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2465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作素材专辑124.docx

写作素材专辑124

写作素材专辑(124)

  1、孙中山诗咏女人孙中山与友人谈到女人时说:

当妈妈把身上最富有营养的奶汁喂给孩子,当妻子把真诚的爱献给了丈夫,她们的贡献是那么无私和高尚,这难道不值得爱吗?

可惜的是,我们很多男人却不懂得这种爱,不珍惜这种爱,践踏这种爱。

  谈到激动处,孙中山竟站了起来,眼噙泪花吟咏一首诗:

女人是平凡的。

  月朗星稀,是女人用晨炊点燃新的一天。

  牵牵连连,是女人将零零碎碎补缝成一个美丽。

  女人是不平凡的,风雨交加,是女人为我们打开家门。

  坎坎坷坷,是女人给我们关怀和温馨。

  然而,女人又是伟大的,人类常把母亲比作美丽和博大的化身,人类在生育女人的同时,女人也生育了整个人类。

  世界少不了女人,如少了女人,这个世界将失去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百的美。

  没有女人也就没有了人类。

  2、成功人生的十条法则一、热诚的态度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了他的态度!

成功人士与失败之间的判别是:

成功人士始终有最热诚的态度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人生,失败者则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人生的种种失败怀疑所引导和支配。

  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功二、目标明确\目标管理目标明确没有线路图什么地方也去不了。

  目标就是构筑成功的砖石。

  目标使我们产生积极性,你给自己定了目标,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你努力的依据二是你的鞭策。

  目标给你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有成就感。

  有98%的人对心目中的世界没有一幅清晰的图画。

  如果计划不具体,无法衡量是否实现了----那会降低了你的积极性。

  目标管理把整体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易记的目标,把你的目标看成金字塔,塔顶就是你的人生目标,你定的目标和为达目标而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指向你的人生目标。

  金字塔由五层组成,最上的一层最小,是最核心的。

  这一层包含着你的人生总目标。

  下面每层是为实现上一层较大目标而要达到的较小目标。

  三、勤则天下无难事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四、擅于理财、预算时间和金钱五、喜欢运动健康的体魄是成就事业的资本。

  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六、自律自控能力的强弱对人生的成功也有很大的影响。

  七、谦虚好学越是成功的人,他们越会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

  八、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意味着别人的参与九、信念十、立即行动有了确定的目标计划,成功已向你展示。

  有位先生几年以来一直暗恋着某位小姐,可是,连续几年过去了,他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一直在等待,直到那位小姐成为他人之妻,他紧张起来,但是为时晚了!

别在犹豫,请立即行动吧!

3、毛泽东的幽默即兴妙语1961年在庐山开会期间,繁忙的工作之余,毛泽东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参加舞会。

  跳了一场舞后回到座位上休息时,他的一只白色鞋垫从皮鞋里露出一半来,他自己未曾发觉。

  当工作人员提醒他时,毛主席低头一看,忍不住笑道:

鞋垫总在脚板底下压着,见不到光明,怎么不闹革命啊?

说得在座的中央首长都哈哈大笑起来。

  巧用俗语1937年在延安,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穿了双由边区医院的勤务兵小张打的草鞋,鞋的前头用旧毛绒扎了两个漂亮的绒球,很是好看。

  一天傍晚,她碰见了毛主席,毛主席慨叹知识分子从穿皮鞋到穿草鞋是一个变化,又说:

你穿的草鞋还是‘空前绝后’哩!

前面露出脚趾头,是‘空前’,后头看见脚后跟,是‘绝后’……我们是穿着草鞋闯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路哇!

幽默释名1959年9月8日晚上,毛主席来到刚刚建成的人民大会堂的上海厅,听取万里同志及几位工程总指挥做汇报。

  当听到万里说只用了十多个月就完成了比故宫总面积还大的工程(故宫十多年才初步建成)时,毛主席风趣地说:

你是万里嘛,施工进度当然快喽!

1959年6、7月间,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期间,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水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的夫人余叔常在一起,亲如姐妹。

  毛泽东同三位夫人一见面,就风趣地问:

你们三个人这么好,知道是什么原因?

她们想了很久,不好回答。

  毛泽东解释说:

因为你是水,你是鱼(余),鱼当然要和水在一起。

  林呢?

是两棵树,树离了水,就会枯萎。

  所以你们就分不开了。

  调侃戏谑一位小护士第一次奉命给毛泽东验血,紧张得不得了。

  见她如此,毛主席就故意板着脸说:

你这小丫头好狠喔,一声不吭就扎我一针。

  小护士笑了,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愉快。

  4、关公也爱听奉承三国时的关羽为人正直,最受不得人奉承他,最厌恶奉承之人。

  当他得知有个特会说奉承话、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吃香喝辣的人后,就怒气冲冲地扛着大刀,找到那个人,满脸杀气地说:

听说你特别会奉承,今儿个就奉承奉承我吧!

