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229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理综化学试题

1.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和明矾都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蚕丝和棉花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

C.利用高纯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用作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明矾中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颗粒状杂质,达到净水目的,但不能杀菌消毒,氯气溶于水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A错误;蚕丝的主要成为为蛋白质,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蛋白质含有N元素,组成元素不同;B错误;硅导电,利用高纯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正确;特种钢缆需要特别强的韧性和强度,耐高温抗腐蚀,是一种新型金属材料,D错误;正确选项C。

2.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A.过量的氧气与二氧化硫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过量的铜与硝酸D.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

【答案】A

【解析】氧气与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即使氧气过量,二氧化硫也不能完全反应,A正确;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为不可逆反应,浓盐酸过量时,二氧化锰反应完全,B错误;铜与浓硝酸反应到一定程度时,浓硝酸变为稀硝酸,稀硝酸继续与铜发生反应,直至消耗完,C错误;18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到一定程度时,浓硫酸变为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锌过量,硫酸消耗完,D错误。

正确选项A。

点睛:

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铜与浓硫酸反应到一定程度时,浓硫酸变为稀硫酸不再与铜发生反应,铜、硫酸都有剩余;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到一定程度时,浓硫酸变为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硫酸消耗完,两种金属反应的结果不同是因为锌和铜的活泼性不同。

3.在日本,金刚烷胺一直作为帕金森病的治疗药,并于1998年被批准用于流感病毒A 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金刚烷胺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烷胶的分子式是C10H17NB.金刚烷胺的一溴代物有四种

C.该路线中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D.W 的同分异构体中一定含有苯环

【答案】D

【解析】根据金刚烷胺的结构简式可知,金刚烷胺的分子式C10H17N,A正确;金刚烷胺的结构中

发生取代位置的有四种,因此金刚烷胺的一溴代物有四种,B正确;从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可知:

金刚烷变成W的过程中H原子被Br原子取代,W变成金刚烷胺的过程中Br原子被—NH2取代,C正确;W的分子式为C10H15Br,若可以形成芳香族化合物,则应写成C6H5—C4H10Br,很显然,这种组成不可能,一定不含苯环,D错误;正确选项D。

4.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b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十族元素中最大的,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氢化物在常温下为气态B.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a>d

C.d的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D.原子半径:

 a

【答案】B

点睛: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倍的就是第VIA族元素中氧元素和硫元素,这一点是做题的突破口。

5.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

某研究小组探究废于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并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B.操作②为过滤,得到的滤液显碱性

C.操作③中盛放药品的仪器是坩埚D.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杂质

【答案】C

【解析】操作①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A错误;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NH4Cl、ZnCl2易溶于水,水解显酸性,MnO2难溶于水,操作②是把固体与溶液分离,应是过滤,得到的滤液显酸性,B错误;由图可知操作③是在坩埚内灼烧滤渣,通常把泥三角放在三角架上,再把坩埚放在泥三角上,C正确;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能作双氧水的催化剂,灼烧后的滤渣能加快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能证明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所以该实验的目的不是除去滤渣中杂质,D错误;正确选项C。

6.《Nature》期刊曾报道一例CH3OH-O2原电池,其工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解质溶液中H+由A极流向B极

C.电极B 的电极反应为:

 O2+2e-+H+=HO2-

D.外电路中通过6mol电子,生成CO2的体积为22.4L

【答案】D

【解析】甲醇失去电子转化为二氧化碳,因此电极A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电解质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即由电极A流向B极,B正确;电极B是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O2+2e-+H+=HO2-,C正确;二氧化碳所处的状态不能确定,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其体积,D错误;正确选项D。

7.25℃时,向20mL 0.1mol/L HAuCl4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1,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 随pH变化关系如图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c点溶液中:

 c(Na+)=c(AuCl4-)

B.a 点对应溶液pH 约为5

C.25℃时,HAuCl4的电离常数为1×10-3

D.d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AuCl4-)>c(OH-) >c(H+)

【答案】C

【解析】c点溶液中,pH=7,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a+)=c(AuCl4-),A正确;根据Ka=c(H+)×c(AuCl4-)/c(HAuCl4)=10-3×10-3/(0.1-10-3)≈10-5,由于a点时,c(AuCl4-)=c(HAuCl4),所以c(H+)≈10-5mol/L,pH≈5,B正确;0.1mol/LHAuCl4溶液pH=3,根据HAuCl4=H++AuCl4-可知,该反应的电离常数为Ka=c(H+)×c(AuCl4-)/c(HAuCl4)=10-3×10-3/(0.1-10-3)=10-5,C错误;d点时,溶液溶质为NaAuCl4,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AuCl4-)>c(OH-)>c(H+),D正确;正确选项C。

8.硝酸锶可用于制造烟火及信号弹等。

工业级硝酸锶[含Ca(NO3)2、Ba(NO3)2等杂质] 的提纯流程如下。

(已知:

 硝酸锶、硝酸钡不溶于浓硝酸)

(1) 要加快“酸浸”速率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洗涤所用的洗涤剂是______.

