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0780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复习专用说明文阅读训练

说明文阅读1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

《非凡的蜻蜓》

  ①有一个谜语是这样的:

“小飞机,绿眼睛,转呀转呀亮晶晶。

飞一飞,停一停,飞来飞去捉蚊蝇。

”如果你问一下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会告诉你谜面:

蜻蜓。

②在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

不仅飞快的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如的飞行姿态也常是变幻莫测,尤其是在变换方向时,仍可完成漂亮的飞行动作。

它们可作短距离飞行;也可成群地自转飞行;时尔滑翔向前、回转,时尔垂直向上,去追捕具有相同飞速的苍蝇。

可以说,蜻蜓是大自然最杰出的飞行家!

  ③最值得惊诧的是它们的飞行耐力强。

一位昆虫学家曾这样描述它们:

在连续几个月内,每天,当太阳初放光芒之时,它们便开始不停地飞,仅在晚上(天气不好时,偶尔也在白天)作片刻休息。

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因为蜻蜓具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囊内贮有空气,可调节体温,也是使之毫不费力地停留在空中的奥妙所在。

   ④蜻蜓凭着自己高超的飞行技能,那么,它们的食性有什么特点呢?

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

它们似乎十分害怕具毒腺的昆虫,如蜜蜂、金龟子等。

蜻蜓也相互吞食,尽管这并不普遍,但毕竟存在着弱肉强食的现象。

因此,蜻蜓是肉食性动物,食性较杂。

⑤蜻蜓的成长很有趣,它们的幼虫(称水虿)只能在水中成长:

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chài)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

蜻蜓由水虿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

此时,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⑥在通常情况下,蜻蜓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大约一年;成虫一般活到春末或夏季,而它们的卵则可以度过秋冬,直到第二年的初春。

欧洲地区的蜻蜓一般每年繁殖二代。

有些种类的蜻蜓的生命周期可长达三年四年,甚至五年。

  ⑦那么,蜻蜓的天敌是谁呢?

事实告诉我们:

在生命的大千世界中,任何肉食者对比它更强大的对手来说,终究只能是牺牲品。

比如:

鱼,尤其是鳊鱼、鳟鱼、鲈鱼都捕食蜻蜓的幼体,而对于雌性成虫来说,它们到水中产卵的时候,也有可能遇到这些剋星。

青蛙和鼩鼱(qújīng)似乎也偏爱捕食蜻蜓,蹼足类、涉禽类也都把正在孵化中的水虿作为主食,而成虫则常常遭到隼的追捕。

众所周知,鸣禽类中的翠鸟最善捕食蜻蜓幼体。

昆虫类中的斑蝥、水边蚂蚁、龙虱以及灰蝎蝽也会向蜻蜓发起进攻。

⑧在欧洲上空飞翔的蜻蜓有几百种,在热带地区,在亚马逊河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成千种!

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蜓几乎无处不飞翔!

⑨这就是可爱的蜻蜓!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_________,从说明对象的角度来看,本文是______说明文;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

2.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并说说开头的谜语有什么作用。

3第⑦段能删掉吗?

为什么?

4第④段第二句加画线词“主要”能去掉吗?

为什么?

5.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高铁时代”已到来

王瑞良

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

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

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

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

“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

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

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

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

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

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

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

“武汉——广州”动车组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定员601人。

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

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

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

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

⑨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

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

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

车门颜色也各不相同,一看便知该车厢属于何等级。

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

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

⑩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

(选自《青少年科技》,略有改动)

1.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第⑤至⑨自然段介绍了高速铁路的特别要求,其中⑦至⑨三段各介绍了哪一个方面的要求?

                                                           

3..第③段和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画线句:

                                                        

第⑨段画线句: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2)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

                                                           

5..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

假如高铁修到了秀山,你认为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请简明作答。

(至少答出两点)

1.改变人们生活的智能技术

①智能技术,确切的名称是人工智能,实际上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

它与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一起被世界学术界称为人类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

②智能技术是众多“高科技”中的佼佼者。

它不仅是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而且它的几乎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令人刮目相看。

那么。

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新兴智能技术,究竟怎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下面,我们不妨列举一些事例让大家了解、领悟和体验。

③在大城市里,人们使用交通卡乘坐公交车、地铁和出租车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你有没有想过:

一张薄如纸片像名片一样大小的交通卡,为何在读卡器上轻轻一刷就如此迅速地为你支付了车资?

