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1564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docx

《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docx

心理学

教师招聘心理学考点“超全”记忆口诀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冯特铁钦纳,机能主义詹姆斯,华生代表旧行为,新行为有斯金纳,精神分析弗洛伊,人本主义马斯洛,韦特海默卡夫卡,苛勒格式塔学派。

个体心理发展8阶段,乳婴幼童少青年老。

发生认知皮亚杰,感知运动前运动,具体运算与形式,感知婴儿0至2。

形式运算中学生,11直至到成年。

人格特质奥尔波,人格维度艾森克。

流体晶体智力说,有卡特尔和霍恩。

多元智力加德纳,三维智力吉尔福。

海德的共变原则,凯利的三度理论,琼斯的对应理论,态度最早源朗格。

教育学与心理学中的“第一”中国

1、中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

2、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化名李浩吾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著作。

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近代民主教育家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倡导的教育思想。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模块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含义: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认知过程----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1、心理过程:

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个性心理:

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二、心理学的体系:

1、普通心理学;2、生理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4、发展心理学;5、教育心理学;6、组织管理心理学;7、临床或医学心理学。

三、教育心理学

含义:

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五种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三种活动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发展史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1877年,俄国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3、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而后又扩充三卷本《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发展时期(20世纪20-50末)

1、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

2、我国出版的第一本:

方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3、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20世纪60-70末)

1、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开始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2、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3、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

2、观察法:

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把观察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3、调查法:

问卷法、访谈法;

4、个案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产品分析法;7、测验法。

研究原则

客观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性原则。

四、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来,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要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元

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神经系统

1、包括脑和脊髓

2、额叶:

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服从

枕叶:

视觉中枢

颞叶:

听觉加工

顶叶:

触、温、动感觉

3、左半球:

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

右半球:

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和

反射弧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如:

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的。

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如:

谈虎变色,望梅止渴。

神经活

动的基

本过程

和规律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例如:

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先会导致人手舞足蹈,而后逐渐冷静。

这是兴奋的集中和抑制的扩散。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负诱导:

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

正诱导:

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

例如:

专心学习:

同时性负诱导;

睡觉到醒来:

相继正诱导;

晚上开夜车学习,隔天没精神:

相继性负诱导。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心理活动起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流派

代表人

主要思想

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奠基人)

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构造。

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主张研究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

诞生:

1913年美国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实验方法客观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

维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完形心理学,强调心理的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

“第二势力”:

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第三势力”:

着重人格研究,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需要。

现代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心理活动是信息的加工系统。

第二章认知发展和教育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1、含义:

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分类: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机体觉(恶心,呕吐,饥饿)、平衡觉、运动觉。

3、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a、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b、感受性和感受阈限反比关系。

c、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的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微弱刺激的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4、感觉的相互作用:

正后像:

看灯泡,闭眼看到黑暗中的灯泡。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负后像:

看绿色后看白色,有红色出现。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相互补偿(盲人听觉敏锐)、联觉:

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

(1)选择性:

彩色图片更吸引人,霓虹灯广告等。

(2)理解性:

专业人员看的懂设计图。

(3)整体性:

窥一斑而知全豹。

(4)恒常性:

颜色、亮度、形状、大小恒常性。

一个人走远我们不会觉得她变小。

三、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1、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注意的能力

(提高活动的目的性、激发学习动机、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3、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规律,

使学生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快乐学习。

五、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①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②运用知觉的组。

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③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④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六、观察

1、含义:

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品质:

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3、观察力的培养:

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任务和目的;

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⑥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4、观察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个别对象阶段、认识空间联系阶段、认识因果关系阶段、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第二节记忆

一、记忆概述

1、含义: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解释是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分类:

(1)按照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分:

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不同分:

陈述性记忆(日常生活常识)、程序性记忆(运动技巧)。

(3)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备用性。

二、记忆过程

识记

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当学习程度达到150%时,识记效果最佳。

影响识记的因素:

1、有无明确目的和任务;2、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有意义记忆法)

遗忘与保持

1、最早对其研究的是德国艾宾浩斯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并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

2、遗忘的原因有:

消退说、干扰说(早晨记单词避免前摄抑制干扰)、压抑(动机)说、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

3、防止遗忘—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分散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方法多样化、⑤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结合、⑥运用多重感官。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

回忆和再认做问答题是回忆,做选择题是再认。

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创设良好的记忆氛围:

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让学生明确记忆的目的;提高学生对记忆意义的认识。

②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

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保证课间休息:

适当调节教学进度。

四、记忆系统:

主要编码方式

记忆容量

1、瞬时记忆

图像记忆

9~20

2、短时记忆

听觉编码

7+2

3、长时记忆

意义编码:

表象和语义编码

无限

五、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的遗忘。

第三节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概述

1、含义:

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特征:

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二、想象概述

1、含义:

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2、加工方式:

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3、功能:

预见、补充、替代、调节功能。

4、品质:

主动性、丰富性、生动性、现实性、新颖性、深刻性。

三、再造想象

1、含义:

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②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识要准确、鲜明、生动;

