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8911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8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docx

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

2018-2019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7月份特供卷

(一)

(解析版附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

选项

古文或谚语

化学解释

A

日照香炉生紫烟

碘的升华

B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置换反应

C

煮豆燃豆萁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雷雨肥庄稼

自然固氮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分类组合

纯净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碱石灰

烧碱

氧化铝

二氧化碳

B

NH3•H2O

小苏打

氧化镁

二氧化氮

C

五水硫酸铜

纯碱

氧化钠

三氧化硫

D

H2O2

苏打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4.8g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0.2NA

C.在常温常压下,3.4gNH3含有的电子数是2NA

D.含5.4gAl3+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SO42﹣的数目是0.3NA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光导纤维都用到硅单质

B.水晶镜片、石英钟表、玛瑙手镯含有SiO2

C.水泥路桥、门窗玻璃、砖瓦、陶瓷餐具所用材料为硅酸盐

D.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玻璃坩埚、石英坩埚和陶瓷坩埚

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6.关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的聚沉是化学变化

B.含有0.01molFeCl3的溶液制成的胶体中,胶体粒子的数目约为6.021021个

C.胶体的介稳性与胶体带有电荷有关

D.NaCl晶体既可制成溶液又可制成胶体

7.在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

A.Ag+、NO3﹣、Na+、Cl﹣B.K+、HCO3﹣、Cl﹣、Al3+

C.NO3﹣、Fe2+、H+、Br﹣D.K+、Cl﹣、SO42﹣、NH4+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2SO42-+2Ba2++4OH-

2BaSO4↓+Al(OH)3↓+NH3·H2O

B.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

2Fe2++4H++O2

2Fe3++2H2O

C.用CH3COOH溶解CaCO3:

CaCO3+2H+

Ca2++H2O+CO2↑

D.电解MgCl2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

H2↑+Cl2↑+2OH-

9.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NH4NO3

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5:

3B.5:

4C.1:

1D.3:

5

10.已知下列氧化剂均能氧化+4价的硫元素,为了除去稀硫酸中混有的亚硫酸,应选用的最合理的氧化剂是

A.KMnO4B.Ca(ClO)2C.Cl2D.H2O2

 

11.某溶液中,若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试推测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为

离子

Na+

Ba2+

Cl﹣

X

个数

3a

2a

a

b

A.NO3﹣、4aB.CO32﹣、3aC.OH﹣、6aD.SO42﹣、3a

12.把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aL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bmolNaOH的溶液并加热,恰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cmolBaCl2才能使SO42﹣完全沉淀,则原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13.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稀硫酸B.氢氧化钾稀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镁溶液

14.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B.H2SO4C.BaCl2D.AgNO3

15.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

A.SiO2

SiCl4

Si

B.FeS2

SO2

H2SO4

C.N2

NH3

NH4Cl(aq)

D.MgCO3

MgCl2

Mg

16.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

Na+、Fe3+、SO42−、HC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

Na+、S2−、SO42−、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

Ag+、Ca2+、NO3−、F−

D.d点对应的溶液中:

K+、NH4+、I−、CO32−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18.已知甲、乙、丙和X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

A.甲为C,X是O2B.甲为SO2,X是NaOH溶液

C.甲为Cl2,X为FeD.甲为Al,X为NaOH溶液

19.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0.下列解释物质用途或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会涉及反应:

2H2SO3+O2

2H2SO4

B.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

SiO2+C

Si+CO2↑

C.Na2S20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S2O+2H32-

SO2+S↓+HO2

D.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Cl-+ClO-+2H+

Cl2↑+H2O

21.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Cu2+

C.溶液中一定含Fe2+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

22.使用单质铜制硝酸铜,耗用原料最经济,而且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的是

A.Cu+HNO3(稀)B.Cu

CuO

Cu(NO3)2

C.Cu+HNO3(浓)D.Cu

CuCl2

Cu(NO3)2

2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化合反应的方法制得的是

①SiO2 ②H2SiO3 ③Fe(OH)3④Al(OH)3⑤FeCl2 ⑥CaSiO3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⑤D.②④⑥

24.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

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l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D.反应①和②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25.下列各项反应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25℃时,向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氯气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

C.向少量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0分)

26.Ⅰ.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7.2gH2O,下列对这三种物质的关系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填写序号)

(1)物质的量______;

