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6994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x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

香山科学会议于2001年6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以"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为主题的第166次学术讨论会。

来自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以及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西藏、青海、浙江、湖北、海南、台湾、香港、等省、区、市的科研院所和美国的华人学者共四十多位科学家会聚在北京香山,围绕如何在中国深入开展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这一主题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探讨了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的若干前沿和研究热点,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性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及具体建议。

香山科学会议聘请刘东生院士、周兆年研究员、吴天一教授、吕永达研究员担任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

刘东生院士于会议开幕式上作了接触高山低氧和高原医学几十年的感受,以及开展该研究工作重要意义的大会发言。

并鼓励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要有创新和原创力。

本次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

1、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祖国西部大开发中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的作用

3、高原低氧的适应

4、高原低氧的效应

5、高原与低氧环境健康保护的医学对策

一、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周兆年研究员作了题为"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的主题评述报告,详细介绍了以下四方面内容:

1)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2)学术会议和出版物情况;3)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的研究;4)对抗高原低氧的健康保护途径和措施。

同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与展望。

报告中提到,国内外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发展历史与经济增长,军事需要,科研和登山活动以及人民健康问题的要求密切相关。

而低氧反应、适应和损伤机制研究对流行病学和经济学到基础生物学都具有根本性意义。

近年国际上,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的学术活动相当活跃。

每二年在加拿大定期召开一次国际低氧学术讨论会,今年举行了第十二届学术会议。

自1994年由国际高山医学学会组织的每二年一届召开"世界高原医学与高原生理学会议",1998年6月莫斯科举行第三届国际低氧医学学术会议,2001年在瑞士日内瓦将举行第四届会议。

200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将举行第五届会议,国内已获青海省的支持争取2004年在中国青海西宁召开第六届会议。

1996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呼吸内科主任,细胞和分子生理学教授GabrielG.Haddad负责主编长达1085页的《组织氧丧失从分子到整体功能》(TissueOxygenDeprivation-FromMoleculartoIntegratedFunction)一书全面介绍近二十年来有关低氧研究的进展,充分说明低氧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1997年由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发起了投资6千万美元的科研计划促进环境基因组计划(EGP)的启动。

环境基因组计划是实现弄清楚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健康的内在关系。

我国是一个多山高原国家,仅青藏高原面积即约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强。

青藏高原不仅是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场所,而且也是我国有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青藏高原是空气少氧的生物地球化学区域,高山病是高原开发利用的障碍之一。

高原和高山生理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久居高原的藏族也是世界瞩目的我国特有民族,因此,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

我国50年代初在进军西藏及建设川藏、青藏公路的同时开展了高山反应的最初观察工作,近20年来,青海、西藏、新疆高原地区的科研和医学单位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的广大科研人员在高原现场、实验室和临床实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的研究工作。

取得不少成绩,获得了很多国家和部委级的科技成果奖项。

国内外对于机体的低氧适应机制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及组织水平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与会专家们分别以"低氧适应相关基因与低氧应激反应"、"慢性高海拔低氧的细胞感受和分子适应"、"组织与细胞水平上高原适应机制"、"心肌低氧适应的信号传导"为题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结果。

"低氧适应相关基因与低氧应激反应"的专题发言中提出,低氧适应相关基因主要是指一类能够接受低氧信号调节,并参与低氧适应性反应的基因群。

科学家们在对低氧适应机制执着探索中,对适应发生的生理和生物化学特点已获得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并对其基因基础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研究。

目前,对于世居高原人群与平原人群基因差异的研究尚未有突破性的发现。

但在低氧适应性反应相关基因的探索中,已先后发现了以低氧诱导因子(HIF-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为代表的低氧相关基因30余个;已经确认,在低氧条件下,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所产生的多重生物学效应与提高机体氧携带和氧运输效率,增强低氧条件下的糖代谢调控和应激反应能力密切相关,对于低氧适应生理学机制的建立具有明确而重要的意义。

已有的研究结果提示,机体低氧适应机制的建立取决于对低氧应激反应能力。

低氧应激反应的基因行为与获得适应的分子机制密切相关。

将低氧应激反应相关基因作为切入点,从新的角度探寻低氧适应基因及其诱导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更深入认识低氧适应机制,而且可为有效预防高原低氧损伤医学措施的制定提供更直接的科学依据,促进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在祖国西部的开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心肌低氧适应的信号转导"的专题发言中指出,低氧或缺氧刺激经由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激活心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改变特异性的基因表达或稳定性,影响蛋白的翻译或降解速率,从而导致心脏生化和功能的改变以维持氧张力异常时的功能。

