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9692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docx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试行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试行)

一、学制与培养目标:

1、学制:

五年一贯制

2、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

3、办学层次:

专科

4、培养目标:

面向各行业中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自动线的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岗位群,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备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营销和初步开发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相关机电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应用、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在于突出以下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

(1)掌握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具备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和简单装配图样的能力,能运用CAD软件绘制一般的机械图样;

(2)掌握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方法,具备识读中等复杂电气图样的能力,能运用CAD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图;

(3)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具备编制机械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

(4)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具备钳工操作的基础能力、熟悉常用机加工设备的一般操作方法;

(5)了解机械传动的基础知识,具备机电设备拆装的初步能力;

(6)熟悉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电路分析和电气测量的技术,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操作的基础技能;

(7)了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各单元间的通信接口技术;

(8)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结构、指令代码和编程技术,具备应用PLC改造机电设备控制方式的初步能力;

(9)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及其接口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技术;

(10)了解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产品常用控制方式和技术,具备机、电、液、气联动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

(11)掌握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具备生产一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

(12)熟练掌握维修电工的操作技术,达到高级维修电工的技能等级标准,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13)初步掌握企业机电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知识,具备对机电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管理和控制的初步能力;

(14)初步具备机电专业一种外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

(15)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16)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17)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8)具有自主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职业面向: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应范围较广,具体如下:

1、主要就业岗位:

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员,安装调试员,设备管理维修员,电气技术员,质量检验员,班组长等工作;

2、其他就业岗位:

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生产现场技术服务、机电设备自动化改装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一线的主管、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工作。

 

三、职业能力培养分析表

主要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

任务

需具备的主要能力

课程解决方案设计

1、机电产品的制造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员;

2、机电产品安装调试员;

3、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员;

4、机电类设备电气技术员;

5、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员。

机电产品之机械零件的制造

能读懂机械零件图,会使用CAD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

机械识图与CAD技术基础

能看懂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能合理选择加工方法、正确选用夹具

能合理选用金属切削机床,懂得各类机械加工技术

会选用并修磨切削刀具

会选用测量量具,提高加工精度

会按图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会根据工艺规程拆装一般机电产品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能按文明生产要求工作,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操作习惯

机电产品之电气控制与调试

懂得安全用电常识,具备电工电子的基本操作技能

电工与电子技术

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具备电路分析的能力

能正确使用电工电子仪表,并能检测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

会分析、检测、安装和调试简单电子单元电路

熟悉晶闸管变流技术

能选用各种常用低压电器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

能正确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能正确识读和设计一般电气控制原理图

能根据电气原理图安装和调试电气控制柜(板)

熟悉PLC编程与接口技术,能正确使用PLC实现程序控制

机电产品之装配、检测、调试、维修

了解常用机械传动机构的种类、组成、应用特点和工作过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

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接口技术,能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单元间的通信

能正确选用与安装调整常用传感器和检测元件

能正确使用常用特种电机,具备步进、交直流调速和伺服控制系统的电气安装、调试的初步能力

掌握液压、气动的基础知识,具备识读和分析中等复杂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

会运用典型液压、气动回路和PLC的相关知识,构建简单的联动控制系统,能对电、液和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按图装调和一般功能测试。

了解单片机在工业中的应用常识,会根据工作需要,简单设计、制作接口电路,编制简单应用程序

初步具备常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

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规格、性能和技术指标,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配工艺和调试技术

机电设备装调技术

了解机床数控技术、电梯、机械手和机器人技术及自动生产线的基础知识,具备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安装和综合调试的能力。

会判别典型机电产品故障产生的一般原因,并能处理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维修电工技术训练或机电设备装调工技术训练

具备高级维修电工或机电设备装调工技能

机电产品生产质量的检验与控制

会检测与分析机电产品零部件的质量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

会对机电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实施检测

能初步分析机电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掌握现代质量控制技术,能组织实施现代质量管理与控制项目