(2)体积______;

(3)质量______;(4)氢原子数______。

Ⅱ.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式子: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2H2O

4NaOH+O2↑;

(2)实验室制取氯气,采用的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所以其离子方程式是:

MnO2+2Cl-+4H+

Mn2++Cl2↑+2H2O;(3)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以及水,所以其离子方程式:

3Cu+8H++2NO3-

2NO↑+3Cu2++4H2O。

27.Ⅰ.现有下列状态的物质①干冰②NaHCO3晶体③氨水④纯醋酸⑤FeCl3溶液⑥铜⑦熔融的KOH ⑧蔗糖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

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Ⅱ.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____________,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制取Fe(OH)3胶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_______离子(填离子符号)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

③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

Ⅲ.①FeCl3溶液用作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学生利用FeCl3溶液制取FeCl3•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

滴入过量盐酸,______、冷却结晶、过滤。

过滤操作除了漏斗、烧杯还需要什么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

③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

在溶液中KIO3+5KI+3H2SO4

3I2+3H2O+3K2SO4

(1)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0.2molKIO3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mol。

(2)实验结束后分离I2和K2SO4溶液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

A.CCl4B.酒精  C.Na2SO4溶液D.食盐水

所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所用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3)上面实验中用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若配制1mol/L的稀硫酸溶液480mL,需用18mol/L浓H2SO4____mL,配制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填序号)______。

(4)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100mL容量瓶E.50mL量筒F.胶头滴管G.烧杯H.500mL容量瓶

(5)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

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9.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________.

(2)A、B、H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H________.

(3)①H2O2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上高二化学好教育云平台7月份特供卷

(一)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

选项

古文或谚语

化学解释

A

日照香炉生紫烟

碘的升华

B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置换反应

C

煮豆燃豆萁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雷雨肥庄稼

自然固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烟是气溶胶,“日照香炉生紫烟”是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曾青”是CuSO4溶液,铁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故B正确;C.“豆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C正确;D.“闪电下雨”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N2+O2

2NO,2NO+O2

2NO2,3NO2+H2O

2HNO3+NO,HNO3与土壤中的弱酸盐反应生成硝酸盐,农作物吸收NO3-中化合态的N,其中第一个反应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自然界固氮作用,故D正确;故选A。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分类组合

纯净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碱石灰

烧碱

氧化铝

二氧化碳

B

NH3•H2O

小苏打

氧化镁

二氧化氮

C

五水硫酸铜

纯碱

氧化钠

三氧化硫

D

H2O2

苏打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碱石灰的成分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A项错误;B.NO2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两种盐,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C.蓝矾属于纯净物,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SO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正确;D.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答案选C。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4.8g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0.2NA

C.在常温常压下,3.4gNH3含有的电子数是2NA

D.含5.4gAl3+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SO42﹣的数目是0.3N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O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臭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4.8g中所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是4.8g÷16g/mol=0.3mol,因此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正确;B.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mol,由于单质气体的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不能确定,所以这些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也不能确定,错误;C.在常温常压下,3.4gNH3的物质的量是0.2mol,由于每个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0.2mol的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是2NA,正确;D.5.4gAl3+的物质的量是0.2mol,在硫酸铝化学式中n(Al3+):

n(SO42-)=2:

3,所以含5.4gAl3+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SO42-的数目是0.3NA,正确。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光导纤维都用到硅单质

B.水晶镜片、石英钟表、玛瑙手镯含有SiO2

C.水泥路桥、门窗玻璃、砖瓦、陶瓷餐具所用材料为硅酸盐

D.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玻璃坩埚、石英坩埚和陶瓷坩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硅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都用到硅单质,光导纤维用到的是二氧化硅,A错误;B.水晶镜片、石英钟表、玛瑙手镯含有SiO2,B正确;C.水泥路桥、门窗玻璃、砖瓦、陶瓷餐具所用材料为硅酸盐,C正确;D.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则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玻璃坩埚、石英坩埚和陶瓷坩埚,D正确,答案选A。

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首先是化合物,二者为并列关系,A错误;B、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是包含关系,B正确;C、从物质分类的知识可知物质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二者属于并列关系,C错误;D、物质和氧之间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原子失电子的反应),但是分解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不一定伴随化合价变化,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误。

