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7925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32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

附录:

1、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矿长安全资格证、矿长资格证;

2、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

3、煤层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4、设计委托书。

 

附图目录

序号

图纸名称

图号

比例

1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平、剖、断面图

C1703BX-143-1

1:

50

2

戛达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位置平面图

C1703BX-143-2

1:

2000

3

戛达煤矿供电、监测监控、通讯系统图

C1703BX-261-1

示意

4

戛达煤矿井下避灾路线示意图

C1703BX-171-1

示意

前言

一、概述

为提高煤矿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减少因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加强煤矿技术管理,保证煤矿安全工程的投入,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国家安监总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云安办〔2012〕40号)的要求,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央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矿井、开采易自燃煤层的矿井,都要完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矿完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其中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应包括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可为井下工人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时,可使人员安全地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避险人员提供一个安全避险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也是煤矿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可使煤矿安全管理由被动防御向积极预防转变,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二、编制设计的主要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6、《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云安办〔2012〕40号);

7、《云南省煤矿井下避险系统“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

8、煤矿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矿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煤矿井下可能出现矿井火灾、煤尘爆炸、瓦斯爆炸等灾变情况,使矿工在应急避难装置的掩护下成功避险或等待救援,保障职工生命安全。

2、根据矿井采掘期间实际及可能发生的灾变情况,合理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编制应急预案。

3、紧急避险系统与煤矿原有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的基础上,依靠其它系统的支持,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4、在符合相关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

5、紧急避险系统的空间及设备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区域内避难人员数量的需求,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按规定留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

一、矿区概况

1、交通位置

富源县墨红镇戛达煤矿位于富源县城186°方向,平距52km,煤矿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约1.4km,东西宽约0.7km,面积0.986km2。

地理坐标:

东经104°10′32″~104°11′12″,北纬25°20′08″~25°20′55″。

属富源县墨红镇管辖,为恩洪矿区中段南部。

矿区距贵昆铁路曲靖站80km,距沾益~柏果铁路支线富源站60km;此外有富源~墨红公路从矿区东边通过矿区。

矿区距墨红镇7km,距富源县城56km;墨红至曲(曲靖)~胜(胜境关)高速公路47km,至曲靖80km,至昆明216km。

交通尚属便利。

2、地形地貌

矿区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地形地貌,地形切割较为强裂,沟谷发育,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高四周低,最高点为矿区中部山头2260m,最低点为矿区北部2010m,相对高差150m。

3、水系

矿区地表水系不发育,只有季节性溪沟,水量随季节变化。

外围较大的地表水体有,篆长河,流量0.032~32.32m3/s;独木水库最大库容1亿40万m3,死库容184万m3。

地表水系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

4、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云贵高原气候特点,最高气温34.9℃,最低气温-4.1℃,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890.5~1353.3mm,大多集中在5~10月份雨季内,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最大连续降水量229.2mm。

3~4月份为风季(即干季),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7~4.4m/s,年最大风速23m/s。

据1999年《全国地震区划图》,本区属六级地震区。

又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0.22,富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富源境内1537年、1833年和1856年先后三次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感地震也偶有发生,且多系构造型地震。

设计按7度带设防。

二、矿区主要自然灾害

矿井开采可能会产生地面开裂,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但是煤层埋藏深,顶板垮落直接波及地表的可能性较小,只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生产,即可防治因采空危害地面建筑物的情况;暴雨后可能形成山洪暴发,对沟谷两岸农田和建筑物造成破坏;矿区局部地段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人员和设施的损害。

三、主要可采煤层特征

矿区内可采煤层共有8层:

其中矿权区块内有8、9、11、15、16、19、21等7层,矿界外还有23b一层。

矿权区块内,8、9、15、16、19、23b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11、2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

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8煤层:

位于中含煤段(P2l2)顶部,以中厚煤层为主,一般厚0.93~1.75m,平均1.45m,全区可采。

夹矸层数为0~1层,厚度为0.18~0.43m,结构较简单。

其夹矸为灰褐色、灰黑色鳞片状或粗晶结构高岭质泥岩。

直接顶底板多为灰色泥岩与砂质泥岩。

9煤层:

位于中含煤段(P2l2)中上部,为中厚~厚煤层,一般厚2.77~4.33m,平均3.18m,全区可采。

常具0~3层夹矸,夹矸厚度为0.15~0.26m,结构较简单。

主要位于煤层中下部,大多为灰黑色鳞片状泥岩,间夹高岭质泥岩。

煤层直接顶、底板主要为泥岩。

11煤层:

位于中含煤段(P2l2)中部,为薄~中厚煤层,以薄煤层为主,一般厚0~1.30m,平均0.70m,全区大部可采。

煤层夹矸为0~1层,结构较简单,夹矸为泥岩,有时为高岭质泥岩,夹矸厚度为0.05~0.35m。

顶、底板岩性为泥岩和砂质泥岩。

15煤层:

位于中含煤段(P2l2)下部,为薄煤层,一般厚0.79~2.79m,平均1.32m,为全区可采煤层。

含夹矸0~2层,单层厚度多在0.15~0.20m之间,结构简单,夹矸为泥岩及高岭石泥岩。

煤层顶底板岩性以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

16煤层:

位于中含煤段(P2l2)下部,为薄煤层~中厚煤层,一般厚0.92~1.43m,平均1.14m,全区大部可采。

含夹矸0~3层,单层厚度多在0.01~0.24m之间,结构简单,夹矸为泥岩及高岭石泥岩。

煤层顶底板岩性以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

19煤层:

位下含煤段(P2l1)中部,主要为薄煤层,一般厚0.76~2.83m,平均1.46m,勘查区大部份不可采。

煤厚变化较大且有分叉合并现象。

含夹矸0~2层,单层厚多在0.42m~0.78m,一般在0.50m以下,有少数超过0.50m,结构较复杂。

夹矸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

煤层顶底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等。

21煤层:

位于下含煤段(P2l1)下部,为薄~中厚煤层,一般厚0.74~3.18m,平均1.41m,全区大部可采。

煤层常有分叉合并现象,偶尔出现尖灭点。

结构较复杂,具夹矸0~2层,单层厚在0.02m~0.72m,多数在0.50m以下,夹矸为泥岩及炭质泥岩。

煤层顶底板为砂质泥岩、炭质泥岩、泥岩等。

23b煤层:

位于下含煤段(P2l1)段底部,为薄~厚煤层,一般厚0.77~3.28m,平均2.03m。

全区大部可采,并有尖灭点,煤厚变化大,常见分合并现象。

结构复杂含矸0~5层,其单层厚在0.05m~0.44m,大多在0.40m以下,为含炭泥岩、泥岩等。

煤层顶、底板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

矿井各煤层以中灰、特低磷、低回收率煤为主;原煤硫份含量从特低硫煤到高硫煤均有;煤质牌号为焦煤。

矿井初步设计中只考虑了8、9、11煤层的开拓开采。

四、矿井开采史及相邻矿井开采情况

戛达煤矿隶属富源县墨红镇管辖,为恩洪矿区中段南部,开采历史悠久,开采的煤层为8煤层,部分已采。

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2月10日核发的采矿许可证号为C5300002011011120106620(有效期至2018年2月),矿山名称为富源县墨红镇戛达煤矿,生产规模为15万t/a,属私营企业。

矿井各煤层以中灰、特低磷、低回收率煤为主,原煤硫份含量从特低硫煤到高硫煤均有;煤质牌号为焦煤。

戛达煤矿北部与欣欣煤矿相邻,东北部为兴路煤矿及金鑫煤矿,东部与书桌煤矿相邻,南部为银堂煤矿。

周边煤矿和戛达煤矿在矿区范围内无矿业权的交叉重叠。

戛达煤矿矿井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见,井田境界:

东以F3断层为界,西以冲子沟为界,北以大银曲头为界,南以喜鹊凹子为界,走向长约1.1km,倾向宽约0.9km,面积约0.986km2,开采深度为2000m~1700m。

戛达煤矿和周边煤矿在矿区范围内无矿业权的交叉重叠,矿井与相邻煤矿矿界清楚。

第二节 矿井安全条件

一、地层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曲靖台褶束、富源凹褶东部,地层由中生界至古生界的地层构成,产状平缓,地层倾向为北西向,倾角3~10°。

构造相对较简单。

矿区内主要出露第四系(Q)、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下三叠统卡以头组(T1k)、上二叠统龙潭组(P2l)及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

二、构造

矿区北部主干构造为北东—南西向的F13逆断层、西部为南北向的九河—新村向斜,东部为近南北向的F2正断层,地层走向近南北,属九河—新村向斜的东翼。

由于地层平缓,遇有断层就会改变底层的倾斜方向,直接控制了上覆地层和煤层的空间形态。

矿区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可采煤层厚度局部稳定。

个别地方受隐伏断层影响,但影响不大。

本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总体为中等类型。

三、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高原山区分水岭地带,利于地表水和下水排泄。

直接冲水含水层富水性微弱。

断层带富水性和导水性差。

矿井充水通过浅部风化裂隙和塌陷裂隙渗入补给,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属于以裂隙水充水为主,断层、大气降水不定性充水为辅的简单偏中等类型。

