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2233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9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docx

中考数学复习第七单元第16讲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

2019-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第七单元第16讲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及全等三角形

考点1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分类

考点2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⑥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⑦;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的外部.

中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⑧,每一条中线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⑨的两部分.

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⑩,这个点是三角形的⑪,这个点到三边的距离⑫.

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⑬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⑭第三边.

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义

连接三角形两边⑮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性质

三角形的中位线⑯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

.

考点3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

推论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

.

考点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判定

判定1: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判定2: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判定3: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判定4: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判定5: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易错提示】“SSA”和“AA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1.判断给定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需判断两条较短线段的和是否大于最长线段即可.

2.“截长法”和“补短法”是证明和差关系的重要方法,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是要将线段的和差关系转化为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因此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通向结论的桥梁.

命题点1三角形中的线段

例1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路点拨】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中位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但是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其余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其余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

方法归纳: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高、角平分线和中线的画法.

1.(2013·温州)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

A.1,2,4B.4,5,9C.4,6,8D.5,5,11

2.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A、B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C也在网格格点上,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点C个数是()

A.2B.3C.4D.5

3.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A.中线B.角平分线C.高D.中位线

命题点2三角形中的角

例2(2013·海南改编)如图,AB∥CD,AE=AF,CE交AB于点F,∠C=110°,求∠A的度数.

【思路点拨】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EFB的度数,进而求出∠AFE,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的度数.

【解答】

方法归纳:

当问题中含有平行线时,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将其转化为其他角;当该角是一个三角形的外角或内角时,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

1.(2013·龙岩)如图,AB∥CD,BC与AD相交于点M,N是射线CD上的一点.若∠B=65°,∠MDN=135°,则∠AMB=.

2.(2014·邵阳)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

A.45°B.54°C.40°D.50°

3.(2014·威海)如图,在△ABC中,∠ABC=50°,∠ACB=6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BC的平分线BC与∠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连接AD.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BAC=70°B.∠DOC=90°C.∠BDC=35°D.∠DAC=55°

命题点3三角形的中位线

例3(2014·湘潭)如图,AB是池塘两端,设计一方法测量AB的距离,取点C,连接AC、BC,再取它们的中点D、E,测得DE=15米,则AB=()

A.7.5米B.15米C.22.5米D.30米

【思路点拨】因为DE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义求AB的长.

方法归纳: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依据题目条件,活用中位线定理的结论.

1.(2014·泸州)如图,等边△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则∠DEC的度数为()

A.30°B.60°C.120°D.150°

2.如图,D是△ABC内一点,BD⊥CD,AD=6,BD=4,CD=3.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

A.7B.9C.10D.11

3.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若△ABC的周长为12cm,则△DEF的周长是cm.

命题点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4(2014·福州)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

∠A=∠D.

【思路点拨】∠A与∠D分别在△ABF和△DEC中,直接证明△ABF和△DCE全等即可.

【解答】

方法归纳:

证明两条边或两个角相等时,若两条边或两个角分别在两个三角形当中,通常证明这两条边或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

1.(2014·南充)如图,AD、BC相交于O,OA=OC,∠OBD=∠ODB.求证:

AB=CD.

2.(2014·宜宾)如图,已知:

在△AFD和△CEB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AE=CF,∠B=∠D,AD∥BC.

求证:

AD=BC.

3.(2014·泸州)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上的点,且AE⊥BF,垂足为G,求证:

AE=BF.

1.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

“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小明提示说:

“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2.(2013·襄阳)如图,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等于()

A.60°B.70°C.80°D.90°

3.(2014·枣庄)如图,AB∥CD,AE交CD于C,∠A=34°,∠DEC=90°,则∠D的度数为()

A.17°B.34°C.56°D.124°

4.(2013·河池)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cm,则以这个三角形各边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A.6cmB.12cmC.18cmD.36cm

5.(2014·益阳)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E≌△CDF,则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A.AE=CFB.BE=FDC.BF=DED.∠1=∠2

6.(2014·广州)△ABC中,已知∠A=60°,∠B=80°,则∠C的外角的度数.

7.(2014·长沙)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B=DE,BE=CF,AC=6,则DF=.

8.(2014·温州)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度.

9.(2013·娄底)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0.(2014·连云港)如图,AB∥CD,∠1=62°,FG平分∠EFD,则∠2=.

11.(2013·威海)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A=∠EDF=90°,AB=AC,∠E=30°,∠BCE=40°,则∠CDF=.

12.(2014·威海)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纸片ABC,边BC=6,AB=10,∠ACB=90°,将该直角三角形纸片沿DE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则四边形DBCE的周长为.

13.(2014·十堰)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AD=AE.求证:

∠B=∠C.

14.(2014·武汉)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求证:

DC∥AB.

15.(2014·宜昌)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AD平分∠CAB.

(1)求∠CAD的度数;

(2)延长AC至E,使CE=AC,求证:

DA=DE.

16.(2014·杭州)在△ABC中,AB=AC,点E,F分别在AB,AC上,AE=AF,BF与CE相交于点P,求证:

PB=PC,并请直接写出图中其他相等的线段.

