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05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docx

枣庄市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讲课稿

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

国民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以下简称读写能力)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2013年3月,“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指出:

“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全民阅读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支点。

读写能力是人们实现人生目标,发展知识和潜力,参与社会活动最基本的技能。

培养中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目标,造就合格公民的基本任务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量达不到语文、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日常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了应对各类考试的模拟练习,真正意义上的读写活动非常有限,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迟缓。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为改变这一现状,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提高自身修养,建设书香校园,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

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精神,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目标,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思辨、质疑和批判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目标要求

(一)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增加阅读量。

在确保完成国家中小学语文、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阅读量基础上,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状况和兴趣爱好,适当增大阅读范围和阅读量,以获取阅读的最大效益。

(二)打通学段学科,实施衔接育人。

以语文、英语学科为龙头,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基。

(三)打通课内课外,实施全面育人。

以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为载体,处理好课内积累和课外拓展的关系,不断丰富课内外学习内容,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

(四)中小学语文、英语读写内容目标和能力目标。

(见附件1)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图书、阅览室建设,为师生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图书、阅览室建设,为师生提供数量充足、内容广泛、健康有益的图书资源。

要在公用经费中按比例列支图书购置费用;要充分征求学科教师意见,科学配置图书;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电子阅览室,增加电子图书资源储备。

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学科专门阅览室,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与发展需求。

要建立和完善图书借阅制度,确保图书借阅、阅览等活动的有效开展。

要保证每名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量不少于8—10本。

要全天候开放图书和阅览室,以方便学生利用晚自习、课外活动、双休日和节假日等闲暇时间进行阅读。

要积极拓展阅读资源,与社区图书馆、社会图书馆加强联系,广开书源。

采用家长会、开设阅读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认识到阅读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定期给家长推荐优秀书目,让家长为孩子积极购买书籍,督促孩子阅读。

(二)调整课程设置,拓展课堂时空

各学校要继续加大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改革力度,把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作为学科教学最基本的目标。

要加强阅读、写作等基本课型的研究,重点解决好课内阅读问题,坚持上好作文课,扭转作文课的“弱化”现象。

要加强“读写结合”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不断拓展课堂时空。

原则上,要保证每周、每班学生集中阅读、写作训练时间不少于两个课时。

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师要深入课堂,开展读写指导,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写作技巧、读物选择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学校应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三)开发校本课程,积累课程资源

各学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把语文、英语读写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要大力开发读写课程资源,利用各种资源手段,广泛搜集,精选精编,为学生提供经典的课内外精、泛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传统的读书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背诵和积累经典的诗文警句。

原则上,小学六年背诵量累计:

语文古今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英语不少于5000词;初中:

语文不少于80篇(段),英语不少于1.5万词;高中:

语文不少于90篇(段),英语不少于2万词。

(四)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读书和写作的快乐,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如开展知名作家进校园、读书征文、主题演讲、诗文朗诵、经典诵读等活动;还可设置相对固定的“读书节”,创办读写报刊,成立不同类型的阅读、写作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等;要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如“书香班级”、“书香年级”、“读书之星”、“未来小作家”等。

要积极鼓励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开展文学创作,向报刊投稿。

要鼓励教师率先垂范,爱读书、多读书,通过读书提高人生品位、职业修养与专业水平,成为有知识、有涵养,敢于创新,具有人格魅力的新型教师。

倡导教师“与书为伴”,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书不少于5本。

组织开展教师专题读书活动,如读书论坛、读书交流心得等;开展读书演讲比赛、“读书之星”、“藏书之星”评比等,激发教师读书的积极性。

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每学期撰写教育随笔或读书笔记不少于5篇。

学校要对教师阅读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五)建设书香校园,形成浓厚读书氛围

各学校要结合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要办好学校读报栏,设立读书专栏、文化走廊,建立校园读书角,为师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要积极创设便于学生随机阅读的读书环境,在教室、走廊、宿舍等场所设立图书角、小书架,配备一定数量的图书供学生随机阅读。

