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0559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docx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

(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

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

会土民啸聚为寇,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

真宗即位,为胜州刺史。

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

会修玉清昭应宫,以承规为副使。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

五年,以疾求致仕。

修宫使丁谓言:

“承规领宫职,藉其督辖,望勿许所请,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使上。

”仍改新州观察使,上作歌以赐。

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手诏褒美,复定殿使奉以给之。

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疾甚,请解务还私第,听之。

七月卒,年六十四。

废朝,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曰忠肃。

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乐校簿领,孜孜无倦。

自掌内藏仅三十年,检察精密,动著条式。

又制定权衡法。

性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

上崇瑞命,修祠祀,饰宫观,承规悉预闻。

作玉清昭应宫,尤为精丽。

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

二圣殿塑配飨功臣,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

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

自寝疾惟以公家之务为念,遗奏求免赠赙诏葬,上甚嗟惜之,遣内臣与鸿胪典丧,亲为祭文。

玉清昭应宫成,加赠侍中,遣内侍邓守恩就墓告祭。

(选自《宋史》卷四六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B.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C.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D.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答案 A

解析 “督运”意为“监督运输(物资)”,是一个动宾短语。

“议者”指“进言者、议事者”,做下一句的主语,所以这两个词之间应该断开,可排除B、D两项,在“悉安流而达”一句中,“悉”做副词,“都”的意思,“而”是连词,表修饰,这句话意思是“都由水路平安运到”,不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得出答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封泰山是指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表明自己受命于天。

B.月禀即“月廪”,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廪”本义是米仓,引申为俸禄。

C.废朝意思是“停止上朝”,名臣功臣死后,朝廷会停止上朝,以此表示哀悼。

D.配飨即陪祭,指古代帝王为了嘉奖功臣,特允许功臣进入太庙参与祭祀大典。

答案 D

解析 “配飨”即是合祭、祔祀。

古代有三种形式都可以称为“配飨”:

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孔子弟子或历代名儒祔祀于孔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承规兼具多种才能,能文能武。

他曾平定匪寇祸乱,又善掌管宫内事务,还喜好儒学,热衷藏书,礼遇各方名士,或暗中荐人入朝为官。

B.刘承规管理卓有成效,升迁不断。

他掌管宫内库房,精细严密,所用方法都成了条例程式;他在建隆年间被补授高位,太宗时曾越级升官。

C.刘承规深悉皇帝喜好,倍受荣宠。

他顺应皇帝的迷信心理,修建的玉清昭应宫精致华丽;他生前得皇帝赐宅,死后皇帝还为他写祭文。

D.刘承规工作勤勉努力,为官清正。

他先后侍奉三朝,精力充沛,孜孜不倦;他在病重期间写下遗奏,要求朝廷免赠助葬财物,不下诏治丧。

答案 C

解析 “他生前得皇帝赐宅”错,文章中没有提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刘承规原本名叫刘承珪,因为长期衰弱多病,真宗取道家改名以度危难的用意,将他的名改珪为规。

(“以”“瘵”“度厄”各1分,句意2分)

(2)只要房屋稍微有不合标准的情形,即使已经镶金嵌玉,也一定要毁掉重修,有关官员不敢核算所花费的钱财。

(“中”“具”“更”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1)以:

因为。

瘵:

病。

度厄:

度过危难。

(2)少:

稍微。

中:

合乎、符合。

具:

完备。

更:

重新。

【参考译文】

刘承规,字大方,是楚州山阳人。

在建隆年间补授高班。

太宗即位后,越级担任北作坊副使。

适逢当地山民聚众造反,承规和知州乔维岳率领兵马讨伐平定了暴乱。

真宗即位后,刘承规担任胜州刺史。

大中祥符初年,朝廷商议前往泰山封禅,由掌发运使升迁为昭宣使、长州防御使。

适逢修建玉清昭应宫,朝廷又任命刘承规为副使。

真宗祭祀汾阴,又派刘承规监督运送物资。

议事者认为,由京城到河中,取道陆路则山势险恶,取道水路则水流湍急。

刘承规决议采用水运,各种供应的物品都由水路平安运到。

礼仪结束后,应当进升官职,刘承规上表请求退休,真宗下达亲笔诏书加以敦促勉励,还作了一首七言诗赐给他。

任命他为宣政使、应州观察使。

大中祥符五年,刘承规以有病为由请求辞官归故里。

修宫使丁谓进言说:

“刘承规掌管宫内职务,(内宫)还需要倚仗他来监管督辖。

希望不要答应他的请求,只可从优赐给褒奖诏书,特意设置景福殿使一职让他担任,以于恩宠,班序在客省使之上。

”刘承规改任新州观察使,真宗写了一首诗歌赐给他。

刘承规将观察使每月的俸禄交给有关官员,真宗下达手诏加以褒扬赞美,又确定将景福殿使的俸禄发放给他。

刘承规原本名叫刘承珪,因为长期衰弱多病,真宗取道家改名以度危难的用意,将他的名改珪为规。

刘承规病重,请求解除职务,返回自己家,真宗照准。

七月,刘承规去世,时年六十四岁。

朝廷停止上朝,追授他为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使,谥号为忠肃。

刘承规事奉三朝,以精力充沛闻名,喜欢核查官府中记事的簿册文书,孜孜不倦。

自从掌握内库三十年来,检察精细严密,采用的办法都成了条例和程式。

他还制定了权衡法。

刘承规性情深沉刚毅,一心为公,深受信赖,特别喜欢暗察别人的过失,人们大多惧怕他。

皇上崇尚祥瑞符命,修建宗庙,装饰宫观,刘承规都得以参与其事并得知内情。

建造的玉清昭应宫,尤其精美华丽。

只要房屋稍微有不合标准的情形,即使已经镶金嵌玉,也一定要毁掉重修,有关官员不敢核算所花费的钱财。

二圣殿塑旁附祀功臣的肖像,真宗特意下诏塑他的肖像,放在太宗身旁。

刘承规很爱好儒家学问,喜欢藏书,闲暇时常接见文人,考访旧时真相,对那些在朝中有名望的文人总是以礼接待,或者暗中推荐入朝为官。

刘承规自从病重后,只将公家的事务作为心中的挂念,死后留下奏疏要求朝廷不要赠送助葬的财物,不下诏治丧,真宗深为赞叹惋惜,派宦官与鸿胪寺官员主持丧事,亲自为他写了祭文。

玉清昭应宫建成后,真宗又加赠他为侍中,派内侍邓守恩到墓前祭奠致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授永丰知县。

征拜御史,历按淮、扬、湖广。

擢大理寺丞,进右少卿。

四十二年夏,进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改提督军务,巡抚南、赣、汀、漳。

与两广提督吴桂芳讨平河源贼李亚元、程乡贼叶丹楼,又会师破倭海丰。

初,广东大埔民蓝松山、余大眷倡乱,流劫漳、延、兴、泉间。

官军击败之,奔永春。

与香寮盗苏阿普、范继祖连兵犯德化,为都指挥耿宗元所败,伪请抚。

百朋亦阳罢兵,而诱贼党为内应,先后悉擒之,惟三巢未下。

三巢者,和平李文彪据岑冈,龙南谢允樟据高沙,赖清规据下历。

朝廷以倭患棘,不讨且十年。

文彪死,子珍及江月照继之,益猖獗。

四十四年秋,百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上疏曰:

“三巢僭号称王,旋抚旋叛。

广东和平、龙川、兴宁,江西龙南、信丰、安远,蚕食过半。

不亟讨,祸不可言。

三巢中惟清规跨江、赓六县,最逆命,用兵必自下历始。

”帝采部义,从之。

百朋乃命守备蔡汝兰讨擒清规于苦竹嶂,群贼震慑。

隆庆初,吏部以百朋积苦兵间,稍迁大理卿。

给事中欧阳一敬等请留百朋剿贼,诏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如故。

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

父丧归,起改兵部。

万历初,奉命阅视宣、大、山西三镇。

百朋以粮饷、险隘、兵马、器械、屯田、盐法、番马、逆党八事核边臣,督抚王崇古、吴兑、总兵郭琥以下,升赏黜革有差。

又进边图,凡关塞险隘,番族部落,士马强弱,亭障远近,历历如指掌。

以省母归。

起南京右都御史,召拜刑部尚书。

逾年卒。

(选自《明史·吴百朋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

B.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

C.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

D.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

答案 B

解析 关注四个选项中不同停顿点的正误问题。

比如“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从主语“百朋”分析,其动词谓语是“奏”,到“听抚”都是“奏”的内容,由此判断,在“奏”后停顿较好,因为不能在“兵”后停顿;从动词“从”分析,前面的“帝”是主语,“帝”前要停顿,后面的“之”是宾语,“之”后要停顿。