6.关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的聚沉是化学变化

B.含有0.01molFeCl3的溶液制成的胶体中,胶体粒子的数目约为6.021021个

C.胶体的介稳性与胶体带有电荷有关

D.NaCl晶体既可制成溶液又可制成胶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胶体的聚沉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变大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B.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0.01molFe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6.02×1021个,故B错误;C.胶体具有介稳定性主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故C错误;D.NaCl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分散在酒精中形成胶体,故D正确;故选D。

7.在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

A.Ag+、NO3﹣、Na+、Cl﹣B.K+、HCO3﹣、Cl﹣、Al3+

C.NO3﹣、Fe2+、H+、Br﹣D.K+、Cl﹣、SO42﹣、NH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Ag+、Cl-会发生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HCO3-、Al3+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因此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NO3-、Fe2+、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K+、NH4+、Cl-、SO42-离子之间不会发生任何反应,因此可以大量共存,正确。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2SO42-+2Ba2++4OH-

2BaSO4↓+Al(OH)3↓+NH3·H2O

B.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

2Fe2++4H++O2

2Fe3++2H2O

C.用CH3COOH溶解CaCO3:

CaCO3+2H+

Ca2++H2O+CO2↑

D.电解MgCl2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

H2↑+Cl2↑+2OH-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OH-先和Al3+反应生成沉淀,再和铵根离子反应,沉淀再溶解;NH4Al(SO4)2和Ba(OH)2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Al3++2SO42-+2Ba2++4OH-

2BaSO4↓+Al(OH)3↓+NH3•H2O,A正确;B、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4H++O2

4Fe3++2H2O,B错误;C、用CH3COOH溶解C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

Ca2++2CH3COO-+H2O+CO2↑,C错误;D、电解MgCl2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Mg2++2Cl-+2H2O

Mg(OH)2↓+H2↑+Cl2↑,D错误。

答案选A。

9.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NH4NO3

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5:

3B.5:

4C.1:

1D.3:

5

【答案】D

10.已知下列氧化剂均能氧化+4价的硫元素,为了除去稀硫酸中混有的亚硫酸,应选用的最合理的氧化剂是

A.KMnO4B.Ca(ClO)2C.Cl2D.H2O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KMnO4、Ca(ClO)2、Cl2均可氧化亚硫酸,但会引入新杂质,H2O2氧化亚硫酸时产物为水,不引入杂质。

答案选D。

11.某溶液中,若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试推测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为

离子

Na+

Ba2+

Cl﹣

X

个数

3a

2a

a

b

A.NO3﹣、4aB.CO32﹣、3aC.OH﹣、6aD.SO42﹣、3a

【答案】C

【解析】在此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和Ba2+,Na+的个数是3a,Ba2+的个数是2a,所以二者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是(1×3a+2×2a)=7a,因Cl-的个数是a,所以Cl-所带的负电荷数是1×a=a,则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可知,此溶液中还缺少含有6a负电荷的阴离子。

因溶液中含有Ba2+,会与CO32-和SO4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排除B和D;A项,4a个NO3-所带的负电荷数是1×4a=4a,所以A错误;C项,6a个OH-所带的负电荷数是1×6a=6a,符合题意;所以此题答案选C。

12.把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aL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bmolNaOH的溶液并加热,恰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cmolBaCl2才能使SO42﹣完全沉淀,则原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bmolNaOH恰好将NH3全部赶出,根据NH4++OH-

NH3↑+H2O可知,每份中含有bmolNH4+;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BaCl2才能使SO42﹣完全沉淀,根据Ba2++SO42-=BaSO4↓可知每份含有SO42﹣cmol,设每份中含有NO3﹣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则bmol×1=cmol×2+xmol×1,得x=(b-2c)mol,因将aL混合液分成两等份,则每份的体积是0.5aL,所以每份溶液中NO3﹣的浓度是c(NO3﹣)=

=

mol/L,即原溶液中NO3﹣的浓度是

mol/L,故选B。

13.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稀硫酸B.氢氧化钾稀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镁溶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2Na+2H2O

2NaOH+H2↑,A、NaOH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无沉淀,故错误;B、没有沉淀生成,故错误;C、Cu2++2OH-

Cu(OH)2↓,但沉淀是蓝色沉淀,故错误;D、Mg2++2OH=Mg(OH)2↓,为白色沉淀,故正确。

14.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