原来是你看不见的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人工智能资费系统承担了整个付费过程:

读卡器用无线信号读取并确认交通卡集成电路块中的信息,再按预先设定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诸如上车或进站时间、路程确认、分级扣款等一系列操作,还要进行线路间的费用清算、换乘优惠等处理……这些原本需要大量人力和相当长时间来完成的作业,却在分秒之间由计算机芯片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统来代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④你只要留意观察一下,在每个城市、各个行业都能发现人工智能的蛛丝马迹:

银行24小时开放的自动取款机;超市、商场和餐馆中的结帐机、信用卡刷卡机;地铁、轻轨和火车站的自动售票机、电脑自动查询机;宾馆、高级写字楼的自动门禁、房门卡、感应水龙头、冲便器;汽车里的电子导航、倒车自动防撞装置、电子车锁;医院里的电子病历、电子查房、专家诊断系统和异地远程会诊及手术;设备制造工厂的无人化自动装配生产线、自动焊接、自动喷漆;发电站、自来水厂和煤气公司的自动控制、处理、显示系统;学校、培训机构里的虚拟现实模拟培训系统;军队的智能火炮、制导导弹、无人飞机及电子模拟军事演习;体育场馆里比赛用的准确电子计时器、起跑器、芯片足球、鹰眼系统等等。

⑤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顾客瑟琳娜走进时装店。

店员带她进了一间被称为“电子试衣室”的房间。

房间里空无一物,四周是与人同高度的巨大电子玻璃幕墙。

接下来,瑟琳娜小姐居然在四面的电子幕墙上看到了商店里所有款式的白色长裤,瑟琳娜小姐选中其中一条后,霎时间,电子幕墙上出现了一个和瑟琳娜小姐身形尺寸一模一样的虚拟模特,她穿上了选中的白色长裤,并向瑟琳娜小姐滚动展示了在不同角度、不同姿态时的整体形象和服饰效果。

这让瑟琳娜小姐惊喜万分。

因为她不仅再也不用经历那种因为脱衣、穿衣带来的尴尬和麻烦,而且可以更清晰、更自由地欣赏和感受服装的魅力。

⑥专家们表示,作为联系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智能化技术其应用的序幕才刚刚拉开,在21世纪人们将亲眼目睹和体验智能化技术在交通、金融、建筑、娱乐、教育、通信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深刻变化,进而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1.请说说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归纳智能技术使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有了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从第②段中选择两个四字词语概括智能技术的特点的话,哪两个词语最恰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智能技术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工作岗位,夺走了许多就业机会,随着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必将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从而引起社会的不安。

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说说你的看法。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

”作家老舍甚至说:

“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

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

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

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

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

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

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

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

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

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终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

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

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

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

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

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

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

“讲”就是评理。

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

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

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

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信控”们请抬抬头

①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

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

“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②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刚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们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可以做到及时沟通、聊天、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

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亲朋好友的资讯,还能看到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要获得满足时,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而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都是较高层次的需求。

“微信控”正是通过“晒”来让朋友们找到谈资、了解近况,得到朋友认同和关注来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

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④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

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

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

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⑤如何才能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呢?

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网络工具之所以被研发出来,是为了更好服务人类,而不是用来控制人类;其次,应强制自己合理有度地使用网络工具,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周围人的面对面交流上;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帮助减弱“微信控”。

1.分析第①段是如何引出“微信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加下划线的“减弱”能否换成“消除”?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并选择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

4..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

她说:

“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

”请你运用上文中的知识,分析姐姐如此现状的心理原因,并向其列出“微信控”的主要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

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

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

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

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

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

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

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

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

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

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加横线词语“甚至”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文章第3、4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过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蜻蜓   事理   逻辑  2.说明蜻蜓的飞行、生长和种类特征,开头的谜语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不能,这一段从蜻蜓的生存状况方面介绍蜻蜓的相关知识,使说明内容更加完整。

  4.不能,“主要”从程度上限制,说明这些昆虫是蜻蜓经常吃的,去掉后变成只吃这些昆虫,与客观事实不符,语言太绝对,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5.打比方,把蜻蜓比喻为飞行家,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蜻蜓飞行技艺高超的特征,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

  

2.一是引出说明对象:

高速铁路;二是运用设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速度极快;安全性强;舒适度高。

(意对即可)  4.第③段:

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突出)了高速列车速度快的特点。

第⑨段:

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的说明了高速列车舒适度高的特点。

  5.

(1)不能删去。

因为“目前”表示是作者在调查写成文章之前,如果去掉就没有时间限制,不能保证今后不会有更长更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2)不能删去。

因为“通常”是指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但也有少数例外的情况,一旦去掉就变成只有这种情况没有其它情况了。

  6.示例:

①出行更方便、快捷、舒适。

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③促进城市间的交流。

④促进家乡经济的繁荣等。

  

3.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  4.示例:

节省了人力(或:

减少了劳力)、节省了时间(或:

提高了效率)、带来了方便(或:

提供了方便)、改变了生活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或:

提高了生活质量)  5.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