再如“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从“不许”是朝廷的命令的角度分析,“不许”要单独成句。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巡抚,意为巡视安抚;也是职官名,明代开始设置,职责是代替君王来巡视天下。

B.会师,行军之时,各路人马在某一地点聚集起来,也可比喻几个方面人员的会合。

C.僭号,冒用上级尊号;“僭”,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D.屯田,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税粮。

答案 C

解析 “冒用上级的尊号”错误,应为冒用帝王的尊号。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百朋能文能武,颇有战功。

吴百朋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先后担任了御史、右少卿等职务,后来改任为提督军务,与两广提督共同讨伐河源贼寇后二人又在海丰打败倭寇。

B.吴百朋有勇有谋,冲锋陷阵。

对广东的三处盗贼巢穴朝廷有近十年没有征讨,吴百朋认为他们接受招安后会马上反叛,若不快速征讨会招致大祸,就上书献计并亲自率兵征讨。

C.吴百朋娴于军旅,屡受升迁。

朝廷认为吴百朋长时间在军旅很辛苦,就任命他为大理卿,但欧阳一敬等人上奏求朝廷留下吴百朋剿灭乱贼,皇上就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等官职。

D.吴百朋考核官员,做事认真。

万历初年,吴百朋巡视宣、大、山西三镇,用粮饷、险隘等八事考核边地大臣,并根据官员情况对督抚总兵以下的官员进行升降奖罚。

答案 B

解析 “亲自率兵征讨”错误,原文有“百朋乃命守备蔡汝兰讨擒清规于苦竹嶂”,意思是吴百朋下令,蔡汝兰擒获赖清规。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百朋亦阳罢兵,而诱贼党为内应,先后悉擒之,惟三巢未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进边图,凡关塞险隘,番族部落,士马强弱,亭障远近,历历如指掌。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吴百朋也佯装罢兵,利诱乱贼的党羽作为内应,先后将他们全部抓获,只有三个贼寇的巢穴没有攻下。

(“阳”“悉”各1分,译出大意3分)

(2)进献边防图,凡是关塞险隘处所,少数民族的部落,兵马的强弱,亭障设置的远近,都清晰分明得像指着手掌看一样。

(“亭障”“指掌”各1分,译出大意3分)

解析 

(1)“阳”,通“佯”,假装,佯装;“悉”,全部。

(2)“亭障”,名词活用作动词,亭障设置;“指掌”,指着手掌看。

【参考译文】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

考中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

授职为永丰知县。

受征召,就任御史,历任淮州、扬州、湖广的按察使。

后来,晋升为大理寺丞、右少卿。

嘉靖四十二年夏天,他升任右佥都御史、在郧阳任巡抚。

后调任为提督,负责军务,巡视南昌、赣州、汀州、漳州。

与两广提督吴桂芳讨伐、平定河源的乱贼李亚元、程乡的乱贼叶丹楼,又会师一处,在海丰打败倭寇。

起初,广东大埔的百姓蓝松山、余大眷发动叛乱,在漳州、延平、兴州、泉州之间流窜、抢劫。

官军击败了他们,他们逃到永春,与香寮的盗贼苏阿普、范继祖联合侵犯德化,被都指挥耿宗元打败,他们假装请求招安。

吴百朋也佯装罢兵,利诱乱贼的党羽作为内应,先后将他们全部抓获,只有三个贼寇的巢穴没有攻下。

三个巢穴是指和平的李文彪所占据的岑冈,龙南的谢允樟所占据的高沙,赖清规所占据的下历。

朝廷因为倭患棘手,十年没有讨伐三股乱贼。

李文彪死后,他的儿子李珍与江月照接替他,更加猖獗。

嘉靖四十四年秋天,吴百朋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依然巡防上述地区。

他上奏说:

“三个巢穴的乱贼冒犯尊卑之礼而称王,即刻招安即刻又叛乱。

广东的和平、龙川、兴宁,江西的龙南、信丰、安远,被蚕食过半。

不赶紧讨伐,祸害不可言说。

三个巢穴中只有赖清规的势力跨江西、广东六县,最违逆圣命,讨伐必须从下历开始。

”世宗将奏章交给部中议论,并依从了他。

吴百朋于是命令守备蔡汝兰在苦竹嶂讨伐并擒拿了赖清规,震慑了众贼。

隆庆初年,吏部因为吴百朋颇受兵营之苦,渐次升他任大理卿。

给事中欧阳一敬等人奏请穆宗仍将吴百朋留任负责剿灭乱贼,穆宗下诏将他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依旧巡抚故地。

