提供的工程定线资料和现场测量标志资料,认真搞好交接桩工作,组织测量人员对合同段内线路中线及高程进行贯通和闭合测量,并向相邻合同段延伸复测,资料整理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同时放出用地界限,并对主要构造物具体位置进行放桩,设置控制桩点及临时水准点。

(二)建立工地试验室

根据工程需要,建立规模齐全,设备配套的工地试验室并配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试验人员主持工作。

投入本合同段工程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详见《拟投入本合同段工程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三、临时设施

(一)供电

工程施工用电拟分别在主桥Z0轴线的西侧、南引桥预制厂、主桥Z3轴线的东侧各设置一台500KVA变压器,引入当地高压电,并沿线路自行架设临时贯通电力线路(即临时低压输电线路),水中墩施工采用水下电缆接至用电地点。

同时自备4台200kw和4台120kw发电机,供停电和电力短缺时急用。

拟投入本合同段工程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拟投入本合同段工程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生活用电就近自行架设临时低压线路引入驻地。

(二)通信设备

工程中标后,我单位将与当地政府和电信部门取得联系,并取得批准,在项目经理部设程控电话一部,与外界保持联系,经理部与现场工地的通讯采用程控交换机,设内部分机电话的方式加以解决,并配备12台对讲机,架设时使用。

(三)供水

1、临时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可由取水设施、贮水池、输水管和配水管组成。

用水量可由下式计算求得:

(1)现场施工用水量q1(L/S)

Q1×N1k239184×17001.5

q1=k1∑———×——=1.1×————————×————

T1×t8×3600475×28×3600

=3.65(L/S)

k1:

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k1=1.1Q1:

实物工程量N1:

施工用水定额k2:

用水不均衡系数取k2=1.5T1:

有效作业日t:

每天工作班数取t=2

(2)现场生活用水量q1(L/S)

P1×N2×k31048×20×1.3

q2=—————=——————————=0.47(L/S)

t×8×36002×8×3600

P1:

施工高峰期人数N2:

生活用水定额k3:

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k3=1.3

业主提供的施工用水量应满足施工和生活需要。

施工生产和生活用水从就近村庄给水管线引入,预制场施工用水采用在施工现场修建蓄水池,以满足施工需要;路基施工用水,采用水车供水方案。

(四)排污及垃圾处理

为达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目的,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排污沟渠,对施工中产生的污水作集中处理,并对生活及生产垃圾集中堆放,外运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区域自然环境不被破坏。

四、临时道路

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道路以利用既有乡道和村道、国道为主;场内便道分别在两岸沿桥修建,并与就近的村道、乡道、国道相接,场内便道拟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施工便道通过河流时采用军用墩搭设施工便桥三座。

具体情况详见《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五、临时用地

施工临时用地尽量利用公路征地界内土地。

取、弃土场地在设计文件要求,并与地方政府做详细的协商后,在少占耕地、少破坏植被、尽量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原则下选定具体地点;其它施工场地、办公及生活用地、仓库与料场、工地试验室用地等就地租用。

本合同段计划各施工队伍临时设施及施工用地详见《临时用地计划表》。

六、临时码头

根据施工需要,砼构件的预制主要设在南引桥预制厂内,大部分砼构件安装主要采用水上运输。

为此,计划在南岸桥位的西侧修建一座临时码头,水运材料运至此处后可再经汽车倒运至施工现场及吊杆横梁上船的要求。

临时码头结构为打入钢管桩基础,桩顶设型钢帽梁,帽梁上安装纵梁,纵梁使用六四式军用梁(我单位库存备战设备),军用梁上密排方木,方木上放置6mm压纹钢板做面。

七、预制场

根据现场情况分别在北引桥的西北方向和南引桥的东南方向空地上设置预制场。

预制场内各设置安装能力50吨的龙门吊机两部,用之

《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临时用地计划表》

进行组合工梁、横梁、加劲纵梁、π形梁等构件的起吊、移动、装车工作。

其中北引桥预制厂,计划设置制梁台座6个,配备模板4套,平均每月可生产预制梁片75片。

南引桥预制厂,计划设置制梁台座8个,配备模板6套,平均每月可生产预制梁片120片。

详见《北引桥预制厂平面布置图》和《南引桥预制厂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工程中标后,我单位将在3日内做好人员、设备的动员和安排布署。

管理人员5天内到达施工现场,组建项目经理部,与业主取得联系,开展息息相关业务工作;前期施工人员7天内到达施工指定地点,着手临建和施工准备工作;首批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10日内到达施工地点,保养维修,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施工准备过程中,设备、人员、材料依照“先进、足量、精干、合格”的原则,并根据投标时的承诺,快速、安全运抵现场。

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运输方法如下:

人员就近采用汽车、火车运送至现场;设备就近由汽车、火车、送至现场;材料从业主指定厂家或料场,由汽车、火车、船运送至现场。

第三节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

若我单位中标本合同段工程,我们将以精干、高效的原则,选择有能力、有经验、懂业务的骨干人员,组建“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经理部设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并配设具有相应资历的质检、道路、测量、桥梁、结构、试验、机械、电力安装等专业工程师,财务负责人和计划负责人。

组织机构设置详见《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详细

人员情况详见《拟在本合同工程任职的主要人员简历表》。

《北引桥预制厂平面布置图》

《南引桥预制厂平面布置图》

《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

为满足施工需要,我们计划选派技术过硬、施工经验丰富的桥梁、路基、路面等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相关工程的施工任务,具体的施工队伍安排详见《施工队伍安排计划表》。

施工队伍安排计划表

序号

队伍名称

人数

施工任务

备注

项目经理部

58

负责本项目全面管理工作

表内人数为基本人数,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可随时增减。

桥梁安装一队和二队在主桥施工时要密切配合

1

桥梁施工一队

120

负责主桥北段、北引桥下部工程施工

2

桥梁施工二队

120

负责主桥南段、南引桥下部工程施工

3

预制安装一队

120

负责北引桥组合工梁、主桥部分砼构件的预制及安装

4

预制安装二队

240

负责南引桥组合工梁、主桥砼构件的预制及安装

5

设备安装队

35

负责电力、通信、照明、栏杆等附属工程的安装

6

基桩施工一队

60

负责北岸范围内的所有桩基础施工

7

基桩施工二队

60

负责南岸范围内的所有桩基础施工

8

运输队

75

负责材料及构件的运输

9

附属施工队

80

负责桥面系等附属工程施工

10

路基施工队

80

负责路基及其所有的配套设施

总计

10队

1048

施工队伍驻地的具体位置详见《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四节计划工期及进度安排

一、工期安排原则

(一)依据招标文件中给出的工程数量和我单位计划在本工程中投入的资源设备,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技术,统筹兼顾,合理进行工期安排。

(二)在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挖掘机械设备潜力,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三)以组织流水施工、均衡生产为基本方法。

(四)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先进设备、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攻克重、难点工程。

二、工期及施工进度安排

(一)工期安排

开工日期:

2002年11月01日

竣工日期:

2004年2月23日

总工期16个月(即480天)。

(二)主要单位工程工期:

(开竣工时间)

1、东莞水道特大桥施工时间安排从2002年11月01日~2004年02月23日,各分项工程工期安排如下:

(1)主桥上游桥各分项工程工期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

2002年11月01日~2002年11月30日

桩基:

2002年12月01日~2003年12月31日

承台、墩身及拱座:

2003年01月01日~2003年01月31日

缆索吊机安装及调试:

2003年01月01日~2003年02月19日

边跨拱肋、端横梁、间横梁以及拱上立柱现浇施工:

2003年02月20日~2003年04月11日

拆除边跨拱肋支架:

2003年05月26日~2003年05月29日

预制场建设:

2002年12月01日~2003年01月31日

拱肋加工定制:

2002年12月01日-2003年02月23日

拱肋安装:

2003年02月20日-2003年04月16日

调整拱肋标高,焊接拱肋接缝:

2003年04月17日-2003年04月26日

拱脚二次砼施工:

2003年04月27日-2003年05月05日

拆除边跨上部支架,吊装边跨立柱横梁:

2003年04月17日-2003年04月25日

平移缆索吊机到下游桥位:

2003年04月27日-2003年05月06日

安装系杆:

2003年05月07日-2003年05月11日

张拉系杆:

2003年05月12日-2003年11月27日

压注拱肋砼:

2003年05月12日-2003年07月11日

横梁、加劲纵梁和π形梁预制:

2003年02月01日-2003年05月01日

安装吊杆和横梁:

2003年07月12日-2003年09月06日

安装加劲纵梁和π型梁:

2003年09月07日-2003年10月27日

浇注湿接缝砼:

2003年10月28日-2003年11月11日

桥面铺装及附属工程、拆除边跨临时支墩:

2003年11月12日-2003年12月16日

(2)主桥下游桥各分项工程工期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

2002年11月01日-2002年11月30日

桩基:

2003年01月01日-2003年01月31日

承台、墩身及拱座:

2003年02月01日-2003年03月17日

缆索吊机安装及调试:

2003年05月07日-2003年05月21日

边跨拱肋、端横梁、间横梁以及拱上立柱现浇施工:

2003年03月18日-2003年05月07日

拱肋安装:

2003年05月22日-2003年07月16日

拆缆索吊:

2003年07月28日~2003年08月10日

调整拱肋标高,焊接拱肋接缝:

2003年07月17日~2002年07月27日

拱脚二次砼施工:

2003年07月28日~2003年08月11日

拆除边跨上部支架,吊装边跨立柱横梁:

2003年07月17日~2003年07月25日

安装系杆:

2003年07月28日~2003年08月03日

张拉系杆:

2003年08月12日~2004年01月28日

压注拱肋砼:

2003年08月12日~2003年09月07日

横梁、加劲纵梁和π形梁预制:

2003年05月02日~2003年07月30日

安装吊杆和横梁:

2003年09月08日~2003年11月03日

安装加劲纵梁和π型梁:

2003年11月04日~2003年12月18日

浇注湿接缝砼:

2003年12月19日~2003年12月30日

桥面铺装及附属工程、拆除边跨临时支墩:

2003年12月31日~2004年2月18日

(3)引桥各分项工程工期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

2002年11月01日~2002年11月30日

桩基及基础横系梁:

2002年12月01日~2002年12月30日

上游桥墩身、盖梁和桥台施工:

2003年08月12日~2003年09月30日

上游桥组合工梁预制:

2003年07月31日~2003年09月28日

下游桥墩身、盖梁和桥台施工:

2003年10月01日~2003年11月19日

下游桥组合工梁预制:

2003年10月01日~2003年11月27日

上游桥组合工梁安装、连接及砼湿接缝浇注:

2003年10月01日~2003年11月01日

下游桥组合工梁安装、连接及砼湿接缝浇注:

2003年11月28日~2003年12月29日

2、路基及相关附属工程施工时间安排从2002年11月01日~2003年02月28日

(三)工期及施工进度安排详见《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和《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

第五节施工程序总体设想、施工段划分及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一、施工程序总体设想、施工段划分

本标段为左右两幅桥,主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引桥为30m预制组合工梁。

主桥采用可横移缆索吊机方案进行施工,引桥采用预制厂预制后DF50/150架桥机架设安装。

考虑到主桥缆索吊机的倒用方案以及缆索吊机与引桥施工矛盾的因素,主桥必须采用合理紧凑的施工顺序,以确保施工工期,节约施工费用。

本合同主桥工程共划分两段(即上游主桥和下游主桥),以缆索吊机安装及调试(上游主桥)→上游主桥拱肋安装上游主桥拱肋标高调整、焊接拱肋接缝→平移缆索吊机至下游桥位→缆索吊机安装及调试(下游主桥)→下游主桥拱肋安装→下游主桥拱肋标高调整、焊接拱肋接缝为主轴线,其它分项工程相应安排施工与主工序相呼应。

南、北引桥共划分四个区段各自作为独立施工单元,配属专业施工队伍展开施工作业。

当主、引桥施工相干拢时,以主桥为先,引桥工程为铺。

具体施工安排如下:

(一)施工过程中,首先安排主桥桩基、引桥桩基:

南引桥6#墩~11#桥台、北引桥W5#墩~W0#桥台钻孔桩依次进行施工,各墩台位的钻孔桩形成自己的独立施工单元,为了保证工作面成“△”形施工。

保证缆索吊机架设及调试有足够的工作面。

(二)在主桥进行桥梁下部工程进行施工的同时,进行拱肋加工、横梁和加劲纵梁、π形梁的预制。

《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

《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

(三)引桥的施工与主桥同步进行,为避免与主桥形成交叉,引桥下部工程施工采取从两端向中间推进的顺序进行,引桥第W5#、6#桥墩施工,待主桥缆索吊机拆除后方可安排施工。

(四)组合工梁预制:

以各幅为独立的施工单元,先进行W5#~Z0#、Z33~6#跨的组合工梁预制,然后依次向桥两端方向预制。

(五)引桥的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在梁体架设完后,及时安排施工。

二、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速度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组织各类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由于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具体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均有详细说明,现将主要工程施工顺序简述如下:

一、路基工程

(一)路基挖土方:

修建便道→清理场地→测量放样→明确卸土地点分层、分区段开挖→装车运土→卸土地点→人工修坡→防护排水工程施工。

(二)路基挖石方:

修建便道→清理场地→测量放样→风动凿岩机→松动爆破→分层开挖石方→装车运输至路基。

(三)路基填方工程:

修建便道→清除表土及特殊路基处理→测量放样→填筑→摊铺→碾压→检验合格→下一层填土→封闭养护。

二、引桥工程

(一)桩基施工

搭设工作平台→测量放样→护筒导向架就位→护筒下沉→孔位放样→钻机就位→钻孔→终孔前检查→终孔检查→钢筋骨架入孔→下导管→灌注水下砼→拔卸导管→清理灌注现场→挖基坑→破桩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