初步掌握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实质与实施方法

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了解企业生产一线设备管理的相关知识,具有机电设备管理的初步能力

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基础

掌握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规范,具备计划、组织、实施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

 

四、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说明

序号

课程

名称

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与要求

建议

学时

教学建议与说明

1

机械识图及CAD技术基础

·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机械识图的基础知识;

·具备识读机械零件图、简单装配图的能力;

·具备测绘机械零件的初步能力;

·具备运用CAD软件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90

+2W

·以国家最新制图标准实施教学;

·特别重视机械图样识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注重实物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环节;

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名称、牌号、一般机械性能、使用特点及热处理的功用等知识;

·熟悉常用机械切削加工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应用特点;

·了解环境保护、节能增效、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

·熟悉钳工和机加工的基本工艺知识,初步掌握其加工技术;

·能正确装拆典型的机械装置;

104

+8W

·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

·工种加工技术的教学模块,采用轮岗训练的方式,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3

电工电子技术

·熟悉安全用电常识,掌握用电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

·熟悉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的名称、规格和使用的基本常识;

·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技术;

·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技术,具备简单工

业电子电路的识读分析能力;

·掌握电工工艺基本知识,具备电工操作基础技能。

·熟悉电力电子元件的名称、性能及其一般使用常识,了解与晶闸管变流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

·、掌握电子产品装接工艺的基础知识,具备电子技术的相关操作技能。

212

+4W

·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

·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以应用性教学为主;

·课题选择与工业应用项目相结合的为主。

4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

·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名称、种类、规格、构造、用途和工作过程;

·掌握三相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铭牌数据的意义,具备使用、检测和维护三相电机的基础技能;

·掌握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方法,能识读中等复杂的电气图样,并能熟练应用CAD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的电气图;

·掌握电力拖动的基础知识,具备根据电气原理图安装和调试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

·了解PLC的种类、应用特点,熟悉PLC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掌握典型PLC指令代码及程序编制的知识,初步具备编制PLC控制程序的能力;

·熟悉PLC接口技术,具备正确使用PLC实现电气控制的初步能力。

·了解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应用特点;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指令、接口技术,具备应用单片机实施机电控制的初步能力。

80+

12W

·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

·电气图绘制的基本方法可以与CAD软件的应用相结合,在微机房实施教学;

·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课题应选择常见的工业应用项目。

序号

课程

名称

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与要求

建议

学时

教学建议与说明

5

机电一体化技术

·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了解常用机械传动机构的种类、组成、应用特点和工作过程;

·掌握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方式和常用调节器的应用技术;

·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接口技术,了解现场总线、通信接口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单元间的通信技术;

·了解常用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安装和使用常用传感器的初步能力;

·熟悉常用特种电机的种类及控制与调速知识,具备步进、交直流调速和伺服控制系统的电气安装、调试的初步能力

·掌握液压、气动的基础知识,熟悉液压、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使用要求;

·掌握液压、气动基本回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识读和分析中等复杂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典型液压、气动回路和PLC的相关知识,构建简单的联动控制系统,具备电、液和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和调试的初步能力。

80

+10W

·常用机构的教学应采用模型演示或结合具体的机械设备,注重直观性教学。

·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

·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课题应选择常见的工业应用项目。

6

机电设备装调技术

·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和发展趋势;

·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规格、性能和技术指标;

·理解机床数控技术、电梯、机械手和机器人技术及自动生产线的基础知识;

·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配工艺和调试技术;

·理解至少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建方法及其动作与控制要求,初步具备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安装和综合调试的能力。

80

+3W

·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

·本课程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

·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效性,不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条件的学校,也可先在校实施理论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然后在企业实习时完成实践环节的教学;

·可聘请有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

7

维修电工技术训练或机电设备装调工技术训练

·结合专门化方向,第六学期达到工种中级技能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相应中级工证书;