那个人满脸堆笑说:

小民会奉承人不假,可我奉承的尽是些小人。

  关爷为人正直,天下扬名,有谁不知道您老人家最不爱听奉承话,最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我咋敢奉承您呢?

关羽道:

量你也不敢,俺今儿要宰了你这个巧嘴的小人!

那人一听要杀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

小民谢恩!

关羽听他说要谢恩,抡起的大刀又放下了,问他:

你谢的啥恩?

那人说:

关爷过五关斩六将,杀的都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将军。

  小民这种比狗屎还臭的人,能挨上您老一刀,烧高香也求之不得呀!

关爷不怕脏了您的宝刀,就快快成全小民吧!

关羽听罢,没再说话,哼了一声,扭头便走。

  那个人站起身,指着关羽的背影说:

原来他也爱听奉承话!

5、家族连环信传递了87年美国伊利诺斯州里佛塞德市的多格·普莱彻每年都会收到一个用牛皮纸寄来的厚重包裹,里面装满了居住在美国各地的普莱彻家族三代成员所写的信件和照片。

  每当他收到这个包裹后,多格·普莱彻就将里面自己写的旧信取出来,读完其他信件后,再写一封新信详述自己最近的情况,然后将信塞入包裹,继续寄给下一个家族成员。

  据报道,普莱彻家族用这种连环信方式联系的传统已经有87年的历史了。

  据报道,不久前,多格·普莱彻以他的这项奇特家庭传统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参加报纸征文,没想到竟得了大奖,获得了2.5万美元的奖金。

  正是用这笔钱,多格·普莱彻安排了一次家族成员聚会,人数相当多,一些年轻的家庭成员互相之间更是平生第一次见面。

  6、梅兰芳破例演男角尽人皆知,位居京剧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一生从不在戏台上扮演戴髯口的角色。

  然而,回顾他从艺的历史,还是有过例外的。

  那是1931年11月北平国剧学会成立期间的事。

  北平国剧学会是由周作民、王孟钟、王绍贤等银行家资助成立的。

  梅兰芳、余叔岩、齐如山、张伯驹等当选理事,分别担任学会下设教导组、编辑组、审查组的主任。

  其中的教导组,提前招收几十名各种行当的学员,组成传习所,于国剧学会成立之日举行开学典礼。

  当天晚上有一场庆祝演出,大轴戏《蜡庙》,所有角色,全部由名家反串———名票张伯驹饰黄天霸,朱桂芳饰费德功,著名琴师徐兰沅饰关太,钱宝森饰张桂兰,程继先饰朱光祖,姜妙香饰王栋……名票失作舟饰小姐。

  就是在这出戏里,梅兰芳破天荒扮演戴髯口的褚彪。

  因为这是他演戏以来第一遭,也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次例外,所以给人留下的印象极深。

  7、聪明与精明聪明与精明,是我们常用的词。

  评价某一个人,我们常说:

这人很聪明。

  评价另一个人,就说,这人很精明。

  聪明与精明,听起来差不多,但是仔细琢磨,涵义却大不相同。

  比如《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和史湘云,提起这3个人来,人们都会说,这3个人都很聪明,小小年纪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写的一手好诗。

  但是倘若说起王熙凤和薛宝钗这两个人来,恐怕就不能只用聪明二字了,我们就会说她们精明。

  当然这二人也是聪明人,但是聪明之外,还胸有城府,会算计,会处事。

  薛宝钗就教导史湘云说:

虽然是个玩意儿,但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这就是薛宝钗的精明之处,宝玉、黛玉和史湘云,是没有这个心计的,所以他们只能算作聪明而不能算精明。

  由此看来,聪明只限于头脑,而精明却藏于内心。

  聪明人倘若不精明,大抵要碰壁。

  精明人因为会算计,善于与各种人打交道,往往胸怀韬略,并具领导能力。

  汉代的孔融,是圣人孔子的后裔,从小就知道将大梨让给大人吃,十分聪明。

  10岁时,有一次在洛阳一位名人家里做客,在座的人都夸他怎么样聪明,有一个大官却说:

一个人小时候聪明,长大以后却不一定好。

  聪明的孔融立即还嘴说:

看来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

搞得那位大官十分尴尬。

  他长大后因文章盖世而被列为建安七子,被曹操重用。

  但他虽然聪明过人,却不会来事,常以文章讥讽时事,终于触怒了曹操,被曹操所杀,所以只能说他聪明而不能说他精明。

  还有一个苏东坡,也是从小聪明过人,年轻时就中了进士。

  但因不会处事,所以屡次遭贬。

  竟至晚年写诗叹道:

人皆养子盼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精明人可以分做两种,一种人是一心为着社会、为着事业,这样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事业。

  而另一种人,却只把精明用在自己身上,聪明反被聪明误。

  比如王熙凤之流,因为太会算计了,终至将自己也算计了进去,所以曹雪芹说她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8、气度谦虚诚实,有错就改,作为教师的我们常常这样教导学生。

  但我们自己做得如何呢?

