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第10章 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
《版 第10章 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第10章 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第10章第6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对应学生用书第19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位置: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
(2)城市化进程
①改革开放初期: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地带。
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的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
阶段
夯实基础阶段
稳步发展阶段
时间
20世纪80年代以来
80年代中期以后
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进程特点
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
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和技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
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高,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结果
为工业起步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
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起轻型工业体系
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理解—要点突破]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优势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
产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在全
国的
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
3.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图流程]
[答案] 1.B 2.D
(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第3题。
3.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
D [材料中提到“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说明今后上海将重点引进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D项正确。
]
考向2 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4~5题。
【导学号:
92040131】
4.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
4.A 5.A [第4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年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
因此A正确。
第5题,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
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
A正确。
]
6.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下图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解析] 据图,与2007年相比,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升高。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升高推动了当地城市化发展。
[答案]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考点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对应学生用书第194页)
[识记—基础梳理]
分类
问题
解决措施
工业化问题
①大量占用耕地;
②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①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
②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
③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
城市化问题
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②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③珠江水质恶化;
④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⑤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理解—要点突破]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2)
(3)
2.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
1.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
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
“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
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1)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
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从产业结构变化看:
2010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
(2)建设现代化生活、文化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
(任答三点即可)
2.(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图a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图a
材料三 图b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图b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
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
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
[解析] 第
(1)题,产业结构特点可直接从图中总结。
深圳在设立特区前区位并不优越,看重的主要区位就是临近香港,可接受香港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
(2)题,首先考虑浦东依托上海这一经济中心,其次分析其交通条件、经济腹地等因素。
第(3)题,注意本题要求与深圳、浦东的区位相比来分析,深圳和浦东都沿海,有港口,浦东还有上海作为依托,而雄安新区无论离大城市北京还是港口,都有一定的距离。
基础设施条件方面,图中显示规划有快速交通。
[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
邻近香港。
(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
(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3.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2)题。
材料一 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下图)。
材料二 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下图)
(1)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
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解析] 第
(1)题,材料一显示了1996~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注意图中各图例的高度表示比例及其变化。
第
(2)题,材料二表示2011年西宁不同工业部门的工业产值构成,读图可知,在西宁的工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比例较高;医药、食品制造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重较小。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可能带来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答案]
(1)耕地:
比重下降。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比重上升。
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
(2)特点:
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
问题:
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考向2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图1
图2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1)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2)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 第
(1)题,回答该题,一是要结合图2,注意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从速度和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二是要注意结合图1、图2中的图例。
第
(2)题,城市群的建设问题,一是要结合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知识,二是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群的发展经验。
[答案]
(1)差异:
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原因: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
(2)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