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1070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疆英吉沙县

3万亩特色红枣基地建设示范项目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4

第三章项目实施区基本概况……………………………………………………………5

第四章市场分析…………………………………………………………………………8

第五章项目建设的依据、原则和思路…………………………………………………9

第六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

第七章效益分析………………………………………………………………………21

附表……………………………………………………………………………………27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新疆英吉沙县3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建设项目

2、承建单位:

英吉中农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建设周期:

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

4、建设地点: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种植基地建设、防护林建设、开展红枣的相关种植与研究等。

(1)、基地建设:

一期工程种植1000亩/防护林建设/红枣苗木种植/变压器、拉电/打机电井20眼及配套设施/建立健全节水灌溉系统/农区道路。

(2)、其他:

病虫害生物防治/农民技术培训/矮密园综合管理技术。

三、项目建设投资规模

首期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

其中:

由项目建设投资、铺底流动资金、其他费用三部分组成,其中:

项目建设投资27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50万元,其它费用50万元。

  1、项目建设资金筹措

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24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当地银行支持三农贷款500万,占总投资的20%。

2、项目的经济效益

  第一年:

亩均栽植2年嫁接苗176株,无收益。

  第二年:

每株产果2公斤,2013年鲜枣收购价25元/公斤,每亩年收益8850元。

第三年:

每株挂果5公斤,每亩年收益22000元。

第四年:

每株挂果10公斤,每亩年收益44000元。

  第五年至十五年:

每株保持生果10公斤,每亩总收益440000元。

  因红枣树最佳生长寿命为15年,15年后需要翻种或改种其他植物,累计十五年总产值达514850元,以本基数计算(红枣树权限为15年)。

投资回收期:

2年

四、项目综合评价

(1)该项目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和法规,抓住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

(2)、项目建设利用和田县独特的区域和光热资源优势、水土资源,有成熟丰富的栽培技术,农民有种红枣的热情,劳动力有保证。

(3)、项目区在两河之间地下水储量多,打井容易,项目区用水有保证。

(4)、项目区南面紧挨315国道,北面与沙漠公路连接,交通便利。

(5)、喀什市电力供应充足,电网已经拉到项目区。

  该项目的提出符合新疆林果业发展规划,符合喀什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是特色农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该项目充分发挥了当地优越的水土光热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生产高档优质果品,产品市场预测与技术条件分析可行,建设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建设规模设计适度,建设条件优越,经济效益显著,公司通过项目的建设,形成产、加、销相结合的一体化企业发展模式,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由传统经营方式向集约、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带动农民积极发展绿色、有机优质产品,提高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及当地财政收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项目实施本身还有较强的示范带头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新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全疆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的目标,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达到1200万亩。

到2015年,优质林果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果品产量达到1500万吨。

和田县提出在此期间红枣面积达到30万亩。

  和田县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试种红枣,由于该县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悬殊,光热资源匹配极佳,非常适宜红枣的种植,特别有利于枣果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积累,根据新疆农科院果品研究所测定,和田县枣果每百克含钙109mg,含锌5mg,含铁1.24mg,维生素31.9mg,可溶性总糖74.88%。

各项指标均高于外地红枣,营养丰富,品质极优,相对于新疆绝大部分县市来说是“人无我有”的产业,对于全国来说是“人有我优”的产业。

对此和田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本县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审视和田县农业发展现状,科学论证、高瞻远瞩,确立了“红枣产业发展战略”。

以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入和建设中国最优干食红枣基地为目标,拉开了红枣产业发展的序幕。

计划在5年期内利用节水灌溉技术种植30万亩优质红枣。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和田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经济开发工作的需要。

  2、和田县光热有效辐射、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远远高于内地枣产区,位居新疆首位,该项目是发展和田县特色林果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3、优质红枣基地建设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山川秀美西部和国家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的需要,红枣具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作用,是当地平原绿化,治理沙荒的首选树种,对于塔南生态体系建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4、产业政策有利于红枣基地的发展。

近几年,国家已把红枣作为退耕还林生态及经济林双选树种,和田县也制定了在本地区建设30万亩优质红枣”发展目标,和田县已成立了红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订了和田红枣产业规划,出台了优惠政策,实施长远发展战略。

  5、在农作物种植前景不景气的情况下,和田县已把发展红枣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柱产业来培植,红枣产业是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也是富县的途径之一。

第三章项目实施区基本概况

一、项目区范围

  和田县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南依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与且末县毗邻,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与阿瓦提县接壤,总面积4.09万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