·第八学期强化训练后达到高级工技能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12W

·本课程是具体体现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保证实训时间和岗位条件是重要基础;

·按劳动部门颁布的相应标准,精选课题,实施教学。

序号

课程

名称

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与要求

建议

学时

教学建议与说明

8

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基础

·了解企业生产一线设备管理的相关知识,具有机电设备管理的初步能力;

·掌握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规范,具备计划、组织、实施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

60

·有条件的学校可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可聘请有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

·按企业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保养规范组织教材。

9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

·熟悉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理论;

·熟悉质量管理的一般手段和方法;

·熟悉企业目前常用的几种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

·具备制造类企业质量管理、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

40

·以案例教学为主;

·可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任教;

·按企业质量控制的具体做法编写教材;

·学生可在企业生产实习时,参与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活动,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10

机电专业外语

·借助词典,能基本读懂一般机电专业文献资料;

·具有听、说、读、写一门专业外语的初步能力

40

·结合专业及相关专业产品说明书实施教学。

 

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试行)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时

学分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课时及训练项目教学周安排

理论16

实训3w

理论14

实训4w

理论12

实训6w

理论10

实训8w

理论10

实训8w

理论10

实训8w

理论11

实训7w

理论10

实训8w

企业生

产实习

企业生

产实习

1

公共文化课

德育

184

12

2

 

2

 

2

 

2

 

2

 

2

 

2

 

2

 

 

 

2

语文

204

13

4

 

4

 

4

 

4

 

 

 

 

 

 

 

 

 

 

 

3

数学

204

13

4

 

4

 

4

 

4

 

 

 

 

 

 

 

 

 

 

 

4

外语

204

13

4

 

4

 

4

 

4

 

 

 

 

 

 

 

 

 

 

 

5

物理

116

8

4

 

4

 

 

 

 

 

 

 

 

 

 

 

 

 

 

 

6

体育

182

12

2

 

2

 

2

 

2

 

2

 

2

 

2

 

2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88

6

4

 

2

 

 

 

 

 

 

 

 

 

 

 

 

 

 

 

8

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2316

机械制图及CAD技术基础150

机械制图及CAD技术基础

90

5

6

 

 

 

 

 

 

 

 

 

 

 

 

 

 

 

 

 

机械零件测绘技术

60

3

 

2W20/40

 

 

 

 

 

 

 

 

 

 

 

 

 

 

 

 

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34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04

6

 

 

4

 

4

 

 

 

 

 

 

 

 

 

 

 

 

 

钳工技术训练(含机械拆装)

120

6

 

 

 

4W30/90

 

 

 

 

 

 

 

 

 

 

 

 

 

 

机加工(轮换工种)技术训练

120

6

 

 

 

 

4W30/90

 

 

 

 

 

 

 

 

 

 

 

 

10

电工电子技术332

电工技术基础(含电工仪表)

104

6

 

 

4

 

4

 

 

 

 

 

 

 

 

 

 

 

 

 

电子技术基础(含电力电子)

108

6

 

 

 

 

4

 

6

 

 

 

 

 

 

 

 

 

 

 

电工工艺与技术训练(含电工测量)

60

3

 

 

 

 

 

2W15/45

 

 

 

 

 

 

 

 

 

 

 

 

电子装接工艺与技术训练(含电子测量)

60

3

 

 

 

 

 

 

 

2W15/45

 

 

 

 

 

 

 

 

 

 

11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440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基础(含工控机简介)

80

4

 

 

 

 

 

 

4

 

4

 

 

 

 

 

 

 

 

 

电气制图及CAD技术

60

3

 

 

 

 

 

 

 

2W20/40

 

 

 

 

 

 

 

 

 

 

电力拖动技术训练

120

6

 

 

 

 

 

 

 

4W30/90

 

 

 

 

 

 

 

 

 

 

PLC编程及应用技术

120

6

 

 

 