大量的研究表明反复短暂的心肌低氧/缺血产生的适应反应,可使心脏在随后的长期低氧/缺血中得到明显保护(低氧/缺血预适应)。

因此阐明低氧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寻找诱导预适应的药物作用位点,是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共同兴趣点。

近年来研究表明,蛋白激酶C(PKC)可能是心肌保护的关键信号传导通路。

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PKC通路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的效应器之一为线粒体KATP通道(mitoKATP)。

因而由PKC介导的mitoKATP通道的开放可能是低氧心肌保护作用的重要机理。

目前国际上在低氧研究领域的热点为阐明细胞氧感受器,信号转导通路和寻找低氧适应基因。

专家们还介绍了颈动脉体、肾脏和肺血管平滑肌的氧感受器与急、慢性低氧条件下心血管功能、肺通气调节的关系,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表达在慢性低氧反应中的作用。

有位专家介绍,"高原人"大致可分为世居者(适应)和移居者(习服)。

尽管已经认识到高原适应过程中存在着时间依赖性,但其确切适应机制仍不清楚。

就氧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而言,氧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血液氧和、血流运输,到达组织毛细胞血管,经弥散到组织间液,再到细胞,最后经线粒体摄取和利用。

初入高原的早期,主要是通过呼吸、循环、血液系统的代偿性改变来达到提高供氧的目的,在对高原世居者及高原土生动物与移居者及平原动物的比较研究都已提示,机体对高原的根本适应则是通过组织与细胞水平对氧的高效利用,即"代谢适应"机制。

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却所知甚少,"坚冰未凿,急待研究"。

毛细血管密度是决定组织中氧弥散距离的重要因素。

高原世居者和一些高原动物实验以及低压舱模拟高原实验都有关于心、脑、骨骼肌组织毛细胞管密度改变的报道,但结果似乎并不一致,难以总结出人们期望的规律。

葡萄糖的酵解是缺氧时细胞提供能源的重要途径。

几乎所有的体外实验均证实,缺氧时细胞无氧酵解能力增强,这与糖酵解酶的活性或/和表达量增高有关,但对于整体实验和高原世居者的代谢适应机制则研究不多。

线粒体是机体氧传输的最后终点站,也是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线粒体适应"在高原适应中占有重要地位,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和数目对机体在缺氧时能量的供给有很大影响。

不少实验证实,长期高原暴露时组织线粒体数量增加,但也有数量并不改变的报道,这似乎与物种、组织差异等因素有关。

二、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

自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群与日俱增。

最近,已宣告结束西藏不产原油的历史,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上已发现储量上千万吨的油田,国务院已明确宣布新世纪加快青藏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保障高原建设者和世居高原人群的健康、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巩固国防、以及拓宽人类生存空间,研究高原低氧对机体的影响、低氧适应机制及低氧防护措施势在必行,这对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同时,研究高原低氧对机体的影响,低氧适应机制及低氧防护措施,均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心肺等疾患引起的缺氧症的防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际意义。

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与人类低氧适应有着紧密联系,增加了开展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的特殊意义。

与会专家们认为,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原低氧、旱寒,特别是高原低氧对人体的影响尤为突出。

因此加速人体对西部地区低氧环境的适应、提高生存和劳动质量是西部大开发对高原医学和生理学研究的最重要需求。

急需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是基础研究,揭示高原病发病机制和人体低氧适应的物质基础。

二是应用研究,即高原病防治措施和加速人体适应低氧的致适应剂(药物、生物制品)的研究。

因此高原医学和生理学研究的进展和突破对于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有重要意义。

另外,低氧是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最基本的病理过程,上述研究成果对于临床低氧性疾病的防治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原医学是研究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人群在低氧环境下的生理改变及由低氧所引起的高原病防治的一门学科。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出于各种目的(包括军事及太空探索)对低氧生理和高原病研究工作均十分重视,设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并投入较多的经费及研究人员。

可见,高原医学不仅仅是研究高原上居住的人口健康的一门科学,它与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旅游、国防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也与人类未来利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等都有着长久战略意义。

目前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诸多省区地处高原或拥有高原地区。

因公务、商务、开发、旅游、宗教活动来往于高原地区的人与日俱增。

近年统计表明,乘机来拉萨的人群中约35-80%患不同程度急性高原病,上高原的换防部队,往往因下机后患有不同程度急性高原病,使整个部队战斗力下降。

而长期居住高原的人又面临慢性高原病的危害,如西藏藏北当地牧民患慢性高原病者约占33%,当地汉藏职工患病率高于当地牧民,严重影响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开发者闻而畏之。

因此高原医学显得日愈重要,需加强高原医学现场实践研究。

专家们认为高山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是一个"广泛的生物学"问题。

要抓两头:

"既要重视高原疾病治疗、又要注重基础研究",不解决基础问题不行!