  项目建设位于和田县英阿瓦提乡、罕艾日克乡、英艾日克乡、色格孜库勒乡四乡、两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之间;利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设“3.2万亩红枣产业基地”,主要种植推广适宜本地大面积载培的以骏枣、灰枣、赞皇枣为主的制干品种和冬枣等鲜食品种。

二、项目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1)、气候资源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地区之一,气候温暖,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极端最高温度43.6℃,气温年较差36℃,气温日较差16℃,年日照时数3000-3100小时,太阳总辐射140.19-146.36千卡/平方厘米,年大于10℃积温4155℃,相对湿度38-50%,年平均降雨量34.8mm,年蒸发量2902mm,无霜期达210—239天。

 

(2)、地形地貌

和田县境内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大致可分为北部冲积沙漠平原、,项目区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

 (3)、土壤

  和田县境内土地的土壤质地可粗分为轻质(沙壤-沙质)、砾质(沙砾-砾石)、粘重(粘质-壤质)三种类型。

 (4)、水文

  和田县境内共有两条河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河流年总径流量为11.76亿立方米;和田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可开采量约为1.12亿立方米,目前开发利用较少;经过多年建设,已拥有较完善的水利枢纽工程,四级渠道防渗率达85%以上。

  2、社会经济条件

  若羌县辖三镇一区五乡,总人25.0万人,由维、汉、回等13个民族组成,近年来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加快实施“两大战略”,推动“三大开发”,使县级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其中第一产业4.96亿元;第二产业2.79亿元;第三产业2.63亿元;全县人均GDP为4152元,财政收入3461万元。

  3、交通电力条件

项目区南面紧挨315国道,北面与沙漠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和田市电力供应充足,发电和农村电网的建设改造完成,使项目区的电力供应得到保障。

  4、技术条件

  

(1)和田县红枣种植已有二十多年,农业工作者在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管理经验,县乡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发展红枣产业具有良好的群众和技术基础。

  

(2)和田光热有效辐射、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远远高于内地枣产区,位居新疆首位,十分有利于红枣生长,有利于红枣干物质和糖份积累,造就和田红枣品质非凡。

  (3)红枣耐旱,耐寒、抗病虫、耐瘠薄耐盐碱,非常适宜在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大面积种植。

同时红枣花期长,结果、生长过程中受春夏之交的大风春寒影响不大,能确保每年都能稳产、高产。

第四章市场分析

一、红枣市场现状

  中国枣根据区域化分为北枣和南枣两个生态型,地理位置是以淮河、秦岭为界。

北枣含糖量高,适宜制干枣;南枣含糖量低,适宜制蜜枣。

目前全国鲜枣年产量为70-80万吨,其中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5省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枣原产我国,已有5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日本、美国等国也有零星栽植,但都未进行商品栽培;虽然韩国进行了大面积栽培,但自给不足,近年来受我国产品冲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

枣树为亚热带荒漠植物,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苗木定植当年结果率可达70--90%,丰产性强,挂果周期长。

红枣一直是我国及世界各地华人的传统滋补保健食品,在国内及东南亚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红枣出口国,年出口量约为8000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世界红枣生产和贸易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往东南亚出口的红枣占总出口量80--90%。

二、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到21世纪中期我国将整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将会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绿色营养型果品的需求必会大大增加,我国居民及世界华人对优质枣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和田红枣因其独特的区域和光热资源优势,形成了其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高、绿色无污染等独特品质,受到中外客商的赞誉和青睐;同时该项目的建设,是依据当地自然优势,把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战略突破口,实践国家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要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性和发展广阔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该项目必能成为示范带动项目,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因此可以预测,和田红枣将会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开发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须解决鲜食枣的保鲜技术难题、加工品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劣原始等问题;另外就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还不认同红枣。

因此我国红枣产业应抓住加有利时机乘势扩张,加大宣传力度,让红枣扬名海内外,让世界认识红枣,接受红枣,使红枣国际化,开拓国际市场,做大做强和田红枣产业。

第五章项目建设的依据、原则和思路

一、建设的依据

  1、国家及新疆实施特色农产品开发的指示精神和要求;

  2、新疆及和田特色林果产业化发展规划;

  3、国内外红枣及其制品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5、和田及和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6、和田及和田县的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等行业规划。

  7、和田县红枣产业化发展规划;

8、和田县实施红枣产业基地建设的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以及红枣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加工优势;