我在学生的作文中得知,周围一些教师面对错误,常常是强词夺理、极力狡辩,企图掩盖错误,引起学生强烈不满乃至鄙夷,影响了学生学习该门功课的情绪。

  这种企图保住在学生心中权威的做法,可说是欲盖弥彰、傻得没底。

  作为教师,承认错误,绝不会减损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相反,它更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坦诚、自信。

  我想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被誉为翻译界巨子的梁实秋翻译了美国新闻周刊的一条新闻,把sister这个单词译错了,译文发表后,有读者立马给他指出,我们来看看大师的反应。

  梁实秋说:

我所以有此误,不是由于写作匆忙,也不是由于记忆错误,纯粹是由于无知。

  英文sister一字,可姊可妹,我就随便地写成妹妹了。

  承读者黄天白先生为文指正,我非常感谢。

  大师就是大师,这种气度不能不令人折服。

  按说梁先生完全可以以自己写作匆忙记忆错误为理由搪塞,大家也多半能相信和谅解。

  我推测,梁先生之所以敢坦言自己的无知,一方面是学术良心和做人原则使然,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自己学术水平的充分自信。

  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敢于展示自己的不足。

  一些教师之所以死不认错,我想大概是学问的底气不足。

  另一个例子是,还是无名小卒的陈景润写信给华罗庚,指出华罗庚《堆垒数术》里的一些问题,华罗庚不但虚心接受,还把陈景润写的相关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并表示衷心感谢。

  这需要何等胸怀和气魄!

有华罗庚心胸的人不多,有华罗庚这样成就的人也不多。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他在生活上不论多么狭隘、虚荣、小气,都无关紧要,但在职业和艺术领域绝不允许如此。

  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是人,当然也会犯错,应该得到原谅。

  问题是,如果犯错一方拒绝承认和改正,大家想原谅也没机会。

  9、有一种错误叫放大痛苦有位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位农妇却沿这种思路想下去了:

一个鸡蛋经孵化后就可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成了母鸡,母鸡又可下很多蛋,蛋又可孵化很多母鸡。

  最后农妇大叫一声:

天哪!

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

  可以想象农妇将会怎样痛苦下去。

  失去一个鸡蛋的痛苦竟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在常人看来的确有点荒诞,但生活中这种人大有人在。

  孩子生病了,焦急的母亲一边守着病儿,一边又焦急地想着孩子的学习肯定耽误了,误了学习肯定影响升学,影响了升学肯定影响就业。

  如此这般这位母亲会被痛苦煎熬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放大了痛苦有可能将这个家击倒。

  我们总觉得活得很累,我们总有排泄不完的痛苦,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多,但其原因之一肯定是常犯一种错误——放大痛苦。

  10、佛说赵朴初1958年6月30日,毛主席接见了胡达法师率领的柬埔寨佛教代表团,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参加了会见。

  这天,毛主席穿着灰色中山装,一边等待客人,一边兴致勃勃地和赵朴初聊天。

  客人还没有到,毛主席以开玩笑的口吻对赵朴初说:

佛经里有些语言很奇怪,佛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佛说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

  先肯定,再否定,再来一个否定的否定,是不是?

赵朴初一听,连连点头,想,真不容易啊!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是读佛经的,至少,他熟悉《金刚经》。

  佛说、即非、是名就是《金刚经》的主题。

  见毛主席以自己的名字解释佛经里的话,而且,还和黑格尔的辩证的否定思想联系在一起,赵朴初也不完全同意,心想,自己可不是非赵朴初和名赵朴初啊,自己可是实实在在的赵朴初。

  所以,他笑着说:

不是。

  是同时肯定又同时否定。

  平常,赵朴初研究佛法般若时,就发现其中有很多辩证的哲理和辩证方法,如只有利他才能自利的菩萨以救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等。

  他甚至怀疑黑格尔的辩证法与佛教存在某种关系。

  这回,见毛主席问辩证的否定,赵朴初所以有自己的主见。

  毛主席很满意赵朴初的回答,说:

看来你们佛教还真有些辩证法的味道……正待要继续发话,胡达法师到了,谈话只好中断了。

  毛主席后来指着赵朴初对旁人说:

这个和尚懂得辩证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