今天我们有很好的形势,要集中优势,组织力量、分工合作。

争取国家的支持,把此项工作搞好。

三、高原低氧的适应

机体对高原低氧的反应是整体的综合效应,既有系统器官、组织水平上的,也有细胞和分子水平方面的变化。

低氧生理反应是多种多样的,最明显变化是过度通气(hyperventilation)、红细胞增多(Polycythemia)和呼吸性硷中毒(alkalosis),但细胞和代谢改变更为重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低氧作用下的蛋白质、基因变化日益受到重视。

现采用不同的先进技术,如核磁共振谱,膜片箝、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细胞流式仪等,从整体、细胞、到分子水平上开展研究。

机体进入高原低氧环境,随时间持续程度,为了代谢过程需要,低氧反应使通气增加,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加速氧传递到组织。

组织水平的改变允许摄取更多氧,更有效地利用氧。

最近国际研究集中在上述这些变化如何由基因表达的改变来调控的。

整个研究从整体系统水平和各器官的分子和基因水平的有机结合,以阐明低氧习服和适应的效应和机理。

有一位专家在"神经肽与高原低氧"报告中指出,高原低氧以一种非特异性因子,作用于机体的各个水平,引起应激反应、演化成适应或导致疾病。

神经肽及其受体与基因,在高原低氧生理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高原低氧对下丘脑神经肽的作用及神经肽参与低氧免疫功能的调节。

低氧刺激下丘脑CRF分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继而增强垂体ACTH和肾上腺皮质酮(B)的分泌。

高原低氧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神经肽及其受体不仅控制着基本生命过程,而且调节高级行为活动。

因而倍受重视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在高原低氧生理学与医学的研究中,应重视神经肽及其受体与功能基因组在低氧应激与演化适应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阐明低氧作用分子机制和整合理论,研究发展基因分子介入药物,促进高原地区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

有的专家提出,高原适应是指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产生良好整体功能的全面适应,而且作为生物学性状固定下来,经过遗传机制传给子孙后代。

研究发现,居住高原历史久远者比居住历史短者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藏族是世界上居住高原时间最长,相对比较封闭,对高原的适应能力最强的民族,他们对高原的适应最能体现自然选择的作用,这种作用必然在基因水平上得以表现。

藏族人对高原的适应是多层次、多环节上的适应,这种良好的适应能力可能是多种相关基因调控的结果。

为此,充分利用我国独特的遗传资源优势,积极研究这些参与高原适应的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机制,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必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有一位教授"从藏族生理看人类低氧适应的生物学模式"的报告中提出,高原医学的研究核心是低氧适应,而对高原不适应所带来的问题诸如高原劳动力受限、高原病和高原衰退等都离不开这一中心。

报告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1)高原习服(acclimatization)和适应(adaptation)的概念;2)生命早期获得适应;3)高原适应的整体观。

习服是机体发生的一种可逆的非遗传性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使之能生存于一个外异的环境。

而适应是有遗传学基础可以遗传,并发展为具有生化、生理和解剖特征,使之能在高原环境达到最佳境地。

研究证明,高原世居藏族已对高原产生有效适应。

人类对高原的适应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瞬间即开始了的,尽管对此所知甚少,但藏族已建立起完善的母体-胎盘-胎儿系统(Thematernal-placental-fetalsystem)及适应低氧的胎盘机制(placentalmechanism)。

目前已证明藏族胎循环血量比移居汉族胎儿更充分。

藏族婴幼儿肺小动脉肌层较薄则是这一宫内适应的印记。

机体对高原整体水平的适应体现在器官水平、组织水平和分子水平,以上三个水平的适应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在神经体液的统一调控下,达到整体的综合适应。

藏族低氧生理为人类高原适应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这是长期高原居住历史经过自然选择而获得"遗传适应"(geneticadaptation)的结果。