9、和田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二、建设的原则

  1、坚持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

2、坚持项目建设与新疆及区域特色农业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项目建设与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项目建设与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项目建设面向市场,实行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6、坚持项目建设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原则;

7、坚持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基本建设程序实施,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原则;

8、坚持项目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三、建设的思路

  根据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的设想和要求,结合“和田红枣”良好的市场需求,针对和田县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当地优质红枣栽植的自然优势、生产优势和特有红枣资源品种优势,在现有红枣产业的发展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市场,以提高优质红枣种植水平和质量为突破口,以确保优质产品供给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优质红枣种苗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建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优质红枣产业化基地。

并通过“企业十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订单或契约的方式,使广大种植户与龙头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利机制和关系,一方面满足龙头企业加工的优质红枣原料需求和鲜食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促进区域优质红枣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同时要将优质红枣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作为优化区域农业结构的重点项目,加强部门、行业间的组织协调,提高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资源的利用与生态保护工作,以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在优质红枣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当地品种资源优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点,并加强与相关科研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积极进行优质红枣苗木的筛选和扩繁,保证和田县红枣产业化基地建设的需要。

在红枣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中,要在选用优质红枣苗木的基础上,选择土地集中连片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进行栽培,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全程化技术服务。

要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生产基地的种植水平和质量,以保证原料生产的优质、高效,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同时,充分考虑到红枣达到盛果期前的农民收益,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推行枣树行间间作小麦和套种苜蓿等作物,以保证生产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六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

1、投资估算的原则

  根据和田县3000亩红枣基地示范项目建设工程内容及建设工程量,按现行物价水平及有关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要求,并参照同类工程相同的投资类别进行估算。

2、投资估算依据

  

(1)本估算套用和田县《林业工程预算定额估价》。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和田县单位估价汇总表》。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和田县单位估价汇总表》。

  

(2)苗木、管材价格按市场现价

  (3)建设单位管理费按1%取费

  (4)勘察设计费按3%取费

  (5)工程监理费按2%取费

  (6)基本预备费按3%取费

3、编制说明

  

(1)、和田地区单位估价汇总表

  

(2)、《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3)、《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国家林业局2006年

  (4)、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年);

  (5)、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

  (6)、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

  (7)、《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394号)

  (8)、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

  (9)、国家计委《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

  (10)、主要设备参照市场近期询价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统一生产劳动定额;

  (12)、主提供的基础资料

  本项目设备、工具及仪器购置费以当前市场价格为主要依据。

土建工程费用、设备购置安装的计费标准,主要依据和田地区竣工的类似建(构)筑物单位造价及项目建设要求的指标进行估算。

  其他工程和费用估算,依据本工程建设条件和特点,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和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估算。

4、投资估算定额表

经过和田地区近年来相关造林实施情况的详细了解,充分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目前所必须的经费保障额度,参照国家、自治区相关造林的定额规定以及和田县近年林果绿化造林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定额。

二、投资估算

1、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1084.9万元,由项目建设投资、铺底流动资金、其他费用3部分组成,其中:

项目建设投资960.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14.1万元,其它费用10万元。

2、建设投资

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960.8万元,由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3部分组成,其中:

工程建设费用929.4万元,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6万元,预备费14.8万元。

  本项目的建设投资即为本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无形资产指一个企业拥有的可以用来作价的专利、发明、商标、品牌、商业信誉等资产,本企业正处于创业上升阶段,本项目暂无无形资产。

3、流动资金

  本项目的主要作物-红枣,在达到正常年份后一年一熟,经济周转期为一年,因此流动资金以正常年的经营成本计,共需流动资金760.66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按流动资金的15%计,为114.1万元。

4、其它

  本项目的其它费用为10万元,由项目审批运作费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费用、职工以及周边农民技术员技术培训费用3部分组成。

其中:

项目审批运作费用5万元,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费用2万元,职工以及周边农民技术员技术培训费用3万元。

三、资金来源

  1、建设资金计划

本项目建设总规模3000亩,项目总投资1084.9万元,用于红枣种植基地建设所需的部分苗木购置费用、部分整地费以及打井费、滴灌系统、房屋、农区道路以及肥料、管护、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项目铺底流动资金,项目审批动作费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费用、职工以及周边农民技术员技术培训等费用。

项目所需资金通过多渠道、多层次方式进行筹集,其中:

  

(1)、申请中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7%。

  

