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9583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docx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附表6(CNAS-CL01-A002:

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5结构要求

条款

核查内容

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实验室管理层中是否至少包括一名在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化学检测范围内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成员,应具有化学专业或与所从事检测专业范围密切相关(以下简称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和五年以上化学检测的工作经历

 

填表说明:

1.“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

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

2.本核查表只在CNAS-CL01-A002适用时填写。

6资源要求

条款

核查内容

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人员

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是否接受过包括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并保留相关记录

操作复杂分析仪器如色谱、光谱、质谱等仪器或相关设备的人员是否接受过涉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是否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5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并能就所从事的检测工作阐明原理

实验室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以上相关技术工作经历,如果没有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是否具有至少10年的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关键检测人员是否掌握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并能就所负责的检测项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实验室人员能力评价和授权

是否只有经过技术能力评价确认满足要求的人员才能授权其独立从事检测活动

实验室是否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评价记录和授权记录是否予以保存

样品的保管人是否被授权并能履行其工作职责

设施和环境条件

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是否特别关注并确认检测设施和环境不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实验室是否制定并实施有关实验室安全和保证人员健康的程序

实验室是否有与检测范围相适应并便于使用的安全防护装备及设施,如个人防护装备、烟雾报警器、毒气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并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

设备

实验室应有效控制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设备。

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的实验室关键检测设备是否是自有设备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实验室是否制定程序,规定标准溶液和其他内部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注意事项或危害、制备人、标识等要求,并保存详细记录

标准溶液的配制是否有逐级稀释记录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实验室应采取措施以确保设备功能正常运行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储存

试剂和标准物质在制备、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是否关注其特定要求,包括其毒性、对热、空气和光的稳定性、与其他化学试剂的反应、储存环境等

对于化学检测,有必要防止实验室器皿对检测样品或标准溶液的污染。

必要时,实验室是否对用于不同检测的器皿使用不同的清洗、储存和隔离程序并形成文件

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器皿的清洗方法或注意事项,实验室是否遵守或予以关注

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是否配备一套专用的器皿,以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将用于痕量金属分析的器皿浸泡于酸液中以去除痕量金属

对互不相容的检测,实验室是否使用不同的器皿。

应关注清洗剂中可能存在的分析物

实验室配制的所有试剂(包括纯水)是否加贴标签,并根据适用情况标识成份、浓度、溶剂(除水外)、制备日期和有效期等必要信息

设备的期间核查

实验室是否按检测方法的要求建立校准曲线

最低浓度的标样是否在接近检测方法报告限的水平,并建立和执行线性校准曲线相关系数的准则

对非线性校准函数,是否有更多的校准标样

如适用,是否使用插入法技术(bracketingtechnique)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是否定期使用中间点的校准标样检查校准曲线,建立定期检查结果可否接受的判定标准,且该判定标准与测量不确定度相当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标准物质在使用期间是否按计划进行期间核查

核查是否根据检测工作的实际,从标准物质的性状是否有异常变化、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着手

如果在期间核查中发现标准物质已经发生分解、产生异构体、浓度降低等特性变化,是否立即停止使用,并追溯对之前检测结果的影响,执行CNAS-CL01条款“不符合工作”。

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c)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验收

采购的试剂和标准物质是否检查标签、证书或其他证明文件的信息

必要和可行时,是否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以确保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

对于痕量分析,是否关注试剂空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制定相应的接受标准

实验室应确保实验用水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如采用自制实验用水,是否定期检查水净化系统的性能以确认制备的水满足检测要求,并保存此类检查的记录

7过程要求

条款

核查内容

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

方法的选择和验证

实验室是否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测方法是否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实验室是否对首次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技术能力的验证,如检出限、回收率、正确度和精密度等

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标准方法中未能详述但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是否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

当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涉及到检测方法原理、仪器设施、操作方法时,是否通过技术验证重新证明正确运用新标准的能力

方法确认

任何对标准方法的修改,是否进行实验室确认,即使所采用的替代技术可能具有更好的分析性能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确认方法的性能特性时,实验室:

a)是否通过试验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等特性来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

实验室是否能解释和说明检出限和报告限的获得

报告限是否设定在一定置信度下可获得定量结果的水平

注:

参考CNAS-CL01-A002a)

b)如可行,实验室是否使用有证标准物质(CRMs)评估方法偏差

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是否尽可能与样品基体一致

分析物的水平是否在方法的适用范围内

是否关注客户需求的浓度水平及规定的限量附近的检测性能特性

如无合适的基体有证标准物质,是否进行回收率研究或与标准参考方法进行比对

注:

参考CNAS-CL01-A002c)注

c)当设备、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或不满足制造商的要求时,实验室是否对检测方法特性重新进行确认

抽样

如果需要将样品分开用于检测不同的特性,此时二次抽样样品是否代表原始样品,样品标识是否始终保留

用于二次抽样的容器是否确保不对样品造成污染

必要时,实验室是否制定从实验室样品中抽取测试样的程序,以确保该测试样具有样品代表性

是否选择适当的设备用于二级抽样、包装、提取等,以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实验室应确保检测物品的处置、储存和处理满足客户利益需要,且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对那些延长储存时间可能会影响待测(或待分析)物的样品,是否规定最长保留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

是否对进入样品储存区的人员进行控制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实验室是否保存过期样品的处理和处置记录

实验室接收样品时是否检查和记录样品的状态和外观

适用时,检查项目是否包括:

标识、样品体积或数量、外观等

当发现样品与检测方法要求有任何偏离时是否告知客户,并征询其意见

如果发现该偏离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是否通知客户

检测样品是否按可行方式妥善储存

实验室是否规定不同类型样品,特别是易变质、易燃易爆样品的储存条件

如果样品储存的环境条件很关键,是否予以监控和记录,以证实满足需要

确保结果的有效性

实验室应对检测结果有效性进行监控

实验室实施的监控是否覆盖到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所有检测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并证明检测过程受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质量控制方法是否包括但不限于空白分析、重复检测、比对、加标和控制样品的分析中的一种或几种

内部质控实施时是否考虑内部质量控制频率、规定限值和超出规定限值时采取的措施

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和程序,包括规定限值,实验室是否严格执行

如果检测方法中无此类计划,适用时,实验室是否采取以下方法:

(1)空白

(2)实验室控制样品

(3)加标

(4)重复检测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适用时,实验室是否使用控制图监控实验室能力

质量控制图和警戒限是否基于统计原理

实验室是否观察和分析控制图显示的异常趋势,必要时采取处理措施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对于非常规检测项目,实验室是否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必要时进行全面的分析系统验证,包括使用标准物质或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控制样品,然后进行样品或加标样品重复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室是否尽可能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以验证其能力

其频次是否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匹配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报告结果

检测结果的报告

a)当检出结果低于检出限,是否在检测报告中提供检出限的数值

b)如果报告的结果是用数字表示的数值,是否按照标准方法的规定进行表述,当方法没有相关规定时,依照有效数值修约的规定表述

注:

参考CNAS-CL01-A002注

c)当解释检测结果需要或客户有要求时,或检测方法要求时,实验室是否报告质量控制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