(3)“滤液2”中过量的H2CrO4被N2H4还原为Cr3+,同时放出无污染的气体,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已知Cr(OH)3不溶于水,还原后调节pH=8 的目的是_______。

(5)为了测定“残渣2”中Cr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以下实验。

(已知:

 I2+2S2O32-=2I-+S4O62-)

①“残渣2”中C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②若加入的HI溶液过量太多,测定结果会是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工业级硝酸锶磨得更細或不断搅拌

(2).过滤(3).浓硝酸(4).4H2CrO4+3N2H4+12H+=4Cr3++3N2↑+16H2O(5).3:

4(6).除去Cr 3+(7).

(8).偏高(9).HI过量太多,过量I-会被空气氧化成I2,过量的H+要与Na2S2O3反应,消粍Na2S2O3的量増多

【解析】

(1) “酸浸”不能采用高温,避免HNO3挥发和分解,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将工业级硝酸锶磨得更細或不断搅拌,可以加快“酸浸”速率;正确答案:

将工业级硝酸锶磨得更細或不断搅拌。

(2)根据硝酸锶、硝酸钡不溶于浓硝酸,因此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固液的分离;根据同离子效应,相对于水洗,用浓HNO3洗涤的优点是减少硝酸锶(或“产品”)溶解损失;正确答案:

过滤;浓硝酸。

(3)“滤液2”中过量的H2CrO4被N2H4还原为Cr3+,同时放出无污染的气体氮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CrO4+3N2H4+12H+=4Cr3++3N2↑+16H2O;氮气为氧化产物,Cr3+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4;正确答案:

4H2CrO4+3N2H4+12H+=4Cr3++3N2↑+16H2O;3:

4。

(4)滤液2中含有Cr3+,还原后调节pH=8的目的是生成Cr(OH)3沉淀,从而达到除去Cr3+目的;正确答案:

除去Cr3+。

.........

②HI过量太多,过量I-会被空气氧化成I2,过量的H+要与Na2S2O3反应,消粍Na2S2O3的量増多,测定结果会偏高;正确答案:

偏高;HI过量太多,过量I-会被空气氧化成I2,过量的H+要与Na2S2O3反应,消粍Na2S2O3的量増多。

点睛:

常见的物质中,含有亚铁离子、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碘离子等物质,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因此在分析题中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

9.ClO2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其溶解度约是Cl2的5倍,但温度过高、浓度过大时均易发生分解,因此常将其制成固体,以便运输和贮存。

制备KClO2固体的实验裝置如图所示,其中A装置制备ClO2,B装置制备KCl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滴液漏斗与普通分液漏斗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

(3)加入的硫酸需要用冰盐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空气流速过快或过慢,均降低KClO2产率,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

(5)用图示装置制备的KClO2中含有较多杂质,其原因是________。

(6)A中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7)有人认为用图示装置吸收ClO2易引起倒吸,但经过多次实验均未发现有倒吸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三颈烧瓶

(2).滴液漏斗液面上方和三颈烧瓶液面上方气压相等,使液体能順利滴下(3).防止液体飞溅,防止生成的ClO2分解(4).将生成的ClO2全部赶出以被KOH吸收(5).空气流速过慢时,ClO2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会导致分解;空气流速过快吋,ClO2不能被充分吸收(6).生成KClO2的同吋必有ClO2的氧化产物KClO3或KClO4(7).4KClO2+N2H4·H2SO4+H2SO4=4ClO2+N2↑ +2K2SO4+4H2O(K2SO4写成KHSO4也可以)(8).生成ClO2的同时也产生N2,或有持续通入的空气流

【解析】

(1)仪器a为反应的发生器,是三颈烧瓶;正确答案:

三颈烧瓶。

(2)滴液漏斗与普通分液漏斗相比,其优点是滴液漏斗液面上方和三颈烧瓶液面上方气压相等,使液体能順利滴下;正确答案:

滴液漏斗液面上方和三颈烧瓶液面上方气压相等,使液体能順利滴下。

(3)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反应生成的ClO2分解,产率降低,同时也能防止浓硫酸稀释时液体飞溅;因此加入的硫酸需要用冰盐水冷却;正确答案:

防止液体飞溅,防止生成的ClO2分解。

(4)实验过程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能够使反应产生的ClO2全部被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提高ClO2的利用率,但如果空气流速过快或过慢,均降低KClO2产率;其原因是空气流速过慢时,ClO2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会导致分解;空气流速过快吋,ClO2不能被充分吸收;正确答案:

将生成的ClO2全部赶出以被KOH吸收;空气流速过慢时,ClO2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会导致分解;空气流速过快吋,ClO2不能被充分吸收。

(5)用图示装置制备的KClO2中含有较多杂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ClO2与碱反应时,生成KClO2的同吋,必有ClO2的氧化产物KClO3或KClO4生成;正确答案:

生成KClO2的同吋必有ClO2的氧化产物KClO3或KClO4。

(6)根据题给信息可知:

KClO2与N2H4·H2SO4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lO2和氮气等物质,化学方程式为4KClO2+N2H4·H2SO4+H2SO4=4ClO2+N2↑+2K2SO4+4H2O;正确答案:

4KClO2+N2H4·H2SO4+H2SO4=4ClO2+N2↑+2K2SO4+4H2O(K2SO4写成KHSO4也可以)。

(7)反应生成ClO2的同时,还产生N2,同时该反应过程中有持续通入的空气流,因此不能产生倒吸现象;正确答案:

生成ClO2的同时也产生N2,或有持续通入的空气流。

10.二氧化硫和硫化氢都是有毒物质,但它们在工业上都有着重要的用途。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燃煤脱疏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己知有两种脱硫方法,一是活性炭作化氧化法脱流;二是CO还原法脱硫。

①活性炭在反应过程中作为催化剂,改变了______(填选项字母)。

a. 反应限度b. 反应速率c. 反应活化能d. 反应焓变e.反应路径

②CO还原法的原理是:

 2CO(g) +SO2(g)

S(g) +2CO2(g),△H。

已知:

S(g) +O2(g) =SO2(g),△H1= -574.0kJ/mol,CO的燃烧热为283. 0kJ/mol,则△H=___。

③在两个容积为10L的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CO(g) +SO2(g)

S(g) +2CO2(g),各起始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如右表所示,起始温度均为T℃。

两容器中平衡常数K甲______K乙(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

(2)H2S受热发生分解反应:

 2H2S(g)= 2H2(g) +S2(g),在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H2S(g),压强为p时,控制不同的温度进行实验,H2S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出强为p,温度为T6℃时,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平均反应速率v(S2)=_______mol/min.

②若压强p=aMPa,温度为T4℃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H2S废气可用足量烧碱溶液吸收,将吸收后的溶液加入由惰性电极组成的电解池中进行电解,阳极区可生成Sx2-。

请写出生成Sx2-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答案】

(1).bce

(2).+8.0kJ/mol(3).<(4).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甲、乙相比,甲的正向进行程度大,吸牧的热量多,温度低,则K甲

(7).xS2--2(x-1)e-=Sx2-

【解析】

(1)①活性炭在反应过程中作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 反应活化能、反应路径;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限度和反应焓变;正确选项bce。

②S(g)+O2(g)=SO2(g)△H1=-574.0kJ/mol,②CO(g)+1/2O2(g)=CO2(g)△H=-283.0kJ•mol-1,将②×2-①得:

2CO(g)+SO2(g)

S(g)+2CO2(g)△H=2×(-283.0kJ•mol-1)-(-574.0kJ/mol)=+8.0kJ/mol;正确答案:

+8.0kJ/mol;

③2CO(g) +SO2(g)

S(g) +2CO2(g),△H=+8.0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在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甲、乙相比,甲的正向进行程度大,吸牧的热量多,温度低,向右进行的程度小,因此K甲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甲、乙相比,甲的正向进行程度大,吸牧的热量多,温度低,则K甲

(2)①在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H2S(g),发生2H2S(g)=2H2(g)+S2(g)反应,进行到T6℃时,硫化氢的转化率为50%,因此H2S的消耗量为0.20×50%=0.10mol,生成S2(g)的量为1/2×0.10=0.05mol,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平均反应速率v(S2)=0.05/tmol/min;正确答案:

0.05/t。

② 发生2H2S(g)=2H2(g)+S2(g)反应,温度为T4℃时,硫化氢的转化率为40%,H2S的消耗量为0.20×40%=0.08mol,剩余硫化氢的量为2-0.08=0.12mol,生成H2的量为0.08mol,生成S2的量为0.04mol,则若压强p=aMPa时,硫化氢的分压为a/2,H2的分压为a/3,S2的分压为a/6,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a/3)2×a/6/(a/2)2=