要设立“图书超市”、“交换空间”,促进学生个人藏书的交流,实现图书资源共享,让阅读活动随时随地发生,让学生真正与书籍结缘。

各区(市)、学校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策略与方法,逐步形成区域与学校特色。

要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书香校园”的形成。

四、机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功在当下,利在长远。

各区(市)教育局要充分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市教育局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基教、仪器、电教、教研等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枣庄市中小学开展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领导小组。

各区(市)、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学校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成立读写指导小组。

要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和指导,保障阅读资源配置,形成区域性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推进机制。

市、区(市)两级教研部门具体负责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

市教研室成立由主任任组长,相关学科教研员为成员的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指导小组,负责全市活动的计划制订、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

各区(市)教研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引领与推进活动的开展。

市、区(市)两级教研部门都要把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纳入教学研究工作范畴,加强对落实情况的调研和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建立评价机制。

各区(市)教育局要加强对学校推进工作的督导、评估和考评,将督导评估结果和活动成效与学校考核、评优树先挂钩,确保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实到位。

区(市)教研部门要开展读写水平专项检测,并将考评、检测结果纳入对学校教学工作整体考评。

各中小学要将学生参加读书活动、读书社团情况纳入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的考核,并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市教育局把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枣庄市中小学教育工作评价方案》质量评价细则;将进一步加强研究,自2016年起,在全市初中学业考试中逐步增加相关学科分值和读写能力的考查权重。

(四)严格执行收费规定。

课外读物的选用,要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原则。

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向学生摊派或强迫学生购买某种读物。

属于学生和家长自己购买的图书一定要本着自愿的原则,严禁指令性强制购买。

禁止和查处一切以活动的名义搭车违规收费的行为。

附件:

1.枣庄市中小学语文、英语阅读与写作内容目标和能力目标

   2.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推荐书目

附件1

枣庄市中小学语文、英语阅读与写作内容目标和能力目标

中小学语文

 

第一学段

(1—2年级)

阅读目标: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写作目标:

能通过写字条或卡片形式简单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用学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通顺的话;理顺次序明显错乱的句子;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或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写稍复杂的留言条;会编简单的顺口溜。

第二学段

(3—4)年级

阅读目标:

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学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写作目标:

写内容真实具体的、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学写书信;学写谜语童谣;学写产品说明书;修改有错误的句子;理顺段落错乱的短文。

第三学段

(5—6)年级

阅读目标:

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能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能主动积累和运用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写作目标:

用正确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根据要求选择材料,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写简单的童谣或和小诗,写对联;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7年级

阅读目标: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面,拓展阅读视野。

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提高理解能力。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一两部名著;学会制作阅读卡,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写作目标:

有真情实感,能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表达力求有创意。

开展文学社团、自办报刊、日记、读书笔记、影视评论、投稿、广告、写作比赛、网络写作等课外写作活动。

各种写作练笔不少于1万字。

8年级

阅读目标:

把握作品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一两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写作目标: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努力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学会在写作练笔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不断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各种写作练笔不少于1万字。

9年级

阅读目标:

能初步学会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通过多种媒介、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80万字,阅读一两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20篇(段)。

写作目标:

能从阅读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各种写作练笔不少于1万字。

 

高一

阅读目标:

能在阅读时运用符号圈画、批注,养成具有个性特征、较好的阅读习惯。

写作目标:

养成审题、构思的写作习惯,能写作符合考试“基础等级”要求的文章。

各种写作练笔不少于1万字。

高二

阅读目标:

能边阅读,边批注,边质疑,形成适合不同情境、得体的阅读规范。

写作目标:

能写作常用文体文章,能达到基础等级要求,寻找个人“发展等级”点。

各种写作练笔不少于1万字。

高三

阅读目标:

能在阅读中思考、对话,形成理性认识,获得鉴赏阅读的良好习得。

写作目标:

在基础等级的要求上,能拟写符合考试“发展等级”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文章。

各种写作练笔不少于1万字。

小学语文

一、阅读目标

1.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2.提高师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促进学生成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人才。

3.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

4.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5.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诵读产生浓厚兴趣。

在诵读过程中,能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2.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

3.能主动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学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1.在诵读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能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

扩展阅读面。

3.能主动积累和运用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写作目标

  一年级(拼音习作):

  1.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2.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话;

  3.能通过写字条或卡片形式简单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

  4.会写贺卡和简单的留言条。

  二年级(半汉字习作):

.