矿井生产时,预计正常涌水量为45m3/h,最大涌水量为80m3/h。

四、工程地质条件

岩体中有软弱夹层和破碎带影响岩体稳定性,巷道中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

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的岩组(P2l)为软弱~半坚硬岩组,强度低,稳固性差,潮湿、易坍塌;矿床顶板为浅灰色、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岩石较坚硬,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稳固性稍差,完整性好,稳固,故工程地质条件属层状砂泥岩为主的中等类型。

五、矿井瓦斯

根据历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矿井最大CH4相对涌出量为29.78m3/t,最大绝对CH4涌出量为8.34m3/min,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5.63m3/min,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77m3/min,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的相关规定,该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2010~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见表1—2—1。

表1—2—12010~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

测定时间

最大相对

瓦斯涌出量

m3/t

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

m3/min

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

m3/t

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

m3/min

2010

26.14

7.41

4.12

1.17

2011

29.78

3.35

7.82

0.88

2012

24.54

8.34

5.63

1.77

六、煤尘爆炸性

戛达煤矿分别于2007年8月委托江西正源矿用设备安全检测站对C8煤层、2012年2月委托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监测站对C9、C11煤层做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结果显示C8、C9、C11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七、煤层自燃性

戛达煤矿分别于2007年8月委托江西正源矿用设备安全检测站对C8煤层、2012年2月委托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监测站对C9、C11煤层做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结果显示C8、C9、C11自燃倾向性均为Ⅱ类、自燃。

八、地温

根据对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于2010年6月编制的《云南省富源县戛达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对核实区井下调查,从井口到最低开采工作面,高差近200m,但井上下温差不大,井巷内温度正常,没有达到热害的温度值以上,矿区属地温属正常区。

第三节 矿井基本情况分析

一、井田境界

富源县戛达煤矿东以F3断层为界,西以冲子沟为界,北以大银曲头为界,南以喜鹊凹子为界,走向长约1.1km,倾向宽约0.9km,面积约0.986km2。

井田境界详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3—1。

表1—3—1矿界拐点坐标表

坐标

矿1

矿2

矿3

矿4

矿5

矿6

矿7

X

2803471.53

2804429.54

2804766.55

2804901.55

2804711.55

2804471.55

2803471.54

Y

35416990.23

35416920.22

35417702.23

35417960.23

35418050.23

35417920.23

35417545.23

开采标高

2000—1700m

开采面积

0.986km2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5万t/a。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24.6a。

三、开拓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共三条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

主斜井:

井口坐标X:

2804864.460,Y:

35417743.099,Z:

2015.40,α:

32°,β:

23°,全长638m,担负进风、运煤任务。

副斜井:

井口坐标X:

2804945.580,Y:

35417882.750,Z:

2007.06,α:

31°,β:

23°,全长627m,担负进风、辅助运输任务。

回风斜井:

井口坐标X:

2804948.310,Y:

35417920.550,Z:

2006.05,α:

31°,β:

23°,全长616m,担负矿井风井,井口设防爆门。

四、水平划分

单水平开拓,水平标高:

+1800m;设置辅助水平,水平标高:

+1760m,水平划分为一个中央采区,分东、西两翼开采。

五、巷道支护

根据煤层顶底板条件和围岩情况,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底车场及硐室采用直墙半圆拱形断面,料石砌碹;集中运输大巷、总回风大巷、溜煤斜巷采用梯形断面,金属支架支护。

六、采煤方法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矿井开采技术与管理水平,采用倾向长壁式采煤法,打眼放炮落煤,采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七、矿井通风

本矿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

八、人员配置及分布

戛达煤矿现有采掘作业点六个,其中2个采煤工作面,分别为110807采煤工作面和130802采煤工作面;四个掘进工作面,分别是南翼辅助运输巷掘进工作面、1795南二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13运输下山掘进工作面、1766北翼集中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戛达煤矿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回采工作面两班采煤,每班配置20人;一班检修、准备,配备10人。

掘进工作面三班作业,每班配备6人。

其他下井作业人员每班配备22人。

煤矿井下的管理人员每班8人。

戛达煤矿劳动定员在籍人数460人,最大班下井人数为94人。

详见戛达煤矿二号井劳动定员表1-3-2。

表1-3-2戛达煤矿劳动定员表

序号

人员类别

出勤人数

在籍系数

在籍人数

合计

1

原煤生产工人

106

102

82

290

 

401

 

其中:

井下工人

86

86

66

238

1.4

333

 

地面工人

20

16

16

52

1.3

68

2

管理人员

8

8

8

24

1

24

 

原煤生产人员小计

114

110

90

314

 

425

3

服务人员

9

6

6

21

1

21

4

其他人员

6

4

4

14

1

14

 

全矿合计

129

120

100

349

 