17.(2014·泰安)如图,∠ACB=90°,D为AB的中点,连接DC并延长到E,使CE=

CD,过点B作BF∥DE,与AE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AB=6,则BF的长为()

A.6B.7C.8D.10

18.(2013·达州改编)如图,在△ABC中,∠A=m°,∠ABC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和∠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得∠A2;…∠A2014BC和∠A2014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015,则∠A2015=度.

19.(2014·苏州)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F分别在AB,AC上,CF=CB.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CE,连接EF.

(1)求证:

△BCD≌△FCE;

(2)若EF∥CD,求∠BDC的度数.

20.(2013·佛山)课本指出: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的真命题(如推论、定理等)的正确性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

(1)叙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论AAS;

(2)证明推论AAS.

要求:

叙述推论用文字表达;用图形中的符号表达已知、求证,并证明,证明对各步骤要注明依据.

21.(2014·内江)如图,点M、N分别是正五边形ABCDE的边BC、CD上的点,且BM=CN,AM交BN于点P.

(1)求证:

△ABM≌△BCN;

(2)求∠APN的度数.

参考答案

考点解读

①首尾顺次②锐③直④钝⑤等边⑥锐角⑦直角顶点⑧一点⑨相等

⑩一点⑪内心⑫相等⑬大于⑭小于⑮中点⑯平行

一半

180°

互余

相等

相等

各个击破

例1C

题组训练1.C2.C3.A

例2∵AB∥CD,∴∠EFB=∠C=110°,

∴∠AFE=180°-110°=70°.

又∵AE=AF,∴∠E=∠AFE=70°,

∴∠A=180°-∠E-∠AFE=180°-2×70°=40°.

题组训练1.70°2.C3.B

例3D

题组训练1.C2.D3.6

例4证明:

∵BE=CF,

∴BE+EF=CF+EF,即BF=CE.

在△ABF和△DCE中,

∴△ABF≌△DCE,∴∠A=∠D.

题组训练1.证明:

∵∠OBD=∠ODB,

∴OB=OD.

在△AOB和△COD中,

∴△AOB≌△COD(SAS),

∴AB=CD.

2.证明:

∵AE=CF,∴AF=CE.

∵AD∥BC,∴∠A=∠C.

在△AFD和△CEB中,

∴△AFD≌△CEB(AAS),

∴AD=BC.

3.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C=∠BCF=90°,

∴∠BAE+∠AEB=90°.

又∵AE⊥BF,垂足为G,∴∠CBF+∠AEB=90°,

∴∠BAE=∠CBF.

在△ABE与△BCF中,

∴△ABE≌△BCF(ASA),

∴AE=BF.

整合集训

1.C2.C3.C4.C5.A6.140°7.68.80

9.∠C=∠B或∠AEB=∠ADC或∠CEB=∠BDC或AE=AD或CE=BE

10.31°11.25°12.18

13.证明:

在△ABE和△ACD中,

∴△ABE≌△ACD(SAS),

∴∠B=∠C.

14.证明:

∵在△ODC和△OBA中,

∴△ODC≌△OBA(SAS),

∴∠C=∠A(或者∠D=∠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DC∥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5.

(1)∵∠ACB=90°,

∴∠CAB+∠B=90°.

又∵∠B=30°,∴∠CAB=60°.

∵AD平分∠CAB,

∴∠CAD=

∠CAB,∴∠CAD=30°.

(2)证明:

∵∠ACB=90°,∴DC⊥AE.

又∵CE=AC,∴DC垂直平分AE.

∴DA=DE.

16.证明:

∵AB=AC,∴∠ABC=∠ACB.

又∵AE=AF,∠A=∠A,∴△ABF≌△ACE,

∴∠ABF=∠ACE,∴∠PBC=∠PCB,

∴PB=PC.

相等的线段还有BF=CE,PF=PE,BE=CF.

17.C18.

19.

(1)证明:

∵CD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CE,

∴CD=CE,∠DCE=90°.

∵∠ACB=90°,

∴∠BCD=90°-∠ACD=∠FCE.

在△BCD和△FCE中,

∴△BCD≌△FCE.

(2)由△BCD≌△FCE得∠BDC=∠E.

∵EF∥CD,∴∠E=180°-∠DCE=90°,

∴∠BDC=90°.

20.

(1)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已知:

在△ABC与△DEF中,∠A=∠D,∠B=∠E,BC=EF.求证:

△ABC≌△DEF.

证明:

在△ABC中,∠A+∠B+∠C=180°,

∴∠C=180°-∠A-∠B(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同理:

∠F=180°-∠D-∠E.

又∵∠A=∠D,∠B=∠E,

∴∠C=∠F(等式的性质).

在△ABC与△DEF中,

∴△ABC≌△DEF(ASA).

21.

(1)证明:

∵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AB=BC,∠ABM=∠BCN.

在△ABM和△BCN中,

∴△ABM≌△BCN(SAS).

(2)∵△ABM≌△BCN,

∴∠MBP=∠BAP.

∵∠MBP+∠BMP+∠BPM=180°,

∠BAP+∠BMA+∠MBA=180°,

∴∠BPM=∠MBA.