吴百朋上奏,春夏用兵妨碍农田的耕作,应该进行招安,穆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不久,他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

请求回乡终养天年,穆宗不同意。

改任为刑部右侍郎。

父亲去世后回乡服丧,再度做官时改任兵部职。

万历初年,奉命巡视宣州、大同、山西三镇。

吴百朋以粮饷、险隘、兵马、器械、屯田、盐法、番马、逆党等八件事情考核边疆大臣,督抚王崇古、吴兑、总兵郭琥以下的官吏,分别受到升官赏赐或罢免的处理。

又进献边防图,凡是关塞险隘处所,少数民族的部落,兵马的强弱,亭障设置的远近,都清晰分明得像指着手掌看一样。

后由于探视母亲回乡。

又出任南京右都御史,升任刑部尚书。

过了一年去世。

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韩公裔,字子扆,开封人。

充康王府内知客。

金兵犯京,王出使,公裔从行。

渡河,将官刘浩、吴湛私斗,公裔谕之乃解。

次磁州,军民戕奉使王云,随王车入州廨,公裔复谕退之。

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

自是亲爱愈笃。

及兵退,张邦昌遣人同王舅韦渊来献传国玺。

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元祐后诏王入承大统,府僚谓金兵尚近,宜屯彭城。

公裔言:

“国家肇基睢阳,王亦宜于睢阳受命。

”时前军已发,将趋彭城,会天大雷电,不能前,王异之,夜半抗声语公裔曰:

“明日如睢阳,决矣。

”既即帝位,公裔累迁武功大夫。

后以事忤黄潜善,适帝幸维扬,公裔丐去,潜善以为避事,遂降三官,送吏部。

帝幸越,念其旧劳,召复故官,累迁至广州观察使。

公裔给事藩邸三十余年,恩宠优厚,每置酒慈宁宫,必召公裔。

会修《玉牒》,元帅府事多放佚,秦桧以公裔帅府旧人,奏令修书官就质其事。

俄除保康军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衔之。

右谏议大夫汪勃希桧意,劾罢公裔,遂与外祠,在外居住,而帝眷之不衰。

桧死,即复提举佑神观,赐第和宁门西,帝曰:

“朕与东朝欲常见卿,故以自近耳。

”升华容军节度使,寻致仕。

高宗既内禅,尝与孝宗语其忠劳,因诏所居郡善视之。

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尉,谥恭荣,官其亲族八人。

高宗赐金帛甚厚。

公裔律身稍谨,不市恩,又敢与秦桧异,斯亦足取云。

(选自《宋史·韩公裔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B.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C.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D.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答案 B

解析 根据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

当时韦渊自称“伪官”,议论的人又认为张邦昌不能信任,康王生气,要杀韦渊,韩公裔说:

“国玺自己回来,是天命。

”康王于是接受国玺,命令韩公裔掌管。

韩公裔尽力救韦渊,免去他的罪行。

“议者”的意思是议论的人,是下文的主语,排除C项。

“不可信”表意完整,不可断开,排除D项。

“天命也”是判断句,根据文意,“渊”是上文的宾语,“释其罪”的逻辑主语为“公裔”,排除A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B.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C.内禅是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予其家族里的人,称“内禅”。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恭帝。

答案 A

解析 “文武官员任免”错,武官任免不是由吏部掌管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公裔善于劝解。

他在康王府任职,在出使途中有人争斗,经他劝说才和解;在磁州,军民作乱,影响康王,他又去劝退乱民。

B.韩公裔忠于职守。

康王要继承皇位,有人建议去彭城躲金兵,韩公裔提议去开业基地睢阳,碰上恶劣天气,康王最终听取了韩公裔的意见。

C.韩公裔遭到权贵排挤。

他得罪了黄潜善,被降官三级;秦桧让修书官向韩公裔咨询有关事情,被韩拒绝,有人迎合秦桧乘机罢免韩的官职。

D.韩公裔深得皇帝宠信。

他恢复官职后,高宗因要经常见他,就安排他住得近一些;孝宗得知韩公裔的忠心和功劳后,下令优待韩公裔。

答案 C

解析 “被韩拒绝”在文中没有依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

自是亲爱愈笃。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裔律身稍谨,不市恩,又敢与秦桧异,斯亦足取云。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康王将要南行,和韩公裔谋划,从小路在夜间暗中起兵。

