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7211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0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docx

高中二年级地理水与洋流四10要点

专题四水体运动

知识点一水循环-------类型、主要环节、地理意义

★基础自测1、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是()

A.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入黄河上游   B.新疆罗布泊的湖水蒸发

C.天山汇入南疆的冰雪融水         D.新疆的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农田

若右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回答2~4题:

2.①环节所代表的地理意义是()

A.植物蒸腾B.河湖水蒸发C.地表径流D.海水蒸发

3.台风登陆属于其中哪个环节()A.①B.②C.③D.④

4.“南水北调”工程所影响的环节主要是()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地下径流C.蒸发D.水汽输送

6.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7、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形成条件。

★高考题欣赏

1、(08山东文综)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

引申:

黄土高原上“平整土地”是为了减少,增加

2、(2010山东文综)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5分)

(2014·新课标II卷)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回答3-4题。

3.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

4.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

(2013年四川文综,5)如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13年山东文综,1~2)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6~7题:

                  

6.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7.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

(2012年天津文综,1)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8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8.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如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

9、(2012年广东文综,7)如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知识点二河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补给

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大小及其汛期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

★基础自测1、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 月,其原因是; 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

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随的变化而变化。

⑵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

⑶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分布在我国  地区,河流乙分布在我国  地区。

下图为我国三条河流径流量(m3/s)随时间变化的简图,读图回答2~3题。

2.①②河流可能分别是(  )A.松花江,黄河B.长江,黑龙江C.海河,汉江D.长江,海河

3.若③为我国珠江8月的流量变化示意图,造成该河流量大增的自然因素最可能的是(  )

A.地形雨B.地下水大量补给河流C.台风雨D.风暴潮引起河流水位高涨

★重难点突破某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考查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观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回答。

1.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恒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

2.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

3、右上图为某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

该河可能是(  )

A.非洲尼罗河B.英国泰晤士河C.珠江D.塔里木河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4题。

4.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上图为我国某地某水库多年平均月入库水量水位变化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该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在区域降水季节变化较小B.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大而升高

C.6~8月入库水量在持续增大D.3~5月入库水量小于出库水量

6.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小B.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C.工业用水量增大D.为防洪腾出库容

(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7题。

7.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下图,回答第8题。

8.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B.4~5月径流量大是因为此时降水多

C.补给水源主要是地下水D.航运价值很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流下游水量远大于中游水量B.②水文站径流量大是因为其以上河段降水多

C.该河流下游地区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

D.③水文站径流量较②水文站小是因为下游地区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大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

据此完成11~12题。

11.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水文站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B.河流流量7、8月份最大

C.图示区域沿岸的洋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甲、乙两水文站所在地盛行季风

12.甲、乙两水文站相比,月平均流量甲站明显大于乙站,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M河流域气候更为湿润B.M河流域降水更为均匀

C.N河上游修建水库,拦蓄了河水D.甲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回答13-14题。

13.张掖地区所产瓜果品质优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夏季高温,降水丰富B.地形较为平坦

C.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4.张掖所处的黑河流域是我国第二大内流区域,关于黑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黑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B.下游流量增大C.流量的季节变化小D.无结冰期

图6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①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②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③沿岸洋流的影响④受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

16.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水补给为主B.6、7月份水量最小,甚至断流C.落差大,水能丰富D.流速慢,含沙量小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

此时为7月份。

完成17~18题。

17.7月,①、②两河下游()

A.降水充沛B.水能丰富C.处于枯水期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18.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分离,冰雪补给最小B.连片,降水量大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D.连片,蒸发量大

如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乍得湖流域(  )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2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局部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

洞里萨湖湖面最大时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以上,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为1米左右。

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三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的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千米(39000平方千米属于越南),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

(1)指出洞里萨河的流向变化及其对应的大致月份,并说明其成因。

 

(2)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

知识点三洋流-------性质、分布及其地理意义

(一)判断暖流、寒流(流向)读右图,abc为一组等温线,且数值c

(1)该图表示  半球月等温线分布图;

(2)图中P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流;

归纳:

1、运用“结论法”:

1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一陆南)

2、做“辅助线法”:

比较同一纬度上海洋、陆地气温差异

3、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

洋流的流向

4、纬度高低、海陆差异、地形起伏、洋流因素对等温线的影响:

自测(2013·高考江苏卷)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1~2题。

1.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大西洋西岸某洋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图所示洋流为()

A.北大西洋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

C.加那利寒流D.墨西哥湾暖流

2、与该洋流有关的大渔场是()

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

3.该洋流延伸到北纬40°附近将朝哪一方向流动()A.东B.南C.西D.北

读某大洋环流示意图,回答4~6题。

 

4.如果AB是30°纬线,则这个海区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5.如果AB是60°纬线,则这个海区中的乙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①风海流 ②暖流 ③寒流 ④补偿流

6.如果此海区是南大西洋,则洋流丙是()

A.秘鲁寒流B.本格拉寒流C.西澳大利亚寒流D.加那利寒流

如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

读图,回答7~8题:

7.若经过甲地的经线为7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C.使洋面降温,降水减少D.此洋流为季风洋流

8.若经过乙地的经线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寒流和上升补偿流B.该洋流是墨西哥湾暖流

C.纽芬兰渔场形成与之有关D.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9、下图中,图①是图②环流中所取的某一海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①所给信息,在图②中绘出环流中各洋流的流向,并写出甲、乙、丙、丁洋流的名称。

读上图,回答10~11题。

10.甲、乙、丙、丁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影响正确的是(  )

A.甲向南流,增温增湿B.乙向南流,增温增湿

C.丙向南流,降温减湿D.丁向南流,降温减湿

11.a、b、c、d气候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a冬暖夏凉,全年湿润B.b全年高温,有干湿季

C.c冬寒漫长,夏暖短促D.d冬暖夏热,夏雨冬干

读右图,回答12—13题

12.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B.南半球信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D.南半球西风带

13.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变大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读“沿太平洋某一纬线表层温度水温的变化”图,回答14~15题。

14.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

A.60°NB.30°NC.30°SD.60°S

15.有关图中a、b、c三地水温差异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a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其海平面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

D.因受洋流和纬度因素的影响,2、8月水温差异大

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下列古诗表述的情景与图示季节最接近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7.图中最有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B.盛行西南风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潜水补给河水

19.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B.雨水、冬季C.地下水、春季D.雨水、夏季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20~22题。

20.导致图中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和洋流B.太阳辐射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21.有关图示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发源地区地质构造为背斜

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C.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D.河流流程长,流速快

22.图中⑥表示的岩石为()

A.大理岩B.页岩

C.玄武岩D.花岗岩

读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回答23~24题。

23.关于图中各洋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洋流交汇处形成了北海渔场B.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

C.③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D.①③洋流的性质相同

24.图示各地气候特征与沿岸洋流密切相关的是(  )

A.M地夏季炎热干燥B.N地冬季温和湿润

C.P地夏季高温多雨D.Q地冬季寒冷干燥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洋流属于(  )A.暖流,西南流向东北B.寒流,西南流向东北

C.暖流,东北流向西南D.寒流,东北流向西南

26.推断图中城市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别是(  )

A.(-19.2℃,22.8℃)B.(-13.6℃,20.6℃)

C.(-14.2℃,16.0℃)D.(5.1℃,15.0℃)

下图为“某海陆分布图”。

读图回答27~29题。

27.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8.图中洋流a对甲地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

29.图中的乙岛屿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该渔场是(  )

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

下图中箭头表示洋流,①②分别表示在该海域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30~31题。

30.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B.洋流①③的性质都是寒流

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31.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B.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32、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洋流①、②的名称。

(2)结合图中洋流,说明洋流对甲、乙两地气候的影响。

(3)一艘轮船自城市A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____,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度会________,请说明原因。

(4)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

英国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

中国发现世界》认为,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早于哥伦布70年到达美洲大陆,早于库克船长350年现澳洲与南极洲。

下图是他根据史料绘制的洪保将军(郑和属下)船队的航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34-35题。

 

34.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船队出使南亚各国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5.关于洪保船队的见闻和经历,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航段:

阳光直射,正值旱季B.②航段:

夜空中的北极星指引航向

C.③航段:

沿岸荒漠广阔无垠D.④航段:

沿途物质补给非常困难

北京时间2012年6月3日,我国试验母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北纬11°20',东经142°11'),执行7000米级海上深潜试验任务,于7月15日顺利返抵青岛。

如图为我国试验母船航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6题:

36.关于图中a、b航线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

A.a航线顺风逆水B.b航线逆风顺水C.a航线比b航线航速慢D.a、b航线航速相同

  读“我国东南沿海侵蚀海岸分布图”,回答37~38题:

37.台湾岛东岸受海水侵蚀较西岸严重,主要原因是东岸(  )

A.海平面上升B.风浪大C.降水量大D.河流输沙量大

38.图中所示的沿岸寒流受盛行风影响,其最强盛的时段是(  )

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

下图是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39~40题。

39.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A.16.5℃B.17.5℃C.18.5℃D.19.5℃

40.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A.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B.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C.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D.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读上图,某海轮由①点出发,沿点虚线路径经②、③、④三处,返回原地。

回答41--42题。

41.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①>②>③>④

B.②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C.从③到④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体现从两极到赤道的地域分异规律

D.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

42.甲、乙、丙、丁处分布有热带雨林,关于其成因正确的叙述是

A.甲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C.丙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D.丁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43、上海某科学小组到非洲进行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的路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科学小组到达①地时发现该岛东西两侧景观截然不同。

试分析东侧植被景观的形成原因。

(2)当科学小组到达②海区时,轮船顺流而行。

试说明该洋流对沿岸自然环境的影响。

(3)沿途经过S国南端的“好望角”,试解释其被称为“好望不好过”的原因。

44、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读图,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下图为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回答45~46题。

45.关于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的补给水源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46.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47、新概念理解:

历时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

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

回答⑴~⑶题。

⑴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

⑵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⑶若在该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B)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