  1.用学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通顺的话;

  2.理顺次序明显错乱的句子;

  3.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或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4.写稍复杂的留言条;

  5.会编简单的顺口溜。

  三年级:

  1.用学过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写通顺的话;

  2.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较具体的片段;

  3.会写通知;

  4.写简单的日记;

  5.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四年级:

  1.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话;

  2.初步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3.写内容真实具体的、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

  4.学写书信;

  5.学写谜语童谣;

  6.学写产品说明书;

  7.修改有错误的句子;

  8.理顺段落错乱的短文。

  五年级:

  1.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或片段;

  2.观察事物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

  3.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

  5.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

  6.写读书摘记、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

  7.学写歇后语对联;

  8.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作文。

  六年级:

  1.用正确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2.观察事物注意抓住特点,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

  4.根据要求选择材料,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

  5.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

  6.写读后感;

  7.学写简单的童谣或和小诗,写对联;

  8.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习作范围(学生根据提供的习作范围自定题目)

  1.生活经验:

病、梦、钱、时间、电视(电影)、电话(手机)、节日(假日)、奖励、味道、文具、约会、季节、运动、食物、健康、消息、衣服、交通、风波、学校、天气、卡通、玩具、游戏、第一次、星期日、我懂得。

  2.科幻科技:

星、云、月亮、太阳、未来、宇宙、外星人、宇宙飞船等新科技产品设计。

  3.旅行探险:

旅行、惊魂、世界、行程、荒岛、照片。

  4.环境生态:

山、河、海、风、雷、雨、森林、草原、动物、地球、绿色。

  5.创意写作:

颜色、我想、假如、x年后、为什么、缩小了、不见了、时光倒流、看图联想、故事续写。

  6.抒发情感:

愿望、可怕、感谢、财富、哭笑、秘密、回忆、心里话。

  7.人物:

老师、同学、朋友、偶像、英雄、领袖、家人、友谊。

  8.文化:

美、善、礼仪、节日、报纸、习惯、音乐、枣庄地区。

  9.品德:

爱、礼貌、诚信、忍耐、坚强、勇敢、孝顺、忠心、顺服、温柔、同情。

初中语文

一、阅读目标

1.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拓展阅读视野。

2.重视阅读积累。

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提高理解能力。

能初步学会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把握作品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通过多种媒介,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对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5.学会制订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学会制作阅读卡,善于积累素材,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二、写作目标

1.写作练笔要有真情实感,能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努力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4.学会在写作练笔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不断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5.能从阅读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6.教师应结合教材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课外阅读活动,有意识指导学生开展文学社团、自办报刊、日记、读书笔记、影视评论、投稿、广告、写作比赛、网络写作等课外写作活动。

7.每学年各种写作练笔不少于1万字。

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内容方面的主要安排

七年级上册:

作为小学向初中过渡的衔接,安排的写作活动旨在引起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乐于开口。

七年级下册:

写作习惯和基本观念的培养。

八年级上册:

写作基本技能(五种表达方式)的训练。

八年级下册:

说明文本的写作训练为主,兼及叙事、议论文本的写作训练。

九年级上册:

叙事文本的写作训练为主,兼及议论、说明文本的写作训练。

九年级下册:

议论文本的写作训练为主,兼及叙事文本的写作训练。

高中语文

一、阅读目标

1.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形成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5.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7.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10.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11.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12.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

13.以增强学生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