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722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5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5页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5页
亲,该文档总共1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docx

国家题库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石化分库

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

45.当具有一定电阻值的线圈接在交流电路里就构成了电阻电感串联电路,这时线圈对通过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称为(  )。

A、电阻B、感抗C、电感D、阻感

答案:

D

46.当具有一定电阻值的线圈接在交流电路里就构成了电阻电感串联电路,这时线圈对通过交流电的阻抗可用公式(  )表示。

A、Z=R+XL

B、Z=R2+XL2

C、

D、Z=(R+XL)2

答案:

C

47.在电阻电感串联交流电路中,总电压与电流同频率,在相位上是(  )。

A、总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B、总电压超前电流一个相位角φ,且90>φ>0

C、总电压超前电流π/2

D、总电压滞后电流π/2

答案:

B

48.同一电阻电感串联电路,在电阻电感串联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为P1;在电阻电感串联交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为P2;则P1与P2是(  )。

A、P1=P2

B、P1>P2

C、P1<P2

D、有时P1>P2,有时P1<P2

答案:

A

49.功率因数是被负载利用的(  )与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之比。

A、功率B、视在功率C、有功功率D、无功功率

答案:

C

50.功率因数是被负载利用的有功功率与电源提供的(  )之比。

A、功率B、视在功率C、有功功率D、无功功率

答案:

B

51.提高功率因数的常用方法一般是在(  )电路的两端并联一个适当的电容器。

A、感性B、容性C、电阻D、电源

答案:

A

52.在电感线圈电路的两端并联一个适当的电容器可以提高(  )。

A、电路的阻抗B、电路的视在功率

C、功率因数D、输出电流

答案:

C

53.三相发电机的转子是电磁铁,其磁极表面的磁场按(  )分布;定子中嵌有三个线圈,彼此相隔120,每个线圈的匝数、几何尺寸相同;其产生的电动势就是三相交流电。

A、线性B、均匀C、三相D、正弦规律

答案:

D

54.三相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的最大值相等、频率相同,只是(  )。

A、相位角为120°B、初相角为120°C、初相位互差120°D、相位角相差120°

答案:

C

55.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端线与端线之间的电压是(  )伏。

A、311B、220C、380D、110

答案:

C

56.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数值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

B

57.变压器能把某一个数值的交变电压变换为(  )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交变电压。

A、相位B、能量C、频率D、电流

答案:

C

58.单相变压器主要由一个闭合的(  )和两个套在其上而又互相绝缘的绕组所构成的。

A、线圈B、软铁芯C、磁铁D、铜芯

答案:

B

59.单相变压器主要由一个闭合的软铁芯和两个套在其上而又互相绝缘的(  )所构成的。

A、绕组B、软铁芯C、磁铁D、铜芯

答案:

A

60.变压器在工作时,铁芯和绕组都会发热,所以必须采取冷却措施。

对于小容量变压器多采用(  )方式。

A、空气冷却B、油浸自冷

C、油浸风冷D、强迫油循环风冷

答案:

A

61.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两“不”,即(  )。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接触高压带电体

B、不靠近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C、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D、不靠近低压带电体,不接触高压带电体

答案:

C

62.常用安全用电措施之一是,电气设备要有一定的绝缘电阻,通常要求固定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欧。

A、103

B、106

C、109

D、1012

答案:

B

63.将三相对称负载连接成星形,如右图所示,图中电流表A1与A2的读数为(  )。

A、A1=A2

B、A1>A2

C、A1

D、A1=0;A2≠0

答案:

A

64.将三相对称负载连接成星形,如右图所示,图中电压表V1与V2的读数为(  )。

A、V1=V2=220V

B、V1=V2=380V

C、

D、

答案:

D

65.将三相对称负载连接成三角形,如右图所示,图中电流表A1与A2的读数为(  )。

A、

B、

C、

D、

答案:

B

66.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如果三相负载对称,多采用(  )制供电。

A、单相两线B、三相三线C、三相四线D、三相六线

答案:

B

67.在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负载对称作三角形△连接时的有功功率为P△,作星形Y连接时的有功功率为PY,则两个功率之间的关系为(  )。

A、P△=PY

B、P△=3PY

C、PY=3P△

D、P△=

PY

答案:

B

68.如果单相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匝数为N1=200匝,已知此变压器的变比为n=0.1,那么,次级线圈的匝数N2为(  )匝。

A、20B、200C、2000D、20000

答案:

C

69.如果单相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电流为I1=2A,已知此变压器的变比为n=0.1,那么,次级线圈的电流I2为(  )A。

A、20B、2C、0.2D、0.1

答案:

A

70.变压器的额定容量表示变压器允许传递的最大功率,一般用(  )表示。

A、有功功率B、视在功率C、无功功率D、电功率

答案:

B

77.在三相三线制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为了保护人身安全,把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经过专门设置的接地极进行接地,这种措施叫做(  )。

A、漏电保护装置B、保护接地

C、保护接零D、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答案:

B

78.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在设备经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一根专用导线接在中性点接地的零线上,这种措施叫做(  )。

A、漏电保护装置B、保护接地

C、保护接零D、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答案:

C

79.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有(  )种。

A、4B、3C、2D、1

答案:

B

80.能输出正弦波电压的振荡器一定具有(  )的电路。

A、选频特性B、正反馈C、负反馈D、反馈

答案:

A

81.集成运放的基本接法有(  )种。

A、2B、3C、4D、5

答案:

B

82.利用集成运放不能组成的电路是(  )。

A、比例器B、积分器C、微分器D、整流器

答案:

D

83.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答案:

B

84.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2NO2

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C(s)+CO2

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2+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H2S

H2+S(s)(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

B

8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与硫发生反应,且硫作为还原剂的是(  )。

A、Cu

B、H2

C、Fe

D、O2

答案:

D

86.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O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B、SO2有漂白作用,也有杀菌作用

C、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4

D、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答案:

C

87.钢铁发生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

A、2Fe-4e-=2Fe2+

B、2Fe2++4e-=2Fe

C、2H2O+O2+4e-=4OH-

D、Fe3++e-=Fe2+

答案:

C

88.下列几种铁板,在镀层被破坏后,最耐腐蚀的是(  )。

A、镀锌铁板B、镀铜铁板C、镀锡铁板D、镀铅铁板

答案:

A

89.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

A、黄金B、白银C、钢D、水银

答案:

C

90.下列关于电解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C、在电解槽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槽的阴极

答案:

A

9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只有一个电极放出气体的是(  )。

A、K2SO4

B、CaCl2

C、Cu(NO3)2

D、HCl

答案:

C

92.用Pt电极电解2摩/升CuSO4溶液时,能正确表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的是(  )。

A、[Cu2+]减小,[SO42-]增大,[OH-]减小

B、[Cu2+]减小,[SO42-]增大,[H+]减小

C、[Cu2+]减小,[SO42-]减小,[OH-]减小

D、[Cu2+]增大,[SO42-]不变,[H+]不变

答案:

A

93.原子吸收光谱是(  )。

A、锐线光谱B、电子光谱C、荧光光谱D、宽带光谱

答案:

A

94.红外吸收光谱是(  )。

A、锐线光谱B、分子吸收光谱C、原子吸收光谱D、原子发射光谱

答案:

B

95.按照IUPAC的电化学分析分类方法,属于有电极反应并施加可变的大振幅激发信号的是(  )。

A、交流示波极谱B、级阶极谱C、方波极谱D、示差脉冲极谱

答案:

A

96.按照IUPAC的电化学分析分类方法,电导滴定属于(  )。

A、没有电双层和电极反应

B、有电双层而不考虑电极反应

C、有电极反应并施加恒定激发信号

D、有电极反应并施加可变的小振幅激发信号

答案:

A

97.有苯和甲苯混合物,含苯0.4,流量1000kmol/h,在一常压精馏塔内进行分离,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苯0.90(以上均为摩尔分率),苯的回收率不低于95%,则塔顶采出量必须高于(  )kmol/h。

A、225B、422C、318D、230

答案:

B

98.流率为800kmol/h、组成为0.4的二元理想溶液精馏分离,要求塔顶产品组成达到0.7,塔底残液组成不超过0.1,泡点进料,回流比为2.5。

要使塔顶采出量达到500kmol/h,应采取措施是(  )。

A、增加塔板数B、加大回流比

C、改变进料热状况D、增加进料量

答案:

D

99.若精馏塔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t1,液相泡点温度为t2,则t1与t2的关系为(  )。

A、t1>t2

B、t1

C、t1=t2

D、无法判断

答案:

C

100.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CCl4)的混合液在一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分离。

要求馏出液中氯仿的组成为0.95(摩尔分率),塔顶为全凝器,两组分平均相对挥发度

则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

为(  )。

氯仿和四氯化碳混合液可认为是理想溶液。

A、0.89B、0.56C、0.37D、0.92

答案:

D

101.精馏塔某理论板上升的气相组成为0.6,轻重组分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则从该理论板下降的液相组成为(  )。

A、0.789B、0.305C、0.375D、0.688

答案:

C

102.某离心泵用来输送密度为900kg/m3的液体,测得液体的流量为10m3/h,若泵的扬程为20m,泵的效率为60%,则该泵的有效功率约为(  )。

A、1765KWB、490WC、2942KWD、817W

答案:

B

103.某离心泵用来输送密度为998.2kg/m3的液体,测得液体的流量为10m3/h,若泵的轴功率为1.05kW,效率为62%,则该泵的扬程约为(  )m。

A、23.9B、20.1C、30.8D、15.7

答案:

A

104.某离心泵当转速为2900r/min时,功率为7kW,若转速提高一倍,则功率为(  )kW。

A、7B、14C、28D、56

答案:

D

105.离心泵扬程的意义是(  )。

A、实际的升扬高度

B、泵的吸液高度

C、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差换算成的液柱高度

D、单位重量流体出泵和进泵的的机械能差值

答案:

D

106.某离心泵当转速为2900r/min时,扬程为20m,若转速提高一倍,则扬程为(  )m。

A、20B、40C、80D、160

答案:

C

107.聚氯乙烯树脂的湿基含水量为6%,干燥后产品中的湿基含水量为0.3%,干燥产品量为5000kg/h。

则树脂在干燥器中蒸发的水分量为(  )kg/h。

A、303B、285C、320D、180

答案:

A

108.离心泵输送介质密度改变,随着变化的参数是(  )。

A、流量B、扬程C、轴功率D、压头

答案:

C

109.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是泵在(  )时的主要性能参数。

A、流量最大B、压头最大C、效率最高D、轴功率最小

答案:

C

110.离心泵适用于(  )。

A、粘度较高的介质B、粘度较低的介质

C、A,B均不可D、A,B均可

答案:

B

111.离心泵工作时,流量稳定,那么它的扬程与管路所需的有效压头相比应该(  )。

A、大于管路所需的有效压头B、一样

C、小于管路所需有效压头D、小于等于管道所需有效压头

答案:

A

112.液体在圆形管路中稳定流动,当管径缩小一倍时,其流速是原流速的(  )倍。

A、一倍B、二倍C、三倍D、四倍

答案:

D

113.关于分子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不饱和程度愈大,越易于吸附B、分子沸点愈低,越易于吸附

C、高温有利于吸附D、高压有利于吸附

答案:

A

114.甲醇与水混合物中,甲醇摩尔分率为0.30,则甲醇的质量分率为(  )。

A、0.30B、0.43C、0.19D、0.25

答案:

B

115.一氧化碳与氢气混合物中氢气的质量分率为0.70,则氢气的摩尔分率为(  )。

A、0.30B、0.14C、0.97D、0.55

答案:

C

116.用于处理管程不易结垢的高压介质,并且管程与壳程温差大的场合时,需选用(  )换热器。

A、固定管板式B、U型管式C、浮头式D、套管式

答案:

B

117.传递函数用来描述环节或自动控制系统的(  )。

A、输入信号B、输出信号C、干扰信号D、特性

答案:

D

118.传递函数就是在S域内表征(  )关系。

A、输入B、输出C、输入与输出D、干扰

答案:

C

119.传递函数实质就是,利用拉氏变换把时间函数f(t)转化成初始条件(  )的复变量S的函数F(S),从而把输入与输出复杂的微积分关系简化为用S去乘除的较简单的代数关系。

A、为零B、恒定C、为正值D、为负值

答案:

A

120.传递函数定义是,一个系统或一个环节的传递函数就是在初始条件为零下,系统或环节的输出与输入的(  )之比。

A、变化量B、相对变化量C、代数式D、拉氏变换式

答案:

D

121.环节方块图是控制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信号流向的(  )表示形式。

A、函数B、图解C、代数式D、拉氏变换式

答案:

B

122.环节方块图是由填以该环节(  )的方块和表明信号流向的箭头所组成。

A、代数式B、传递函数C、变化量D、输入量

答案:

B

123.传递函数是对加到方块上的输入信号的特定(  ),运算结果即是输出信号。

A、运算符号B、运算规律C、函数关系D、限制范围

答案:

A

124.传递函数是对加到方块上的输入信号的特定运算符号,运算结果即是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的因次应等于输入信号的因次和方块中传递函数因次的(  )。

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

答案:

A

125.根据下图写出传递函数式,正确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答案:

D

126.方块图中常用符号有比较点。

比较点是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信号进行(  )比较的元件。

A、加减B、乘除C、逻辑D、分配

答案:

A

127.方块图中常用符号有分叉点。

根据需要,把(  )信号同时送至几个不同的方块,可以在信号线上任意一点分叉。

A、不同B、相同C、输入D、输出

答案:

B

128.方块图中常用符号有分叉点。

从同一个分叉点引出的信号,是(  )的信号。

A、减小B、增加C、相同D、不同

答案:

C

129.关于方块图的串联运算:

由环节串联组合的系统,它的输入信号为(  )环节的输入,它的输出信号为最后环节的输出。

A、前面B、第一个C、等效D、每个

答案:

B

130.关于方块图的串联运算:

总的传递函数等于各环节传递函数的(  )。

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

答案:

C

131.关于方块图的并联运算:

若干环节并联的总传递函数等于各个环节输出信号的(  )。

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

答案:

A

132.方块图的负反馈环节的运算方法是:

具有负反馈环节总传递函数等于正向通道的传递函数除以(  )传递函数的乘积。

A、1加正向通道B、1加反馈通道

C、正向通道和反馈通道D、1加正向通道和反馈通道

答案:

D

133.方块图的正反馈环节的运算方法是:

具有正反馈环节总传递函数等于正向通道的传递函数除以(  )传递函数的乘积。

A、1减正向通道B、1减反馈通道

C、正向通道和反馈通道D、1减正向通道和反馈通道

答案:

D

134.根据下面方块图写出传递函数式,正确的表达式是(  )。

A、G(S)=G1(S)+G2(S)+G3(S)

B、G(S)=G1(S)G2(S)G3(S)

C、G(S)=G1(S)+G2(S)+G3(S)+Y1(S)+Y2(S)

D、G(S)=G1(S)G2(S)G3(S)Y1(S)Y2(S)

答案:

B

135.根据下面方块图写出传递函数式,正确的表达式是(  )。

A、G(S)=G1(S)X1(S)+G2(S)X2(S)+G3(S)X3(S)

B、G(S)=G1(S)X1(S)G2(S)X2(S)G3(S)X3(S)

C、G(S)=G1(S)+G2(S)+G3(S)

D、G(S)=G1(S)G2(S)G3(S)X3(S)

答案:

C

136.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了整个系统动态(  )。

A、输入信号B、输出信号C、干扰信号D、特性

答案:

D

137.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了整个系统动态特性,它反映了在给定量或干扰量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变化时,(  )作为系统的输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A、被控变量B、控制变量C、偏差变量D、测量变量

答案:

A

138.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当反馈回路断开,系统处于开环状态,方块图如下:

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  )。

A、

B、

C、

D、

答案:

C

139.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当反馈回路断开,系统处于开环状态,方块图如下:

主(正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

A、

B、

C、

D、

答案:

A

140.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当(  )接通后,系统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传递函数称为闭环传递函数。

A、调节器环节B、调节阀环节C、对象环节D、测量变送环节

答案:

D

141.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随动系统是把(  )的变化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

A、测量值B、给定值C、偏差值D、干扰值

答案:

B

142.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值系统是把(  )的变化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

A、测量值B、给定值C、偏差值D、干扰值

答案:

D

143.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图是随动系统的方框图。

其传递函数为(  )。

A、

B、

C、

D、

答案:

B

144.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图是定值系统的方框图。

其传递函数为(  )。

A、

B、

C、

D、

答案:

B

151.环节的特性是,当输入信号加入环节后,其输出信号(  )变化的规律。

A、按指数B、按比例积分微分

C、随时间D、随控制条件

答案:

C

152.比例环节的特性是,当输入信号变化时,输出信号会同时以一定(  )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它们之间没有相位滞后。

A、速度B、比例C、周期D、角度

答案:

B

153.根据比例环节的方块图

写出传递函数式(  )。

A、

B、

C、

D、

答案:

D

154.比例环节的特征参数只有一个,即(  )。

A、放大倍数Kp

B、输入量X(S)

C、输出量Y(S)

D、偏差量E(S)

答案:

A

155.一阶环节的动态特性,是一条(  )曲线。

A、对数B、平方根C、指数D、抛物线

答案:

C

156.一阶环节的动态特性之一是曲线斜率;当输入信号X(t)作阶跃变化后,输出信号Y(t)在开始时,曲线斜率(  );而后曲线逐渐趋于平直,最后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

A、为零B、最小C、较大D、最大

答案:

D

157.一阶环节的动态特性之一是曲线变化速度;Y(t)的变化速度在t=0时刻(  );随着时间变化会越来越慢;当t=∞时,变化速度为零,输出信号Y(t)达到新的稳定值。

A、为零B、最小C、较大D、最大

答案:

D

158.一阶环节的动态特性之一是曲线变化速度;Y(t)的变化速度在t=0时刻最大;随着时间变化会越来越慢;当t=∞时,变化速度(  ),输出信号Y(t)达到新的稳定值。

A、为零B、最小C、较大D、最大

答案:

A

159.一阶环节微分方程一般表达式为(  )。

A、

B、

C、

D、

答案:

C

160.一阶环节微分方程解的一般表达式为(  )。

A、

B、

C、

D、

答案:

B

161.一阶环节传递函数式为(  )。

A、

B、

C、

D、

答案:

D

162.一阶环节输出变量的传递函数式(  )。

A、

B、

C、

D、

答案:

C

163.一阶环节的放大系数K是个(  )参数。

A、输入B、输出C、静态D、动态

答案:

C

164.对于一阶环节,把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  )的比值称为放大系数K。

A、最初时刻的数值B、某个时刻的数值

C、稳态值D、函数值

答案:

C

165.一阶环节的放大系数K决定了环节的过渡过程(  )。

A、变化速度B、曲线斜率

C、开始时的数值D、结束后的新的稳态值

答案:

D

166.一阶环节的时间常数T是个(  )参数。

A、输入B、输出C、静态D、动态

答案:

D

167.对于一阶环节,当输入信号X(t)=A时,输出信号Y(t)若以(  )的速度恒速上升,当达到稳态值Y(∞)=KA时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A、在t任意时刻B、在t=0时刻C、在t=∞时刻D、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