但是,高原适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当今我们仅仅是拉开了序幕,21世纪高原生命医学科学将更加丰富多彩。

专家介绍,低氧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和种族群体差异性,低氧对机体影响,不仅取决于低氧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取决于机体反应性。

机体对低氧反应存在着明显之种族差异性。

不同人群沿同一途径和同样上升速度其急性高山病(AMS)发病率不全相同,而且还存在着急性AMS易感者。

上海生理所提出AMS敏感者低氧通气反应明显低于正常人。

参会人员名单:

刘东生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周兆年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

吴天一教授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

吕永达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

赵芳玲副主任医师武警海南省边防总队医院

郭学勤教授上海医科大学

高天明教授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

宁学寒教授美国

石中瑗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

梁培基副研中科院上海生理所

谢新民副教授青海医学院

吕国蔚教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

薛全福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

蔡英年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

邓希贤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

齐保申副研中国医学科学院

李强研究员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

王福庄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

范明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

杨黄恬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

钱令嘉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

谢增柱教授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

高钰琪教授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

柳君泽研究员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格日力博士美国

夏敬生博士后中科院上海生理所

吴秀凤实验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

杜继曾教授浙江大学

岑维浚主任医师西藏高山病心血管病所

平措扎西主治医师西藏高山病心血管病所

王迪浔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

雷志平教授西安体育学院

王锡岗教授台湾阳明大学

冯文龙副教授香港大学医学院

王锡五副教授台湾长庚大学

陈朝峰教授台湾大学

曾宪英研究员上海市海军医学研究所

丁江舟副研上海市海军医学研究所

盛民立教授上海医科大学

冯雪莲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韩存志研究员香山科学会议四、高原低氧的效应

与会专家对高原低氧的效应有极大兴趣,他们就"间歇性低氧对肾上腺皮质固酮合成、睾酮合成的效应"、"低氧状态下增加肺血流对肺血管损伤的影响"、"心肌损害的间断低氧阈及对抗损害的内在保护因子"、"低氧损伤与保护中的能量代谢机制"、"慢性缺氧习服性肺血管低氧反应"等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的研究结果。

专家们报告,低氧状态常发生在高原地区以及某些临床疾病如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风湿性心脏病等。

低氧状态对机体、组织、器官具有严重的危害,亦容易引起肺动脉高血压,肺水肿。

目前研究知道肺血循环系统的调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有关。

在缺氧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会发生异常;低氧状态下肺血流增加对肺血管损伤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肾脏缺血再灌流也会释放活性氧,长期低氧可增强肾脏中的超氧歧化酵素活性。

间歇性低氧处理会增加肾上腺ZFR细胞皮质固酮之合成与分泌,其机制包括

(1)活化cAMP路径;

(2)活化L–及T–型钙离子信道;(3)增加类固醇合成,尤其是P450scc之活性。

有的专家谈到,在新到高原区的移居人群中,观察到睡眠周期性呼吸常伴有低氧特征的心电图变化;当提高睡眠环境的氧分压时,此种呼吸及心电异常均可恢复正常。

提示睡眠周期性呼吸可能加重本来存在的高原低氧而导致心肌损害。

我们假定,心肌可能存在-间断低氧阈,跨过此阈则可造成功能障碍、应激通道活化、乃至线粒体生物组建受损等变化。

另组实验表明,在低氧前和/或低氧中降低灌注温度至摄氏30度,能对抗低氧损害。

除低温直接降低代谢和维持供能/耗能平衡外,活化心肌内在的保护因子,诸如保持线粒体、腺嘌呤苷酸移位因子-1(ANT1)及βF1-ATPase、钝化p53通道凋亡程序、和影响低氧诱导因子-1(HIF-1)的产生等,似均介入此保护作用。

低温交叉适应与低氧适应间可能具有某些共同通道。

在探索内在保护因子的同时,对危害适应的诱因必须正视,如海拔4000米高原上的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率高于低地约31%,增高直肠内压会使心、脑、及局部血流突增并易发早搏。

进而促进氧供/氧耗失调---这都可导致跨间断低氧阈。

如果此类生活中的问题被忽视,久之,可能引起基因表达上的变化,构成潜在的对健康及劳动力的威胁。

此外,对某些特定状况,例如南方人中G6PD缺陷较多,尤应在登高原前给予注意。

有的专家指出,低氧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见于两个主要方面:

1)机体外因素(特殊自然环境);如高原、高空、水下和地下等。

2)机体内因素(临床呼吸、循环疾病);如脑中风、CO中毒、肺心病、肺不张、贫血、麻醉意外等。

目前的趋势是从信号转导、基因表达水平揭示低氧损伤的机制,寻找深层次的、共性的问题。

他认为不应忽略细胞低氧损伤起始的、根本的、有多年研究而未能阐明的环节,即能量代谢。

目前能量代谢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有:

1)氧感受器;2)葡萄糖转运;3)水通道;4)主动性代谢抑制等。

干预措施或可从以上环节入手:

以铁拮抗剂干扰氧感受器;以高糖或促葡萄糖转运子表达增加葡萄糖转运;以药物关闭水通道;以腺苷等代谢产物促进主动性代谢抑制等。

如果佐以NMDA受体抑制剂、钙拮抗剂、凋亡抑制剂等手段,可能会大大增加细胞对低氧的抗性。

鉴于低氧对机体的作用是瀑布式级联反应,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不断地将干预环节向上游提。

以细胞为中心,向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探讨机制,向组织水平和整体水平寻找干预措施。

五、高原与低氧环境健康保护的医学对策

专家们介绍说,应用药物和非药物方法防治高山低氧反应,我国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

利用我国特有的中药;制造小型供氧器;应用阶梯适应和增压车等方法,有利于人体在高原减少反应,加快适应。

近年,开展间歇性低氧;低氧预适应;低氧复合运动方式,来探索有效对抗高原低氧的途径和措施。

从国际研究动向,近年获悉,已有一些国家的实验室着手对间歇性低氧开展研究。

这将可能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生长点。

通过间歇性低氧训练,不仅提高机体对低氧影响的耐受力,而且也提高了机体对其它因素影响的抵抗力。

已在实验室证明,在模拟高原的低压舱内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不仅能保护机体不受低氧的损害,而且还对机体产生有益的效应。

间歇性低氧训练与目前运动员到高原训练又有类似之处,尚可避免高原现场带来的不利因素。

间歇性低氧训练还可作阶梯高原适应,有利于初进高原人员减少急性高原反应。

我国拥有世界屋脊之称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去高原低氧环境从事开发建设工作,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研究必须有较大发展。

有的专家介绍了间歇性低氧训练应用的研究工作,认为间歇性低氧训练应用范围较广,可在经济、文化和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及为国防建设服务中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开展间歇性低氧训练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期填补我国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2)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保证间歇性低氧训练应用研究稳定有序地进行并使成果及早转化。

对于低氧环境健康保护的研究工作,有报告指出,缺血低氧预适应的重要进展之一是考虑用药物替代内源性活性物质介导的心血管保护,即药物性预适应。

目前已有人探讨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动物。

采用的基因有eNOS序列全长基因、腺病毒介导的eNOS基因、腺病毒介导的VEGF基因、腺病毒介导的CGRP基因等。

导入这些基因可使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下降。

细胞基因转染可能对治疗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还指出,在加强低氧适应基础研究的同时,应注重促进习服的药物研究,尤其是民族药物的开发和应用。

也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对高原建设者尝试使用富氧房,以恢复和提高其劳动能力。

六、建议

经过几天学术报告和讨论,与会专家还提出了如下建议:

1.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对高原低氧适应最佳的人群,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国际竞争力。

国际上对这方面研究也十分注重。

我们的研究工作已略显滞后,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推进,若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将严重影响西部开发目标的实施,甚至失去我国宝贵的生物学资源。

2.保障和提高青藏高原建设人员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也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

因此,应优先实现如下目标:

提出高原低氧习服-适应的主导环节和指导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3.我国以往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整体和器官水平,应在此基础上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并确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使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的研究迈上新的台阶,以适应国家和国防建设的需求,并能与国际相关研究接轨。

4.当前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是低氧习服和习服不良(高原病)的机制、高原低氧适应的机制以及急、慢性高原病有效的防护和干预措施。

5.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的突破点是低氧感受、信号转导调控机制的研究和低氧适应基因的寻找。

6.对于急性高原病易感者应制定统一的判断标准和检测手段,并采用多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同时进一步明确易感人群的特点及其产生机制。

7.加强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科研队伍的建设,统一部署,多方合作,分清主次,协同攻关。

建议国家成立--全国性研究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