③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四、创造想象

1、含义;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产生的条件:

①强烈的创造愿望;

②丰富的表象储备;

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④原型启发;

⑤积极的思维活动;

⑥灵感的作用。

(原型启发:

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对问题解决其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五、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①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学会善于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大门;

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④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二、思维

1、含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特征:

概括性和间接性。

3、品质:

(1)广阔性和深刻性;

(2)独立性与批判性;(3)灵活性与敏捷性。

4、过程:

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对比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

5、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6、概念形成的标志:

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抽象化、类化、辨别三个阶段)

7、科学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三、创造性及其培养

含义:

是发散的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1、创造性思维

特点: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过程: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2、创造性评定原则:

一致性、多样性、适用性。

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智力、个性。

4、创造性的培养: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提供学生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解除学生害怕答错问题的心理、鼓励独立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榜样;

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发散思维、自我设计、直觉思维、头脑风暴等训练。

5、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措施: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④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四、问题解决

1、含义:

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2、特征:

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3、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假设。

4、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

5、影响因素:

问题情境、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

定势(重复先前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与功能固着(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

(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影响着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③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⑤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第五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1、含义: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集中和指向,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之一。

2、特点:

集中性和指向性。

3、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4、分类:

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5、品质: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二、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凡是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或活动,尽量赋予无意注意的特点、尽量减少与教学活动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②利用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提高活动的目的性、激发学习动机、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课堂提问等方式促进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③充分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转换的规律,使学生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快乐的成长。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瑞士皮亚杰将人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第三章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

认知

引发情绪情感中介

需要

情绪情感的组成

主观体验、外部表现(表情:

面部、姿态、语调表情)、生理唤醒。

情绪情感的关系

区别

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情绪可以是单纯的感知觉引起的,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是对复杂意义的理解带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情绪体验程度大,冲动性;情感比较内隐,深沉。

联系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人的情感是在大量的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并且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情感的种类

情绪

心境:

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忧者见之则忧”

激情:

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恐惧、绝望等。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极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感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情绪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二、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①情绪和情感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成分不断增加;

②情感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

③高级情感逐渐发展(高级情感一般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三、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①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②反抗情绪与叛逆心理;

③对异性的情感,产生接近异性的倾向和愿望。

四、学生情感和情绪的培养:

①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是学生将各学科的学习和积极的情感结合起来;

②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③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④利用丰富情感的艺术作品,使学生获得间接的情感体验;

⑤正确对待学生的情感障碍。

五、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多角度多侧面;

④教会学生情绪的调节方法;

⑤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不断鼓励学生克服不良情绪养成乐观的心理品质。

六、压力状态下下身体的反应:

1、警觉反应阶段: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2、搏斗阶段:

产生大量调节身体的激素;

3、衰竭阶段:

精力耗尽,适应能力丧失。

七、自我防御机制

1、含义:

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

2、内容:

压抑(潜意识遗忘)、否认、退行、幻想、置换(迁怒)、代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文饰(酸葡萄心理、甜柠檬效应)、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升华。

第二节意志

一、意志概述

1、含义:

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支配的行为一般称为意志行为。

2、特征:

①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②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为能按设定好的目标去改造世界;

③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为最重要特征;

④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二、意志行动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动机斗争:

双趋冲突(喜欢的二选一);

多重趋避冲突(大学生毕业择业);

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有好恶的矛盾心理);

双避冲突(讨厌的二选一)。

2、确定目标

3、选择行动的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

三、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1、自觉性:

意志到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相反品质:

盲从。

2、果断性:

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合理采取决定并执行。

相反品质:

优柔寡断。

3、自制性:

善于控制情绪,约束自己言行。

相反品质:

任性和怯弱。

4、坚韧性:

坚持决定、百折不饶地克服重重困难。

相反品质:

动摇性。

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

④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⑤组织实践活动,创设克服困难的情景,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⑥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第四章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

一、需要概述

1、含义:

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2、种类: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前四者是缺失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三者是成长需要)。

二、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发:

①教师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时,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状况,看低级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②学生个体要有一个有秩序、规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③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以爱,要创造良好和善的学习环境,重视师生交互作用,让学生得到友情;

④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的动机,给予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⑤培养学生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三、动机

1、含义:

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2、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四、兴趣概述

1、含义:

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一个活动,

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分类:

根据兴趣的目的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五、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课堂注意灵活多样,内容的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

中学课堂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思考。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

第二节能力

一、能力概述

1、含义:

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的。

2、分类:

(1)活动范围大小分:

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抽象能力是核心)和特殊能力(音乐能力)

(2)创造性程度高低分:

模仿能力和再造能力、创造能力。

(3)功能不同分: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4)根据能力发展的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二、能力的测验

1、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法国比纳和西蒙在1905年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最广泛之一:

斯坦福-比奈量表:

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智力测验的标准:

信度、效度、标准化(最基本要求)。

三、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

3、学校教育;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四、学生能力的培养:

1、对于教师: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深化;

②改变观念。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③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难点简明扼要的上课,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④注重开放性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对于学生:

自主学习,探究,勤于思考和动手。

第三节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