从此康王对韩公裔更加亲近看重。

(南、间道、潜、笃,各1分,句意1分)

(2)韩公裔约束自己很严谨,不给别人好处以讨好别人,又敢和秦桧持不同意见,这也是可取的地方。

(律、市、异、斯,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1)南,名词活用作动词,南行;间道,名词活用作状语,从小道;潜,暗中;笃,深。

(2)律,约束;市,给;异,持不同意见;斯,这。

【参考译文】

韩公裔,字子扆,开封人。

担任康王府内知客,金国军队侵犯京城,康王出使,韩公裔随行。

渡过黄河,将官刘浩、吴湛私下争斗,韩公裔劝说他们才和解。

驻扎在磁州,军民残杀奉命出使的王云,跟随康王的车队进入州署,韩公裔又劝退他们。

康王将要南行,和韩公裔谋划,从小路在夜间暗中起兵,从此康王对韩公裔更加亲近看重。

等到金兵撤退,张邦昌派人和康王的舅舅韦渊来献传国玉玺。

当时韦渊自称“伪官”,议论的人又认为张邦昌不能信任,康王生气,要杀韦渊。

韩公裔说:

“国玺自己回来,是天命。

”康王于是接受国玺,命令韩公裔掌管。

韩公裔尽力救韦渊,免去他的罪行。

元祐皇后诏令康王进京继承帝位,府僚认为金兵还离得近,应驻扎在彭城。

韩公裔说:

“国家在睢阳创立基业,康王也应在睢阳受命。

”当时前军已经出发,将前往彭城,恰好天上雷电大发作,不能前进,康王对此感到惊异,半夜高声对韩公裔说:

“明天到睢阳,决定了。

”继承帝位后,韩公裔多次升职担任武功大夫。

后来因事触犯黄潜善,正好皇帝是到维扬,韩公裔请求离职,黄潜善认为韩公裔回避事务,于是降官三级,送往吏部。

皇帝来到越地,考虑韩公裔以前的功劳,召入朝廷恢复原来的官职,多次升官位至广州观察使。

韩公裔在王府供职三十多年,得到的恩惠与宠爱很优厚,皇帝每次在慈宁宫置办酒席,一定召入韩公裔。

碰上修撰《玉牒》,元帅府的事多数散失,秦桧因韩公裔是原来帅府的人,上奏让修书官前去咨询韩公裔有关的事情。

不久授任韩公裔保康军承宣使,秦桧怀疑韩公裔越过自己向皇帝请求,忌恨韩公裔。

右谏议大夫汪勃迎合秦桧的意思,弹劾罢免韩公裔,于是让韩公裔担任地方祠掾官,在外地居住,但皇帝对他宠爱重视不减。

秦桧死后,立即恢复掌管佑神观,赏赐府第在和宁门西,皇帝说:

“我和太子想常见您,所以安排住得近一些。

”升任华容军节度使,不久退休。

高宗传位太子后,曾经和孝宗谈到韩公裔的忠诚和功劳,于是朝廷下诏韩公裔所居住的州郡厚待他。

乾道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赠官太尉,谥号恭荣,给他的亲属八人授官。

高宗赏赐金钱丝绸很优厚。

韩公裔约束自己很严谨,不给别人好处以讨好别人,又敢和秦桧持不同意见,这也是可取的地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杨昭俭,字仲宝,京兆长安人。

曾祖嗣复,唐门下侍郎、平章事、吏部尚书。

祖授,唐刑部尚书。

父景,梁左谏议大夫。

昭俭少敏俊,后唐长兴中,登进士第。

解褐成德军节度推官。

历镇、魏掌书记,拜左拾遗、直史馆,与中书舍人张昭远等同修《明宗实录》。

书成,迁殿中侍御史。

天福初,改礼部员外郎。

晋祖命宰相冯道为契丹册礼使,以昭俭为介,授职方员外郎,旋加虞部郎中,俄以本官知制诰。

不逾月三拜命,时人荣之。

又为荆南高从诲生辰国信使,赐金紫。

使回,拜中书舍人,又为翰林学士。

时骄将张彦泽镇泾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