∵∠BPM=∠APN,

∴∠APN=∠MBA=

=108°.

 

2019-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第七单元第17讲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考点1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概念

有两条边①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性质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有②条对称轴.

2.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③(简写成“等边对④”).

3.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⑤、底边上的⑥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判定

等角对⑦.

等边三角形

概念

有⑧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性质

1.具有一般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⑨;

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共有⑩条对称轴.

判定

1.三个角都⑪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⑫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考点2直角三角形

概念

有一个角是⑬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⑭.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⑮.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⑯.

4.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a、b的

等于斜边c的

,即

=c2.

判定

1.有一个角是

或两个锐角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

,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两边的

等于第三边的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易错提示】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是这个三角形必须是直角三角形,解题时,只能在同一直角三角形时,才能利用它求第三边长.

1.求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在所给条件不确定的条件下,应按顶角为锐角和钝角两种情况来考虑:

(1)当顶角为锐角时,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内部;

(2)当顶角为钝角时,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外部.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应先确定最大边,然后验证两条短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边的平方.

命题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1(2014·丽水)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6,CD=4,则△ABC的周长是20.

【思路点拨】因为△ABC是等腰三角形,利用三线合一可得BD=CD,即BC=2CD=8,从而求出△ABC的周长.

方法归纳: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内涵——由一推二.

1.(2014·菏泽)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锐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

A.25°B.45°C.35°D.30°

2.(2014·河南)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

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为.

3.(2014·益阳)如图,将等边△ABC绕顶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B与AC重合得△ACD,BC的中点E的对应点为F,则∠EAF的度数是.

命题点2直角三角形

例2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E是AC中点,若DE=5,求AB的长.

【思路点拨】因为DE是直角三角形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出AC的长,从而求出AB的长.

【解答】

方法归纳:

若题中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中线长时,通常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求边长.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B=10,CD是AB边上的中线,则CD的长是()

A.20B.10C.5D.

2.在Rt△ABC中,∠A=90°,∠B=60°,BC=6.则AB的长为.

3.如图,△ABC中,∠B=60°,∠C=30°,AM是BC边上的中线,且AM=4.求△ABC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

命题点3勾股定理

例3(2013·呼和浩特)如图所示,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要测量某公园人工湖两侧A,B两个凉亭之间的距离,现测得AC=30m,BC=70m,∠CAB=120°,请计算A,B两个凉亭之间的距离.

【思路点拨】作一条高线CD,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CAB=120°和AC=30m求出CD和AD;然后在Rt△CD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B的长.

【解答】

方法归纳: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有直角三角形,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1.(2014·滨州)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B.1.5,2,2.5C.2,3,4D.1,

,3

2.(2013·安顺)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A.8米B.10米C.12米D.14米

3.(2014·宜宾)菱形的周长为20cm,两个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则较长的对角线长度是cm.

4.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了手工制作竞赛,每个同学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件手工作品.陈莉同学在制作手工作品的第一、二个步骤是:

①先裁下了一张长BC=20cm,宽AB=16cm的矩形纸片ABCD,②将纸片沿着直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F处,……请你根据①②步骤解答下列问题:

(1)找出图中∠FEC的余角;

(2)计算EC的长.

第1课时基础训练

1.(2013·毕节)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6B.20或16C.20D.12

2.(2013·成都)如图,在△ABC中,∠B=∠C,AB=5,则AC的长为()

A.2B.3C.4D.5

3.(2014·宜昌)如图,在△ABC中,AB=AC,∠A=30°,以B为圆心,B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D,连接BD,则∠ABD=()

A.30°B.45°C.60°D.90°

4.已知:

如图,l∥m,等边△ABC的顶点B在直线m上,边BC与直线m所夹锐角为20°,则∠α的度数为()

A.60°B.45°C.40°D.30°

5.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CD=5cm,则AB的长为()

A.5cmB.

cmC.10cmD.

cm

6.(2014·南充)如图,在△ABC中,AB=AC,且D为BC上一点,CD=AD,AB=BD,则∠B的度数为()

A.30°B.36°C.40°D.45°

7.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

A.4cmB.5cmC.6cmD.10cm

8.(2014·乐山)如图,△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于点D.则CD的长为()

A.

B.

C.

D.

9.(2013·绵阳)如图,AC、BD相交于O,AB∥DC,AB=BC,∠D=40°,∠ACB=35°,则∠AOD=.

10.(2013·聊城)如图,在等边△ABC中,AB=6,点D是BC的中点.将△ABD绕点A旋转后得到△ACE,那么线段DE的长度为.

11.(2013·黔西南)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度.

12.(2013·桂林)如图,在△ABC中,CA=CB,AD⊥BC,BE⊥AC,AB=5,AD=4,则AE=.

13.(2013·莆田)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

14.(2014·宁波)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如图一段长56米的路段开辟停车位,每个车位是长5米宽2.2米的矩形,矩形的边与路的边缘成45°角,那么这个路段最多可以划出个这样的停车位.(

=1.4)

15.(2014·衡阳)如图,在△ABC中,AB=AC,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求证:

△BED≌△CFD.

16.(2014·菏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