460

九、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选用KJ90NA监控系统。

监控中心设在矿调度指挥中心,中心站装备2套主机(一套在用,一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煤矿配备了专职安全监测监控管理人员,监控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负责对矿井的日常监测监控和对系统的维护,值班人员能在监控中心站能了解井上下安全生产活动,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系统2010年3月完成安装使用,期间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稳定,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二)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选用KJ236(A)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工作和备用主机各1台,识别卡380张。

能满足监测持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和限制区域的要求,在巷道分支处设置分站,能满足监测持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

2010年3月完成安装并使用。

该系统试运转期间系统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三)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压风系统采用地面供风方式,装备G110SKF-8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一台在用,一台备用),电机功率111kW,排气量22.9m3/min,工作压力0.85Mpa。

井下压风管路采用焊接钢管,主供风管路为ø250,干管为ø100,支管为ø50。

(四)供水施救系统

煤矿地面建有供水施救高位水池共2个,主水池容积为200m3,备用水池容积为150m3,采用静压供水方式向井下各供水点供水。

采用Ф50mm无缝钢管为主管至回风斜井将水引至井下,支管采用Ф25mm无缝钢管引至各用水点进行消防、防尘,按照要求(在压风管路设置供气阀门处)均沿管路设有供水阀门。

生产期间能满足井下生产、消防、防尘用水和地面生活用水的需求。

在矿井应急需求时,能切断其他供水点并直接供给事故应急地点。

煤矿设有系统维护专业人员,保证运行正常,供水系统能满足矿井生产、应急要求。

(五)通讯联络联络系统

煤矿选用SH-3000DS调度系统,容量120门,井下通讯电缆从副斜井引入,通讯电缆采用沿巷道壁吊挂敷设,井下使用KTH106-1Z(A)型电话机30部。

井下引至所有用户电话机均能与井上调度部门直接联系,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通信系统。

井下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大于200m皮带输送机转载点、距掘进工作面30m、距采煤工作面20m等地均安设电话;地面生产调度室、监控中心站、井口值班室、抽放泵房、绞车房等均安设有电话。

通讯系统安装投入使用后,通讯调度系统运行稳定,满足生产需要。

(六)紧急避险系统

目前,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还没有建设,戛达煤矿委托我院对该矿井进行紧急避险系统初步设计。

第四节矿井安全风险分析及主要防治措施

根据矿井实际开采技术条件,该矿井下存在主要安全风险有煤尘爆炸、水害、火灾、瓦斯爆炸、冒顶、片帮、放炮、火药爆炸、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车辆伤害、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伤害,除按规定要求配备设备并加强正常安全管理外,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应重点防范的安全风险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水灾、火灾事故等。

1、瓦斯爆炸:

根据历年的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戛达煤矿属高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

戛达煤矿分别于2007年8月委托江西正源矿用设备安全检测站对C8煤层、2012年2月委托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监测站对C9、C11煤层做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结果显示C8、C9、C11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3、矿井水灾:

在1760m水平设井下主排水系统,在井底车场东侧设主、副水仓。

矿井正常涌水量45m3/h、最大涌水量80m3/h,涌水通过排水泵从主斜井排出地面。

4、矿井火灾:

戛达煤矿分别于2007年8月委托江西正源矿用设备安全检测站对C8煤层、2012年2月委托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监测站对C9、C11煤层做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结果显示C8、C9、C11自燃倾向性均为Ⅱ类、自燃。

同时矿井也有发生外因火灾的可能,如明火作业、电器和电缆着火、放炮起火等引起的火灾。

主要防治措施:

一、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主要是防止瓦斯积聚和防止瓦斯引燃,另外还应加强瓦斯管理并采取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的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所谓瓦斯积聚是指局部(其体积大于0.5m3)空间中瓦斯浓度超过2%。

防止瓦斯积聚的基本方法有:

(1)搞好矿井通风。

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措施,为此矿井要建设好、维护好一个安全可靠、独立的、风向与风量稳定的矿井通风系统。

(2)及时安全地处理积聚瓦斯。

《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规定,“每一矿井必须从采掘工作、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

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

处理积聚瓦斯的主要方法是:

在确保矿井有完善、合理的通风系统和可靠的通风装备和设施的前提下,加大风速和风量,强制冲淡瓦斯到允许浓度后排到回风流中。

(3)分源治理瓦斯

该矿为高瓦斯矿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5-2008.3.4.4.1之规定本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

回采工作面:

根据分源治理原则,应首先掌握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构成及涌出特点,然后针对不同的瓦斯来源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如抽采超过通风稀释能力的瓦斯源,选用不同的采区通风系统治理不同的瓦斯源,限制采空区瓦斯涌向工作面等。

采空区:

已采区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及时封闭,如在生产中发现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较大,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经常超限而影响正常生产时,应对上隅角进行设置风障排放瓦斯,抽采超过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