;正确答案:

(3)H2S电解,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S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Sx2-,极反应式为xS2--2(x-1)e-=Sx2-;正确答案:

x-2(x-1)e-=Sx2-。

11.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

磷的化合物在药物生产和农药制造等方面用途非常广泛。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画出基态P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

(2) NH3比PH3 易液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3) P4S3可用于制造火柴,其结构如图1所示。

①P4S3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②电负性:

 磷_____硫(填“>”或“<”);第一电离能磷大于硫的原因是________。

(4)NH4BF4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 NH4BF4中含有____mol 配位键。

(5)NF3的键角小于NH3的键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6) 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 所示。

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图中a 点和c 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依次为(0,0,0)、(1,

),则b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已知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磷原子的核间距离为Lpm,则该晶体密度为_____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

(1).

(2).NH3分子间存在氢鍵(3).sp3(4).<(5).磷原子3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不容易失去电子(6).2(7).F的电负性大于H,故NF3中N的周围的电子密度小于NH3中N周围电子密度(8).

(9).

【解析】

(1)P 原子核电荷数为15,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3,核外电子排布图

;正确答案:

(2)NH3分子间存在氢鍵,PH3 分子间无氢键,因此NH3比PH3 易液化;正确答案:

NH3分子间存在氢鍵。

(3)①P4S3中硫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孤电子对数为1/2×(6-2×1)=2,则有4个价层电子对,其杂化的轨道类型为sp3;正确答案:

sp3。

②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因此电负性:

磷<硫;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由于磷原子3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不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磷大于硫;正确答案:

<;磷原子3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不容易失去电子。

(4)一个NH4BF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则1molNH4BF4含有2mol配位键;正确答案:

2。

(5)F的电负性大于H,故NF3中N的周围的电子密度小于NH3中N周围电子密度,因此NF3的键角小于NH3的键角;正确答案:

F的电负性大于H,故NF3中N的周围的电子密度小于NH3中N周围电子密度。

(6)图中a点坐标参数为(0、0、0)、c点坐标参数为(1、

),说明晶胞边长为1,a、c点距离为晶胞对角线的

,则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

硼原子个数为4,磷原子个数为8×1/8+6×1/2=4,即该晶胞中含有4个磷化硼,质量为4×42/NAg,设该晶胞的棱长为xcm,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磷原子的核间距离为面对角线上的一半,所以x=

L×10-10cm,晶胞的体积为x3=(

L)3×10-30cm3;设晶胞的密度为ρg.cm-3,则ρ=[4×42/NA]÷[(

L)3×10-30]=

g.cm-3;正确答案:

12.以有机物X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H的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X中宫能团的名称为______,Y→Z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H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W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M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合成含有六元环状结构的G,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Z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1个六元碳环,且环上相邻4个碳原子上各连有一个取代基

②1mol该物质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2mol砖红色沉淀

(6)参照题中合成路线图,设计以

为原料(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把路线图中“……”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碳碳双键、醛基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

(4).

(5).

(6).12(7).

【解析】有机物X被氧化为

(Y),

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Z),

与溴化氢发生加成生成

(W),

发生水解生成醇

(M),然后该有机物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

(1)根据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可知,X中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醛基;从有机物Z的结构及有机物Y与甲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酯,可知Y→Z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正确答案:

碳碳双键、醛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综上分析可知,H的结构简式是

;正确答案:

(3)W为

,与NaOH水溶液反应时,酯基发生水解,溴原子发生水解,化学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4)有机物M为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生成六元环状结构的酯,反应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5)有机物Z为

,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①含有1个六元碳环,且环上相邻4个碳原子上各连有一个取代基,②1mol该物质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2mol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2个醛基;具体结构如下:

针对

结构,①和②分别连-CH3和-C2H5,结构有2种;针对

结构,①和②分别连-CH3和-C2H5,结构有2种;针对

结构,①和②分别连-CH3和-C2H5,结构有1种;

结构有1种;针对

结构,①和②分别连-CH2-CHO和–CHO,结构有2种;针对

结构,①和②分别连-CH2-CHO和–CHO,结构有2种;

针对

结构,①和②分别连-CH2-CHO和–CHO,结构有1种;

结构有1种;共计有12种;正确答案:

12。

(6)

氧化为

与溴化氢发生加成生成

,然后该有机物在氢氧化钠条件下发生水解,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