(2)、地方配套32万元,占总投资的2.95%。

  (3)、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972.9万元,占总投资的89.68%。

  项目建设期一年,资金使用计划为2010年。

2、中央财政资金

  项目总投资为1084.9万元,其中:

申请中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8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整地、苗木购置方面的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7.37%。

3、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项目总投资为1084.9万元,其中: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2万元,占总投资的2.95%,主要是和田县政府在春季植树期间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和义务植树,进行整地、穴状整地、定植等工作。

4、自筹资金及来源

  本项目建设主要通过申请国家农业开发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实施单位自筹三个途径解决,没有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1、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发的国农办[2009]86号文中规定,种植基地项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土地平整、农用道路、输变电设备、种苗繁育设施,质量检测设施,苗木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本项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土地平整、苗木购置等费用的支出。

财政被贴资金管理经当地农发办核实使用用途后,实行财政报账制。

2、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2万元,主要是和田县政府在春季植树期间组织农民工投劳和义务植树,进行整地、穴状整地、定植等工作,折合人民币32万元。

3、自筹资金使用管理

  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972.9万元,主要用于红枣种植基地建设所需的部分苗木购置费用、部分整地费用以及打井费、滴灌系统、房屋、农区道路以及肥料、管护、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项目铺底流动资金,项目审批动作费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费用、职工以及周边农民技术员技术培训等费用。

项目实施阶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自筹资金管理方面,严格科学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

组织管理制度、劳动管理、效益与工资挂钩度等,使人和物都能发挥最好的经济效益。

第七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1、建设单位:

新疆和田县玉都瀚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本公司与和田县委、政府合作承担国家铁道部支持的“三万吨\年核桃深加工项目”的建设与运营。

为配合项目运转和建立企业自身平抑市场价格以及培育新品种的能力。

在和田地委行署支持下和田县委政府特地规划8.9万亩荒地用作三万吨\年核桃深加工项目的原料基地。

  首期规划三万亩,计划三年完成全部土地平整、道路、井、滴灌设施铺设、林果种植诸事宜。

目前要求第一年完成5000亩;第二年完成10000亩;第三年完成15000亩。

考虑到核桃加工的短期性(年剩余产能约7个月)。

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特点,以及目前该地区效益最明显的林果为红枣。

公司决定将首期三万亩土地全部开发为红枣林果基地。

二、原料基地建设的背景条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促进新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发展战略为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历史机遇。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尤其是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更是表现出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特点。

出产的水果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

  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中段,恰好处于欧亚大陆最适宜红枣生长的为数极为有限的地区。

这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长,气候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仅35.5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751.6毫米。

这里独特的肥沃沙性土壤,特殊的地理环境位置和高效的光热资源优势具备发展特色红枣林果业的条件。

  原料种植基地选址位于和田著名的白玉河与墨玉河两条河流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平川地带。

沙质土壤堆积丰厚,地下水位较高,盐碱含量较少。

周边绿洲自古以来就是红枣等适合沙性土质果品的丰产区。

  2007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关于“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的政策,正好与本基地三万亩特色红枣种植产业相吻合。

我们规划的红枣种植园区,采用节水,便于集约化科学管理的滴灌种植管理模式。

除去对社会资金的投入具有吸引力之外,还可以配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争取国家各项农业政策项目、荒漠绿化项目、水土改造项目以及扶贫项目的支持。

三、市场情况与趋势

  目前市场上新疆的红枣产品已经成为国内果品市场的高品质保健养生营养品的代名词。

其中尤其以和田出产的各种红枣享誉全国乃至世界。

  和田金昌一号单个个体鲜枣重量在100g左右,体积约有拳头大小,2009年市场鲜枣收购价达到每公斤120元以上。

和田俊枣鲜货市场收购价也达到每公斤30元以上。

近年来,随着市场认可程度的逐年提高,和田干鲜红枣的市场价格每年都在以几乎百分之五十的涨幅增长。

在和田红枣高品质,高市场价格的影响下,新疆其他地区的红枣居然大举长途贩运至和田,冒充和田红枣,追逐高额市场利润。

这样的情况恰好表明和田红枣的市场高盈利性,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市场供应不足,当地产量不足以满足市场高端需求的实际情况。

目前的和田市场,已经出现高品质红枣千金难求的局面,甚至和田当地人已经到了吃不到也吃不起他们自古以来习惯种植的红枣的境地。

四、投入、回报与收益期

  和田地区因为其地处亚欧大陆腹心地带且完全被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阻断南部水气的地理环境之中,与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几个地表来水稀缺地带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