 

 

 

 

 

 

4W30/90

 

 

 

 

 

 

 

 

单片机应用技术

60

3

 

 

 

 

 

 

 

 

 

 

2W20/40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380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80

4

 

 

 

 

 

 

 

 

4

 

4

 

 

 

 

 

 

 

传感与检测技术

60

3

 

 

 

 

 

 

 

 

2W20/40

 

 

 

 

 

 

 

 

常用电机控制和调速技术

120

6

 

 

 

 

 

 

 

 

 

2W20/40

 

2W20/40

 

 

 

 

 

 

流体控制技术

120

6

 

 

 

 

 

 

 

 

 

 

 

 

 

4W40/80

 

 

 

 

13

机电设备装调技术170

机电设备装调技术基础

80

4

 

 

 

 

 

 

 

 

 

 

 

 

4

 

4

 

 

 

机电设备装调技术训练

90

5

 

 

 

 

 

 

 

 

 

 

 

 

 

 

 

3W30/60

 

 

14

维修电工技术训练或机电设备装调工技术训练

360

18

 

 

 

 

 

 

 

 

 

 

 

4W30/90

 

3W30/60

 

5W30/120

 

 

15

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基础

60

3

 

 

 

 

 

 

 

 

 

 

6

 

 

 

 

 

 

 

16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

40

2

 

 

 

 

 

 

 

 

 

 

 

 

 

 

4

 

 

 

17

机电专业英语

40

2

 

 

 

 

 

 

 

 

4

 

 

 

 

 

 

 

 

 

18

专业认识实习

30

1

 

1W

 

 

 

 

 

 

 

 

 

 

 

 

 

 

 

 

19

企业生产实习

1360

34

 

 

 

 

 

 

 

 

 

 

 

 

 

 

 

 

18W

18W

20

人文类选修课

160

9

 

 

 

 

 

 

 

 

4

 

4

 

4

 

4

 

 

 

21

知识拓展选修课

160

9

 

 

 

 

 

 

 

 

4

 

4

 

4

 

4

 

 

 

22

技能拓展选修课

120

7

 

 

 

 

 

 

 

 

2

 

2

 

4

 

4

 

 

 

23

健身强体类选修课

60

3

 

 

 

 

 

 

2

 

2

 

 

 

2

 

 

 

 

 

24

校本特色课程

140

8

 

 

 

 

 

 

 

 

 

 

4

 

6

 

4

 

 

 

合计

5528

267

30

 

30

 

28

 

28

 

28

 

28

 

28

 

28

 

18W

18W

说明:

1、本方案按五年一贯制制定,是指导性培养方案,各校在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可做适当调整。

文化课程的教学安排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教学周期,减少周学时数。

2、本方案中德育课程包括:

经济政治、哲学、法律、邓小平理论、职业生涯设计、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等。

3、每学期实际教学时间按18周计,实践课按每周30学时计,总计为:

5528学时。

其中:

公共文化课为1182学时,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总课时为2316学时,选修课为670学时(其中包括专业认识类30学时,人文类160学时,知识拓展类160学时,技能拓展类120学时,健身强体类60学时,校本特色课程140学时),工厂实践课为1360学时。

4、本方案总学分为:

267学分。

原则上理论教学16—18学时计算1学分,实践教学1周计算1.5学分,企业生产实习1周计算1学分,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学分进行微调,并制订学分奖励办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经培训和社会化考核取得其他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或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进行奖励。

学生取得相应的学分即可毕业。

5、专业认识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专业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较早地接触社会,加深对专业了解,增强专业意识和劳动观念,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各校在实际安排中,可根据学校实际,增加认识实习的内容。

6、企业生产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企业生产实习教学计划由企业与学校根据生产岗位对从业人员素养的要求共同制订,教学活动主要由企业组织实施,学校参与教学管理和评价。

7、在企业生产实习(含毕业设计)阶段,各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